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理论下课后服务初探
——以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为例

2023-12-21王欣航

小学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跳绳延时家长

☉王欣航

2017 年2 月24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实施,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显得更为迫切。如何让学校的课后服务做得更好,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在课后服务的工作中做了较为有效的探索。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能很好地减轻家长负担。校园内有效开展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师资、场地、组织等问题,都要做好计划和保障。因此,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做好课后服务“加法”,努力探索“课后服务+”的多样模式,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学生,成为“双减”当下的大事,成为接续生活教育的大事,不能把课后服务看成是单纯的教学工作的延续,也不能把课后服务当成“看管孩子”。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对“新学生”及学习过程的认定: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着力将自己引向最高尚、最完备、最有精神地位的学生[1]。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里,还是课外参与的各种活动,或者回到家里的生活,都是在学习。课后服务的推广,让学生在校的时间变长了,校园学习比重有所增加,课后服务要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育人格局。“新学生”的学习、锻炼、劳动等素养,都能安排在学校范围内,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父母能更安心地工作,家校共育也能更创新地实施。

一、“N +1”课程样式使课后服务更多元

(一)制定合理可行的课后服务方案

随着课后服务政策的不断推进,在校托管教育已经从“重看护”转变到“重辅导”,再转变到“重教育”的新阶段——不但要解决孩子的照看问题,同时还需要有效利用学生课后时间发展有质量的教育[2]。

课后服务和学校日常教学有所不同,学校的课后服务应该更多地探索特色教学内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适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的多元需要。学校在课后服务开展前期,需要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想法,尽量按照需求设置兴趣类课后服务,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后服务的满意度。

学校层面要制定科学、详实的课后服务方案。学生在校时间延长,课后服务时间段,对学生的管理、看护都要形成制度,设计好管理网络,包括学校层面和年段层面(社团层面)。学校层面主要由学校行政负责,加强巡视与指导,了解课后服务班级的情况,而具体负责的老师,侧重看护和辅导工作,完善学生课后服务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制度,并建立和实施规范的监管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切实让家长放心,发挥好课后服务“看护”加“教育”的双重功效。

学校根据上级下发的文件要求,前期做好详细的调查摸底工作,确定需要课后延时服务的对象,校长室制定详实的“课后延时服务”看护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先试行一二年级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然后拓展到各年级。看护点定在固定的教室,每天都有两位值日教师看护,轮值校长巡视,保证课后延时服务能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写作业或者看课外书。另外,学校的社团也实行“延时服务”,加长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形成两级管理网络:学校层面和年段层面(社团层面)。学校层面主要由轮值校长加强平时的巡视与指导,了解各延时放学的班级的情况,而具体负责的老师,侧重看护和辅导工作。

课后服务时间到,家长在门口等候孩子,轮值教师一一确认后,让家长接孩子回家。强化学校课后服务场地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监管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切实让家长放心。

(二)提供多元的课后服务课程选择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课后服务应当遵循学生家长的自愿原则。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孩子完成写作、自主阅读、社团活动等,孩子的课后延时服务,意在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服务社区的功能,并着力解决学校放学后、父母下班前孩子无监护的社会难点。试行一阶段后,学校应分发家长问卷调查表,根据家长提出的一些实际情况,召开阶段分析会,修改试行的课后服务方案。

教师可以将课后育人活动进行筛选与区分,形成新的课程样式。例如,可以将辅导作业、答疑解难等列为基础课程;将人际交往、情感养成列为社会课程;将兴趣培养、特长发掘列为特色课程[3]。课程“N +1”里的“N”是指学生课内的学习,“1”是指课后服务里选修的内容,有些家长选择的是语数英的辅导,有些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原来在校参加的社团来选择内容。课后服务课程可以与常规课程形成有效链接,提供多元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设法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有利于课后服务做出学校的特色来。

花样跳绳是笔者调查学校的特色项目,每当延时服务第二时段铃声响起,参加“花样跳绳社团的”学生就会有序走出教室,哪个年级的学生手里都拿着绳子。低年级在学习最简单的单脚跳,中高年级则颇为团结地在跳大绳,升旗台前的空地上,花绳队的高手们正在练习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跳法。同样的生机勃勃,却透着一种专注下的整齐有序。

学校完善跳绳校本课程,编写校园跳绳操,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组建学校“特色跳绳队”。2012 年起,学校打造起了跳绳品牌,构建“天天跳绳、人人跳绳”的特色校园,评选“学校跳绳能手”,形成一套完善的“跳绳”校本课程计划,成功举行了十届“跳绳节”活动,积极参加区、市级以上比赛,取得了佳绩。延时服务,让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交流切磋,“跳绳技巧”也越来越好。

