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视域,铺设学习路径,提升思维品质
——以三上第六单元《海滨小城》(第一课时)为例
2023-12-19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
刘 欣 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
基于单元视域开展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转变教学视角,从方法与内容上做出调整,统筹编排、精心设计。笔者以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第一课时)为例,来谈谈单元视域下,以一以贯之的学习路径为基础,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基于单元视角,规划学习路径
(一)梳理学习路径,稳定贯彻单元学习方法
本课处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从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可知,本单元课文主题是祖国壮美山河及写景文章;所培养的语文能力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要求则是“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习作题材也是介绍某个地方的美景。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每篇课文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学习《古诗三首》,重在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富饶的西沙群岛》初步呈现了“关键语句”的概念;《海滨小城》更进一步,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句子理解一段话,体现摘要策略的渗透;结合课后习题,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强调的是借助关键词来理解语句。
虽然各篇目侧重点不同,但学习方法却是一脉相承的。本单元的课后练习都指向对写景文章内容的理解,尽管描述有差别,但这些练习都需要学生知道课文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是什么样的。要解答这两个关键问题,当然还要先知道作者写了哪个地方。此外,要正确、全面地说出某处景象美在哪里,还要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整篇课文的意思,就本单元而言,就是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的。
综上所述,可以梳理出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路径,即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要思考:作者写了哪个地方?写了这个地方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什么样?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的?当单元学习路径确定之后,需要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一以贯之,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阅读这类写景的文章。
在本单元前两篇课文教学中,笔者便渗透了这种学习路径。虽然本单元没有略读课文,但在学习最后一篇课文时,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这样的路径去自主阅读、思考。
(二)关注前后联系,稳步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能力训练的螺旋上升规律,以及学生在巩固运用旧知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的需求,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年段之间、单元之间、单课之间的联系。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重点回顾了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为第八单元“学着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做铺垫。此外,像从课题、文章矛盾处质疑,有依据、有理由地表达等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的学科能力、习惯,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落实。
二、揣摩行文表达,巧设语言实践
(一)关注行文结构,获得整体意识
阅读一篇文章,既要品词析句,看懂作者如何在字里行间表达主旨;又要关注文章的行文结构,从整体架构来理解作者是如何构思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似乎是个有难度的话题,但是教学实践呈现在《海滨小城》(第一课时)中,学生们能够顺着老师搭建的阶梯(见图1),达成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图1 《海滨小城》(第一课时)学习阶梯
在形成对文章行文结构的整体意识时,本课教学中还尝试让学生调换语序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看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多样化的表达。
(二)品析关键语句,强化学科习惯
品词析句的具体方式要与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相契合,在《海边小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读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这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句子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笔者从多个班级的试教中发现,学生在初次尝试回答时,思维常常不够全面,表达也不够完整,他们可能会把课文中的句子读一遍,也可能会说说自己的整体感受,但还没有习惯完整地陈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需要老师从旁提醒。课文中的语句并不难理解,学生有能力读懂,那么在学生自主理解内容的前提下,老师通过问题、提醒引导他们有条理、有依据地表达,这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科习惯的强化。
三、开展思维训练,提升语文能力
就本课教学而言,如何设计思维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是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渗透审题意识,学习读文方法
