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对话之道滴灌生命之魂
——于漪“德智融合”语文教育思想的校本化实施
2023-12-19孙伟菁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孙伟菁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诉求
(一)项目的开展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加强中小学思政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以“教文育人”理念为基石,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保持高度一致,她在21 世纪以来所躬身践履的“德智融合”观是“教文育人”理念在时代的回响。于漪老师育人楷模的高尚情怀、改革先锋的卓越建树、人民教育家的坚定立场,生动诠释了当今“大先生”的内涵。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以“建德建业、惟实惟新”的核心价值和“脚踏实地育真人,千方百计创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着眼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的培育,努力让“英才辈出,家国在心中”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想,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2021 年初,我校有幸成为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基地。对此学校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翔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课程改革,我校以语文教学“德智融合”项目的研究为试点,有效联动其他学科,开展了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实践研究。
(二)主题的内涵解读
黄音老师在《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一书中指出:“在教育的语境中,生命间的对话演绎着教育事业的富饶。它既是一种教化,又是一种熏陶;既是美的历程,也是善的结果;既是和谐的交响曲,也是错落斑斓的万象之趣;既是对历史的凝望思辨,也是现实的审慎前行。”李百艳校长一直以来倡导的对话教育是以“对话哲学”为基础,以师生的生命发展为目标,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和开放的环境,为师生畅通对话渠道、搭建对话平台、建设对话制度,在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学生活动与家校社区合作中,开展多元主体间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激发师生对话情意,促进师生提高对话能力、形成对话素养,提升育人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善于对话沟通的合作者、具有反思精神的创造者。她认为对话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对话能力和师德师爱。教师作为影响学生的“年长一代”,有着天然的专业话语权,要肯于俯就孩子,要用满怀的热爱与共情感知孩子的喜怒哀乐,洞察孩子的思考与困惑,以对话者的姿态培养新一代的对话者。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我们作为基地学校开展项目研究的初心与使命;“对话”是我校统摄各领域、各部门、各条线工作的管理策略与组织文化,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和生长点。“探索对话之道,滴灌生命之魂”这一研究主题既是坚定践行于漪老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持续修炼我校对话教育这一品牌特色的必要之举。
(三)研究的价值诉求
1.回归母语教学的原点,切中学科本质
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师肩挑的是立德树人的刚性责任,肩挑的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我校倡导的高质量对话课堂是着眼于人的精神成长的教学实践,不仅包含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还应具有精神哺育和文化浸润的功能。所以,拥有对语文学科性质和语言教育功能的深刻体认,是推进学校“德智融合”项目的前提,因为这影响着教师实施教学的态度和水平,也决定着开展研究的立场和境界。
2.坚守学生立场的观点,破解教育真谛
通过开展“德智融合”的对话课例研究,让每个“小苹果”都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是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积极推进和认真践行。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所有活泼的生命体都有舞台可展示、有快乐可体验、有经验可收获、有回忆可珍存,尘封的潜质能够被唤醒、自主的萌芽能够被呵护,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教育人的精神图腾。
3.聚焦素养本位的热点,直击课改核心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首先是实用功能,引导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须牢牢抓住。我校龙头课题《培育初中生对话素养的实践研究》,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力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课堂转型,期待每一个孩子渐渐地在脑海中焕发出对智慧与真知的赞赏,眼神里充满着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胸膛里起伏着对理想和真爱的倾慕,体现出对教育发展趋势的审慎思考和教学结构创新的鲜活阐述。
