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

2023-11-08李双渡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教育

李双渡(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文家富(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谢东云(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黄小燕(成都市大邑县苏家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吴 璀(成都市龙泉驿区教科院院长、博士、正高级教师)

郑建忠(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王守琼(厦门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林良展(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正高级名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熊 文(成都市龙舟路小学校长)

谭永焕(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校长、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高巧玲(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

洪秀端(厦门市梧侣学校校长、硕士生导师)

肖明华(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硕士生导师)

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基于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实践的经验

李双渡(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交给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教育高质量发展,既包括指向学生个体学习过程的绿色质量,也包括指向学校质量结构的“五育”并举的全面质量,还包括指向区域教育公平的均衡质量。成都市温江区切实增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以聚焦减负提质、“五育”并举、教育公平,提升绿色、全面、均衡质量为重点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聚焦减负提质,提升绿色质量

行政、业务双轮驱动,务实推进减负提质。以提高教育治理水平为切入口,统筹政府各职能部门力量,兼顾课外减负与课内提质,系统推进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体推进区域课堂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其一,形成行政统筹、学术指导、展评示范、督评改进格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温江区委区政府将“双减”作为政治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方案。区教育局将“双减”作为局党组和教育督导的“双一号工程”,印发作业设计与实施等指导意见。区教科院开展“教学与作业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研究”,策划组织“作业管理方案”“作业布置批改”等展评活动,引领提升作业管理、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责任督学常态化督导作业减负,帮助学校找准问题,改进提升。

其二,构建“三三三五”治理模式,切实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创新统筹管理、巡查管理、联合执法三项机制,推动联合化治理;健全诚信办学档案、收费账户第三方存管、办学情况公示三项制度,推动标准化治理;搭建信息管理、信息交流、培训机构专委会三个平台,推动信息化治理;实施公示信息标准化建设、无证培训机构整治、培训合同备案检查、安全整治、综合年检五大行动,推动项目化治理,促进培训机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其三,形成课堂变革“三维一体”方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学历案为载体推进课程标准落地。通过构建学历案设计模式、开发支持课标落地的专业支架、研制《学历案评价量表》三大策略,推动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方案。形成学历案实施模式、推广基于实证的课例研究、培育对话互动为主的研修文化三大路径,助力教学方案转变为教学行为。完善多主体联动协同推进、学用融合循序推进、区域活动引领整体推进三大机制,提升整体推进区域课堂变革的效度。

二、聚焦“五育”并举,提升全面质量

“五育”并举、融合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既是对“培养什么人”的现实呼应,也是对“如何培养人”实践路径的探索。以全面发展为导向、以体系构建为抓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一,构建“五育”并举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政课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开展阳光体育锻炼,培育体育文化,打造体教融合品牌。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研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心理辅导教师和辅导室中小学全覆盖,开展心理普查、开设心理健康课、开通心理热线。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推动民间艺术、高雅艺术进校园。按标准开设劳动教育课。设立劳动周,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促进劳动教育与生活融合,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其二,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家校共育,建立班级、年级、校级、区级四级家委会,组建区、校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开发家庭教育课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实施“校风牵手家风”行动,推广“影子校长”制度。加强校社合作,例如,与妇联合作推进家庭教育,与文体旅合作推进体教融合;与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推进医教结合;利用社区资源开设“社区雏鹰”“假日课堂”活动;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敬老院等资源,开展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

其三,提升人才培养格局。坚持适性扬长理念,常态化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人人成长成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系统培养机制,帮助学生找到最优发展路径。与国(境)外43所学校签订协议,互鉴互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为培育具有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奠基。

三、聚焦教育公平,提升均衡质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义,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愿望的基本需求,既包括硬件方面学校建设标准的“校校达标”,也包括管理、师资等学校软件水平的校际均衡。坚持公平发展为导向,以优质均衡为抓手,建好办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其一,实施学位攻坚工程。探索教育用地储备制度,提前报征用地计划,落实用地指标,确保交地到位。申报国家、省、市基础设施补短板等计划,争取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项目,多渠道保障建设资金。分轻重缓急拟定建设计划,按照“投用招生一批、筹建开工一批、公建配套一批、策划包装一批”原则,全力保障学位供给。

其二,实施扶薄强校工程。实施支持学校与项目学校捆绑发展。指导项目学校“一校一案”研制行动计划。组建专家指导团、搭建强校论坛、实施集群式培训,多渠道全方位提升项目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对项目学校实施增值评价;对支持学校、项目学校实施捆绑考核评价。

其三,实施队伍提升工程。在成都市率先实施区管校聘,探索“两竞聘一双选”,创新管理机制,促进教师均衡配置,激活教师发展活力。实施卓越校长、创新干部、名优班主任、首席教师和珠峰人才五大培育行动,完善培育机制,支持干部教师适性成长。引导名师工作室和名师辐射引领项目落户薄弱学校。加强名师走教、教师交流,引领薄弱学校教师发展。

此外,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诊断功能,从学业质量和课业负担两个维度开展绿色质量评估,有效推进减负提质。与四川省教育评估院合作开展“五育”并举发展水平监测,专业引领全面发展;依托成都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促进教育公平。

在“生命·生态·生长”的“三生教育”中践行幸福教育

文家富(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都市温江区镇子小学校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占地38亩,有36名教师、256名学生。学校因多种原因,综合办学水平较为落后,曾是温江区义务教育发展相对薄弱的学校。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学校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基于“三生教育”理念,努力办出特色——美丽而幸福的乡村田园小学校。

一、“三生教育”理念,点燃师生自信火苗

在传承乡村学校文化过程中,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凝练出“生命·生态·生长”的“三生教育”办学理念,点燃师生自信火苗。“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态”是教育的保障系统,“生长”是教育的目的追求。在“三生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灼灼桃花盛开的三月,学校举办主题为“让生命像桃花一样美丽绽放”的桃花节。师生穿着唐装汉服,通过说桃花、诵桃花、唱桃花、领桃花、赏桃花以及表彰30年教龄的老教师等活动,向社会和来宾展示学校的生态教育新形象,激发师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生命”之美;在烂漫百花园,学生在花海之中漫步,在石桌上制作微景观,在花园里畅谈人生理想,体味“生态”之美;在以温江编艺为核心的编艺园区,共同育下一棵小苗,在移盆栽种、修剪培枝、观摩体验、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感受“生长”之美。

二、“三生教育”课程,促进学生“五育”并举

2022年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基于此,学校围绕全面育人目标开设了以生命为核心的党建课程、思政课程,以生态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德育课程,以生长为核心的教学课程和劳动课程。

红色党建,培根铸魂,点亮生命之光。学校以党建课程立根,以“田园党支部”为品牌,从党建文化、制度、学习和活动几方面整合课程,将党建课程融入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坚持思政课程立品,从家国情怀、师德师风、技能提升等方面淬炼教师品行,让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明确教育方向、关怀每一个孩子,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陪伴者。

文化立校,浸润培育,发现生态之美。学校以文化课程立魂,坚持上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积极挖掘学校文化,组织师生演唱校歌、认识校训和校徽,并建设多种主题园区,让学生进行微光花艺、鲁班木艺等学习,立足文化建设,激发师生热爱共有的家园。德育课程立行,构建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生命、生态和生长课程,融合开设“五心”(爱心、热心、孝心、诚心、专心)课程,将体验式德育渗透到学生德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培养核心素养,奠定生长之基。学校以课程立智,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和拓展特色课程,不断融入新课程理念,形成以转变教师观念、转变学习角色、转变学习方式为主的“三转变”,以“学案自学—小组合学—展示群学—拓展研学—检测反馈”为主的五步学习法,以一套学科课堂观察评价共同组成的“351”课堂改革模式,将学历案中“学为中心”的思想落到细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劳动课程立能,构建“333+”劳动课程体系,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联动机制,开展生产、生活、服务三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设国家、地方、校本三类劳动教育课程,并广泛开展学科融合与实践,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三、“三生教育”主题,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所幸福的学校,一定有一个幸福充盈的精神、文化和实践家园。秉承这样的理念,学校构建了基于“三生教育”的主题园区和主题活动。

其一,以生命为核心的主题园区:安全体验园、体育竞技园、鱼凫文化园。安全体验园既有图文介绍、安全知识,又有心脏复苏术、会打119和120、会走斑马线等情景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用能力。体育竞技园充分利用羽毛球馆、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械等,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鱼凫文化园既有万春鱼凫文化的认知,又有传统农具的收集,还有家乡现代农业的介绍,培养学生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和家乡文明的热爱。

其二,以生态为核心的主题园区:桃李生态园、编织艺术园、鲁班木艺园。桃李生态园让学生呵护照顾桃园和李园,亲近自然,遵循规律,热爱大家共有的家园。编织艺术园传承天府文化,学习编织艺术,根植家乡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鲁班木艺园基于STEAM教育理念打造“木艺创客空间",传承鲁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通过木艺设计课、手工课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创造精神。

其三,以生长为核心的主题园区:艺术活动园、国际国学园、传统游戏园。学生或自发组合或班级组织,在流淌着音符的艺术活动园里绘画写生、吹埙、唱歌,开展各种艺术创造和体验活动。在国际国学园百年香樟树下,学生嗅着书香、透过历史享受精神食粮。在传统游戏园,学生体验传统体育游戏,如跳竹杆舞、滚铁环、丢手绢等,传承天府文化,快乐玩耍,幸福成长。

四、“三生教育”品牌,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以“劳动教育+”为抓手,通过九大园区的实施载体、三化育人的实施路径、劳动素养的四维进阶、劳动方式3.0的拓展、融合课程的实施推进,探索“五育”并举的实施路径,找到一条以劳动教育为切入口,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学校成功承办了成都市劳动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和温江区劳动教育现场会,多次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交流劳动教育实践经验,成为成都市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其中“木艺空间”和“劳动+”教育分别获得成都市2018年和2020年基础教育年度盛典金梯奖。多名教师成长为省市级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央视以“这个六一有点甜”报道了学校劳动教育专题活动,《中国教育报》也专题报道了学校劳动教育。

近三年来,学校持续开展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三生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分别获得四川省绿色学校、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第一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成都市安全文化示范学校、成都市四星级工会等荣誉称号,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省市区媒体多次报道学校教育情况。学校教育教学获区绿色质量一等奖。如今,学校正努力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漫步在美丽校园中,享受幸福而优质的教育。

建“幸福共长中心体”,促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所新学校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

谢东云(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发布,到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探讨新时代高质量基础教育建设的路径与策略,培育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创设新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

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天府一小”)自2017年建校以来,致力构建“幸福共长中心体”:以“雅正”文化,引“中心体”幸福之源;用现代治理,实“中心体”共长之基;行“雅正”课程,筑“中心体”共长之纲;强“博雅”教师,固“中心体”共长之本,形成立体开放的办学格局,在高质量教育追求的奋起之路上探索前行。

