“双减”下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
2023-12-23谢延龙张玉田
谢延龙 张玉田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是育人。那何为“育人”呢?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问题,提出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育人本质。让人成为人,成为一个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且自由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完整、和谐的基本素质,又有其独特且突出的个性的人[1]。
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一直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难看出,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致力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2]。
然而教育方针蕴含的“育人为本”的教育导向,在实践过程中成了一句句单薄无力的标语,而“唯分数”“唯证书”“唯学历”的思想却甚嚣尘上,甚至指导着当前的教育实践。针对当前的教育乱象,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不难看出,“双减”政策旨在落实国家教育目的,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坚持育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颁布不仅有利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规范、监督校外辅导机构,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而且还是对当前教育乱象的有力打击,有助于打破当今教育内卷愈发严重的现状,打破“唯分数”论导致的教育异化现状,有助于唤醒教育者的教育理想,促进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
二、“双增”:教育育人本质的迷失
“双增”与“双减”相对,即增加学生作业负担,增加学生的课外培训负担。“双增”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等“唯分数”思想的反映。“双增”在增加学生负担、限制学生自由、压抑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教育评价思想的变化,诸如:不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老师是不负责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少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补习班报得少的家长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这些思想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作业和辅导班挂钩,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家长的焦虑,忽视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教育成败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业以名次的进退来评判,学生的发展好坏以所取得的成绩高低为标准,学生就成了一个以分数为标识的人,成了一个片面的人,学生的个性、爱好、品德、体质都被忽视,他们失去了生命的本真[4]。学生所受的教育在以提高分数为目的的同时,压抑着他们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教育异化的现象由此产生。
(一)“双增”:教育异化的出现
异化的法文是“aliéner”(动词)和“alienation”(名词),其本义是“转让”和“出卖”[5]。卢梭、黑格尔、费希特、费马巴哈、马克思等都对异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我国学者王若水总结概括了他们关于异化的论述,提出:“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客体,而这个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凌驾于主体之上,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这就是‘异化’。”[6]王若水提出的概念有两个主要的意思:第一,这个客体本来就为主体所有,或是从主体的活动中产生、分化出来的,而不是主体偶然遇到的外设的客体;第二,这个客体束缚、支配、压制原先的主体,使它陷入不自由的地位。
基于异化的概念,可以得出教育异化的概念。教育异化指由人创造的为人的教育失去了为人实现发展的目的,反而控制、操纵、压迫甚至摧残了人,教育与人对立,成了统治支配人的手段[7]。教育异化有两种内涵:教育被人异化和人被教育异化[8]。教育被人异化指教育成了人们牟利的工具和手段,人被教育异化指人成了教育的奴隶。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育异化的现实。当人们创造出来的教育被有些人利用,为某些人牟利,教育不免走向被异化的道路,被异化的教育继续教育人,受教育影响的人也不免被教育异化,成为教育的奴隶。
“双增”背景下,“育人为本”的教育偏离了其教育育人本质,以作业和培训控制、操纵、压迫着学生,统治、支配着学生、家长和教师。学生沉溺于作业和培训的压力,一切为分数让路,以分数标榜智力与品德,学生的发展空间被极限压缩,教育异化现象便出现了。学生在“双增”带来的教育异化下,失去了发展的自主性和全面性,只能片面发展,成为教育的奴隶,饱受“双增”的摧残。
(二)教育异化:育人本质的迷失
教育育人本质的迷失导致了教育异化现象,在不同的时代,教育异化现象有着相同的本质(育人本质的迷失)和不同的表象。
教育异化有着久远的历史,追根溯源,与文化下移时孔子所提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孔子“学而优则仕”的“学”指学仁、学礼、学做人,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内圣”之道,这同样是对教育的“育人本质”的追求。“仕”指做官,儒家对社会饱含深情,一方面,他们号召德才兼备的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他们希望打破以血统选拔官员的途径[9]。因此,“学而优则仕”是儒家“内圣外王”政治理想的体现,是儒家的政治号召。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是希望具备“仁”和“礼”、自我修养好的君子,能够身先士卒,以其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感召、感化、教化人民,其目的是推行王道,达到匡时济世的目的[10]。
但是,从隋、唐之后,随着科举制的盛行,“学”的主要原因和主要方面不再是学仁、学礼、学做人,“学而优则仕”的“仕”成了读书人读书的终极目标,成了私学、公学培养人的终极目标,为“修身”而学的读书人变少了,为传播文化、教化万民的学校变少了,教育不再以育人为本,教育异化的现象开始出现。这样看来,教育异化的现象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教育异化表现为:对个人来说,读书、学习不再是以学做人、学修养为目的,而是以当官发财为目的;对国家来说,举办教育不以培养人为目的,而是以控制思想、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