4.正视品格涵养的难点,遵循成长规律
“德智融合”的对话课堂,需要为师者科学的理念、投入的态度、人文的情怀以及教学的艺术,需要能有效走进学生心灵、引导心灵、感化心灵的资源和载体,需要更加富有针对性、实效性、专业性的路径和方式。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强调:习惯是第二天性。习惯培养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就其心理特征而言,被动阶段是遵从,主动阶段是认同,自动阶段是内化,其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关键。因而本色语文的味道不可缺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认知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
二、路径的探索与场域的构建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实践不是指课后训练,也不是支离破碎的机械操练,课堂学习实践就是最好的场所,听、说、读、写、思想、情感、意志、品质获得全面锤炼,产生综合效应。她还指出,就语文教育而言,以“内外贯通”之识,引导学生出入教材内外,出入课堂内外,出入校园内外,拥抱广阔生活,接天地之气,悟生命真谛,去构建自我生命的文化逻辑,构建自我生命的语言体系,成为觉醒的求索者与创造者,是每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项目组老师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要带领学生一起学会与外在世界进行沟通交流,更要寻觅自己内在的精神家园与心灵归宿。重视文化的积累而令学生丰盈厚重,重视思维的含量而令学生严谨创新,重视情感的体验而令学生灵动活跃,重视感悟的分享而令学生阳光自信,重视语言的品味而令学生高雅精致,方可使学生具有对话世界的力量。“德智融合”的对话课堂在将近一年的路径探索和场域构建上获得了如下突破与进展(见图1)。
图1 “德智融合”课堂的对话路径图
(一)路径的探索
语文学科“德智融合”课堂的对话路径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的,但必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从而让教学设计系统化、结构化、清晰化,提升课堂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关注对话需求,锁定对话核心,明确对话目标
项目组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前测与后测问卷的开发与测量、统计与分析绝非教科研形式主义的套路,因为唯有倾听才能打开真正的对话。精准的学情评估不再囿于经验而是基于实证,课堂真正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例如,在研究课《天上的街市》第二题关于“天上街市的特点”的有效作答共38份,如图2所示:学生的描述多集中在“美丽”“美好”等较为浅表而宽泛的词汇上,解读还欠具体,思考有待深入,无法丰富而多元地呈现;一部分学生沿用原诗中的词汇,自我提炼能力还需增强;也有少部分学生概括出天上街市的“神秘”“自由”等特点,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分享和提升需要老师关注。
图2 研究课《天上的街市》学生前测问卷关于“街市特点”的统计分析
通过梳理“前测问卷”中的学生自主质疑,项目组发现学生能够基于诗歌的内容主旨、写作手法和创作意图等进行提问,说明他们对这些要素具有敏感度,但对诗歌的整体脉络感知不足、各诗节的关联思考不够。(见表1)
表1 研究课《天上的街市》学生前测问卷关于“自主质疑”的统计分析
除了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为了攻克“目标模糊、教授随意,内容琐碎”的积弊,项目组力图锁定对话素养的培育,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统摄下探寻这一课的独特教学价值,进一步明确其对话目标。《天上的街市》这首现代诗与本单元的童话和寓言等文体组合在一起,联想和想象无疑是教学重点,因而授课教师把教学目标设定为:1.反复朗读,整体梳理诗歌脉络,感悟诗歌的意境美;2.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对光明的向往之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两个目标的确立源于对学生对话素养系统性、科学性、差异性、适切性的综合考量,期待课堂的难度、结构、系数更趋合理。
2.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对话兴趣,丰富对话体验
综观课程变革的发展走向与变革趋势,不难看出众多课程论专家都在突破现有的以课堂、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生活与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学生主体在具体情境中的自我发现、真实体验与协同成长。教师应该善于营造能够激活语言经验的对话情境,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讨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方法让学生总结,感悟让学生分享,呈现出语文学科应有的育德路径,让孩子们拥有更快乐的学习、更积极的互动和更多维的成长。
在《桥》一课的教学流程中,项目组老师设计的两个言语实践活动,紧扣文本内容,链接时代背景,对话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体验,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创作意图。“桥”这个标题背后所传递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取向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由学生自行慢慢领悟:“桥”勾连起的是生与死之间的生命之桥,是贪生怕死与舍己为人之间的信念之桥,更是群众与党员、泛人性与党性之间的信仰之桥。由生命之桥到信念之桥,再到信仰之桥,传递出的是一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更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群众着想的最坚实的最可信赖的承诺与担当。学生的发言虽非教科书式的标准与规范,但情境中对话的踊跃参与和精彩生成远远超出老师们的预期。