一、学校定位——建“幸福共长中心体”

天府一小努力成为统整多方资源、服务多类人群、满足多元需求的教育生活中心,具有服务对象集合、服务功能集约、服务资源集成三大特点。其一,服务对象集合。学校不仅仅是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的学校、家长的学校、与校缘聚的社会人士的学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优质陪伴者和师生共长的学习者,家长是学生成长的深度参与者和亲子共长的学习者,社会人士是学生成长的有力支持者和自我成长的学习者。其二,服务功能集约。学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统整教育生活的综合性服务体,聚合教育服务、艺术展演、体育竞技、科技交流、劳动实践等多门类、多形式于一体的文化、信息集散中心和一站式学习平台。其三,服务资源集成。学校不仅负责“学习行为产生”,还要整合用于“学习关系支持”的各种资源,即吸附社区、社会资源共建保障学校常态高标和实现自我进化的“外循环造血系统”。

幸福共长即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突出教育的生活属性,让学生、教师、家长以及与校缘聚的人,在学校搭建的教育生活平台上彼此成全、向上生长。天府一小以“雅正”文化为思想根基、以现代治理为根本保障、以“雅正”课程为驱动核心、以“博雅”教师为中坚力量,将“幸福共长中心体”从设想逐渐转化为现实。

二、“中心体”幸福之源——“雅正”文化

“雅正”文化,是天府一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气神,缘起于百年“实小”(成都市实验小学),对标于“新区”定位,高起点、求创新。从一开始,学校文化便具有共生、包容之特质。

天府一小与成都市青羊区、四川天府新区携手,同百年“实小”一脉相承,肩负新区教育使命,把握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契机,以“植根传承实小文化、依托新区资源平台、创新课程设置实施、实现国家育人目标”为宗旨,带着建成“起点高、落点实、重传承、求创新”的“天府小学校·蜀中大雅堂”这一办学愿景,着力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以及与学校缘聚的人的幸福共长之中心体,为中华育雅正之才、为成长奠幸福之基。

由《荀子·荣辱》中“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可知,雅即以正为基的美好与高尚;由《说文解字》云“正,是也”可知,正乃使之恰当,引申为“应然”。兼具“雅之美好高尚”“正之应然恰当”,天府一小自“雅”而“雅正”,取其“美好高尚的应然”之意,凝为“雅正”文化。“雅”以勤业,即手勤、体勤、脑勤;“正”以立己,即言正、身正、品正。为人师,身正业勤,立己立人;为学生,言正思活,成人成才。学校秉“雅正”之念、设“雅正”之课、砺“雅正”之师、广“雅正”之交、育“雅正”之才,为师生终身幸福打下正之根基,养成勤之习惯。

文化不仅是内化于心的内驱力之源,而且是可视、可感、可体验、可传递的环境熏染。天府一小致力为学生营造适宜成长与学习的环境,并视其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创设环境,使之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触摸文化、润泽心灵。

三、“中心体”共长之基——现代治理

现代治理赋能,为“中心体”运转提供机制保障。试点“多自一包”创新体制,创新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后全区试点探索党支部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创设扁平化管理架构;确立因事设岗、薪随岗变的薪酬体系。

(一)集体决策,民主智慧

作为全区率先试点的“多自一包”学校之一,管理自主、教师自聘、队伍自建、薪酬自定、课程自设、评价自创、资源自筹的“多自一包”既是学校发展的政策依据,又是学校追求教育梦想的动力之源。

2017年,学校基于天府新区创新体制,先行设立理事会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迈出创新法人治理结构的第一步。校长办公会为最高议事决策机构,变“校长自治”为“理事会监督”,变“一人拍板”为“集体决策”,变革直指现代学校治理核心问题——校长的职、责、权、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依法民主治校、科学智慧办学。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作为天府新区首批启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学校”试点校,天府一小从顶层设计开始,从治理体系入手,建机制、理制度、搭架构、建队伍、抓流程、促实效,开启了一场治理结构之变,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新区创新体制学校,探出一条可持续之路。

(二)扁平管理,简洁高效

天府一小自建校伊始便采用“扁平化”管理架构,实行分布式管理,建立两中心三学部,确保事业发展有保障。让学校管理有序且高效:有研究,成长有高度;有执行,落地有抓手;有返检,成长看得见;有提炼,探索有沉淀。

(三)薪酬体系,激励成长

长期以来,“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创新办学体制改革驱动新区教育高效创新发展。天府一小秉持“幸福共长”理念,以破解学校编制困局、流动困局、激励困局为出发点,以激发办学活力为核心,站位战略高度,引领价值导向,设计“因事设岗、薪随岗变、优劳多劳、优劳优酬”的激励型薪酬体系,旨在肯定成长,让努力“看得见”。学校基于课题“‘两自一包’创新体制学校薪酬管理制度设计与实践研究”优化策略,反复论证、升级版本,并被评为区级优秀研究成果。

四、“中心体”共长之纲——“雅正”课程

“雅正”课程体系以学生课程为基础,叠加教师课程、牵引家长课程。作为服务学生、教师、家长的全域课程,实现学生、教师、家长全纳,国家课程、区本课程、校本课程共构,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共建,凸显“中心体”服务对象集合、服务功能集约、服务资源集成的“三集”特色,建设守正创新的学习场,实现“中心体”全体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域课程,全面实施

自建校之初,“雅正”课程便坚持以国家课程为内核,聚焦立德树人,聚力“五育”融合、多资源融合、课内外并举、家校社协同,通过三阶叠加,形成“双三”模块,多管齐下。

1.第一阶“+”: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全面落实“双减”,推进提质“N+”。以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落实高质量课堂、多元构建评价体系为圆点做加法,通过“+课时”“+融合”“+实践”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设置,构建以“国家课程+”为理念的“学生基础课程”体系。

2.第二阶“+”:立足“学生基础课程”,叠加“生习课程”“拓优课程”,形成强化“基础课”(导学而生慧)、实化“生习课”(导行而立德)、具化“拓优课”(扬长而自信)的“学生完全课程”体系(简称“学生课程”)。

3.第三阶“+”:在“学生课程”基础上,叠加教师课程、牵引家长课程。叠加教师课程方面:开展四个“一”工程,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组织三个项目活动群,实现教师“三力”提升。牵引家长课程方面:构建“家长成长课程”,家校社协同育人名师工作室坚持学术引领、共研共享,“8点半课堂”提点教育养育小妙招,组织亲子马拉松、亲子音乐会等综合实践活动让陪伴有质有度。

综上所述,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家长课程三大模块相辅相成,构成“雅正”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发展。

2022年,新课标出台,学校在对标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同时,更加坚定当初“强基础、优综合、重科技、勤实践”的设计主张。在新课标更为细化和量化的导向下,天府一小“雅正”课程建设已进入系统化完善和科学化实施的3.0发展阶段。

(二)创新课程,引领实施

天府一小以“中心体”的“三集”特色为导向,秉持劳动、实践、科技、创新之主张,引领实施“雅正”课程,成果显著。

1.学生课程,包括基础课程、生习课程、拓优课程。其一,基础课程。2022年5月,学校获批成都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全区率先试点,创新设计劳动课程体系,劳动课例入选新区优秀案例并推荐市级参评。其二,生习课程。2019年5月,学校与天府新区慈善会联建“尔雅基金”并落实“基金”课程,作为四川省上报教育部典型案例;2021年11月,学校与退役军人事务处联建并落实退役军人服务学校国防教育课程,参与编写新区《退役军人服务学校国防教育文件材料汇编》。其三,拓优课程。2017年9月,学校试点“个性化订单式”课后服务课程,其3.0版本荣获成都市优秀案例;2020年暑假,与家委会、市少年宫联建并落实假日托管课程。

2.教师课程。2021年,学校提出集团、联盟教师“柔性交流”理念,“基于天府新区教育集团化背景的教师多元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模式研究”获省级重点研究课题立项;率先尝试跨校、跨集团甚至跨成渝两地的微光导师“微格课程”听评课教研模式。

3.家长课程。2018年,学校推出“8点半课堂”家长课程;2019年,举办亲子运动会、亲子马拉松、亲子音乐会等项目式家长活动课程;2020年,通过“校园电视台”访谈,开启“校长会客厅”家长课程。

五、“中心体"共长之本——“博雅"教师

一校带多校,真正实现让每一位与天府一小缘聚的人幸福共长。学校以创建区市“教师发展基地校”为契机、以建“生态型学习共同体”为使命、以“全员幸福共长”为价值,本着“微光导师、同伴督济”的原则,运用“四个‘一’工程”,实现教师“三力”持续提升,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兴教之本、兴教之源。

(一)四个“一”工程,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其一,一个科室——教师发展室,让教师发展有归属。教师发展室,专人专岗,关注需求、完善课程、聚合资源、提供平台,保障教师发展张弛有道、动静相宜,从而使教师的发展有归属。其二,一套课程——“博雅”教师课程,让教师发展有依托。“五育融合”教师课程,使教师在“多面·读”“多元·培”“多彩·动”三类课程中,安定而从容;成为全科能手,能上多门课;最终成为美好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其三,一个计划——“聚焦课堂‘3+1’”计划,让教师发展有章法。“3”即起始课、厚积课、结束课,“1”即暖心课,是以课程为依托,以“聚焦课堂、教育教学两手抓”为准心,推动教师发展,助力教师站稳站实课堂的计划。其四,一套机制——“2制度+2机制”,让教师发展看得见。“2制度”即《教师发展纲要》《薪酬制度》,“2机制”即《教师期末测评机制》《特别嘉奖机制》,是以优质导向、用水平衡量、用贡献加码,让每名教师看见努力可及的成长空间、生活得有尊严的制度与机制。

(二)三个项目活动群,实现教师“三力”提升

三个项目:微格学堂共享,修教学力;微光慧堂共建,修教育力;微型康堂共养,修健康力。每个项目设置了多项活动,让所有与天府一小缘聚的教师,在“中心体”搭建的平台上实现高位对话,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六年潜心发展,天府一小在探索中不断沉淀对现代教育的认知,深刻剖析高质量发展内涵。通过全校师生努力,“中心体”初显共长之效。学校取得多项荣誉,教师获得成长,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强师为根 育人为本——一所乡村小微学校的强校之路

黄小燕(成都市大邑县苏家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成都市大邑县苏家学校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受合乡并镇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区域内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办学规模不断萎缩,由2006年合校时近1 500人减至2020年不足500人;加之教师与学科不配套,无艺体专业教师,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信心弱,学校办学水平不高,甚至面临生存发展困境。2020年,学校被列为成都市“强校工程”实验学校。以此为契机,学校开展调研讨论活动,调整办学思路,实施强教师、强教育行动,理顺校内外关系,促进多元共治,踏上一所乡村小微学校的强校探索之路。