将视线从过去转到现在,当前教育异化现象表现为教育思想的功利化、教育权力的运作失范、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与教育中的人被压迫与奴役[11]。第一,教育思想的功利化体现在学校盲目追求成绩、纪律,不重品格、道德教育,教师注重分数不重思想品德,家长重视外显的成绩不重素质,以及学校、家长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职业观教育。第二,教育权力的运作失范体现在教育的行政化、制度化管理上。学生的成绩影响着有关部门对学校水平的评估,影响着相关行政领导的政绩。相关领导为了政绩、学校为了获得较高评价,都不免以行政化的管理,加强学校制度化的水平,阉割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全力塑造“知识人”。第三,当教育思想功利化与教育权力运作失范出现,就难免导致教育政策的执行偏差。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都有着良好的出发点,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难以令人满意。比如国家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家长却依然争先恐后将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学校也有明暗的双课表应付检查。第四,教育中的人被压迫与奴役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来讲。首先是教师受到的奴役与压迫。一方面,教师为了学生成绩、教师评级以及各种师德考评、奖惩制度和措施忙忙碌碌,教师教书育人的空间被各种考试和考评占据;另一方面,社会上对教师的要求与吹捧肯定了教师为师德的献身,否定了教师作为人的存在[12]。其次是教师对学生的压迫。教师被各种评级措施框住,就不免将压力转嫁给学生,学生的优劣由可量化的成绩评定,学生要为了好的成绩做大量练习、牺牲游戏时间、丢掉兴趣爱好。最后是学生受到的来自家长、邻居及社会小圈子的压迫。家长催促学生学习、限制学生娱乐休闲时间,邻里对成绩的相互比较、亲友对成绩的询问与关心,这些都在压迫着学生的天性、阻碍着学生的自由发展。
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异化都表现为教育现实偏离与背弃了为人发展的价值追求,本该“为人”“育人”的教育却与人对立,反而压迫、摧残了人。
(三)教育异化出现的原因
为人而存在的教育因何反而走向了压迫人的道路呢?
首先,是我国存在已久的“官本位”思想。人们普遍认为,当官代表的是权力、金钱与地位,于家长而言,当官代表着孩子“出息了”;对教师而言,当官代表着他教育的成功;在家长和教师的熏陶下,对学生而言,以后当官挣钱就成了他的理想。如果一个学生以开货车、清扫街道、进工厂当工人为日后的职业规划,家长和教师会觉得这是理想教育的失败,是孩子胸无大志。在这职业平等的世界早已悄悄有了职业的三六九等,这也是“考编热”“考公热”现象的原因。而想要完成“当官”的目的,分数或成绩是重要的衡量标准,获得好成绩的直接方法就是“双增”:大量地练习、上辅导班。
其次,是教育的产业化现象。虽然对于“教育产业化”这一命题广大学者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教育产业化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13]、造成学校的恶性竞争[14]、加剧教育的功利化思想[15],但是教育产业化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教育集团的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促使了教育集团的产生。教育集团主要有三种:第一,企业投资开办学校;第二,学校与企业合作兼并薄弱学校、开办新学校;第三,开办校外教育机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言的校外辅导机构或者影子教育,以及各种培训班[16]。教育集团的产生口号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但是教育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广的受众,所做的宣传引起了更多的焦虑。“双增”便由此产生了:焦虑使家长涌向各种辅导班,焦虑使家长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焦虑使家长将孩子当成只用学习的工具人。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不需要做家务、发展别的爱好,即使要发展爱好,那也一定要在爱好上获得一定的成绩,于家长而言,成绩不只代表学生一时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代表着家长的荣耀和谈资。
最后,是社会生产的发展[17]。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质的依赖致使人的价值也沦为商品的价值。社会分工得越加精细,致力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教育,将其社会功能置于首位且远远高于其他功能。教育不再致力于对人生命的关怀,而是更看重其经济建设功能,这也导致受教育者被要求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实现全面发展。当教育偏离“为人”的主要目的,不再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主要目的时,教育便走上了异化的道路。
三、“双减”: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
2021年7月24日,针对教育偏离育人本质,重知识和智力,轻能力、品德与体质的异化现象,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回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注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寄望于“推进教育多样化,满足学生成长与社会的多样性需求,共建教育的未来,并通过教育的变革创造全人类共享的幸福”[18]。
(一)“双减”政策带来的现实变化
“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代表我国教育改革迈入了新阶段。“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在学校的课业负担,减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以此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推动教育回归学校、教师和教学,而不是依靠大量的课后作业、练习和课外培训机构的辅导。
首先,对学校来说,“双减”对作业的要求使学校更加重视作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学校教师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及对课后作业的设计;辅导班数量的减少使学校更加重视教学的质量而不再寄望于学生在课后辅导机构的补习,消除学校教师推荐辅导班的现象;学校为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必定会注意课后服务的质量,有质量的课后服务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其次,对家长来说,“双减”政策对辅导班的大量削减会使依赖辅导班的他们感到迷茫,孩子作业的减少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学校的课后服务能使他们感到慰藉。总体来说,“双减”政策除了减作业与减辅导班,还能减少家长的焦虑。辅导机构的非营利性改变能减少家长经济上的焦虑,辅导机构消失、学生都无辅导班可上的现状能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资本与辅导机构分离、辅导机构竞争的减少以及教育辅导机构广告的消失能减少家长的精神焦虑。此外,教育大背景的改变对家长的思想会产生影响,面对闲暇时间变多、与父母交流变多的孩子,家长也会考虑让孩子实现个性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家长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对学生来说,“双减”政策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将他们从“双增”的泥沼中解救出来,这是对学生天性的解放,也是对他们是“完整的人”的认可。“双减”让学生可以暂时停下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进行总结与反思,回归自然,唤醒生命的本真。学生对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对自己生命本真的探寻,有助于感受其内心的声音,找寻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自己选择去玩耍、活动或发展兴趣。而对有些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还不够独立,之前一直被束缚的他们突然脱离了束缚,可能会像脱缰的野马不知方向地乱跑,因此家长和教师的引导颇为重要。
