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远山区中职生不良心理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探究

2023-12-19李溢华郭丽芳何嘉

成才之路 2023年33期
关键词:家庭因素心理干预中职生

李溢华 郭丽芳 何嘉

摘要:当前,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边远山区中职学校的学生较为严重,这无疑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也严重影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考察等方法对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主观因素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从而为后续实施教育、进行心理干预、整体提高边远山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边远山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3-006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不良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XJK22BXL0 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生(近2.5亿)抑郁检出率24.6%,重度抑郁比7.4%,女生抑郁检出率18.9%(男15.8%),重度抑郁比9%(男5.8%),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1]。而从2022年本校的心理普查情况来看,存在一般心理危机的学生占32.37%,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占0.95%。所以,笔者以本校为基点,对边远山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边远山区中职生的不良心理问题,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边远县城中职学校随机抽取2081名学生并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68份,有效率99.3%。其中,男生904人,占43.71%;女生1164人,占56.29%;一年级806人,占38.97%;二年级805人,占38.93%;三年级457人,占22.10%;独生子女224人,占10.83%;父母离异或者丧亲的孩子706人,占34.14%;留守孩子902人,占43.62%;其他236人,占11.41%。

2.调查内容

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为基础,结合人际交往、自尊、在校适应能力、应对方式等量表的测评系统,以班级为单位進行测试。学生测试前,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在测试的时候要独立做出判断,不受其他人的影响。测试内容为“身体症状”“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信任量表”“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忍耐、合理解释、逃避、发泄情绪)”“自我力量”“自尊”“在校心理适应”“心理健康诊断”(恐怖、冲动、焦虑、孤独、自责)等方面。

3.测试结果

一年级人际交往能力测试一级预警3人,占0.3%;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一般心理问题453人,占56.2%,主要集中在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学习焦虑8个方面,其中7项一级预警的53人,占11.7%;应对方式一般心理问题435人,占53.9%,主要体现在逃避、幻想、否认等方面;在校心理适应能力测试一般心理问题410人,占50.9%。二年级人际交往能力一级预警5人,占0.6%;信任量表一级预警217人,占26.9%;应对方式一般心理问题474人,占59%;自我力量(心理资源)一级预警125人,占15.5%;自尊量表一级预警38人,占4.7%。三年级自我力量(心理资源)一级预警89人,占19.4%;考试焦虑136人,29.8%。

不良心理严重影响着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对边远地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研究迫在眉睫。

1.社会因素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会通过网络接收社会上源源不断的信息,但是因为个人的辨识度低,他们无法选择精华去除糟粕,导致一些负面消息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心理健康[2]。高度的人工智能化,也使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边远山区中职生除了担忧自己低学历就业难,还担心因为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渠道不畅等,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以桂东县为例,县域内的企业很少,学生就业几乎都需要到外地,这无疑会使学生对就业问题产生担忧,不敢去面对社会的实际环境,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3]。除此之外,一些学生选择就读中职是中考失利后无奈的选择,他们感觉就读中职学校很丢面子,当别人问起在哪里读书的时候甚至不敢说出来。进到学校后,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沉迷网络,甚至与校外的不良人员来往,从而导致不良心理的形成[4]。

2.家庭因素

(1)父母陪伴的缺失。边远山区家庭的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在孩子1岁后就交给老人抚养,再加上离异、丧亲等因素,使得部分孩子从小就缺失父母的陪伴与爱。笔者对2068名学生(以下调查样本数全部为2068名)进行了关于“中职生10岁前生活情况”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10岁前跟父母生活的有1152名同学,占55.71%;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戚生活的有893名同学,占43.18%;甚至有23名同学独自生活,占1.11%。在最需要父母爱的年龄,竟然有44.29%的孩子常年缺失了这一份最温暖的爱。这样的孩子跟父母基本没有感情,也不会与父母交流,在本该最亲近的父母身上都没有学会爱的交流,可想而知,他们长大后怎么去和身边的朋友交流?这样,就导致部分孩子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笔者还对“中职生和父母的关系程度”“中职生和父母沟通交流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和父母关系属于一般的占44.45%,不亲近的占10.24%,有心事会跟父母说的仅占45.31%。惊心的数据告诉人们:孩子的童年时期父母陪伴与爱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孤独、自卑、情感障碍、害怕表达,在困难面前退缩、逃避。还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将自己的内心封存起来,极度地渴望人际中的亲密关系,从而过度轻信别人。