一、实施“强师行动”,促进教师成长

强校必先强师。学校坚持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发展基石,多举措狠抓师资培训。

(一)培根铸魂,坚定强校决心

学校坚决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教育与强校工程融合,通过开展“学党史悟初心担使命”主题论坛等活动凝聚力量、筑牢精神根基,增强教师的紧迫感、使命感、光荣感,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师资培训

1.组织校本培训,锤炼教师的基本功。学校以“学习习惯培养妙招”“学生作业优化设计案例”等为主题开展校本研修,结合讲、议、练、评活动锤炼教师的基本功。

2.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通过师徒结对,以老教师的经验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以年轻教师的新理念促进老教师观念更新,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同时,搭平台展风采,提高教师整体专业素养。通过新教师合格课、老教师示范课评比及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活动,让新老教师在研讨交流、互学互鉴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维,拓展教学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此外,学校还选送骨干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培养名师梯队。参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显著提高,成为教学中坚力量。

(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1.创新教学模式,引导教师紧跟时代步伐。课堂教学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学校鼓励并引导教师构建互动性、激励性、探究性、情景性等教学模式。

2.落实常规督评,促使教师重过程。扎实教学常规管理,狠抓过程工作质量。启动常态“巡课—观课—议课”督评,开展以“抓常规、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为主题的“回头看”活动;针对薄弱学科、薄弱教师和新教师进行课堂跟踪,记录教师成长足迹,引导他们注重教育教学过程。

(四)加强校内外合作

1.加强与支持校、结盟校深度合作,解难脱困。通过互访交流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师徒结对、同课异构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共同教研解决教研难题,通过资源共享缓解资源量少质差问题,通过同测同析解决样本少、精准度不高的问题,通过送课、走课破解薄弱学科问题。

2.专家名师把脉,示范引领发展。邀请“四川省丁世明名师工作室”团队、成都大学代显华教授科研团队、“大邑县刘源首席名师工作室”团队、“大邑县代木全首席名师工作室”团队,以及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范红、成都西北外国语学校校长王国贤、成都市第十七中学名师刘春兰等来校调研,引领高层次、高质量长远发展。

3.专家名师指导开展课题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一是与成都大学代显华教授科研团队合作,成功申报省级课题“农村小微学校‘创客教育思维’研究——基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二是与“四川省丁世明名师工作室”合作开展“‘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质量提升”课题研究。

二、强化育人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紧抓教学质量

组织教师做好学情精准分析。学校定期召开学情分析与教学质量分析会,通过数据分析、问题探讨、心得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准确掌握学情动态变化,指导学科教师因材施教、精准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抓实“三点”“三迁”,做到“三通”。抓住学生活动表现出的“三点”:兴奋点、创新点、增长点;帮助学生“三迁”:把好兴趣、好习惯、好品质迁移到学习上;做到“三通”:让音乐、体育、美术课与“我学习、我改变”融通,与家校社共育沟通,让资源信息共享畅通,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推进“五育”并举

强化特色活动润养优良习惯和品格。在“心系学生成长、赢在习惯培养”核心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以“养成教育”为特色,以校本课程“润养苏家·爱育大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铸造学生的健康心灵、奋进精神,让德育美丽而有温度。

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充分挖掘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全力打造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课程与生活教育理念融合;通过组建各种社团、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德智体美劳教育,推动“五育”落地落实,让学生在浸润式、体验式、探究式活动中展现自我、提升素养、全面发展。

(三)科学衔接小升初

学校切实落实“五精”管理,即学生管理“精心”、学情分析“精细”、目标确定“精准”、学科帮扶“精简”、帮扶训练“精选”,开展小班化教学和差异化辅导,精准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初中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探索中小学衔接教育,创新小升初管理模式、开设信息化课改项目、探索跨学科跨学段课程融合,让小学生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中学阶段。

三、取得的成绩

通过强化教师、强化育人,在全校师生努力下,学校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一,学校发生了较大变化。校园整洁敞亮,师生文明向上,学校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明显好转。同时,学校整体形象大为改观,教育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不断提高,学校口碑越来越好。其二,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正能量、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其三,教师主人翁责任感、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其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师生获奖数量更多、层次更高。其五,小初衔接教育更加成熟,办学模式日趋优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今后,学校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继续向着“办家门口的好学校”目标勇毅前行。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实践

吴 璀(成都市龙泉驿区教科院院长、博士、正高级教师)

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了新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党的二十大进一步阐明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同时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作为一所基层学校,曾经的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校(以下简称“五小”)在同行和学生家长眼里是一所起点低的薄弱学校,而如今的五小已成为“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校(园)长基地学校”。回顾五小的历程发现,其高质量发展是学校重塑组织架构、成就类型领袖教师、优化运转系统等举措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内在能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果。

一、重塑组织架构,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五小教师组织架构的重塑注重激发教师活力、增加教师的主体意识、变革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一)建“四青书院”,实行书院自治

五小按照教师年龄层次和专业水平建立“四青书院”(青芽、青苗、青芒、青藤书院),结合教师成长需求对教师进行培养。每个书院都有其治理和运行结构,包括行政联系人、执行院长、院长助理和各个部门。书院在独立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教师潜能,培养学校管理后续人才,并不断向校外输出人才以盘活教师梯队。开展书院自主培训,以“培”助长蓄力前行,紧扣教育新政,引领教师读懂时代、读懂教育、读懂课标。

(二)淡边界强共生,实行书院联动制

以课堂为核心淡化书院边界,强化素养共生,实行书院联动机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形成专业合力。其一,学校的师徒结对活动由青芽书院教师策划,包括选师傅和安徒弟、设计活动流程与“惊喜时刻”,同时联动四院所有教师搭建最初的共进组合。其二,持续开启混龄跨科的深度融合探索“教学三人行”活动,由青苗书院教师进行课堂展示、青芽书院教师学习点评、青藤和青芒书院教师着力教学设计及磨课。其三,每学年的“青芽亮相课”活动,由青藤书院带动全体教师参与,从教案、板书、磨课到课堂呈现,半个月的展示课背后是长达一个月的备课、磨课,最后每个人都得到了成长。这种多层次的教师组合带来多元化课堂样貌,多学科的融合互动带来多样性课堂活动,多主体的评价组合带来多角度课堂观摩,多方位的成长来自高要求反复打磨,而这些多样化的收获都来自教师团队的智慧碰撞。

二、成就类型领袖教师,从粗放生长走向赋权增能

在赋能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五小结合现代治理基本要求,实施行动赋权、项目突破、荣誉认定等措施,鼓励教师在教育特别是学科教学领域中,成为不同类型的领袖教师,实现从粗放生长走向赋权增能。

(一)行动赋权:共享权利、共担责任

领袖教师之所以能吸引伙伴、领导团队,源于自身的领域权威。五小有一名自聘教师,热衷于科创项目开发,以“部长”身份带领学校创客团队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在2021年韩国举行的创意发明大赛中,两名学生获得创意发明国际奖,学生作品申请了十多项国家专利;在美国普林斯顿获得国际机器人大赛金奖;多次获得国内机器人大赛冠军,获“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培训师”荣誉称号,在国家省市区各个平台为教师进行创客培训。学校机器人社团教练由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心理学等年轻教师组成,没有一位是专业科班教师。这些教师在“部长”带领下,基于跨学科理念,打破学科壁垒,进行学科跨界融合。在多学科创客课程实践中,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乐高实验基地校”“成都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承担了中央电教馆“加油计划"校长培训项目,教师也成长为专家示范型领袖。

(二)项目突破:释放能量、精细发展

领袖教师之所以能凝聚团队、汇聚资源,源于自身对角色的准确认识。学校的各类比赛及课程活动都以项目“外包”方式承包给“项目经理”。例如,参加区作业设计大赛时,学校成立了10个项目组,10名项目经理带领团队厘清设计依据、明晰素养指向。10个项目组通过不断学习、碰撞、交流,形成以“增进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能、建构生活意义”整体思路的作业设计模型。清晰模型指导下的作业设计得到评委的青睐,让学校多个学科获得区级一等奖。无论什么年龄的教师,在五小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空间,成为项目突破型领袖。

(三)荣誉认定:强化感召、扩大影响

领袖教师之所以能代言发声、著书立说,源于自身对专业的不断精进。在五小,每名教师都有“为成长代言”的意愿与机会。其一,展示好课。分管行政人员在每月年级听课活动中,对教师课堂综合表现进行打分,通过综合评估选出一节优质课,在学校“每月荐课”活动中进行全校展示,示范“好课”课堂,传播“专业”该有的样子。其二,评定勋章教师。学校建立激励制度,制定好课标准,评定勋章教师,设置“最美教师”“最有亲和力教师”“最具潜能教师”等多种奖励指标,强化教师争做勋章教师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扩大教师专业影响。其三,成就项目坊主。学校有棵酸枣树,语文、生活、科学课教师在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中带领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认识酸枣树,指导学生收酸枣、做酸枣糕;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酸枣核做文创产品,寻找销售渠道;数学教师帮助学生筹划开公司。由美术教师带领的“学校有棵酸枣树”项目组在成都市综合实践比赛中荣获特等奖。

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教师对专业的不断精进,成为不同类型领袖教师。他们不仅成为学科领袖,而且成为儿童阅读及班本课程的设计和实践领袖,有的还著书立说,编著《阅读考级》《儿童整本书阅读学程手册》等校本读物,教学成果荣获四川省政府二等奖。这类领袖教师中也成长了一批校长,在省市内外彰显自己的风格。

三、优化运转系统,从个体优异走向群体共进

如果说一所学校的进化史,建校之初靠校长统领与规划、发展中依托团队的共同努力,那么壮大期需要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在摸清现状和调查访谈后明确方向、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围绕三个方面优化教师培养系统:其一,架构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成长模型,利用“四青书院”进阶体系实现教师二次成长;其二,以学校治理、课程教学为核心形成教师专业化培养课程网络;其三,从完善积分评价、动态记录过程、优化积分模板、可视呈现结果等方面打造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反馈系统。最终以培养模型实现目标引领、以课程网络倒逼成果输出、以评价系统调控培养机制,分阶段持续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领导力是现代学校治理变革的第一动力。因此,如何内化学校发展愿景,与教师职业自觉融合;如何打开教师接口,最大程度地兼容促进组织进化;如何构建高匹配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发展性成长等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命题,学校将持续探索。

“乐善敬仁”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

郑建忠(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改革和加强师范教育,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而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研修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着力“乐善敬仁”的校本研修,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充分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一、“乐善敬仁”校本研修的内容