(二)“双减”促进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
“双减”政策颁布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引领基础教育重新回归正确轨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最终推进中小学的健康成长和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进步[19]。
第一,“双减”政策有利于促进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回归学校,既有助于教育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任务,又有助于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一方面,课外辅导班的多样化让家长和教师都存在“想提升成绩就多报几个辅导班”的思想,因此有了家长想报补习班、教师也推荐报补习班,导致学生课外补习过多的现象。学校教育对人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核心,在培养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校外培训机构以高额的报酬吸引了不少在校教师去“兼职”或“全职”,以此为噱头吸引家长对学生进行“补差”“培优”,造成了学生补习压力大、家长经济压力大的现象,这样的教育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双减”减掉补习班不只将学生从大量的补习中解放出来,也将家长从巨大的经济压力下解放出来,还督促学校提高教育的质量,如此才能办出“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另一方面,“双减”减掉补习班,倡导学生回归学校教育,让学校教育发挥主要作用,这更要求学校要提质增效,改善教学环境,督促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
第二,“双减”政策有利于促进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旨归,但商品化时代人的价值与知识都被商品化,导致教育脱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脱离了人们的生活,脱离了教育育人本质。人们学习的目的是分数、学历、证书,是为了知识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为了生活和更好地生活[20]。对知识的表象追求以及“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导致了“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等现象,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口号下,“教育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现象比比皆是。“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片面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减少学生的校内与校外负担,学生必然有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去实现自由地学习,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机会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第三,“双减”政策有利于缓解由家庭资本造成的不公平现象,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的平等、公正。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也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政策。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权利的平等[21]。我国已经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受限于我国的发展阶段,教育发展依旧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区域、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相差较大,除此之外,还有收入差距带来的教育差距。家庭资本雄厚的家长可以耗费巨资为其子女进行“培优”的补习,通过教育投资换取日后的经济优势,而家庭资本薄弱的家长难以为其子女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导致了在教育起点、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双减”政策可以减少这种由于家庭资本不均导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第四,“双减”政策促进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必然以育人为出发点[22]。教育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是因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产生,教育的使命便是使人成为人[23]。“育人为本”规定了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成目的性的内在要求与价值使命[24]。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教育的育人本质被淡化,教育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本质异化为追求分数、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资本逐利导致教育竞争愈演愈烈,诸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传播愈来愈广[25]。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我完善,而是为了好学校、好工作,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基础,而是为了考试。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越来越沉重,学校成了让人喘不过气的牢笼。“双减”政策的出台通过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减少校内负担的方式约束了教育者的行为,唤醒了教育者的教育理想,将“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和任务再度展现在教育者的面前。“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思想再度洗涤广大教育者的思想;让他们意识到,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26]。
