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鸥外《高濑舟》对道家思想的接受
2023-12-20张吉健
[摘 要] 森鸥外的汉学素养深厚,十分喜爱道家著作,其文学创作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高濑舟》的人物塑造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憧憬,喜助是其心中的理想形象,庄兵卫的形象是道家思想的憧憬者,而作品主题则是对道家思想的接受,“知足”源于《老子》,“安乐死”的生死观与《庄子》的生死观有相通之处。《高濑舟》对道家思想的接受,既与森鸥外的“谛念”心情和旁观者立场有关,也是他艰难处理“公”与“私”的平衡的结果。
[关键词] 高濑舟 森鸥外 道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17-0037-04
一、森鸥外与道家思想
1.森鸥外的道家素养
森鸥外出生于日本津和野藩的藩医世家,津和野藩坐落于狭窄的山谷之间,是以藩主的居城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起来的城镇,作为既无资源又无地理优势的小藩,当地人为了能在动乱的时代中生存下去,便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尚学风气十分兴盛,津和野藩注重人才的学问培养,不招惹邻近大藩,明治文人森鸥外便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幼年和少年时期。
森鸥外的祖父森纲净是位严谨耿直的学者,他也继承了祖父的气质,森鸥外五岁师从津和野藩的儒学者米原纲善,学习汉文典籍,第二年,森鸥外入学藩校养老馆,养老馆开设有日本国学、汉学、兰学、医学、数学、武术等课程,森鸥外在这里学习了“四书五经”和《左传》《国语》《汉书》等书,就这样,他从儒学经典入门,培养了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能力,小时候在养老馆的求学经历成为他日后习读《老子》《庄子》的根基。
森鸥外大概是通过《史记》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森鸥外身边的常用书有林希逸的《老子鬳斋口义》、毕沅的《老子道德经考异》、皆川淇园的《老子绎释》、林云铭的《庄子因》和葛质休文的《庄子神解》,此外他对《列子》《淮南子》等道家著作也颇为了解。森鸥外系统掌握了以上道家著作,其中他最看重的还是《庄子》,在其留德期间(1884年—1887年)也对《庄子》爱不释手,据其日记所述,外出参加集会时他也随身携带《庄子》。他在《鉴彻录》(1893年)一文中写道:“《庄子》是小生的座右书。”中国的古典著作中,森鸥外最爱看的是《庄子》,最敬重的是《春秋左氏传》[1]。
2.森鸥外的创作与道家思想
虚舟的典故经常出现在森鸥外的创作中,他在1900年小仓左迁时期所作的《谁是鸥外渔史》一文中提道:“庄子有虚舟的比喻。现在的我无论说什么,都不能争夺文坛的地位,因而对谁都不会发怒。这与他的虚舟是同样的道理。”虚舟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篇·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其后,他的小说《灰烬》(1911年)和《空车》(1916年)都表达了对虚舟这一意向所体现的人生态度的认同。
森鸥外一生创作了两百多首汉诗,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他作为军医被派往战地,那年秋天作《辽阳》一诗,诗句中把悍勇的俄国军队比作“北冥的大鱼”,这一比喻正是源于《庄子·逍遥游》首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1915年,他所作的题为《次白水孤峰韵》的七绝诗中的前两句“去来何必问因缘,入地升天任自然”,包含了道家顺应自然的生死观。
森鸥外在《混沌》(1909年)中强调“椋鸟主义”,指的是要以谦虚的心接受事物,森鸥外认为日本近代思想家西周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他那看似不机灵的椋鸟性格,森鸥外提倡内心保持“混沌”状态,反对用固定的方式对待事物,“混沌之物一旦行动,出刀出枪什么都行”,过于规整利落之物反而无大用,“混沌”状态与老子“虚怀若谷”、庄子“虚而待物”的思想相通。森鸥外在《我的立场》(1909年)中宣称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看法,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定,与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处世哲学颇为一致。《寒山拾得》(1916年)中描写了世人对于道或宗教的三种态度,其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2]
二、從《高濑舟》的人物形象看其对道家思想的接受
1. 作为理想形象的喜助