校本研修是在职教育的形态之一,是教师在学校工作时间内,为提高自己专业发展素质所参加的所有类型的研修活动。其特点是教师从被动化为主动,从被动的“受训者”变为主动的“研修者”,更加突出教师的自主发展性,强调教师提高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乐善敬仁”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乐教、善教、敬教、仁教的一种特色的教师教育和教研活动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设计核心任务的流程体系

图1 “善格”教育课程体系

乐教,主要包括深刻的理论学习、系统的学历提升、丰富的参与研训、主动的自觉成长,体现了教师的自主发展性,包括强烈的自主研究意识和自主研修能力,由教师个人选择研修内容,尊重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唯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校本研修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自愿进行理论学习、学历提升、参与研训,才能最终获得主动的自觉成长,乐于教学。也唯有热爱教学的教师才能真诚地对待学生,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善教,即通过研修活动构建高效的研修模式,促进教师善于教学、擅长教学。教学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需要教师基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深度钻研教材与教学,并与其他教师和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深度研讨,打破彼此的认知局限,总结提炼经验,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学相长与教研相长。研修并非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而是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让教师乐于参与研修活动、善于教学,提升专业素养,避免职业倦怠。

敬教,即带着敬畏之心进行教育。一是心中有榜样。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榜样,还要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学习有积累。教师应时刻不忘专业发展,接受先进教学理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三是实践有案例。对待教学实践,教师应充分学习、精心备课,有的放矢,这也是对教学的敬畏之心。四是课题有规范。课题研究是教师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工程。教师应秉持审慎的态度,遵循课题规范,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有意义的课题主题,用逻辑性的语言表达,用科学的案例论证,达到心中有课题、课题有规范的研修实效。敬教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谋求教育公平。

仁教,即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并将其贯穿研修全过程。一是对自身的仁爱之心。要接受自己在研修过程中的不足,提升反思能力,不断完善自身,这也是研修的关键内容。二是对同伴的仁爱之心。学会协调与同事的关系,与同伴进行深度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三是对专家、学者的仁爱之心。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与借鉴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并在实践中检验与建构理论,促进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融合,提升专业思维能力,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产出研究成果。

二、“乐善敬仁”校本研修的要求

“乐善敬仁”校本研修坚持师德为上,需要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并真诚施教,升华实践经验并科学施教,以人为本并敬畏生命,共同谋求教育公平,使学生健康、持续成长,实现教师因热爱而真诚、因钻研而专业、因敬畏而公平、因仁爱而恒远。

(一)乐教,热爱则真诚

学校基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重视理论学习、支持学历提升、鼓励参加研训,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自觉成长。学校基于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需求设立项目,邀请高校研究者深入学校教学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开设以学年为周期的“研究型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系列课程,涵盖课题申报、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内容,促进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改变过去校本研修无主题、不聚焦、不系统的状态。理论学习基于实践,学校非常注重理论重构的深刻性,支持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考取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资格证书。能力提升基于反思,讲究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学校鼓励教师参加高端研训,拓宽视野,博采众长。促进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文献阅读、在线学习等方式提升自我。扎根教师和学生内在需求的校本研修活动,提升了教师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行动,为学生的成长注入动力。

(二)善教,钻研求专业

学校遵循“基于问题—深研课堂—思维碰撞—总结经验”的教研思路,聚焦学校场域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家长关切的痛点问题等,展开合乎规范的行动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深研课堂,凝聚团队智慧,通过分享经验、思维碰撞突破教学困境、突破学习瓶颈。例如,针对作业设置僵化、作业成效低下等问题,对作业目标、设计方略、实施路径、效果检测等环节展开研究,设法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在尊重学生需求基础上,设计涵盖基础性、拓展性和个性化的作业,多个学科的作业设计样例被主管部门评为优秀并在市内推广。

立足教研组专业特点突破学段壁垒,发挥团队引领作用,总结教师鲜活的实践经验,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研修案例。例如,语文学科开发序列化名著导读校本课程,指导学生海量阅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并以阅读涵养全校师生的人文精神。物理学科组开展实验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深研课堂初见成效,课例“浮力”在南方教研大讲堂播出,点播量累计39万多次。生物学科组探索项目化学习,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育研究方法,坚持课堂一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凝练成果并优化行动路径,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敬教,谋教育公平

以敬畏之心施行教育之事,不可轻慢任何一名学生,不可轻视任何一种现象。教师要善于向榜样学习,掌握规范的教育研究方法,开阔教育视野。学校鼓励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自主与自觉,通过教研赋能教学,最终谋求的是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

教师心中有榜样,包括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身边的同事、自己的学生。教师学习有积累,聚焦所关注的课题,研读期刊权威文献,用科学的方式思考,用逻辑的方法表达,积累实践案例,勤于动笔成文。教师实践有案例,打磨“一校一案、一科一策、一师一题”,扎实学理,深耕课堂,规范研究,用专业成长提升个人成就感与自信心。

(四)仁教,致恒远发展

有针对性地发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干部队伍等团队,从学校“输血”、团队“造血”到个人“满血”,实现师生有成长、校际有交流、省外有辐射、研究有成果。以研促教生活力,以赛促研求卓越。学校教师参加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三届比赛共有13名教师获得省一等奖。学校先后成立省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4个,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10余个。校本研修为教师成长带来增值效应,形成“成全、互助、认同、沉淀”的教研氛围,使学校更加健康、恒远地发展。

三、“乐善敬仁”校本研修的条件保证

“乐善敬仁”校本研修强调以校为本,明晰校本研修的路径、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强化校本研修反思,从而保证乐教、善教、敬教、仁教的教风得以形成,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一)明确校本研修路径

与时俱进,学校进一步明确校本研修路径,向深耕课堂、作业设计、课例开发等多点位协同发力,建设高位引领有新得、学科发展有范本、质量评价有参照、教师发展有榜样的学习共同体。拓宽研究路径,提升教研效能,持续开展深刻、系统、丰富的校本研修活动。本着满足需求精准定位、线上线下灵活便利、随时随处自觉成长、师资选择适切权威、研修过程可测可评、研修成果转化有效的原则,瞄准问题靶向,邀请专家团队,从学生视角、教授视角、教师视角、家长视角、主编视角展开研究指导,解决教师专业表达不规范、研究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帮助教师实现从熟练教学到实践反思转向、从参照模式到实践创新转向、从教法探讨到规范研究转向。

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名校长、名教师等开展主题特色讲座,构建长效机制;邀请学校的名师或外校的专家学者作为导师,实施“名师工程”,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和机会。重点培养,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实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各教研组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制订适合自身的计划,不盲目贪大求全。学校设置学科中心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中心指导小组通过观摩课堂、检查教案、调研作业布置及批改、课题研讨、行动研究等方式,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出合理性建议,促进教师个性化提升与自我反思、凝练总结个性化经验,加强对薄弱学科、基础较弱教师的持续帮助和跟踪指导,实现学校区域内高效合作与协调。

(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学校重视校本研修制度保障,采取学时学分认定办法,对表现优异、积分较高的教师给予评优评先、推荐培训、荣誉表彰、职称评定、晋档升级的优先资格。在制度上引领教师的专业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首先,完善评价体系。学校一改以往只强调教师个体教学质量的奖励办法,而采取优秀备课组和个体奖项相结合的奖励制度,避免教师形成单打独斗的情况,依靠集体备课强化团队力量,大大改善了研修活动低效的状况,创设多维开放研修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的奖励制度,考量工作纪律、研究成果、队伍建设情况,如骨干教师、薄弱教师以及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等,对优秀备课组及个人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其次,完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改进,学校更有效地凝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建立教师学习型合作共同体,提升了课堂教学品质。学校完善了不同年龄段教师培训制度、教研成效科组长问责制度、听评课在线评价制度等。最后,完善教研体系。学校建立教研质量监控和数据采集平台,不仅能及时掌握教研质量的整体状况,还能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有效提升教师个体与群体的教学质量;建立教研经验分享推广与教研问题“诊断”机制,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建构深度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家长、教师的反馈意见,使学校教学质量始终处于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状态。通过对行动研究、集体备课、课题研讨等一系列研修活动对课堂教学、教师、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检测,实现动态管理。

(三)强化校本研修反思

校本研修是一个系统的教育研究过程,基于问题展开行动研究需要强化数据收集整理与应用意识,为此学校开展了统计学方法的培训,使行动研究更为科学客观。针对教师的研究不持久、不深刻等问题,学校引领教师螺旋式上升深入研究内核,在一个领域内做更深层次的坚守和研究。教师经历了从理论指导到示范引路、从课堂实践到反思总结、从研讨交流到能力提升的过程,常态化、日常化的校本研修切实提升了教师教育教研水平,增进了教育的理解力与行动力,增强了思考力与表达力。

学校大力倡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在自我批评与互相批评中完成自我的调节与提升。从自身来说,教师首先要关注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做好课程教学录像,将自己抽离出来反观自身,从旁观者、局外人角度看待自身,能更有效地看出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其次,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学生的话语中审视自身日常教学情况,让反思贯穿始终。最后,做好反思日志,让自己的教学反思成为第一手研究资料。

学校还注重小组合作的力量,以开展经验交流的方式让教师拓宽自身认知视域,进行深度对话交流,既开展全校性大教研活动,也让各教研组开展日常教研活动,让研修活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这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学校立足校情,结合实际,进行项目学习、课题研讨,不断完善“乐善敬仁”校本研修系统,形成“提出问题—凝练课题—集体研究—应用实践—反思升华”的研修路径,致力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教学水平及理论水平,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项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学校校本研修专项课题“家校共育: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实施与优化”(编号:2022XBYX151)。〕

搭建学科融合“课程群” 赋能学校特色发展

王守琼(厦门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所高中学校建设的应有之义。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厦门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厦门二中”)始终坚持多样化特色发展。学校基于“五育”融合对课程建设进行顶层思考与规划,开展跨学科“课程群”系统研究,充分发挥校内资源、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家长资源,创新高中学校课程群建设的途径和方式,从德智体美劳方面搭建学校“课程群”,赋能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

一、搭建人文与道德“课程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大“课程群”中,首要的是人文与道德“课程群”。该“课程群”旨在以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视角让学生接受人文知识熏陶与浸润,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学校开设了福建旅游史、朗读的艺术、地方传统文化、鼓浪屿文化、经典书目阅读等十多门人文与道德课程。

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鼓浪屿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既有自19世纪中叶之后近百年间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又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厦门二中发源于鼓浪屿,学校深挖鼓浪屿文化教育价值,除了开设“文化小使者带你畅游鼓浪屿”“品读鼓浪屿历史文化”“闽南文化概论”等校本课程外,还开发了“厦门二中鼓浪屿研学课程指南”。同时,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细读理论与个案批评、唐之韵、书法习作与欣赏等系列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思政系列课程是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拓展育人渠道的典型案例。2021年,“福建省高校思政课石红梅名师工作室”与“厦门市高中政治王守琼名师工作室”在厦门二中签订协议,双方结对,共建“思政发展共同体”。双方在思政课教材开发、教师培训资源共享、学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另外,来自厦门大学“扬才计划”的《扬才开讲了》走进厦门二中。“扬才班”的大学生以视频配合现场演讲的形式,向高中学生讲述井冈山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厦门大学校友罗扬才烈士献身革命的事迹,为高中学生带来精彩的思政课。

