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根治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2023-12-20邢雪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消极条目根治术

邢雪丽

河南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信阳 464000

结直肠癌是临床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40~50 岁人群[1],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肯定[2],但由于对癌症、手术的恐惧和担心预后效果,尤其是部分行肠造口改变其排便方式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更倾向于采取回避、屈服等消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甚至放弃治疗[3]。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面对变化的外界环境时有意识、有目的、灵活的心理及行动上的自我调节[4]。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对疾病治疗与术后康复的信心和生活的适应性[4]。疾病不确定感是指患者因缺乏必要的认识与线索,无法预测和判断与疾病相关的事物结局而产生的认知感受[5],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高可影响应对方式[6]。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疾病不确定感,对提升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十分必要。本研究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于我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7]中的诊断标准,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均由本院同一组医生成功完成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精神正常,可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重大疾病者;存在药物依赖史者;近6个月遭受过其他严重创伤性事件者;存在原发性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者。89例患者中,男60例,女29例;年龄(51.86±3.51)岁(范围:41~65岁)。肿瘤TNM分期:Ⅰ期40例,Ⅱ期49例。

1.2方法

1.2.1 基线资料采集 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TNM分期(Ⅰ期、Ⅱ期)、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至大专、本科及以上)、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丧偶)、居住地(农村、城镇)、医疗付费方式(医保、自费)、MUIS评分等。

1.2.2 应对方式评估方法与分组 患者出院时,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8]评估应对方式:该量表包括屈服(5个条目,总分5~20分)、面对(8个条目,总分8~32分)、回避(7个条目,总分7~28分)3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4分)评分,其中8个条目需反向评分,各维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此种应对方式。将倾向于面对应对者纳入积极应对组,将倾向于屈服、回避应对者纳入消极应对组。

1.2.3 疾病不确定感评估方法 患者出院时,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9]评估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共3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评分,总分28~16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强。该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01,重测信度为0.792。

2 结果

2.1结直肠癌术后不同应对方式患者的基线资料出院时,89例患者中消极应对31例,占34.83%;积极应对58例,占65.17%。消极应对组患者的MUIS评分高于积极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结直肠癌术后不同应对方式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情况作为因变量(“1”=消极应对,“0”=积极应对),将患者术后MUIS评分纳入作为自变量(连续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高(MUIS评分高)与消极应对有关(OR>1,P<0.05)。见表2。

表2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由于患者无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获得足够信息,不能准确预测疾病相关事件结局所产生的强烈的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其心理调整与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增加心理负担和降低遵医行为,疾病转归得不到良好保证[10-12]。本研究89例患者中消极应对31例,占34.83%,充分表明采取有效措施对改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的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消极应对组患者的MUIS评分高于积极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高(MUIS评分高)与消极应对有关。分析原因可能为,疾病不确定感较强的患者通常缺乏与疾病、治疗及自我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易失去对疾病的掌控感,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等消极情绪,失去康复信心,从而采取屈服、回避等消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与治疗,封闭自我。而自我封闭又会使患者失去获得疾病及治疗相关信息的渠道,进一步增加疾病不确定感,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低的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具有一定了解,对疾病掌控感较强,可较好面对疾病、调整心理状态,舒缓负面情绪,增加对治疗与术后康复的信心,以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与其应对方式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手册、视频、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重视其真实的信息需求[13]。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增加其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信心,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

猜你喜欢

消极条目根治术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