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理讲政治”的三种导向

2023-12-20李荣庭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价值导向政治性问题导向

摘  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关键,在于“以学理讲政治”的过程中坚持三种导向:作为出发点的问题导向、作为突破点的内容导向及作为升华点的价值导向。这三种导向环环相扣、互为首尾,成为“以学理讲政治”的前提、内在要求及核心要义,共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政治性;学理性;问题导向;内容导向;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015-04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 年度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研究”(项目编号:2020sz02);陕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项目“三学期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GH21Y0023)。

作者简介:李荣庭(1992—),男,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在“八个相统一”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处于首要地位。学界对于“政治性是讲好思政课的前提”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如何“以学理讲政治”的阐发还有待深入。从关于“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的论述来看,已经从内在指出了“以学理讲政治”的三种导向:问题导向、内容导向和价值导向。其中,问题导向是“以学理讲政治”的前提,能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内容导向是“以学理讲政治”的内在要求,能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和亲和力;价值导向是“以学理讲政治”的核心要义,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这三种导向环环相扣、互为首尾,共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

一、问题导向:“以学理讲政治”的前提

明代陈白沙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思政课教学来说,不怕教师经不起学生的追问,就怕学生心中根本没有问题。因此,“以学理讲政治”首先就要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以问题意识为引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闭环,实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

(一)问题要有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时,指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而不是将思政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由此可知,简单的政治宣传方式不仅不能实现思政课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严重降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何以解决?破题之道便是转换教学思路,教师不再“填鸭式”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硬灌输,而是正视学生的困惑,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学生心中没有问题,不带任何预设和期待来上课;另一类学生则是带着心中的困惑而来。对于前者而言,当下没有困惑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疑虑。相反,这类学生的问题是不确定的。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因为新知识和新观念的刺激,很可能会激发这类学生产生一些自己都预想不到的问题;对于后者来讲,他们的问题则是确定的。这类学生的问题一般是在日常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且可能会对他们接受新观念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能把这类问题解释清楚,扫清相应的认知障碍,便有助于学生接受新观念。反之,未能有效回应,则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无论是哪一类问题,学生虽有所感,但不一定能清楚无误地将问题说清楚、讲明白。对此,需要教师提前准备,精心设计,巧妙引导,主动提出或引导学生给出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进行探讨和解决。

(二)分析问题有方法

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要对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否则只会加重学生的困惑,让问题成为难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依据是确定的,而非无迹可循、凭空编造的。从“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来看,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进行批判性分析。只有批判的学理,才是透彻的学理。所谓批判,就是澄清前提和划定边界[2]。

批判性分析不是简单地否定某种知识,而是分辨清楚这种知识在什么前提下适用,同时又在什么范围内不成立。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两大显著优势。一是批判性分析更具客观性。可以有理有据地给出论点和论据,论证不同知识的适用范围,比口号式地否定某种知识更有说服力,更容易令学生信服;二是批判性分析更符合教育规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否定学生接受的观念就是否定学生本人,肯定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肯定学生本人。批判性的否定自然比单纯的否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英雄史观”为例,简单讲述如何进行批判性分析。不少学生会对“人民史观”这一观点提出疑问,认为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教师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可以先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贡献和作用。同时,引领学生站在历史长河的维度,在底层逻辑上厘清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方向不是单个事件、具体瞬间的扭转乾坤,而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相互联系的诸多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既对“英雄史观”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解决了学生心中的困惑;又讲清楚了“人民史观”的真正内涵,让学生理解得更为深入、准确。

(三)解决问题讲策略

分析问题有批判性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样有其策略。这种策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立足根本,放眼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当下问题,更要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学生。学生会从自身的感性经验出发,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不少是有效的。但其中也有很多是浅层次的,并不适合逐一进行解答。因为就问题论问题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深层次诉求,相反还会因时间耗费过多而错失解决根本问题的良好时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一定要分清主次,在“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上多下功夫,顺带解决其他次要问题。

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多元化也使得教师面对的问题十分多样。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则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有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理直气壮”的姿态进行“惊涛拍岸”式“言传”;而有的问题,则适合在课堂外以“润物无声”的“身教”来完成。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针对性地解决好问题。

二、内容导向:“以学理讲政治”的内在要求

“简单的政治宣传”一方面是因为问题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内容空洞乏味。如果有充实的内容和合理的论证作支撑,思政课教学自然不会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因此,“以学理讲政治”必然要坚持内容导向[3]。

(一)学理本身有深度

“以学理讲政治”坚持的学理是馬克思主义学理,而不是别的学理。有批评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思想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当今人类社会。这种认知既是对哲学的误解,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

哲学不会因为年代久远就失去自身的魅力,相反,它恰恰要通过时间的筛选来证明自身的价值。中国的孔子和孟子,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马克思主义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在过去一百多年,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走向。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萨特,对马克思的思想深度和历史贡献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二十世纪末,在西方媒体组织的“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位居首位。这些都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生命力,并没有过时。只有结合时代问题,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此回应学生层出不穷的追问,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深度。

