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助教:教育共富视域下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突破与创新

2023-12-19汪劲秋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共富助教名师

汪劲秋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一、研究背景:教育共富视域下名师工作室“公益助教”项目的应运而生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价值目标,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从“先富”到“共富”的思想及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先富”带“后富”也是我们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走向和谐社会、奔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效措施。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指向教育的“先富”与“共富”,“先富”带“后富”,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有力措施。推进乡村薄弱幼儿园建设,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提出: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企业导师人才库,充分发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高技能人才在师范生培养和教师职后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浙江省开启了名师网络工作室(下文简称“名师工作室”)项目,现已历时近九年,即将完成第四轮的工作周期任务。项目中的每个名师工作室,由一名教育名师主持和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教师组成,是集教学、科研和培训为一体的学术性组织。在以往的工作室运行过程中,不难发现:单项的输出、辐射面的狭窄、路径的单一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作室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更难以发挥其助力教育“共富”的成效。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公益助教”的方式,在教育“共富”的视域下开展一系列教育研修活动,以帮扶需求为导向,通过名师工作室对薄弱地区和幼儿园、教师进行帮扶指导,带动各地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薄弱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能够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与优质教育均衡,突破并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

在教育“共富”视域下的工作室公益助教活动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公益性:精神“共富”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名师工作室在导师领衔下,积极参与公益支教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强化特级教师及学员的使命担当,努力推动薄弱地区教师队伍质量稳步提升。

双向性:工作室项目开展具有开放、互助、回应的特点,一方面工作室所有资源都向外开放,另一方面积极回应薄弱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定向帮扶,互助成长。

多样性:工作室组织方式、互动通道多样,旨在让更多的教师主动参与,获得适宜自身需求的,有特质的差异性成长。

基于此,本人领衔的浙江省WJQ 名师网络工作室于2017 年初正式启动了“劲距离”公益助教项目,目前已开展了23 次公益助教活动,先后走进省内外不同地区和幼儿园,在教育“共富”视域下,通过该项目积极探索并努力创新突破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路径,致力在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教师培养上贡献力量,努力为实现教育“共富”助力。

二、实践探索:基于公益助教的工作室建设新样态运行

(一)突破桎梏

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师工作室建设也出现瓶颈,我们需要突破桎梏,在路径和形式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共富”对象,协同发展需助力

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用在实践中被“窄化”了,即将名师辐射影响窄化至工作室成员教师内部,应突破名师工作室服务对象,最大程度地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帮助更多的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2.突破“共富”场域,服务对象需扩大

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场域需要跳出区域,从城区幼儿园辐射到乡村幼儿园再到薄弱幼儿园,扩大辐射场域,携手前行,协同发展,助力更多的幼儿园提升质量。

3.突破“共富”方式,开展路径需多元

名师工作室的开展路径更多为助教、论坛等输出方式,缺少互动、对话等多途径开展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幼儿园参与,实现针对不同的教师、幼儿园开展辐射作用,实现“共富”。

(二)功能再析

公益助教是工作室建设运行的一种模式,旨在通过名师工作室与偏远地区薄弱幼儿园(即助教对象)的“对话”,了解需求,调动运用工作室已有教育资源,通过活动共享、教研共修、政策共推、课程共研等多元对话研修方式,一对一地给予指导与帮助,实现共生、共长的态势。教育富裕的重点在于带动,公益助教正是通过“溢出—反哺—共生”价值链实现了带动富裕的效应,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带动薄弱幼儿园的后发优势,以工作室的形式促进均衡化、协同式的良性发展闭环,对教育富裕探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它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相互溢出:“共富”理念下,突破辐射方式,通过对话方式,相互溢出,获得更多的机会互动与成长。

反哺共生:“共富”理念下,突破辐射范围,名师工作室与薄弱幼儿园教师展开对话,工作室导师领衔学员,再由学员辐射到薄弱幼儿园教师,让教师们获得专业成长,而工作室学员也在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反哺成长。

资源共享:“共富”理念下,突破辐射内容,通过资源共享、公益网络直播等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教师获得成长。

(三)构划实践

实施中,工作室主要尝试从教育“共富”视域,将工作室建设与支持薄弱幼儿园教师培训与发展相结合,设计、落实公益助教的实施策略:精准把脉设置助教项目,四式路径创新助教内容,在嵌入式助推中,实现按需帮扶、拓展共富领域与成效,并最终实现名师工作室导师和学员在输出和展示中个性化成长(见图1)。

图1 公益助教实践框架图

1.精准把脉设置助教项目,实现按需共富

基于以往的帮扶项目内容并尝试突破与创新,实现精准型把脉,真正给予对方需要的内容,也真正给予对方高质量的资源。结合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计划设计三类助教项目内容,相融并进,共同成长。

(1)基于工作室学员特长的优势项目

基于浙江省WJQ 名师工作室的六年实践经验,已经形成了一些优势特色项目,优势特色项目即充分发挥工作室学员的优势力量,采取学员自主报名的形式,经过研磨与展示,形成“名师课堂”“课程微讲座”“教研论坛”等优质教育内容、优势特色项目的输出,能够充分发挥学员的优势,将科学、前瞻的优势资源带入幼儿园,实现高水平的示范引领。