二、搭建科学与思维“课程群”,强化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促使科学与思维“课程群”落地,通过社团、节日活动、研学、小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增强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教师运用系统思维,强化科学课程群之间学科内容的联系;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学校作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物理学院、信息学院、电子学院等签订共建协议,开设《南强讲堂》,定期邀请厦门大学知名教授来校开设主题讲座;依托厦门大学海洋学科特色开设海洋探秘校本课程,由厦门大学教师每周到校执教,为学生认识海洋打开一扇窗口。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还开设了未来的能源、创客空间、人工智能、身边的科学等系列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参与举办“嘉庚号海洋大讲堂”活动,这项特殊课程的主课堂设在“嘉庚”号科考船上。在科考船上,厦门二中师生与科技工作者一起,以现场操作的方式,演示从大海里提取浮游生物的方法,讲解浮游生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经济的作用,为学生呈现特别的海洋生物课。这次活动,通过央视频移动网、新华社云现场等平台同步向全国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播出,不仅为全国观众展示了一堂生动的海洋科普课,也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科技报国的热情。

三、搭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群”,锻造强健体魄

在150多年的校史上,足球已经成为厦门二中的校园文化标签。作为全国体育传统校、全国校园足球杰出贡献学校,自2013年以来,厦门二中在全国中学生足球相关赛事中,获得两次冠军、7次亚军、4次季军。学校坚持足球特色办学,并拓展系列化体育项目,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群”。每年举办足球嘉年华活动,组织开展“协群杯”班级足球赛,营造人人踢足球、班班有球队、年年有赛事的校园足球运动氛围,致力于以球立德、以球健体、以球育智。

学校制定了《足球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了足球训练校本教材,把足球纳入必修课,形成课程体系;开设足球绘画摄影、足球英语、桌式足球、足球裁判等特色校本课程,普及足球知识,传播足球文化。学校在重视体育的基础上,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校园心理剧、心理漫画、心理故事、心理拓展、心灵寄语、笔谈、书写心理训练等教育新形式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同时注重体育与心理健康的融合,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提升心理健康素质。

四、搭建艺术与审美“课程群”,深化美育

学校让学生在每门课程、每节课中都有机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传递美。坚持学科融合,把“美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让每一节课都能发挥美育功能。以摄影课程为例,学校开设“镜头里的世界——照相机的操作”课程,在针对白平衡、光圈等技术性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做到既有技术的讲解,也有图像的识读,更有审美的判断。教师上课的作品都是自己拍摄的,大部分作品以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为题材。学校坚持让学生用摄影和绘画等技术表达自己的生活,并学会发现生活之美、爱上校园之美。在合唱校本课程基础上,学校每年举办合唱比赛,并参与创办厦门市“鹭岛少年”合唱品牌,每年举办合唱专场音乐会。合唱团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童声合唱节冠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福建省中小学生艺术节金奖。

五、搭建生活与技能“课程群”,聚焦劳动教育

学校编印《厦门二中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让学生学习缝衣服、制作油纸伞、做木工活等劳动技能。学校通过“无物业周”“厨艺技能比拼”等多种形式,综合形成生活与技能“课程群”,让学生通过劳动收获正能量。学校每学期安排专门时间开设“无物业周”校园职业体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一个星期内“承包”原先由物业工作人员负责的工作。学校把安全保卫、绿化保洁、图书管理等工作打包分解,下发到班级,由学生轮流上岗完成。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素养,让学生认识职业、体验职业。

学校开设志愿服务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生参与学校承办的全国足球赛事及省市级足球比赛的志愿服务工作,走进敬老院开展敬老服务,在鼓浪屿做义务导游,开展文化小使者志愿服务为外国游客进行英语讲解,做红色宣讲员宣讲革命故事。学生在从事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关心他人,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如在英语讲解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外国友人交流,既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了解了异国他乡的文化,拓宽了知识面和国际视野。

总之,“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厦门二中坚持顶层设计、中层建构、基层落实的有机统一,在基于“五育”融合的“课程群”建设中,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索和实践,创新高中学校课程群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并且获得了系列化的经验与成果。当然,“五育”融合的“课程群”建设还在持续探索和完善中,学校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积极推进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学科融合视角下中学学科课程群建设实践研究”(编号:DHA220507)。〕

“善格”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探索

林良展(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正高级名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综合其他学校课程建设研究成果,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倡导“善格”教育,对“善格”教育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善格”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内容

“善格”由善与格构成。善是真与美的基础,是做人的基础。有了善,才能包容;有了善,才能有真,才能诚实守信;有了善,才有美。“善”可作形容词、名词、动词,如善良、善行、善文、善言、善程、善心、积善、改善、完善等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格”有格致、格调、格局、人格等意思。格致是指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通过发掘善文载体,发掘其中的人文智慧,创新格致思维;格调是指人的风格或品格,通过文化的长期浸润,提升人生格调;格局是指结构和格式,通过通晓古今、博览中外,形成人生大格局;人格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格致、格调、格局形成后可以形成高尚的人格。这“四格”的形成离不开格物致知。朱熹曰:“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要格物致知,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因此,师生均要深度阅读经典,推崇“涵泳"之法,如朱熹所言:“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

善为格之基,格为善之果,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的“善格”教育蕴含并融合了新时代背景下育人的新教育理念和内容。例如,从学科善文中发掘文明、和谐、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的教育素材和教育价值,融合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发掘历史上有价值的文献记载,凸显仁人志士的价值追求和人文情怀,融合并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合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有效实现新育人方式的落地。

“善格”教育校本课程重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旨在打破单一的知识模块化课程体系,建构综合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强调善为根、格为径、融通教育,建立至善、善言、善心课程的“善”课程体系,格致、格调、格局的“格”课程体系,以及“STEAM+N”、最强大脑课程的“善格融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善格”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建构观念

善以养格,格以宽善。“善格”教育校本课程以素养为支架、以课程为桥梁,建立大德育、大思辨、大教育观下的校本课程体系,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优质化、评价多样化,实现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有效的结合。

(一)以大德育观构建“善”课程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以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该指南充分体现了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大德育观,这种大德育观的核心在于“善”。“善”课程包括至善、善言、善心课程。

1.至善课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使学生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因此需要多维度的至善德育课程。这既包括显性的常规化德育课程,又包括隐性的德育课程;既要有仪式感非常强的德育活动,又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从德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2.善言课程。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善格”教育力求通过善言、善文、善程等桥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设包括辩论、演讲、朗诵、主持人、脱口秀课程,让善言、雅言成为校园的主流,敦促善行。

3.善心课程。善心课程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既有关爱个人独乐之乐,又有关爱他人的众乐之乐,形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爱社会课程、志愿者服务课程,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

(二)以大思辨观构建“格”课程

“善格”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做人、做事的格致、格调与格局为宗旨,构建突出“格”的格致、格调、格局课程。

1.格致课程。《礼记·大学》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指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后总结为理性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为此,学校开设“学科竞赛(达人秀)”“探究创新课程”等,让讨论、思辨、批判成为一种常态。

2.格调课程。人的格调包括风度、仪态、品格、气质、风范等,高雅的格调是走向美好人生的保障。新时代的学生理应是有格调的现代公民,才能走向世界。友善的行为、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静心修为、深度阅读能成就优雅格调。“格调”课程包括格调之外在课程和内在课程,外在课程主要培育学生在衣着、行走、饮食、运动、家居等方面的表现,内在课程着重在言谈举止、阅历、公共场合之素养、高雅志趣等方面的养成。学校开设礼仪、健美塑形、街舞社团、民乐、游泳等课程,培育学生的优雅格调。

3.格局课程。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也是一个人看事物的认知范围。格局课程以大格局教育观为前提,以培育宽眼界的教师和学生为宗旨,开设与学生前途息息相关的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胸怀人类命运的多语种课程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模拟联合国社团课程等。

(三)以大教育观构建“善格融通”课程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的涌现,教育成为一个多样、开放、综合的大系统,这就是大教育观。基于大教育观,整合大德育观、大思辨观,构建“善格融通”课程,既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融通(“STEAM+N”课程),又重视思维性与人文性的融通(最强大脑课程),从而达到用“善”之“格”方为上格、上格方为至善的目的。

1.“STEAM+N”课程。STEAM教育是指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善格融通”课程把“善”放在首位,通过开设文理融创、大艺体、人文学科创客、德育与学科整合、学生综合性社团等课程,形成“STEAM+N”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与个性化发展。

2.最强大脑课程。脑科学带来脑机交互和类脑计算的惊人成就,而其关键的应用领域还是在塑造人脑本身。学习就是这样一个重要领域。

“善格融通”课程着眼于未来学习发展趋势,寻找习得功能与活用功能的平衡,培育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激发终身学习动机。为此,学校开设脑科学与学科学习、挑战闯关、编程智能、天马行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叠加能力、逻辑推断能力等。

深化课堂改革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熊 文(成都市龙舟路小学校长)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命题。党的二十大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既是国民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根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也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基础教育的高质量蕴藏在教育的最基本工作——课堂教学之中,因此要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研究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前提和根本,让课堂改革发挥对基础教育基础的、微观的、持续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成都市龙舟路小学进行了以核心任务驱动的“自主·共学”课堂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是落实素养导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素养导向,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形成学科思想方法。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整体理解与把握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探索大单元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基于以上要求,龙舟路小学结合学校发展情况提出基于素养导向的新型课堂教学构想:以核心任务和子任务群为学生的学习载体,通过自主学习与共同学习等多向的学校共同体的交互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解决任务群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回应新课标的要求。

二、深化课堂改革的前提是明确主张与概念

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中发现,形成正确的课堂改革主张、明确基本概念是深化课堂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提出正确的课堂改革主张

“双减”政策的落地和新课标的正式颁布,对提高课堂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目标上,指向学生知识建构和应用;二是内容上,触及知识内核,建立知识框架;三是过程上,学生主动且持续建构;四是结果上,对学生产生深远且丰富的影响。然而,学校现实的课堂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获取知识;第二,课堂教学的内容外围零散;第三,课堂教学的过程浅表被动;第四,课堂教学大多未能实现从知识获得到素养提升的转变。基于此,龙舟路小学提出以下课堂改革主张。一是教学目标与内容应是统整的而非碎片的,需要从碎片化外围的知识获得指向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应用。二是教学方式上,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而持续地建构;强调学习共同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三是教学效果上,教师能清晰地建立起基于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要点,准确把握课堂达标程度。