3.搭建对话平台,建构对话关系,共享对话成果
于漪老师特别强调要把师生间单向性的直线型联系转换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辐射型联系,也就是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双边活动转换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边对话,形成网络式,使教学活动过程产生对话场的效应。项目组老师在研修的过程中也越发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变化:由学习历程的先驱者变为同行者,由学习资源的独占者变为共享者,由学习任务的教授者变为设计者,由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由学习成果的评价者变为受益者。
比如,执教《月光曲》一课的教师,为加深学生们对钢琴曲意境的理解,设计了“把第九段景物描写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驱动任务,学生课前先对画作内容进行筛选,选出与文本匹配度高、中、低的画作各两幅。课堂上,老师搭建了生生对话的平台,并提供了画作互评表(见图3),让学生把绘图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从“意象的准确度”“意象的颜色特征”“意象的位置特征”“意象的组合效果”四个维度出发,给每幅作品的相似度打分并说出判断理由。在学生比较画作内容与原文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明确每个画面中意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加深对《月光曲》三幅画面审美意境的理解。在《〈论语〉教育思想今绎》一书中,陈军老师认为“学友”思想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教育智慧的结晶,他指出“学友关系”很有价值,“思想上互补,认识上互动,情感上互通,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在生活历程中打磨,在心灵深处沉淀凝聚”。在《月光曲》一课画作互评环节中,学生们的协同与共研,无疑是对陈老师这段论述的具体诠释。
图3 研究课《月光曲》学生画作互评表
4.开放对话时空,提升对话深度,扩展对话内涵
所谓“对话”,原本是在人、事、物之间的相遇和关系之中生成的、指向新知的创造性的协同探究过程,因而对话是不可预测的。很多教师固守于课前的教案、单一的提问和确定的答案,这无疑是一大误区,其实比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文本阅读中求知、思考和论辩。在《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比较阅读课中,项目组老师引导学生用“从_____的月夜中,我读出了他的______”的句式,通过感受月夜之景来探讨作者的情感。同时,采用联读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承载着丰富情致的意象,比如“日暮”引发悲情、“烟渚”作为惆怅的代言、“明月”是思乡的寄托。这些联读诗句(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鸣雁行》:“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钱起《早发东阳》:“惆怅烟波末,佳期在碧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开放了对话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停留于机械记诵和粗糙点评的低阶思维层面,在勾连比较和综合分析中培养其深度探究和理性思辨精神,不断催生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从而丰盈了高质量的对话内涵。
(二)场域的构建
“场域”构建分为所在空间的物理性设计与人际关系的心理性设计。本文涉及的“场域”主要是指通过氛围和态势的调节,构建内在的心理环境。深入挖掘语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促使中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是语文教师的天然使命,但如何践行“德智融合”,达成协调同步?通过探索和研究,项目组老师达成高度共识:语文学科的德育样态绝非道德说教和思想灌输,面对青春期的学生,在“德智融合”的对话课堂“场域”构建过程中,要求是下策,引导是中策,启发是上策,体验是上上策,自我建构才是至上策。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其始也细,其至也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以智启智、以情动情、以美唤美、以心印心,不远离语文本色的精神淬炼,方可有顺天致性、水到渠成的功效。这是项目研究的共同愿景,也是“德智融合”对话课堂的特质与要素。
1.以智启智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填满知识的储罐,而是点燃智慧的灯火,因而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变知识传递的被动学习为激发求知的能动实践。“德智融合”的对话课堂的终点不存在唯一的“正解”,而是由学生在既有认知上经由自我体验的言说,借助与多样他者的合作与分享,构成新链接,形成新思考,生成新解读,达成新认知,努力探求“最优解”,从而体悟更丰富的内涵,发现更深刻的意义,获得更真实的成长。学生孜孜以求、炯炯有神的学习状态激发了老师的教学热忱与教学创造,这样的活力课堂充分彰显了主体性,发挥了能动性,展现了协同性,释放了创造性以及增强了实践性,师生双方才智涌流,活力迸发,都由衷体悟到学习的意义和生活的趣味,这份愉悦感归根结底是在实施深度学习和构筑高阶思维的以智启智的课堂中实现的。
2.以情动情