“双减”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到国家教育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校内”和“校外”双管齐下的方式更有助于增加此次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双减”政策的出台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也唤醒了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初心。目前改革还在继续,相信在政策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应试”和“竞争”的教育会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教育的育人本质能被人们普遍地真心接受。
四、“双减”促进教育育人本质回归的路径
“双减”政策对社会、学校、家庭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确保“双减”政策高效落地,需要政府各部门联合,革新教育思想,加强监管;需要学校重拾育人初心,做到“提质增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需要家长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孩子的实践体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
(一)社会:涤清教育思想 加强教育监管
社会应当担负起洗涤教育思想的重担。教育思想的歪曲是教育乱象频出、教育异化的首要因素。教育部门应当开展培训与讲座,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者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并以其为指明灯,其教育行为才不会偏离教育的目的。教师有了“育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注意学生的品德、体质的发展,才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学生的分数变化,更不会以分数标识学生;家长有了“育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把视线放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上,才能注意到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或者给孩子找家教。只有用“育人为本”的思想、“让孩子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替换掉“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唯分数”的思想,“双减”才能全面真正地实施下去,不然,总会有家长偷偷给孩子寻找补习班、寻找家教,也总有人会私自开办补习班填补需求的空缺。教育思想指引教育思路,教育思想引导教育行为,教育思想也决定着“双减”是否能切实有效地实行。
政府还要加强教育监管,禁止培训机构的资本化运作[27]。首先,政府要管控引起教育焦虑的不良广告。部分商家通过广告引起家长教育焦虑,让家长失去理性的判断,从而达到销售课程、获得利润的目的。对不良广告的监控仅仅依靠教育部门难以有效完成,应当由多机构联合监管。其次,政府要加强监管,对不合法开办的补习班严查、严管、严处。“双减”政策颁布后,大部分补习班已经消失,但仍有一部分不合法补习班悄悄营业,也有一部分家长费尽心思寻找大学生家教。对这种情况,如何更有效、更全面地管控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最后,政府可以主导开办补习班。凡是商家,必定会以赚钱为目的,只有政府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政府可以联合乡镇、社区开办学习空间,为基础差的学生提供补习场所,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的空间。通过社区教育,政府既可以打击不良补习机构,又可以帮助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二)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教育效果
学校教育要做到“提质增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28]。学校是教育的中心,减少学生学业负担的首要问题就是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一方面,学校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设计应当以我国的教育目的为基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达到教育目的,学校课程设置应当兼顾“五育”,并抓住“五育”的目的和精髓,用心设计课程,而不是为了开课而开课。学校还应当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和培养,要把学生培养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好青年。学校应当设计多维的评价体系,给学生全面、发展、生成的评价,而不是以单维的分数定所有的评价。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学校要优化课堂管理、教师管理和作业管理,用心设计课后延时服务以及体育、美育、德育等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前行旗帜。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地,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课堂和“量身定制”的作业才能完成让学生“吃饱”“吃好”的任务。
学校要注意增强教育的效果,以多种途径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教师是担负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直接教育者,教师的素养对学生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在选择教师时应当有严格的标准,应当将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优秀品德放在第一位。教师也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以良好的道德情操、气质品质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重视教育的育人本质。学校应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开展充满特色和乐趣的体育、美育、德育和劳动教育课程,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意志品质。学校也应当注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让有兴趣的学生得以发展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得以发展特长。高质量的、人性化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必能彰显教育的育人本质,发挥教育为人发展和完善的作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三)家庭:以育人为本 以实践为体