(二)明确课堂改革的相关概念

龙舟路小学在深化课堂改革的过程中推行核心任务驱动的“自主·共学”课堂,不仅形成了正确的课堂改革主张,还明确了课堂的核心任务、核心任务驱动、“自主·共学”以及问题等相关概念。

1.核心任务。学校提出的核心任务是指结合核心素养、单元大概念、单元目标、每课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的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能够统整课堂的学习任务。核心任务是能将核心素养、学科本质、学科思想方法、学生的学习、评价等融为一体的中介,也是教学的目标导航器、内容整合器、过程动力源、评价原发点。

2.核心任务驱动。核心任务驱动是指根据核心任务,结合教学内容,把核心任务分解为联系紧密、逻辑清晰的任务群,并转化为在课堂中驱动学生学习的活动或者任务,为课堂教学提供具体的操作模式,解决教师“怎么教”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课堂,达成课堂的学习目标,锻炼学生的能力。

3.“自主·共学"。核心任务驱动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自主·共学",主张教与学的结合。传统的碎片化散点式的学习,知识点之间缺乏关联,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需要把完全的教(教师将信息完全转移给学生)和完全的学(整体性)相结合。自主与共学之间是多向互动、共同建设的关系,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自主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学生的自学,共学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小组和小组间的学习,而是一种课堂生态的变化。

4.问题。问题是任务驱动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问题来自感觉、理性和天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输入环节主要是回忆式问题、事实性问题,在问题解决环节主要是联想性、关系性、顺序性等探究性问题,在输出环节主要是分享性、反思性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事实性、引导性、探究性等特点。

三、深化课堂改革的根本是实践

课堂改革根本在落地,构建核心任务驱动的“自主·共学”课堂,必须解决如何提炼高质量的核心任务并用核心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和共学问题,还需要激发强大的动力使课堂改革持续深入。龙舟路小学从设计核心任务的流程体系(图1)、“自主·共学"课堂的基本框架以及整合深化课堂改革推动力入手,探索深化课堂改革实践的方法。

(一)设计核心任务的流程体系

设计核心任务要求将教学目标任务放在知识体系中整体思考:通过对教学内容目标、前后知识的关联和新课标的研究,明确单元的学科素养要素;梳理出单元核心目标;厘清单元内容,将其放在纵横相连的知识网络中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其基本路径为:基于学情分析、单元解读,精准确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据此设计出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能够统整课堂的核心任务并分解为子任务群,以活动的方式驱动课堂中的“自主·共学”。

(二)设计“自主·共学"课堂基本框架

“自主·共学”课堂的基本操作单元有任务、探究、交往、表达,它们不是先后关系,而是一个螺旋的过程(图2)。其中,评价贯穿其中。同时,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各种学习共同体根据任务的需要穿插进行。

每一个操作单元均有相应的支持系统,如建立各年级学科目标体系图谱,形成进阶型的目标体系图谱,可以有效降低教师梳理核心任务的难度,提高准确性。例如,利用课前三分钟、午间播报等零散时段,设计进阶式各年段的自主表达训练计划,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结构化能力、整合信息能力及思辨能力,利于学生在共学中有效交流。课堂中设计并提供支撑学生“自主·共学”的教学支架(图3),帮助学生进行任务探究及交往与思维碰撞。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项目推进,学校课堂发生了改变:任务驱动的学生学习逐步取代教师的串讲串问;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的能力也强起来了;师生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学生学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教师的教研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三)整合深化课堂改革推动力

任何课堂改革都需要力的推动。对课堂改革背后的发力者及其关系力量的整合则是确保课堂改革动力源源不断的关键所在。在学校课堂改革中,校长、教师、学生作为三大主要推动力,校长的领导力是前提、教师的执行力和创造力是关键、学生是课堂改革能够取得预期成效的核心。推动力是深化课堂改革、取得预期改革成效不可缺少的力量,是课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场好的课堂改革需要多方推动力的整合。因此,龙舟路小学组建教科研相结合的项目小组,由校长牵头,学校教学部门、教科室和骨干教师组成。从人员构成及管理上提供有力保障,形成科研与教研联动的运行机制,确保项目研究与实践同步进行。

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龙舟路小学始终围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从关注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发展,通过核心任务驱动的“自主·共学”课堂改革,促进学校课堂由知识导向的课堂转变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关注学生的多元学情,关注教学活动的个性化,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得到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构建策略

谭永焕(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二小学校长、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真心教育”的“真”即真实(跟假、伪相对),本性,本原;“心”通常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真心教育”以“始于真心、终于真心”为理念,尊重学生的本性、本原,落实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即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一切发展。“真心教育”坚守敬畏儿童本真的立场观、坚持启发引导身心融入的过程观、提倡注重师生心灵互动的关系论、信守尊重心智差异的道德性、强调追求真实成长的目标观。

一、“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内涵与特点

“真心教育”以“始于真心、终于真心”为理念,以尊重学生生命本真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能力和精神品格为目标,以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做到眼看、耳听、心想、口说、手动乃至全身心融入为基本策略,通过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整合知识储备,努力开展实践性学习,将课堂变为师生之间进行“真心诚意”心灵对话的平台。在采用“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儿童本真,实施率性而教、引领学生身心融入的教育活动,利用师生之间真诚的心灵沟通,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促进学生生命与心灵真正成长。“真心教育”范式能让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本(教材)之间相互“亲近”,促进学生自我感悟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丰富学习体验和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

“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作为价值追求,把学生的“成人”“成长”摆在立德树人的首要位置,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注重师生共情

从“真心教育”的过程观和关系论出发,“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必须把师生在课堂中的“身心融入”与“互动互通”作为教学实践的着力点来抓。共情也称同理心,是一切良好关系的基础。在本文中,共情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与教材乃至一切学习资源之间产生情思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与感受,努力打造情感互动课堂,引发学生共情。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入、口述及动手实践,与教师及教材进行“真心诚意的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在各学科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与学科要素密切关联的关键内容,捕捉其中蕴含的信息,习悟其中蕴含的学科知识、方法及情理趣,理解、内化、建构和生成新知识,悟得新的学习能力,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和经验,开展新的实践。在这种身心融入、心灵对话的共情课堂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必能水到渠成,而学生对学习的兴致、对教师的教导也会“一往情深”,学习效能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二)关注从“学会”走向“会学”

“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会”,更关注学生的“会学”。在“学会”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范本,每一范本里都蕴藏着让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与规律,以及关于思维、审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学习要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识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达到“学会”的目的。在“会学”方面,要识记可以举一反三的典范知识(包括例文、例题以及蕴含其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运用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应用方面,通过应用知识将关于知识与方法的“大概念”“大思想”等理解得更加透彻、应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并不断朝着分析、综合、评价、创造这些更高的目标层次提升。

(三)倡导“真心融入”的自主学习

“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要培养学生“渔”的本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真心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更是其主要特征。以课程内容为凭借,它更注重学生的真实感悟、真切理解和真情融入,因此在学习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口说、手做,“亲近”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突破语言文字表层的阐述,而深入其中蕴含的知识、方法及情理中,促进学生在自主感悟与习得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实践,培养独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真心教育”范式还要求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确保“真心融入”的实效性。

(四)重视学生情感与品格的培养

党的二十大将“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提到了更高地位。“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在“五育”方面一直都坚持把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情操与品格置于首位。德育较以往更加重视学生家国担当情怀的培养;智育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立足学科本质,充分发掘文化自信教育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格;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也各有侧重地将强身健体、阳光心灵、学会审美、勇毅前行等育人目标元素贯穿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二、“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

就课堂教学范式而言,既有宏观如某学科课堂教学范式,也有中观如某单元课堂教学范式,还有微观如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范式。本文的课堂教学范式既可用于单元整体教学,也可用于一课时教学。

(一)“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关键要素

“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涉及的关键要素主要有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

“真心教育”范式的教学理念为“始于真心、终于真心”,即尊重生命本真,唤醒身心融入,致力心灵成长。教学主体方面,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既“心入”又“入心”地把握新课标、读懂新教材,才有成功实施“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可能;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和其他课程内容)则是课堂教学的客体,也是“真心教育”范式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学内容的教材被两个主体共同作用的同时又将两者联系起来。“真心教育”范式研究的着力点就在于如何卓有成效地促进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与联系。

在教学策略方面,实施“真心五道”(即眼道、耳道、心道、口道、手道),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眼道在于“看见”,耳道在于“听见”,心道在于思考和感受,口道在于表达(包括朗诵),手道在于运动和实践。运用“真心五道”引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互通”,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

在教学程序方面,运用“五模块教学法”:(1)激真趣,诱心动(联旧引新诱发真趣、灵活导入激发真情);(2)真自学,心习悟(导学案导学、自学提纲导学、自导自学);(3)真交流,心融入(交流要真正互动起来、汇报要从心灵出发);(4)导真疑,开心窍(于重点处引导、于困惑处讲解、于引进处点拨);(5)厚真知,启心行(训练延伸巩固基础、课内外结合迁移运用、丰实厚度、提升素养)。同时提出“四重五必须”:重“标本”(课标与课本)、重习悟、重积累、重迁移运用,必须有自学思考题、自学环节、交流汇报、适切引导、迁移运用。

(二)“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实施

1.正确解读新课标、新教材

实践“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前提是要真正读懂新课标、新教材,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和方向,关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对于以2022年版新课标为依据编写的新教材,教师尤其要在纵向和横向内在关联上解读不同学段教材、同一学期教材及教材每一单元各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实施“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教师正确读懂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即便每一个单元导读语、每一篇课文或例题、每一道课后思考题或练习题,都需要教师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进行深入解读,真正做到“心入”教材和教材“入心”。

2.创设充满情趣的探究氛围

在“真心教育”课堂中,学生对课程学习怀有持续的兴趣与持久的热情,真诚、真切地渴望解决问题,积极主动探索成为课堂的重要主题。在小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智力与心理发展特点,营造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探究氛围,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提供一个参与探索的真实生活情境,引发他们独立思考,帮助他们通过探究习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学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先借助于《指南针》的短视频讲解辨别方向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让他们学会利用指南针分辨东南西北;然后,提出实际问题:“如果你迷路了,自己手里没有指南针怎么办?”这样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兴趣。通过探索,他们不仅加深了对有关概念、原理或技能的理解,而且使课程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个人认知与课程事实之间产生“冲突”和“斗争”,在“心动”的助推中学习新知识,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3.构建交流互动的自主课堂