《高濑舟》的故事来源于《翁草》中的杂话《流人的话》,《翁草》是日本江户时期神泽贞干编写的随笔集,其中记载了作者的见闻以及诸多日本的奇事、逸话。在这部运用“脱离历史”手法的改写作品中,森鸥外给解差和犯人分别起名叫作庄兵卫和喜助,并着重对两者进行了描写,经由庄兵卫的不解发问,喜助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庄兵卫将自己与喜助对比,发现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异,但喜助无欲无求且懂得知足,庄兵卫漠然地思索着人的一生,不知何处是欲望的终点,如今喜助做出了示范,眼前就是止境,庄兵卫望向喜助,发现仰望夜空的喜助,头顶上仿佛发出了毫光[3]。
喜助因杀弟之罪被流放,但他登船后不仅没有忧愁反而似乎很快活的样子,“那神情,仿佛是坐船出游一般”,喜助展现出一种超然、达观的心境。喜助是庄兵卫视角下的理想形象,庄兵卫发现喜助头顶仿佛发出毫光,这一情节,寄托了森鸥外对道家“愚”的境界的向往[4],“愚”代表了淳厚与纯真的性格,是道家“寡欲”思想的延伸,《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咎莫憯于欲得”,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要摒弃欲望,不仅如此,《老子》还强调“弃知”,因为知识也是欲望的一种,即所谓的“智慧出,有大伪”,并提出“绝圣弃智”的观点,希望人们回归淳朴善良之自然天性。
2.作为憧憬者的庄兵卫
在庄兵卫看来,喜助的性格是不可思议的,他不仅从未感到过知足,还时常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不安,自己的欲望无限,不知何处是终点。随着情节的展开,庄兵卫理解了喜助的幸福的来源,喜助是无知且愚钝的底层庶民,他本身没有对自我的认识,在极度贫困状态下得到两百文钱就感到满足,他的这种心灵状态是因自身的境遇和性格而形成的。
庄兵卫是官吏,是拿着俸禄的国家公务员,是权力阶层的代表,和森鸥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同样为官,同样家庭构成复杂、儿女众多、家庭负担重、妻子花钱大手大脚,可以说,庄兵卫的视角正是作者森鸥外的视角。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庄兵卫都远超喜助,但庄兵卫感受到了他们之间在精神层面的差异,通过庄兵卫的自我审视,作者表明了自己对道家达观、知足的人生态度的憧憬。
三、从《高濑舟》的作品主题看其对道家思想的接受
1.“知足”的心境与《老子》的关联
森鸥外晚年认为自己的心境达到了“知足”,这一典故出自《老子》[5]。《高濑舟》中所表达的思想与《老子》想传达的思想高度一致,森鸥外用寓言式的写作手法提示人们重新重视《老子》[6]。
1915年,森鸥外从陆军军医总监的职位上退任,结束了他三十五年的官僚生活,开始追求内心的纯粹,这时,儒家的入世思想已难以在他身上看到踪影,道家的出世思想反而越发明显。森鸥外自幼接受儒学熏陶,年轻时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之心,但到了晚年,他追求内心的知足与超然。他在喜助这样一位愚者身上发现了道家的精神光辉,随着人生境遇的变化,森鸥外精神结构中入世与出世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高濑舟》的发表是他寻求内心平和的表现。
2.森鸥外的生死观与《庄子》的关联
《高濑舟缘起》中写道:“我记得《翁草》之中也有这样批评的话语,因为是没有教养的庶民,明明没有恶意却成了杀人犯。但是这绝不是那么容易盖棺定论的问题。……以往的道德观念只允许放任其痛苦,但在医学界,有人认为此观念不对,即如果濒死之人正在承受痛苦,应该将其从痛苦当中解救出来,让其轻松地死去。”[7]森鸥外站在医生的角度,认为应当将濒死之人从痛苦当中解救出来。学界在研究森鸥外的生死观时,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件事:
第一,森鸥外是医生,他写安乐死问题并非始于《高濑舟》,早在1898年,他就部分摘录、翻译了柏林大学助理教授马丁·门德尔松的论文,并加上自己的思考,整理为《甘瞑之说》一书[8]。“甘瞑”一词源自《庄子·杂篇·列御寇》:“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冥”,亦作“瞑”,甘瞑即甘眠。
第二,日俄战争期间,森鸥外作为从军医生被派往战地,在这段从军体验中他也遇到过安乐死的问题,在战场上,对于重伤者,医者只能缓和他们的痛苦,因而重伤者向战友恳求解脱的事时常发生,这与《高濑舟》中的情节类似。
第三,1908年,森鸥外长女茉莉因患百日咳濒临死亡,此事在次女小堀杏奴所作《晚年的父亲》有详细记载:“那时某氏宣告姐姐的生命仅剩二十四小时,就算死也会伴随着巨大痛苦,既如此不如注射让她轻松死去。我曾与父亲商议,注射吗啡的话十分钟内就会断气,父亲也有此意,把事情告诉母亲后,母亲也准备照父亲所说的做,就在此时,母亲的生父前来探病……”[9]因不忍看茉莉痛苦,森鸥外同意实施安乐死,虽然后来被其岳父荒木博臣制止,但这也足以体现鸥外对安乐死的态度。
第四,1922年7月6日,森鸥外的好友贺古鹤代笔写下他最后的遗言:“死乃中止一切之重大事件,不论何种官威权力,余信得以反抗,余欲以石见人森林太郎之名死去,宫内省陆军省虽皆有牵扯,生死临别之际,辞去一切外在待遇,以森林太郎之名死去,墓除‘森林太郎墓外不可多刻一字。”[10]在人生的最后,森鸥外只愿以石见人森林太郎的身份,回到自然的怀抱。
森鸥外对于生死之事的态度是豁达的,这与《庄子》的生死观颇为相似。《老子》贵生重死,《庄子》齐生死[11]。《老子》在生死两端之间给生赋予了极高的价值,给死赋予了浓厚的负面意义,甚至对其怀有拒否心态,而《庄子》对待死亡的态度则与《老子》有很大不同,《庄子》以非常达观、坦然,甚至欣然接受的态度对待死亡[12]。