“双减”政策落地,减掉了课外补习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庭之中,家庭教育也将发挥更多的作用。父母要想让家庭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给孩子更多的积极影响,就要革新思想观念,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一方面,家长只有与时俱进,变革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以及“唯分数”“唯学历”的教育功利化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明晰教育的育人本质,以子女实现全面发展为导向。这样,父母就不会费尽心思给孩子找辅导班,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而是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培养放在首位,他们会尊重孩子的人格、需求和兴趣,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双减”后学生的时间变多,“育人为本”的家长会引导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学会自我管理,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其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自我管教的自律性。他们明白且能让子女明白:家长和教师不可能一直约束学生,因此能够自律、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目标的学生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实践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父母要“以实践为本”,用实践教育孩子。一方面,家长应当为孩子的教育与劳动(家务劳动、服务劳作、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环境,鼓励孩子多参加生产劳动,让孩子通过劳动来学习劳动技能、促进身体健康、锻炼身体协调性、培养劳动品格、提升劳动素养。家长要重视子女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培养学习能力强却“四体不勤”的人。另一方面,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回顾与巩固,又能完成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变,还可以激发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育人机制:社会、学校、家庭协同
教育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多个主体的协作和配合,只依靠家庭或学校的教育总存在一定的无力感,因此应当让家庭、学校、社会都参与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资本涌入教育培训市场,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传播教育焦虑,影响教育风气;学校受功利性教育思想及量化评价方式影响,越来越看重分数与升学的作用。教师深受其害,成为竞争教育、功利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家长在教育焦虑与学校压力的双重影响下,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来补齐短板。于家长而言,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许并不使他们那么焦虑,但是其余孩子普遍参与辅导班培训的现象以及学校教师传播的教育焦虑,使得他们被迫卷入社会教育焦虑并成为社会教育焦虑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学生是教育焦虑所压迫的最底层的人,他们被分数和考试所荼毒,失去了获得知识的快乐与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成了学校评优、教师评级、家长谈资的牺牲品,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摧残、理想信念未得到发展,沦为教育批量生产下的学习机器。“双减”政策的出台给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有些人被震醒并开始反思、寻找出路,有些人依旧迷茫、焦虑,想尽方式维持补习的原态。
要想让教育真正地回归育人本质,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同心协力创造教育的新气象、新生态、新局面。首先,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引领作用,改革其管理体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上到下焕然一新,处处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与家长做好沟通,指导家长在“双减”的背景下应该何为,革新家长的教育思想。其次,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着持久性、深入性的影响,家长应当在“双减”背景下积极反思,思考“双减”政策的意义、目的与利弊,积极与教师沟通,革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顺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潮流,并积极作出应对,以期让家庭教育对学生有更大的积极影响。最后,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有担当,勇于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队和引领者,广泛宣传“双减”政策的内涵与作用并为广大教师、家长、学生作出指导和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当尝试开办公立的教育机构,来弥补辅导班裁撤后的空缺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诸如开展社区教育、开办图书馆和少年宫等。
陶西平先生说:“‘人永远是目的’,这是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情况下,始终要把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把人作为目的,这是人类尊严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学生当成手段。”[29]“双减”政策的出台打破了以学生为手段的教育异化现象,回归了教育为人的目的,拉开了教育大力改革的帷幕。如今是教育的变革时期,虽然“双减”带来的教育变革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教育还有着诸多的乱象,但是这些都不足为惧。“双减”已经勘破了教育的重重迷雾,抓住了教育本质,相信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下,教育会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并且,教育还能通过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助力国家的高质量发展[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