(二)结合政治有高度

坚持“以学理讲政治”,就要“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那该如何理解“彻底的思想理论”呢?一种声音认为,“彻底的思想理论”就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学理的纯粹性和彻底性。在“以学术讲政治”时,应该仅以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内容去讲政治性的东西,而不能把其他内容掺杂到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中。可以说,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学理性与政治性的关系。

学理性与政治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促进。福柯就曾讲过:“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存在完全纯粹的学理,也不存在完全独立的政治。因此,“彻底的思想理论”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内容,还应该把学理和其他内容结合到一起,比如把学理与政治相结合。学理与政治相结合,一方面能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推动学理的深度发展和厚度积累,另一方面也能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和解释框架,切实做到“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

(三)融合生活有温度

学理不仅要结合政治,还要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内容不是凭空构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理内容与日常生活本就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日常生活是学理内容的原生形态,学理内容是日常生活的自觉表达。二者相融合,一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学理内容的现实呈现,实现学理内容的自我更新;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理层面上揭示日常生活的种种问题,指明日常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其次,从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说,存在共情现象。人天然会对同类事物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教师如果单一地使用学术语言进行教学,固然可以体现“学理”的专业性,但也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不适感。

“学理”一旦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便从空洞乏味的理论转变为自带温度的养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就不再是远在天边的大道理,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只有这样的学理,才是“彻底的思想理论”,才是能够说服人的理论。用生活本有的温度让学理接地气,可以避免出现“从书本到书本的书斋式运用”倾向[4]。

三、价值导向:“以学理讲政治”的核心要义

“简单的政治宣传”不是思政课追求的目标,但政治引导是思政课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能。“以学理讲政治”便成为实现思政课政治引导功能的新方式。同时,为了避免“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坚持价值导向就成为“以学理讲政治”的核心要义。教师要实现“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就要打好价值认知的基础,抓住价值引领的时机,以是否产生共鸣作为实现价值认同的依据。

(一)价值认知打基础

坚持价值导向,首先要打好学生价值认知的基础。从认识的规律来讲,对新事物的接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价值认知的基础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从学生成长规律的层面来讲,要为“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打好价值认知的基础。打好价值认知的基础,就是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步教学,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服务。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设计便是鲜明的例证。对于学生来讲,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强化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5]。学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打好价值认知的情感、思想和素养基础,才有可能在大学阶段增强使命担当。

二是从教书育人规律的层面来讲,要为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打好价值认知的基础。在完成总体目标的顶层设计后,对阶段目标的具体落实便成为影响工作成效的关键一步。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掌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提高对第一堂课及每次课程导入部分的重视程度。只有在开端处抓住学生,才能打好价值认知的基础。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前期脱轨必然导致后期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价值引领抓时机

坚持价值导向,就是抓住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在当前的思政课教学中,多是采用“贴标签”的方式进行价值引领。通常做法是在知识性学习结束后,以引用诗歌、名言警句或领导人讲话的形式,生硬地进行拔高。由于缺乏自然的过渡与充分的铺垫,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反倒被学生误解为课堂即将结束的信号。

价值引领不应当简单地固定在某些肤浅的外在形式上,而是要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对时机的强调,历来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关注的重点。孟子称赞孔子为“圣之时者”,旨在推崇孔子不拘泥于定法,“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孔子能把握好做事的时机,就在于他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才能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古圣先贤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思政课教学同样适用。

对时机的把握,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学情的全面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一定能够等到恰当的时机,这就要求教师一定不能被动等待时机,而要主动创造时机。主动创造时机,就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可以从理论的内在逻辑展开,充分论证,为价值引领做好前情铺垫;也可以从重大历史事件入手,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前后相应之势做好价值引领;还可以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出发,抓住“牛鼻子”,在共情之中實现价值引领。

(三)价值认同生共鸣

坚持价值导向,要以价值认同作为判断工作是否有效的依据。价值导向的落脚点是价值认同。价值认知和价值引领环节所做的工作,都是为实现价值认同服务的。如果学生最终没有达成价值认同一致,则说明前期的工作并没有做好,甚至是无效的。既然价值认同如此重要,又该以何种标准来衡量?其实,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情感共鸣是价值认同的感性外显。“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教师付出真情才能感染学生。当学生被教师身上的真情所打动时,自然能够感受到背后所传递的价值是有力量的。若这种影响力又能惠及他人,学生自然会为之点头、击掌和赞叹,用情感表达认同。思想共鸣是价值认同的理性表达。有的学生不满足于情感上的认同,想要在理性层面进行深度追问。如果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力以及对当下世界的建构力,都能令人信服。学生自然会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用理性的思维表达认同。价值共鸣是价值认同的自觉呈现。在这个层面理解价值,其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价值对于人,既不再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内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学生会感受到一种召唤,内心充满强烈的使命感,用自觉的行动表达认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2020(17):4-16.

[2] 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06.

[3] 李荣庭,郭洪水.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探索——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7):29-30.

[4] 侯丽羽,张耀灿. 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三种基本形态[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2):143-148.

[5] 刘小惠. 大中小师生携手并进,共显思政课育人本色[N]. 现代教育报,2022-12-13.

(荐稿人:殷旭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价值导向政治性问题导向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基于价值链导向的会展旅游产业链提升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分析
简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