因此,森鸥外将死亡看作甘眠,死亡可让人解除痛苦,可卸下一切外在包袱,他不过分恋生,不畏惧死亡,这是他与《庄子》生死观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森鸥外作为一名医生,他是在理性的认知之上,自然地接受死亡,可以说,森鸥外的生死观是对传统思想的近代化理解。
四、对道家思想接受的原因
1.谛念的心情与旁观者的立场
森鸥外在左迁小仓后重回文坛,于1909年12月发表了《我的立场》,回应了当时文坛对于他的一些批评,他宣称无论怎样,他的心情都是“resignation”,即“谛念”,表达了他“随顺”“不争”的态度,即使他不如别的作家,也不会抱有任何不满,“我就是我,随性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此便满足了。位于人上不感到困窘,位于人下也不困扰”。批评家们认为森鸥外在文坛的失势会令其感到痛苦,但他说自己意外地感到平静。这种不为外物所动、保持内心平和安定的“谛念”,是森鸥外接受道家思想的体现。
作为一名医生,森鸥外的创作充满着科学的理性和严谨,他的作品带给人一种清冽的感觉,比起在舞台上表演,他更想站在台下静静地思考,像是站在十字路口冷淡地看着过路的行人的旁观者,冷眼看世间。这种旁观者的气质与津和野藩的藩风以及森家的家风有着紧密的联系,津和野藩慎重的处世方式以及森鸥外祖父严谨耿直的人生态度,都影响了森鸥外,使他很早就有作为旁观者的意识,而这种冷眼旁观世事的态度,与道家静处观心、虚静恬淡的追求不谋而合,所以当森鸥外接触到老庄思想时,能够轻松地将其思想为己所用。
2. “公”与“私”的平衡
“公”是指森鸥外作为官员所具备的国家意识,“私”指的是鸥外作为明治知识分子所具备的个人意识,《高濑舟》对道家思想的接受,是森鸥外晚年艰难处理“公”与“私”的平衡的结果。《高濑舟》里探讨了安乐死能否算是犯罪这一话题,庄兵卫的心中产生了怀疑,想唯权威者的意志是从,又总觉得没闹明白,想去探寻个究竟,这显示了森鸥外既维护秩序又反抗秩序的矛盾意识。森鸥外晚年时,日本民众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对民主自由的追求更加强烈,而政府的极权行为和对文艺界实施的高压政策引发了民众的不满,也让人们产生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精神上的迷茫。深受国家主义影响的森鸥外的进步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主张在不扰乱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和平解决社会问题,他既不选择消极放任的態度,也不提倡激进暴力的反抗,因而他表现出了维护秩序的一面;同时,因为接受了西方教育,且作为具备启蒙意识的明治知识分子,他又能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问题以及民众的需要,他追求个性解放,因而又表现出反抗秩序的一面。森鸥外艰难地处理着内心“公”与“私”的平衡,在个性无法得到伸张之时,克己、坚守也不失为一种良策,道家顺应自然、知足常乐的思想,既能为精神迷茫的民众找到保持内心平和的途径,又遵循了传统美德,帮助维持了社会稳定,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精神选择。
五、结语
森鸥外创作的《高濑舟》体现了深厚的道家思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憧憬,透过庄兵卫的视角,作者描写了喜助这一其心中的理想形象。其作品主题是对道家思想的接受,“知足”意在让人们重新发现《老子》的意义,回归传统道德,其生死观汲取于《庄子》,同时也带有近代色彩。《高濑舟》对道家思想的接受,是森鸥外“谛念”的心情与旁观者的立场使然,同时也是他晚年艰难处理“公”与“私”平衡的结果,这是他身上汉学素养与日本近代意识结合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清田文武.森鸥外的《混沌》与庄子[J].日本学论坛,2000(3).
[2] 邱雅芬.日本明治文学与老庄思想[J].学术研究,2018(10).
[3] 森鸥外.舞姬[M].高慧勤,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21.
[4] 赵玉皎.“愚者”的神性光辉——森鸥外《高濑舟》中的道家思想[J].日本学研究,2018(1).
[5] 天野愛子.鷗外晚年の境地「知足」についての一考察:『蛇』『高瀬舟』『委蛇録』を中心として[J].九大日文,2008(11).
[6] 坂本圭.森鷗外『高瀬舟』と『老子』:近世思想的視座による再検討[J].国文研究,2012(57).
[7] 森鷗外.高瀬舟縁起[J].心の花,1916(1).
[8] 寿台順誠.「諦め」としての安楽死—森鷗外の安楽死観—[J].生命倫理,2016(26).
[9] 張小玲.研究発表 森鷗外の『高瀬舟』と外国文学[J].国文学研究資料館,1991(14).
[10] 森鷗外.現代日本文学大系7 森鷗外集(一)[M].东京:筑摩書房,1969.
[11] 李雁.老庄生死观之比较[J].理论学刊,1996(1).
[12] 徐文.老子、庄子死亡观比较研究[J].理论界,2020(9).
(责任编辑 陆晓璇)
作者简介:张吉健,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