“德智融合”的课堂所倡导的“情”绝非煽情,教学高潮的创造依赖师生的交互作用得以共同展开,教师缺乏真情实感便无法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而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自我达成感,对学习而言分外重要。真实流淌的情感自然不会横空出世,教师们发现当倾情投入的课堂真正聚焦真实性问题、展开戏剧性教学、顺畅应对性沟通、实施可视化评价,就会有跃跃欲试的兴趣激发、铮铮有声的见解抒发、津津有味的讨论碰撞、源源不断的成就涌现。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而“情”与“理”是彼此联系、互相渗透的,教师们并不满足一时的情感激荡,而分外注重由“动之以情”到“晓之以理”的升华,因为这是从道德情感陶冶到道德观念萌生再到道德行为实践不断进阶的必由之路。
3.以美唤美
美的教育功能是全方位的,美能激发兴趣,陶冶性情,启迪智慧,熏染品德,美的力量是惊人的,跨越时空、人心共通。项目组老师们努力挖掘文本的美育价值,创设“才、思、情、趣”统一的美育情境,通过配乐朗读、绘画想象、表演创作等驱动任务,使语文教学回归本质,营造了一种美的氛围。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内涵美,还是红色经典的信仰美,抑或是大好河山的自然美,都具有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扣人心弦、激人追求的感染力,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通过含英咀华、品味辨析、斟酌表达的过程,不断发现美、感知美、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
4.以心印心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优秀教师带给学生的生命关怀和人格感召,将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使其终身受益。仁爱是为师之本,有专业、有智慧、有境界的爱才能用灵魂唤醒灵魂,用生命影响生命。教师们通过项目研究,更新育人理念,重建课堂规范,迭代班级文化:把保障每一个孩子有尊严地学习视为自己的使命,让“询问是一时之错,不问是一生之耻”成为学生们的共识,每位成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安全感逐步形成,全组参与、“不搭便车”的责任意识蔚然成风。充分无条件地尊重,谦逊而不带成见地倾听,敞开而挑战权威地表达,真诚而民主平等地对待,宽容而同理共情地接纳,让异质与共识同在,整个班级成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的命运共同体。
三、教师成长与实践反思
(一)在对话中走向深度的“德智融合”
开展项目研究以来,教师们在书籍共读、说课研讨、教学实践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展开与教育大师、学校同伴、学科专业、所教文本、不同学生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多维度、深层次的对话,读与思,学与行,教与研,思想与认知真实碰撞,情感与心灵默契互通,沉淀与凝聚悄然生成。尽管探索“育德”与“育智”相得益彰的对话课堂征途漫漫、道阻且长,但建平实验中学的教师们一路走来守正笃实,步履稳健,内心铸就了“指南针”。
1.对话先生与对话同侪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组建共读团队,创新阅读方式,聚焦一个主题,精研一位名家,修炼一项对话,同读一套书籍,完成一日打卡,共享一份成长。不足三个月的时间,24 名教师每天坚持打卡,全部读完《红烛于漪》《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燃灯》四本书籍,共读小组逐步实现了从“人物传记”到“教育对话”,再到“思想研究”的阅读进阶,专业阅读已经成为教师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奢侈的学术追求。在每日的金句摘录和心得分享中,伙伴们汲取的不仅是“经师”的内容、方法与策略,更有“人师”的信念、价值与情怀,做一名善心美德于内、嘉言懿行于外的魅力教师成为大家努力追求的境界。
2.对话学科与对话文本
立文者立人,知文者知人,作者或敏锐或丰富的体验,或活泼或恬静的表达,或细腻或隽永的笔触,或跳跃或流畅的行文,只有沉潜于文本、深研于学科的对话者才能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老师们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平淡处、质朴处、幽微处发掘出未曾关注到的内隐韵味和精妙构思,探寻形成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和文学素养的解读路径和学习策略,唯恐枉费了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育德功能。研讨课上,老师们在语言文字的包裹和浸润中感悟、理解作品所阐述的思想意义,引领学生深入语言腹地,在发现、体验、探究、感悟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育人目标得以落实。
3.对话学生与对话自我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对话贯穿始终,育人之路也是育己之路,成为更美好的自我和成就更美好的他人,汇聚成心灵乐歌的奇妙合唱,是为师者人生旅程中被赋予的一项神圣使命。团队成员们将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将精力倾注到有质量的研究里,将定力滴灌到有挑战的成长中,不因前路迷茫而惰于思考,不因周遭局限而懦于创新,高质量的对话助燃起梦想的火花、升腾起信念的火把,从而照亮了每一个人。基于平等,经由沟通,达于理解、形成共识的课堂,焕发了主体活力,交换了彼此能量,因为更好的“你”,便有了更好的“我”,实现了师生生命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协同成长,不断走向更有魅力的语文世界。
(二)在修炼中汇聚和谐的生命交响
“教”兴天下,“育”创未来,“德智融合”项目组的教师们珍惜基地校平台,厚植理想信念,涵育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以长远的眼光、持久的恒心,努力成为思想自信、行动自觉的新时代“大先生”。一年以来,教师们潜心研究,躬身实践,在修炼中创生智慧,积聚能量,共享成果,同步同力,同频同振,同向同行,师生的心灵世界更为丰盈,生命疆域更为宽广,教育生活更为美好。
1.儿童视角与导师援助的“协奏”
