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6-12-01梁武军

克拉玛依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服务型党组织

摘 要: 社区党组织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其整体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在实践中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影响社区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对症施策、有的放矢,才能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关键词: 社区;党组织;服务型;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6.05.07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梁武军.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6(5)47-51.

一、近年来克拉玛依区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探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并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城区”等荣誉。如何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为此,笔者对全区近60个社区走访、调研,经过深入分析研究,梳理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社区党组织相对薄弱,组织制度和相关工作落实不力,对党员教育管理抓得不紧、不严,联系服务群众不够紧密;有的社区两委班子搭配不合理,战斗力不强;有的党组织书记思想认识不到位,重社区事务,轻党建工作,或自身能力不强,理解力、执行力差,对上级安排的任务落实不力,致使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不高,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佳。

(二)社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较弱且不稳定。社区工作人员整体力量单薄,且队伍流动性大。由于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无论是在编干部还是面向社会招聘的工作人员许多不愿意在社区长期工作,存在留人难的问题。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处于最基层,接受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技能培训的机会不多,导致社区干部工作思路不活、眼界不宽、办法不多,整体能力、素质提升缓慢,与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三)社区党组织服务资源不足,保障不到位。部分老社区办公服务场所面积小,个别新建小区没有同步规划综合服务场所,导致社区缺少为民服务的场所,居民开展活动有一定困难。另外,社区工作经费相对较少,资金来源单一,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面对社区群众的诉求,特别是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修缮以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无计可施,造成群众不满意。

(四)社区党组织服务活力不够,机制不完善。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载体和办法不多,没有充分发挥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居民中党员应有的作用。社区党组织缺乏与群众、与社会组织的沟通机制,对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各方面资源优势没有合理统筹,没有形成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同时,社区工作的考核机制不完善,且考核结果没有科学合理地运用,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影响了社区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近年来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实践

(一)强化组织建设,解决领导核心不强的问题。一是推进三级覆盖,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按照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两个100%的要求,对社区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对新建小区还不具备成立居委会条件的,先行成立党组织,并同步实现群团组织覆盖;与社区网格相对应,成立片区活动党支部,把社区在册党员、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全部纳入其中开展活动,促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居民楼栋设置党员活动小组,在楼道单元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让群众有事就能想到党组织、找到党组织。二是抓好三个环节,整顿相对薄弱的党组织。深入开展摸排工作,以年度考核成绩倒排的方式,确定相对薄弱社区的党组织名单,召开克拉玛依区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整顿方案,由区委书记带头,县处级领导干部、党(工)委书记层层包联,将责任落实到人;扎实抓好整顿措施落实,摈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树立“将整顿对象建成基层党建示范点”的理念,全面抓好社区党组织班子、队伍等各方面建设,努力实现全面提升;认真落实考核验收要求,组建督查组,对照5项考核验收指标,每季度进行一次督查通报,年底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并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三是采取三种方式,选好配强社区两委班子。采取公开选拔方式,面向全区机关干部发布公告,对报名的干部进行考察,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机关干部选派到重点社区任党组织书记;采取竞争上岗方式,在换届选举前发布社区岗位职数和资格条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自主申报,街道采取笔试、面试等方式进行选拔,将优秀的社区工作者推荐为“两委”班子候选人;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改变以往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的做法,进一步扩大民主范围,夯实了班子成员的群众基础。

(二)强化队伍培育,解决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诚心“引”,充实社区工作队伍。每年举办“社区工作人才储备培训班”,组织有意愿到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待业青年进行社区工作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颁发“社区工作上岗资格证”,当社区出现人员空缺时优选录用。探索建立社区、街道、区机关干部的交流渠道,新招录人员先安排到社区实习锻炼1年以上,逐步建立新提任干部要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选人机制,努力引导人力资源向社区流动,增强社区工作力量。二是精心“育”,提升社区工作队伍能力。开展社区工作者全员轮训工作,实行社区工作上岗资格认证,1 100余名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考试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积极培育专业社工人才,落实奖励政策,连续7年举办社会工作师考前辅导培训班,全区已有234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质;出台社区建设骨干人才管理办法,累计选拔社区骨干人才3批158人;定期组织社区党务工作者、主任助理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分批组织社区主任助理到上海进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67名社区主任助理中,已培养44名进入“两委”班子任领导职务;每年选派10余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到疆内外挂职锻炼1个月,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三是真心“留”,稳定社区工作队伍。关心社区工作人员冷暖,落实“五险一金”和节日、采暖、高温等各类补贴,今年又将绩效奖励由人均400元/月提高到700元/月;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社区工作者技能竞赛专项奖励,每季度开展一次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现金奖励,逐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经济收入。