(2)基于薄弱幼儿园需求的个性项目

在以往的帮扶项目中,更多的是“给予式”的传输,帮扶的思路更多的是“把我知道的都给你”,教师的学习相对被动,可能存在“听不懂”“不想听”的情况。为此,我们以双向奔赴的姿态,通过调查、访问、诊断等方式,了解薄弱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制定靶向式的帮扶计划,设置定制式的个性化项目,从而实现精准把脉和帮扶。如有的幼儿园课题研究非常薄弱,但是又想通过课题研究来助推幼儿园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我们定制精准化的科研项目,针对该幼儿园实际,从内容的梳理到实践的推进,全面进行持续性的帮扶指导。

(3)基于前沿政策推进的引领项目

学前教育的发展要紧跟国家及地方的教育政策要求,政策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引和方向,但是政策落实需要专业引领和实践跟进。对于师资相对薄弱的乡村幼儿园来说,政策的解读和落实也存在较大的困境,因此,在帮扶项目上,我们计划形成政策推进项目,工作室学员先行研修并实践,梳理经验后再输出。抓住国家或地方教育政策的有效落实,这是实现教育“共富”的关键,也是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点。如2022 年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颁布,要求各省市区要结合实际,学习内化指南,并指导实践,真正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基于此政策要求,工作室可以形成《评估指南》的推进项目,将工作室的优势资源及实践经验带入幼儿园,与幼儿园共同对话,帮助幼儿园深入解读和落地实施。

2.四式路径创新助教方式,拓展“共富”成效

在三类项目落地实施过程中,我们针对“提出建议后无效果跟进、典型示范后无落实反馈”等阻力,进一步打破了以往的单一路径且无持续跟进的现象,及时提出四条创新路径,以嵌入的方式助推,以行动研究的思路落实,实现乡村教师和工作室学员的双向共赢。

(1)1+1共建助教站点,扩大“共富”场域

一个导师开展多个乡村薄弱幼儿园工作站,扩大辐射和帮扶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助教效应,实现更多“教育共富”增长点。名师工作室设置乡村聚点工作站,工作站的成立可以实现定期化与不定期化指导的融合,借用工作站场域,以城乡共同体的方式,共研共进。日常可结合工作室建设要求,将省市区级各类教研活动引入工作站场域,日常资源进入工作站,常态化活动带动常态化的指导,更真实有效。

(2)1+1叠加助教资源,优化“共富”资源

已有优质资源叠加新研究资源。工作室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些优势项目,优势项目输入到幼儿园,为幼儿园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同时,在解读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工作室成员之间的研修、解读,梳理出一套优质的资源,以在实施过程中拓展思路,叠加资源。一方面可以与本土化的名师工作室合作,将其他工作室的优势项目引入公益行动中。另一方面引入上海、北京、深圳等名师资源,合作进行公益助教。

(3)1+1开启智能互动链,优化“共富”方式

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薄弱幼儿园教师之间形成网状互动链。结合省名师工作室对于学员的资源共享和互动的要求,打破当下学员之间互动研讨居多的局面,充分借用之江汇等网络平台与对应帮扶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实现智能互动,将电子化的资源“活”起来,通过资源学习后的互动与对话,深入理解“资源是什么,我可以借用什么,我借用后有什么新的思考”等。智能互动是充分借用互联网资源,实现多时空、多场景、多内容的互动,方便且快捷,经济且高效。一方面可以打破面对面“不敢问、不想问”的局面;另一方面将大量的资源盘活,通过对资源的互动,引发互动双方更多的学习和思考,打破了形式主义,走向实用。

(4)1+1实现跟园助教,提升共生策略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学员的优势,实现“1+15”和“15+N”的辐射。1是名师工作室导师,15是工作室的十五位学员,即学科带头人。一名学员对应一组薄弱幼儿园,开展常态化的对话。自选式导助就是通过学员与幼儿园的双向选择,将学员与幼儿园结对,学员优势与幼儿园需求或劣势相契合,定人持续跟园指导。另一方面自选式导助,责任到人,线性跟进,实现了帮扶指导的操作性、持续性、精准性。在前期,深入了解对方需求和课程内容,分析和研讨优势资源与当下困境。在中期,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研训内容,对幼儿园输入更多的发展建议。在后期,观摩现场或聆听案例,了解建议落实效度。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能提升薄弱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另一方面能让学员之间对话、研修,提升专业素养。

经过六年的践行,我们觉得,借助公益助教共同助推名师工作室成员与乡村教师的成长,通过个性定制助教项目的设计、自选式导助的助教落地实施等方式,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借用省名师网络平台等进行资源互动及教研对话,较好地解决了“共富”之路上人员、时间、空间、场域无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阻力问题,在多元输出和输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当下公益助教项目的效度,更能全方位、系统化、针对化、持续性地帮扶薄弱幼儿园及教师,实现工作室建设的创新突破,共同绘就教育“共富”新蓝图。

猜你喜欢

共富助教名师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