二、“分层锤炼”课堂使课后服务更有效

(一)认识课后服务的“育人意义”,强化教师育人责任

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中指出,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他们必须共甘苦。共尝甘苦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4]。倡导老师们在课后服务工作中挑重担、讲担当,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课后服务者的教师,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而且需要仁爱之心,缓解课后服务中师生的情感冲突,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3],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保驾护航。而老师们的无私付出,也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学生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自治”、学会担当。

(二)课后服务实现“分层锤炼”,优化学生社团内涵

琴棋书画、戏曲表演、笔墨飘香、诗情画意等多姿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对于学校学生而言,都富有吸引力,因此,学校应该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对艺术课程实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安排,以适应学校学生多样化成长的需要。辅导教师也应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学生的基础,对不同年级和基础的学生开展训练,利用学校的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招募有兴趣和特长的孩子。孩子们在器乐合奏、舞蹈编排、书画艺术等活动中陶冶了身心,提高了审美,激发了潜能。学校有效利用了课后的时间,把本来相对比较短的训练时间做了有效的延长,训练的效果会显著提高。而每一项本领的学习,都需要学生付出努力和汗水。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克服困难,知难而上,不言放弃,这也是锻炼学生品格的有效途径。

(三)课后服务的重点,指向有效服务

课后服务要成为家长及社会都承认的“有效服务”。学校要做好对课后服务教师的关怀激励,充分调动起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体育机构以及社会要加强合作,健全完善课后服务的操作标准和规范,明确课后服务定位、服务内容、经费保障和考核评价标准等,切实让课后服务更有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也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私人订制”课表使课后服务更实在

陶行知先生倡导学校课程必须服务社会,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力、学习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身心健康成长[4]。课后服务需要突出“实在”的特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及家长,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一)课后服务实行弹性放学时间

学校根据校情制定安全预案,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学校校长是课后服务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参与课后服务的人员作为学生安全的直接责任人与学校签订岗位责任书,明确看护责任,做到制度健全、责任到位[5]。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自治”。班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学习小组,做好自我管理,学校试行课表“私人订制”,根据学生家长的接孩子的时间,实现弹性管理。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家庭的实际需要,也让课后服务变得更实在。

学校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是在家长下班后,但是家长们的下班时间并不相同,怎样为更多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学校试行了课表“私人订制”,根据学生家长的接孩子的时间,实现弹性管理。下午三点半到五点,是第一时段,即每个申请课后服务的孩子,都能在这一时段,把作业完成。假如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书面家庭作业,那么就可以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也可以阅读课外书,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体锻内容也可以安排。下午五点过后,是第二时段,在此期间,家长可以弹性选择来接孩子的时间,凭接送卡,在校门口接孩子,保安师傅负责门口孩子的交接工作。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各家庭的实际需要,也让课后服务变得更实在。

(二)不同年级课后服务重点不同

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让课后服务又一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对新学期课后服务的“升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因此,不同年级的课后服务重点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学生的年级特征,学校设置不同的课后服务内容,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轻家长的负担。教育部门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做暖心课后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优化课后服务课程结构,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发展兴趣特长、提高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多元发展,让课后服务更有乐趣、更有温度[6]。

(三)努力提升课后服务的实用性

课后服务,很多家长及教师更关注到其实用性,实实在在地减轻家长的负担,真真正正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很多老师来说,课后服务增加了工作时间,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帮助学生学习,虽然付出更多了,但老师的职业荣誉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课后服务也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上下一番功夫,提升布置作业的水平。这些都促使教师要更加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

在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学校要做好家长满意率的调查,例如,对学校课后服务的满意度是多少,也邀请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如何在接下去的时间,让课后服务越来越体现出有效性、实用性,这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

课后服务是一个新事物、新课题,它需要每个教育人为之探索,为之接续。例如,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让家长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这需要一个过程。切实减轻孩子“成长焦虑”,每一位老师都要在学生学情研究、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动脑筋。这又恰恰是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在“生活教育”这一大背景中探索“教法”、体悟“学法”、实践“做法”,“教、学、做”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件事。课后服务这一新生事物,也需要教学做合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立体的、多维的、丰富的服务“课程、课堂、课表”,才能使课后服务更多元、更有效、更实在。

猜你喜欢

跳绳延时家长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家长请吃药Ⅱ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