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6-08-23高晓琼��
高晓琼��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顺应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决策原则;保护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中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恰好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对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思想;传统文化;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27-02收稿日期:2016-04-14
作者简介:高晓琼(1992—),女,山东泰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用单独篇章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巩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我国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对待自然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
尊重是一切良好关系的前提与基础。生态文明理念中把尊重自然放在第一位,强调了尊重自然的基础性地位。尊重自然是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是对人们思想上的要求,只有树立尊重自然的观念,才能对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进行思想上的指导,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实践。尊重自然就是要改变人们作为大自然的索取者这种观点,把人类和自然中的各种生物放在平等的地位,树立起生态保护的观念。
2生产活动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
自然作为客观存在,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面对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警醒,要协调好人、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类不希望成为自然的奴隶,自然也不希望成为人类的奴隶。现实中人们不断向自然索取,便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违背了自然规律。为此,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是否对自然进行了过度的开发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准则,顺应自然的规律,同时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进行活动。
3生态文明的责任要求:保护自然
与人类一样,自然也需要“休养生息”,而且工业化的发展已经对自然造成了难以恢复的伤害。这就迫使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采取措施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保护。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而言,都要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在生活中处处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
二、道家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1“道生万物”倡导尊重自然的理念
《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老子看来,“道”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普遍的规律,是产生万物的根源。道家崇尚自然,要求人们“观天之道,行天之行”,就是指人们在向大自然进行索取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其意思是:“道”可以左右万物,万物都靠着它出生,但它却不对它们加以限制;它在治理万物的同时,却不居功;它养育万物,却不主动干预他们。“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这里显露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情怀,实现人与大自然之间心灵的神会和情感的沟通,能融放生命情趣的是自然。“道”是超然物外的,但“道”并非是不作为,而是不主动作为,如果人们违背了天地之道,“道”必然会对人们加以惩罚。“道”的权威性决定了我们应对自然保持敬仰之心,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我们应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是为了打破“规矩”的蔽障,这是老子思想中最有原创价值、对后来人最有启示的一点。人虽然是万千物种之中的佼佼者,但也只是自然之中的一部分,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这是对自然的一种深刻理解。所以,人类应礼待自然,尊重自然。另一方面我们应敬畏自然。敬畏自然是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灵性的生物,应该担当起伟大的使命。在中国文化里,认为人与自然是亲密的关系,我们在“道”的包容之下生活,就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
2“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的观点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这个“法”字是动词,是效法、学习的意思。人要效法大地,大地则依法于天,这里的“天”,是指有形的太阳系统的自然物理的天。地依法于天,天则要效法道,那么道又以什么为效法的对象呢?“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子的自然之道,意在把自然当作一种信仰,当作一种社会规范来约束人类的行为。人类社会以外的那个环境,是深不可测、充满活力的,自然的活力远远超过人的智力和理解力。这就引出了道家思想家一个重要的信念,就是人要信任自然的指引,人类在自然面前要时刻保持谦卑,这是道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老子提出自然之道,主要的目的是想以这样一个伟大的示范来纠正人类的错误,启发人们该如何做。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顺应自然之道,在经济活动中要保持适度的原则,真正地从人类生存的观点出发。
3“无为而治”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就早期原始科学的道家哲学而言,‘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即不固执地违反事物的本性。”因此,“无为”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违反自然的生长法则,顺应自然而行动。《阴符经》在开篇就对遵循“道”的思想做出了要求:“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也是我们现如今保护自然须坚守的原则。“观天之道”就是要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执天之行”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为我们保护环境提供了借鉴,结合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形势,对国家、社会、个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国家层面,除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来约束人们行为以外,更要做好国家生态文明规划,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积极寻求高科技水平的工业化途径。从社会层面上来讲,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宣传,让每个人都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要把生态保护意识上升到道德规范的层次,让人们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耻。还要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单位进行整治,关停浪费严重的企业,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对个人而言,在观念上,我们要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来看待。在实践中,把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的行动,共同努力。
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要依据一定的科学和人文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道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对今天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合肥:黄山书社,2012.
[2]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