笔者在本课教学伊始便针对课题,教学了生字,疏通了词义、句义。不过教学没有就此停止,而是接着问了学生,“一看这个课题,你就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吗?”这个问题一方面与不久前学习过的预测单元相衔接,引导学生以课题为依据猜测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海滨小城”是个地方,借这个题目还可以引起对本单元学习路径的回顾,明确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其实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明白“读一篇文章要关注题目,题目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组织开放学习,促进课堂互动
本课的几个大教学环节都是以开放的形式组织教学的,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见图2)。如学习第1 自然段时,问题是“大海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再来读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过程中,先请同桌两人交流,再指名回答,回答时同学补充、老师点拨。又如,学习第2 自然段,体会句子用不同表达方式会呈现的不同效果时,让学生自主交流看法,老师则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再如,在学习第3自然段,开展了说话练习:“当海滩喧闹起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能不能也试着发挥想象,围绕这个关键语句说一说呢?”以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最后,在总结环节,同样由学生自主回顾课堂内容,教师帮助梳理,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学习方法两个角度思考学习过的内容。
图2 《海滨小城》(第一课时)课堂互动形式
自主思考、自由表达,同伴交流、合作学习,以开放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学生能借此以更全面、更深入、更主动的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开放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三)深入理解文本,挖掘育人价值
三年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究竟可以到怎样的程度?读了文章的这三个自然段,学生体会到海滨的美丽就可以了吗?统编教材实施以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是一直在老师耳边回响的教学要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除了重点关注单元学习路径的梳理与运用,还特别注重在师生共读文本的过程中,更深一步地理解文章内涵,更进一步地挖掘文本育人价值,如图3所示:
图3 《海滨小城》(第一课时)育人价值挖掘
一方面,海滨的美是文本中显而易见的内容,学生都能有所体会,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种模糊的印象以清晰的、有依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笔者在教学时总在追问学生“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通过发现大海丰富的色彩,沙滩上贝壳的美、多,感受此时沙滩的安静,从船队归来时的喧闹情景来感知海滨的美。
另一方面,在深入解读文本时,可以感受到除了这种显性的美,文本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
如领略内隐的自然和谐之美。课文第1~3 自然段隐藏着一条时间线索,分别是天刚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继而,朝阳洒满海面;最后,天完全亮了,船队归来,海滩上也喧闹起来了。课文第1 自然段描写的正是天刚亮时的大海,此时如果置身海边,相信除了感觉这画面色彩丰富之外,还能感受到那种和谐、宁静、辽阔之美。而对于学生来说,抓住这种内涵是比较难的。在教学过程中,当问到“除了色彩很美,此时的大海还给你什么感觉”时,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自然而然能感受到此时大海的静谧、和谐,然而如果老师没有做进一步的问题引领,他可能会忽视这种感受。同时,也有学生说到此时的大海给他景物很多、很热闹的感觉,这样的表述从内容上讲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也的确在幻灯片上圈出了多种景物。所以,笔者追问下去:“此时的‘热闹’跟‘下课了,校园里很热闹’感觉一样吗?”“当然不一样,那种热闹是很吵的。”针对学生所说的景物繁多,笔者也追问:“景物这样多,让你觉得很杂乱吗?”“当然不,这些景物自然而然融为一体,给人和谐之感。”甚至还有学生能联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说到“凌乱也是一种美”。语文课堂上,这种思维的碰撞、火花的闪现是非常可贵的。
又如,发掘文中潜藏的人情之美。课文第1~3 自然段对人们活动的描写只有三句话,“喧闹”一词打破了海滨的宁静,也真正开启了海滨小城的一日生活,在自然美之外赋予这景象生活气息。笔者在教学时开展说话练习,“捕鱼的船队回来了,海滩上一下子喧闹起来,看,________________,听,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训练学生围绕关键词把意思说清楚,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海滨的生活气息、人情之美。为此我给了学生一些提示,可以看到,学生们说到了“接船的亲人们赶紧迎上去帮忙搬运鱼虾,他们个个眉开眼笑”等。继而老师便可以自然而然地予以点拨:“人们早早地就盼望着船队归来了,他们盼望着丰收,更盼望着亲人平安归来,此时这喧闹的景象多么温馨,多么令人喜悦!”引导学生去感受此时喧闹声中透露的人情之美。
四、反思小结
本课教学在基于单元视域、搭建学习阶梯、注重思维训练的前提下,总体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交流中打开了思路,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不过,在进行反思时,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体会“镀”字在文中的含义、“也”字在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我采用了借助字典义、比较句子、借助图片、借助肢体语言、引读等方式,尝试带着学生感受这些字词中表达的景物逐渐变化的动态过程。然而,经过几次试教,效果都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怎样引导学生去体悟文本内涵,将文本隐性的联系、含蓄的表达,以更清晰、明了的教学环节呈现出来也是笔者要继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