“真心教育”的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心灵交互产生交流,在真心对真心、心灵对心灵的沟通中,呈现可能的认知冲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互动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形成对知识的建构。在“真心教育”环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工具,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利用“数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教师创设“人偶”学习模式的“真心教育”环境,把学生分成3组,按照“数独”游戏的模式,每组9个人,每个人代表一个数字(或者一个学习任务、问题),让学生在心灵互动的过程中完成“数独”游戏,形成“满宫”状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真心教育”注重激励心灵互动,关注个性差异,推动全面进步,并将学生的“真心体验”融入评价与反思中,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不断提升“真心教育”质量。在具体评价时,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直接反映学生的“真心”,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学生将自己的真实体验、感受表达出来,表达自己对学习活动的认知;学生还可以对教师“真心”对待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同时,“真心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还需要结合学生探究活动的态度、方式和效果,对学生参与“真心”互动的过程、感受以及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实施“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的原则与要求

1.把握四项教学原则

其一,坚持扎实知识为基础、发展能力为重点、激活思维为核心、丰厚积累为铺垫、提升素养为目标的原则。充分理解学科知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积累与提升学生素养之间的必然联系:落实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之间有如影相随的关系;没有丰厚的学习积累,学生的素养也就永远停留在“墙上芦苇腹中空”的境地。

其二,坚持课标导航、素养导向、问题导思、情境导践、习题导能的原则。依“标”(课程标准)靠“本”(课本),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目标,设计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情智,在习题的训练和解决中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其三,坚持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密结合的原则。无论大单元教学还是某一课时教学,都从整体上考虑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全身心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其四,坚持尊重学生生命本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其个性需要得到发现、呵护和引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有教无类,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层面的进步。

2.突出强化五点要求

其一,课程目标达成细致化。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中的每一项目标具体细致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其二,“真心五道”实施温情化。心动才有行动。在“真心教育”课堂中,教师要先与作者或编者的心灵、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实现与知识的共鸣,才能诱发学生产生共鸣,促使课堂形成互动、生动、主动的良好氛围。其三,学科知识结构化。针对每堂课、每个单元甚至每一册书,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都需要生成一个内在逻辑关联的知识网,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结构化。其四,教学过程板块式。教师不仅要从教的角度考虑,还要从学的角度设计和推进板块化教学,明确每一个板块要达成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五,教师讲解精确化。教师既要讲学科核心知识、学习方法知识,又要讲学生不喜欢学、学不懂、学不好的内容;教师还要讲应该讲的,该鼓励的给予鼓励,该肯定的进行肯定,该批评的也要酌情批评。

总之,“真心教育”课堂教学范式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把“生命本真”置于学生身心成长的起点与核心,以敬畏之心呵护、倾听、期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保护学生的童真,尊重学生的童心,引导他们形成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养成健全人格。

〔基金项目:广州市2021年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真心教育理论与实施策略”(编号:2020123083)。〕

“双减”视域下家校共育创新实践

高巧玲(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

随着教育的转型发展,家校合作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样态,尤其是“双减”政策使家校形成合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陕西省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基本规律,进行一系列改革,确立“关注心灵成长 润育一颗中国心”的办学理念,形成“润心教育”办学实践,实施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创新激发驱力、生成推力、彰显活力的家校共育路径,形成家校合力,构建富有活力的家校育人共同体,让“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激发驱力

要真正实现“双减”政策目的, 需要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从解决家长焦虑、改变家长认知做起, 精准施策, 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生发内驱力,走出一条依靠家校共育促“双减”落地落实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情感需求开展“心灵在线”活动

原生家庭作为个体出生后成长的家庭环境,区别于个体成人后所组建的新生家庭,是个体学习和发展最初的社会化场所,对个体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持续的居家隔离,让众多家长经历了一段特殊的、不一样的时光,特别是即将进入小学或已经进入小学的孩子家长,尤其担心孩子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起跑线焦虑”再次蔓延,反而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情感支持、习惯培养和心理健康。

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带动家长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学校基于实际情况开展“心灵在线”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测评,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基于普适性问题探究,开展亲子互动游戏活动,推荐亲子读物等,引导教师和家长充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给学生“心灵赋能”。例如,开展“我的自画像”“请你夸夸我”“情绪万花筒”“高效沟通我能行”“我的时间我做主”“我手写我心”“谁是乐观医生”等活动,促使家长实现高质量亲子教育陪伴,并在陪伴中给予孩子积极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心灵在线”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拓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而且可以有效发挥家庭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让家长从只关注孩子“分数”的漩涡中脱身,回到正轨。这是家庭教育应该去做的,也是要求“双减”后家庭教育价值观确立的有效平台。

(二)基于人工智能开辟“树洞先生”线上心理咨询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界带来新的冲击,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在现代化、数据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开辟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树洞先生”线上心理咨询平台。该平台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实地访谈咨询的空间环境局限,另一方面保护了孩子、家长的隐私问题,有效地关注了孩子和家长的情绪变化。孩子可以随时随地给“树洞先生”写信、留言,分享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开心与难过、成功与失败。家长也可以就教育和情感困惑随时咨询“树洞先生”,获得帮助,化解焦虑。“树洞先生”成了家长和孩子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智慧父母”公益讲堂给予家庭有效教育指导

学校立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抓手,统筹社会和网络两种资源,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育人空间,让学校更像学校、家庭更像家庭。为此,学校聚焦家庭教育指导,利用周末开设“智慧父母”公益讲堂。每期讲堂针对不同学段孩子家长的需求设定话题、推出海报,家长可以自主申请参加,变传统的全员家长会为每次少数学生分层家长会。在系统的家庭理念建构、家庭教育实际操作指导的同时,时刻保持有效的家校互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动态,不再因为“双减”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

二、生成推力

带动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由行动生成推力,助推学校“双减”落地落实;要求家长敦促孩子参与各种劳动,让学习与生活更加生动;鼓励家长陪伴孩子旅行,开阔孩子眼界,提高孩子综合能力。

(一)家长轮值校长

学校教育改革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与学校都需要树立“双减”下的正确育人观。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实行阳光开放办学。学校在开设“智慧父母”公益讲堂的同时,每周还设有家长轮值校长。家长在自愿并方便的前提下,以校长身份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全貌,全方面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找准自身角色定位,与学校一起承担育人责任。在全域实践中准确清晰地关注“双减”下的润心课堂、润心课程,打通家校沟通“最后一公里”,让家长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合作伙伴,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助推学校“双减”落地落实。

(二)润心劳动实践课程

最好的学习是实践,最有效的巩固是运用,而很多创新也在运用中产生。学校构建“五位一体”润心劳动实践课程,包括了解农作物生长的生产性劳动、立足班级岗位的服务性劳动、满足自主生活的生活性劳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责任担当的公益性劳动;还有学校立足延安革命圣地所进行的研究性活动,如延安时期的劳模精神、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的小菜园等,让学生在“双减”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更加丰富和生动。在润心劳动实践课程实施中,学校牵头,引领家庭与社会联合重构劳动教育时空,通过家校社协同互补,开展家庭自设、学校主导、社会供给的劳动教育活动,形成校内外贯通、课内外一体、线上线下融通的多元立体劳动教育协同共生机制,拓宽劳动教育主体,形成教育合力。

(三)润心亲子之旅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长的陪伴下通过润心之旅,走过延安的旧址,来到乡村地头,跨入城市公园,迈进街头剧院,体验生命、科技、环保、人文的润心之旅,成为小小讲解员、小小科学家、小小气象员、小小外交官,实现最好的成长。

三、彰显活力

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完成塑造人的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只有家庭和学校真正地紧密结合,才能有效而全面地促进学生成长。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互动、破解家校协同育人难题、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中小学校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作为新建学校,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在三年的办学实践中,立足学校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家校协同教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形成富有活力的家校育人共同体。

(一)建规立范,引导家长与学校并肩携手

从建校之初,学校便将推进家校协同教育有序开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其一,让家校协同教育成为学校工作惯例。学校推选班级家长代表、校级家长代表,健全家校协同教育组织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自觉自愿地承担家校工作中的多项任务,积极发挥自身潜能、挖掘身边资源,服务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参与孩子成长,为孩子做示范和榜样。其二,保障长效推进,促进家校协同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学校在开展家校协同教育工作中,不仅做到事前有准备、事后有跟踪反馈,而且努力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二)打通“关节”,引领家长转变理念、改进行为

思想决定高度,家长和学校必须树立“双减”下的正确育人观。学校主动采取行动,努力打通家校协同教育的“关节”,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育人观,形成积极的育人行为。其一,步调一致,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实施“双减”政策,不能让家长错误地将孩子的学习责任全部归给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责任人。“双减”政策落地后,家长要正确认识,形成良好心态,既不能“减责”和“躺平”,也不能过分焦虑,而应该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陪伴孩子走好每一步,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其二,健全育人队伍,凝聚“双减”合力。家长和学校都需要找准角色定位,承担育人责任。家长除了父母角色外,还要成为孩子的道德示范者、学习参与者和生活指导者。同时,家长要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合作伙伴,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思想品行和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健康发展。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健全学科教研队伍、班主任工作队伍、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家庭教育志愿者团等,通过不同层面作用的发挥,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凝聚资源同心助推“双减”的落地落实。

(三)有效互动,带动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助力者

其一,鼓励家长积极反馈,形成教育成长共同体。学校注重促进家长反馈渠道畅通,增进家校之间交流互动,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各项工作。例如,“心灵在线”“树洞先生”活动平台的创建,就是学校及时了解和倾听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整体工作评价和反馈的主要途径。校长工作室人员会逐条阅览、整理家长和教师反馈的意见或建议。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学校会及时改进或解决;针对一些突出问题,还要通过行政会议研究,最终给予答复。其二,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凝聚家校育人合力。三年的时间,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的文化建设、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促使家长更加全面地认识学校的办学、理解和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学校都会安排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积极参与,深层互动。例如,设立家长周校长,组织家长代表和伙食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餐饮管理,邀请家长志愿者参加数学思维万花筒、全科素养大赛活动、读书活动、校运动会等。

总之,“双减”的最终目标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而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由课内课外相统筹、校内校外齐发力、家校社共育人而形成的良好教育生态系统。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在“双减”政策下不断进行“润心教育”有效实践与探索,化解家长焦虑,更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让“关注心灵成长 润育一颗中国心”的办学理念植入家庭教育之中;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切实保障家长育人主体不缺位,建成家校育人共同体,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九年一贯制学校以融合促中小衔接的实践探索

洪秀端(厦门市梧侣学校校长、硕士生导师)

厦门市梧侣学校是一所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服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为解决教育教学管理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以朱永新的新教育为理念,探索师生亲融合的可操作管理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凸显新教育理念下师生亲融合的办学特色。

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提高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分阶段分类别基于师资融合、课程融合、德育融合、家校融合、联盟融合,加强对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教育管理机制、教学运行机制及衔接过程中学生个性、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习心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活动、德育活动、学部管理和特色文化,形成适合学校九年一贯制发展的“合作组”教学模式、学部制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体制,探索有利于中小学衔接的师生亲融合途径和方法,有效促进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中小衔接。

