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康复操联合正念认知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手部肿胀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3-12-22马玲玲
马玲玲
(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 300222)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有创检查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1]。但冠状动脉造影多在桡动脉定位和穿刺,穿刺后需长时间用压力绷带加压,影响患者手部血液回流,进而导致患者手部肿胀、疼痛等[2]。因此,积极预防及控制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手部肿胀的发生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手指康复操是一种新型康复锻炼方式,主要以手指、手腕练习为主,能够提高手指灵活性及协调性,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减轻手部肿胀疼痛等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3]。此外,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操作,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检查工作的进行,因此,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干预同样至关重要[4]。正念认知干预是一种由美国心理学家乔·卡巴金提出的新型心理干预方式,主要以正念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训练方式唤醒个体内在专注意识,提高个体情绪自我控制能力,进而缓解个体心理压力[5-6]。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指康复操联合正念认知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6 例;年龄(56.29±5.75) 岁;体质量指数(23.37±2.37) kg/m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有12 例,无26 例;学历:小学及初中16 例,高中及大专15 例,大专及以上7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8 例;年龄(56.37±5.78) 岁;体质量指数(23.26±2.18) kg/m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有10 例,无28 例;学历:小学及初中18 例,高中及大专14 例,大专及以上6 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前艾伦(Allen)试验阳性;术后采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术后体征稳定,意识清醒;无沟通障碍;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出血性疾病、严重肺部疾病、严重心律失常;术前已存在肢体肿胀、皮肤感染;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术侧手指康复操禁忌;对碘或造影剂过敏;罹患精神、心理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耐心告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目的及意义,向患者解释此项技术的成熟性,消除患者思想顾虑;指导患者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训练、床上排便训练,并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准确好相关药物,让患者口服波立维;术中采用统一的手术流程,患者取仰卧位,加强医护配合,于局部麻醉下经桡动脉穿刺,并经穿刺针送入导丝,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行左冠或右冠造影,结束后撤出导管,采用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术后严密监护,患者回病房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测,每2 h松弛止血器减压1 次,术后24 h撤除止血器并予以包扎;让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加强对患者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合理调整饮食,并指导患者进行普通的握拳、松拳活动,以改善患者手部血液循环;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情况,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若患者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3 d可出院。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指康复操联合正念认知干预,具体如下。第一,手指康复操训练:术前,护理人员耐心告诉患者手指康复操训练的目的及意义,并向患者示范正确训练方法,即按摩手心手背、按摩五指、数五指、五指先呈握拳状再展开伸直、穴位按摩,示范完毕后让患者现场演示一遍,对患者不规范的动作及时给予纠正。术后患者返回病房0.5 h后即鼓励患者进行手指康复操训练,松弛止血器减压前20 min让患者训练1 次,减压后40 min再训练1 次,每次时长5 min,直至术后24 h摘除止血器。手指康复操训练时注意控制节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防止血器脱落,同时需密切关注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患者有无手部疼痛、麻木,若有,需暂停训练。第二,正念认知干预:术前,护理人员耐心告诉患者正念认知干预的起源、发展、内容及要点,向患者强调干预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念认知训练方法,将正念认知训练教程及音频发放给患者,让患者在音乐背景下进行正念冥想训练。取舒适的坐姿或平躺在床上,眼睛微闭,用鼻子慢慢地深呼吸,注意力集中于鼻腔里,用心体会每次吸气和呼气时鼻腔黏膜的感觉,观察呼吸的节奏、快慢、深浅,关注每一刻的呼吸变化。注意力不集中时,不要着急,静静感受这种“游离”,再渐渐将意识引回到呼吸上。术前、术后每日训练1 次,每次30 min,直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
第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h、术后8 h的手掌周径。采用同一规格的软尺进行测量,手掌周径越大表示手部肿胀越严重。第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共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7]。第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各有20 项,每项计1~4 分,总粗分为20 项分值总和,总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值,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负面心理越严重[8]。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手掌周径比较
干预前两组手掌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后3 h、术后8 h手掌周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手掌周径比较 单位:cm
2.2 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单位:分
3 讨 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早期表现为一过性头晕、心悸、气促等,若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发展至中晚期可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绞痛等,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9-10]。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冠心病,并为冠心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降低冠心病病死率,改善冠心病预后十分有利[11]。手部肿胀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穿刺局部血管损伤、穿刺后使用压力绷带局部止血等多种因素有关,严重时可致局部缺血、坏死[12]。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手部支架抬高活动,或让患者进行普通的握拳、松拳活动,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手部肿胀程度,但效果欠佳[13]。手指康复操是一种新型的手部活动方式,适合无重大手指关节疾病患者,通过锻炼掌指肌肉反复收缩,能够有效减轻手部血管及周围神经压迫感,从而改善患者手部肿胀程度[14]。张羿等[15]研究发现,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简化手指操训练,能够使患者术后3 h,8 h的手臂周径显著缩小,且患者术后3 h,8 h的患肢疼痛麻木评分显著降低,有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此外,手部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容易加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心理负担,致使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高达42.18%,1.56%,因此,需同样注重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干预[16]。既往传统心理干预多以口头安慰为主,干预内容较表面化,难以真正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17]。正念认知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干预手段,在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增强患者对自我的关注,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同感,从而使患者乐观对待生活[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 h,8 h的手掌周径均低于对照组,且疼痛发生率与焦虑、抑郁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手指康复操联合正念认知干预能够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感,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应激。本研究术后患者返回病房0.5 h后护理人员即鼓励患者进行手指康复操训练,有效促进患者手指各关节肌肉的规律收缩,防止水分在患者筋膜间隙聚集,从而减轻患者术后手部肿胀程度。手指康复操训练能够加快患者局部代谢速度,减轻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改善血管痉挛,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同时配合正念认知干预,指导患者在音乐背景下进行正念冥想训练,能够改善患者大脑神经连接和结构,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效减轻患者情绪波动和疼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