项目开展研究中,教师们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实践,由于过于追求“短平快”的战果、整齐划一的效果、完美无缺的成果,往往忽略了个体的独特需要。“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德智融合”的“对话教育”应是倡导以人为本、寻道而行的教育,基于学习者视角开展教育教学,通过正向积极的“互动”让人从“被动”走向“主动”,自觉、自主、自动、自愿、自由地成长与发展,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光彩熠熠。聪明的教师用1 000 种方法教一个学生,愚笨的教师用一种方法教1 000个学生,而教育者只有真切地共情与悲悯、由衷地包容与接纳,才能善于利用各种契机引导学生激发活力、挖掘潜能、滋养才气。
此外,教师应当在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同时,理性地认识到:保障每个孩子享有学习权的公平教育,促进人人发展的真实性学习,不可缺少的是教师持续的诊断和有效的支撑。赞美和批评、激励与矫正都是孩子的认知获得成长的必需。评价的路径各有不同,也很难分出高低优劣,关键是度的把握和爱的遵循。赏识和鼓励要适度,要讲究方法,干预与矫正同样如此。不管是激励还是纠错,都应源于尊重孩子、俯就儿童的仁爱,如此,表扬和批评才会如春雨一样滋润孩子的心田。没有了尊重,表扬如同强者的恩赐与施舍;没有了仁爱,批评就带有轻慢与不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求教育评价的最佳平衡点,努力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真正拨动心弦的教育,促进孩子个性化、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教育,对教师来说不是技巧与经验,而应是一种道德、一种境界、一种使命。把“保障每个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变为现实,修炼之路还很漫长。
2.工具理性与人文温度的“共鸣”
“双减”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拳整治了罔顾常识、偏离本质、违背规律的种种教育乱象,让义务教育回归到了原来的本真。而科学的“双减”势必对课堂教学的对话实效和对话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主阵地建设,发挥主渠道作用,才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协同成长。精准地确定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教学流程,精细地建构教学评价,需要通过浸润式的深度观察,参与式的专业倾听,量表式的科学诊断,“靶向”式的切实改进,从经验型的探秘到“建实”DNA 的测序,逐步实现基于事实和数据的课堂结构创新和教研模式优化。
但教学与教研不是一套机械而僵化的操作程序,不可落入工具与技术化的窠臼。建平实验中学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探索真知、追求真理、学做真人、活出真我”的新时代好少年,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知情意行”和谐发展,需要教师以价值观的引导作为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地球公民的敬畏之心,命运共同体的同理关切,必须经历漫长积累、逐渐熏染、不断内化的过程。教育的使命植根于等待守望的痴情,精耕细作的耐力和久久为功的恒心,因而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上有力,肩上有责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须在中国立场、世界视野、人文素养、仁爱之心等方面持续着力,才能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人才的大任。
3.校本特色与学科拓展的“合唱”
建平实验中学作为一所优质公办初中,教学班级多,学生体量大,教师素质高,教研氛围浓郁,办学成果丰富,为本项目的实践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资源保障。下一阶段“德智融合”项目的进一步推进与深化尚需契合初中学段的特点,贴合建平实验中学的校情,结合不同班级的学情,带着课程的视角进行统筹设计,准确定位整体实施中的切入口和突破点,通过规划时间、细化路径、量化评价,让研究成果得以结构化和系列化。教师一方面要基于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提炼单元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探索其独特的育人价值,研制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由低至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分层递进的“德智融合”的教学目标、实施路径、活动支架、拓展资源以及多元评价。此外,不同学科的价值体认方式各有其特点,学校接下来会在优势学科语文组先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道法、历史、心理、艺术等教研组作为驱动学科,拓展到英语、数学、信科等工具学科,组建弹性灵活的跨学科教研团队,综合培育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使其兼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生存能力,提升其文化传承、文化分享、文化创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国家课程意志的体现,也是学校育人目标的彰显。
“探索对话之道,滴灌生命之魂”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课堂是主阵地,但更要打好组合拳,学校将以全员导师制的推进为契机,建构起协同育人共同体,逐步实现从价值认同、意识培养、理念更新到实践转化的进阶,高质量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德智融合”的育人工作,共谱为党育人主旋律,共绘为国育才同心圆。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将在不懈追求高起点、高站位、高水准的自我精进和团队修炼的过程中,努力构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打造高品质的教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