一、师资融合,促教学方式衔接

(一)实施学部制管理

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特点及学校规模化管理需要,为突出工作落实的有效性、任务管理的自主性、小学初中的融合性、方向指导的科学性,全面提升梧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实行校级管理和学部制管理并行的管理制度。学校成立校委会,统筹管理学校工作,小学和初中共用一套行政班子,实行统一管理;校委会下设处室,处室下设学部。学校将九个年级分为四个学部:一、二年级为一学部,三、四、五年级为二学部,六、七年级为三学部,八、九年级为四学部。特色的学部制管理形成各具特色的学部文化:一学部“春天”,基色绿,象征希望;二学部“夏天”,基色红,象征热情;三学部“秋天”,基色黄,象征规范;四学部“冬天”,基色蓝,象征严谨。

校委会负责把握教学方针、政策,制定办学目标,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和考评。处室统筹负责制度实施、目标统筹安排、学部任务下达、学部绩效考评。学部部长负责全面目标管理、年段任务下达、年段绩效考评。段长负责任务分解落实、教师绩效考评。小学和初中本来是悬殊比较大的两个学段,而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从一到九年级就是一个整体,为了促进小学和初中的融合,让六年级学生更早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学校特将六、七年级分在一个学部,在六年级的管理上,既保留小学的特点又融入部分初中的模式,打破了小学和初中的界限,有效地促进中小衔接。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交流

为保证初中教学质量稳定和持续发展,学校每年抽调部分小学新教师到中学任教,将小学的教学模式引入初中课堂,融合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让教育更贴近学生,深受学生喜爱。学校的这一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

学校改进教研形式,以学科大教研形式组织学科教研活动。每个年段的学科组除了进行每周的备课活动之外,每两周还要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中小学整合的学科大教研活动,包括本学科各个年段的过关课、公开课、示范课等,促进本学科每个年段教师间相互了解、学习、改进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性。

二、课程融合,促学生个体发展

梧侣学校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利用优势积极探索中小衔接的教育规律,找准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过渡的教育衔接区,深化融合中小衔接工作。九年一贯制为衔接课程的设置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跳出传统的年级分段培养模式,将九个年级分为四个学部,将不同年级置于同一学部培养框架内,以此开发四个学部的特色课程。一学部着重综合艺术课程,这些特色课程是实施融合的有效载体;二学部着重书香阅读课程,把握中小衔接的最优时段;三学部着重限时训练课程,紧抓中小衔接的关键区;四学部着重分层教学课程,实现学生最优发展。通过创新不同的学部课程,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更好地提升中小衔接与融合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德育融合,促良好习惯养成

德育乃学校立校之本,以德育人,知行合一。在落实德育常规的基础上,学校本着“立德树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原则,从习惯素养,主题活动(读书节活动、艺术节活动、体育节活动、乡村少年宫活动、新教育生活体验日活动),学部特色课程(综合艺术课程、书香阅读课程、限时训练课程、分层教学课程)入手,以培育习惯和信心为重点,着力打造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行为文化,力创德育品牌。各类活动依托特色学部制管理,扁平高效切实开展,让德育在点滴中渗透整合。

四、家校融合,促教育合力形成

优秀学生不光靠学校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大,只有家校共育、齐心协力,才能为孩子播种好习惯,让孩子收获好性格。新教育把“家校合作共建”列为十大行动之一,梧侣学校扬新教育之帆,对新教育进行多元解读,将家长课程纳入研究,开展“学部家委会”“家长课程培训”“萤火虫新父母讲故事”“萤火虫信心宣讲”“新教育家长体验日”等活动,建立新父母学校,以少数家长力量带动多数家长,创建了很多温馨感人的画面,成为学校独特的景观。例如,开学式,师生亲同诵诗篇放飞希望,送出彼此殷殷的祝福;闭学式,师生亲共玩拓展游戏,感受大手拉小手的温暖;每学期“新教育生活”体验日,百名家长走入校园,陪孩子上学,接受校领导致礼,感受学校广场每天都有的“晨诵展示”“幸福秀场”,陪孩子上课听讲、下课运动。各类传统节日活动更是丰富有趣:端午节,师生亲齐动手绑粽子,听芗剧;中秋节,师生亲玩闽南搏饼;元宵节,师生亲做汤圆、炸枣、包饺子。梧侣学校几乎所有活动,都尽可能地对家长开放,让师生亲携手编织梧侣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五、联盟融合,促片区教育发展

为推进同安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持续、优质和均衡发展,学校积极响应同安区教育局提出的片区联盟管理精神,与同安一中滨海校区、莲美中学、风南中学组成同安区第三片区联盟,建立友好互助关系,积极引领联盟校开展年段管理经验分享、复习阶段经验交流、集体备课观摩、学科教研活动、学生心理拓展活动等,与联盟校分享名师资源,积极发挥龙头校的引领带头作用,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总之,学校因实践五项融合而发展。如今的梧侣学校,建校仅13年,已成为全国“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校、全国新教育课题实验校、全国“新教育种子基地校”,是福建省书香校园先进校、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福建省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也是厦门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品牌、市文明校园、市德育先进校、市示范家长学校。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构建全程衔接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加强小初课程的统整性,深度融合“一贯”与“统整”特质。以校本教研落实课程与教学的衔接,深化学段衔接教研,主要侧重六、七年级衔接研究;同时加大学科衔接教研,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整合,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努力建设学段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九年一贯课程教材体系。

“百人计划”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肖明华(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硕士生导师)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于2020年开始实施“百人计划”项目,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心下移,并与高校紧密合作,开发和实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探索“科学苗子”的贯通式培养模式。

一、“百人计划”项目介绍

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每年从初二年级选拔100名优秀学生,建构专属课程体系,并与高校合作开展贯通式培养。“百人计划”项目的培养目标:培养心系祖国、胸怀天下、身心健康、素养优良、全面发展、学有所长,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百人计划”项目的实施愿景:该计划预计实施十年,预计1 000人参与该培养计划。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学校寄望参与这一计划的千人中能涌现一批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出现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

二、“百人计划”项目推行依据

(一)基于对未来人才发展战略转型的思考与分析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工智能迅速更新、不同文明冲突等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为适应未来人才发展需求而进行教育创新与改革,为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践行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二)基于对国家教育改革与政策实施的研究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为教育改革与实施指明了方向。2009年,教育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珠峰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拔尖人才和学术大师。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要求,“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开展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为国家战略服务。

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百人计划"项目以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为依据,以创新思路和方法为指导进行人才培养。学校于2022年8月与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合作,以“百人计划"项目为基础,成功申报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开展的“面向中学教育的‘科学苗子'贯通式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

三、“百人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一)构建一个体系

“百人计划”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必修)、融合创新课程(拓展)和定制课程(选修)。国家课程包括国家必修课程和学科选修课程。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达到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出口。融合创新课程包括生涯规划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融会贯通课程、专家讲座课程、强基拓展课程、美与健康课程、三力培养课程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科和个人兴趣偏好,激发学习内在动力,建构学科知识与跨学科、跨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科学实验基本能力,促进学生依托兴趣差异化发展。定制课程包括职业体验课程、升学指导课程、理想信念课程、个体专属课程等。学生通过参与职业体验,检验和确认自己的职业意向,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发展方向,增强学习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依托兴趣和职业取向个性化发展。

(二)打造两个讲堂

中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制约,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思考如何在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变革知识获取方式、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基于此,学校创新教育中心精心打造两个讲堂。一是卓雅讲堂,着眼于学生习惯养成、品格修炼,以微班会、班级论坛形式展开,每周一次,序列化开展。二是北辰讲堂,着力于能力培养、志向确立,以微论坛、专家讲座形式体系化开展。通过两个讲堂,精心设计课程,期望通过对前沿科学、传统文化、健康生活、艺术审美、时事政治等知识的学习,培植科学理性精神,铸就国家精神之魂;在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整体素质;在学校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良好交流中,积极传递前沿知识,更新业界动态,充实知识体系,丰富知识内涵和底蕴。

(三)培养三大能力

开设三力课程,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在领导能力的培养方面,成立青年委员会,指导青年委员会制定章程,选举轮值主席,实施日常事务管理,培养学生规划、决策、执行等能力。在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协商、策划、主持各种活动,培养沟通、协调等交往能力。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实践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四)实施四大计划

实施“I CAN计划"“燃梦计划”“雁队计划”“珠峰计划”。“I CAN计划"即“我现在能做什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深度剖析,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板,结合个体成长愿景提出近期规划。“燃梦计划”即“我将来要做什么”:学生在家长、教师、专家引领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类职业的基本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对未来进行深度规划。“雁队计划”即“学生落后时怎么办”:进入“百人计划”项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项目组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和每次测试的反馈安排辅导工作,让学生不掉队。“珠峰计划”即“学生领先时如何做”:“百人计划”项目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奇思异想、标新立异,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习惯。此外,还通过优化解题方法、升格作文构思、参与班干部工作、开展科技活动、开设强基和竞赛课程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授予五大荣誉

项目荣誉证书是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向更好方向发展,提升学生对高中生活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与精神。“百人计划”荣誉包括“终身编码”“个人徽章”“荣誉殿堂”“卓越学子”“百人典范”。“百人计划”每一份荣誉证书的背后都有着大大小小、快乐心酸和感动委屈的故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学生离开校园之际,荣誉证书可以穿越时空,带着他们拼搏过的青春岁月走向未来,不忘青春。

(六)研究六大问题

问题一:如何塑造学生的必备品格?所有学生未来都是立足社会、立足世界的人,现代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问题二:如何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中学是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奠基的阶段。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替之快让人们更加清楚在长达六年的中学时期,决定学生未来竞争力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和能力。“关键能力"是学生立足社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

问题三: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为学生逐步上升、走向顶峰搭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台阶,让他们最终能独立行走、勇攀高峰,而这个“台阶"就是学生的“学习动力"。

问题四:如何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的主阵地在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问题五: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中学时期,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紧密结合起来。

问题六:如何落实学生的生涯规划?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的核心聚焦于“为未来育人”。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性、天性和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人生志向、从业愿景和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生涯规划。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始终坚守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为未来培育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教育模式。“百人计划”项目设置课程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职业倾向并为之努力。

科技强国战略正在呼唤创新拔尖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学校必须为适配未来人才发展需求而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为国家与民族的复兴而践行教育的使命与担当。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作为一所一直以来推行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学校,面对新时代,主动适应教育新政,研究国家发展需求,革新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创新教育,更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价值达成度、过程管理精细度、综合素质的有效度和社会适应的满意度,努力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拔尖型人才。在新的探索与实践中践行“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办学思想。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