(三)强化投入保障,解决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快阵地建设,确保服务群众有场所。为切实解决部分社区阵地面积不达标的问题,近年来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社区办公服务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和修缮等项目。目前,全区社区阵地平均使用面积已超700平方米,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文体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居民议事厅等,打造了16个社区党建示范基地和3个社区党建现场教学点,进一步增强了阵地服务功能。二是加大财力投入,确保开展工作有经费。为解决社区没钱办事的问题,平均1-2年提高1次社区经费标准,不断强化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投入和社会资助为辅的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2015年又印发《克拉玛依区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克拉玛依区社区(村)基层组织工作经费管理办法》2份红头文件,将社区日常办公、党建活动、文体事业和服务群众等各项经费整合为运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根据社区规模大小,核定最低标准为25万元,最高可达33.8万元。三是加强联点帮扶,确保急难任务有援助。深化联点帮扶工作,在实施《克拉玛依区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访惠聚”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区县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与社区的联点帮扶关系。推行领导包点+部门联点+干部驻点“三联动”帮扶模式,全面落实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通过发挥联点单位等各方面优势,积极协调有利资源,帮助社区攻坚克难,解决实际问题,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实事。

(四)强化载体机制,解决党建活力不够的问题。一是创新党员积分管理,激发“红细胞”①工程活力。针对党员参与社区“红细胞”工程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创新了党员服务积分管理法,对党员在居住社区、联点社区承诺践诺、服务群众情况如实记录并累计加分,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每半年互相沟通反馈一次在职党员服务表现,并将积分情况在社区和单位分别进行公示,形成“双积分、双反馈”的双向管理模式。各街道根据在职党员服务积分情况,每年评选“在职党员志愿服务之星”;组织部、各单位党组织将积分情况与党员民主评议、年度考核挂钩。二是深化区域党建模式,激发社区共驻共建活力。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机制,在金龙镇试点,以《区域化党委章程》的形式明确各方职责任务,强化共建责任意识。针对当前区域化党建中社区辖区单位少、社区为共建单位提供服务少的“两少”问题,引导社区党组织打破传统的辖区党建思维,走出社区“招商引资”,与各类企业、商家达成共建协议。企业投入资源服务居民,社区帮助企业培育党建文化、树立良好形象,实现共建共赢。三是推进“三社联动”机制,激发社区专业服务活力。将社区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社工的技能优势相结合,形成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的“三社联动”的社区服务格局。推行“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专业的事项由社工去做,大量的服务由社工指导人数众多的义工、志愿者去做,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强化多元共治,解决群众参与不多的问题。一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推进社区德治。发挥社区党组织宣传阵地作用,加强社区“道德讲堂”建设,开展优秀传统美德讲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和文明礼仪知识传播等活动;通过社区公示、报纸刊登、网络宣传等有效途径,大力弘扬社区居民的善行义举,传播身边感人故事。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站,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党员带头示范,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维稳巡逻、邻里守望、环境保护、便民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社区。二是着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社区法治。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下,积极开展“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借助“访惠聚”工作组的力量,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法律进社区”普法载体,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治书画展、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将法治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培育辖区居民群众的守法意识。针对反恐维稳的严峻形势,加强大走访、大排查、大调解和重点人员管控等各项工作,教育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治理“三非”②,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三是积极培育居民主体意识,推进社区自治。针对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保障居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入手,在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中,切实抓好宣传发动、选民登记和投票选举等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居民当家做主的意识。积极发展社区协商民主,通过居民理事会、议事会、听证会等民主决策形式,畅通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渠道,扩大群众参与范围,有序解决社区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社区通过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与党员、居民代表进行商讨、修订,全部建立了“社区居民公约”,对居民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文明言行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推动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升了社区自治水平。

(六)强化考核评议,解决服务成效不大的问题。一是注重平时,坚持定期业绩考核。街道党工委与社区党组织每年年初签订年度党建目标责任书,拉出社区党组织班子特别是书记党建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实施《克拉玛依区社区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采取月考评、季考核、年度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党组织及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社区党建、综治维稳、服务群众等方面,通过抓好平时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注重民意,抓好群众评议工作。加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实效评价的权重,建立以服务实效为导向、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服务评价和考核体系,通过召开大会集中评、邀请服务对象评、发放调查问卷评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确保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三是注重导向,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各街道党工委对社区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每季度公示一次,并及时兑现社区工作者岗位绩效奖励。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考核排名靠前的社区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排名靠后的社区按一定比例扣除奖励;同时,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将社区党组织和干部的考核结果作为单位、个人评优选先以及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

三、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与启示

克拉玛依区通过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明显提升。社区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各项制度和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社区形成了三级组织体系,将党的服务延伸到居民的家门口。选好了社区“两委”班子,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社区的阵地大了,服务设施配齐了,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得到保障,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二是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明显增强。社区干部的流动和上升通道逐步畅通,社区干部队伍的力量不断充实,活力不断增强。各类培训、挂职锻炼、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社区干部的综合能力。各项政策和待遇的落实有效地激励了社区干部安心工作,社区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三是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日益凸显。通过大力推行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党员带头遵纪守法,落实居民公约,联系服务群众;各族居民群众互帮互助,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共同治理社区各类问题,矛盾纠纷逐年减少,对社区党组织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从近年来的实践和取得成效,不难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建设社区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克拉玛依区在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善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整顿相对薄弱党组织和多种方式选配“两委”班子等措施,解决了领导核心作用不强的问题;通过念好“引、育、留”三字诀,解决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大投入、强化载体机制和多元共治等措施,解决党组织整体功能不强、活力不够和群众参与少等系列问题。通过对各类问题的逐一破解,推动了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建设社区服务型党组织,要着力选好班子,强化队伍。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关键看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克拉玛依区在实践中,通过面向全区党员干部公开选拔、在各社区实行竞争上岗以及引入“公推直选”等三种方式,把政治坚强、素质过硬、群众满意的干部选进了领导班子、选上了党组织书记岗位,从而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党组织整顿等各项任务的落实,提升了党组织建设水平。通过精心培育建设社区干部队伍,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充实社区工作力量,提升社区干部能力素质,使社区干部待遇有保障、干好有希望,坚定了社区干部安心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念,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力量。

(三)建设社区服务型党组织,要加大投入保障,完善服务功能。社区党组织要联系服务群众就必须有相应的场所、有经费保障。克拉玛依区为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活动场所问题,近年来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社区办公服务场所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等项目,推进社区阵地标准化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教育、群众文体活动、居民议事等场所,满足了群众需求,得到了群众好评;同时,还建立了经费管理制度,根据社区规模大小核定经费标准,使社区党组织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特别是群众有急难服务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有可支配的经费保障,把好事让基层组织干、好人让基层干部当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四)建设社区服务型党组织,要创新载体机制,形成合力。克拉玛依区为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不断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和机制,近年来大力实施和不断深化社区“红细胞”工程、区域化党建等各项工作,引入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的“三社联动”机制,推进社区德治、法治、自治形成多元共治,其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有效调动社区辖区共建单位、辖区党员、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实践证明,这些机制的创新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方参与社区共建,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服务力量和资源的不足,解决了许多靠社区党组织单方面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社区和谐。

注释:

①“红细胞”工程,指居住在克拉玛依区各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的8小时以外,回社区服务社区居民、发挥党员先进性的主题活动。

②“三非”,这里指新疆宗教领域的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服务型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