(2)父母期望值过高。父母期望过高,会让孩子压力增大。笔者对“中职生压力来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51.11%的孩子认为压力来自家庭的期望。很多家長忙于生计,缺少和孩子或者老师的有效沟通,导致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无所知,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成绩很好,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在这些孩子看来,没考上普高而就读中职学校,就是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辜负了父母的苦心,对不起父母的付出。所以,这些孩子的内心充满愧疚感,轻者抑郁,重者会选择自残甚至极端方式寻求解脱。

3.学校因素

除了家庭的影响,学校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是教师方面。部分教师的思想陈旧,觉得中职生是中考淘汰者,在日常教学中也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不强,这无疑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还有的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事务时,因工作压力、心情紧张等导致的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说教师是范本,那么学生就是摹本,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5]。二是学校方面,边远山区学校的就业都是成批量推荐到企业,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不对口,大部分是在流水线,这让很多学生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还有部分学校打着“就业升学”两条腿走路的名号,一味追求文化课教学而忽略技能型学习,更关注考试分数和成绩,追求升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的升学率,使本应该学习专业技术的中职生跟普高学生一样学习文化课,更使得大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受到负面影响,甚至心理出现问题。

4.学生个体内因

(1)生理因素。中职生大多十五六岁,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很多会因为各种生理上的原因而产生自卑。如有的女生可能因为自己的身高、长相不如别人,皮肤黑或者脸上长痘痘等而产生烦恼;有的男生有可能因为身高、体型、力量等原因而产生困扰。

(2)心理因素。一是青春期的特殊性使部分中职生的情绪不稳定,自我认识不够完善,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6]。二是青春期的中职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但其中的部分人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容易因早恋而导致不良心理的产生。三是有的学生会拿自己的家庭跟别人的家庭进行对比,在心中形成落差后,会产生失落、忌妒心理。四是互联网的高度普及让部分中职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性,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进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7]。

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学生心理问题,本校从2020年起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团队,由专职心理教师和兼职心理教师来负责。以下是本校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举措。

1.高度重视,建立校园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谚语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目前,学校已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幸福教育课程教学、相关学科教学及心理文化宣传活动为载体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同时,成立了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和学校危机干预专家组,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预警体系,形成了普查、排查、日常管理和危机发生后的追踪管理的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2.心理普查,挖掘心理问题根源

本着早发现、早预防、早干涉的目的,学校每年都会利用心理调查问卷、心理教师约谈等方式对新进的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建立心理档案,目的是让相关教师具体、深入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方便以后的学生管理和心理干预。每一年,学校还会对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普查评估,进而发现问题并对前期的心理干预进行评估。

3.借助力量,及时发现问题

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很难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所以,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立了心理委员,并且每周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为他们讲解一些普通的心理知识,如突发情况的应对、沟通的技巧、如何学会识别心理健康问题等。心理委员在培训合格后,每周填写“班级心理状态晴雨表”,从人际交往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情绪情感状况、个别特殊情况、综合评价等六个维度全面反馈本班学生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交给学校心理教师,以便心理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相关学生和问题进行追踪与处理。

4.助力教师,全员参与心理健康管理

(1)建立《心理危机重点关注学生管理档案》,定期开展班主任成长辅导案例讨论会,让班主任在交谈中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促进班主任的成长。

(2)定期开展专职教师和班主任专题培训,如每半个月对专职教师和班主任进行一次心理相关知识培训,让专职教师和班主任深入学生中间,做学生信得过、靠着住、谈得来的专职教师和班主任,以实现健康教师培养健康学生的目标。

5.拓宽渠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惑。学校成立了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心育团队,设置了专门的放松室、发泄室和咨询室,并在每天中午和傍晚等休息时间也安排教师轮流值班,为学生解答人际交往等困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2)丰富生活,提升学生自信。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土特色成立了近十个社团,如茶艺社、书法社、舞龙社、摄影社等,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中职生在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中充实自己。这样,不仅能让他们放松心灵、展示自我、提升自信,还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3)多彩班会,突破心理障碍。与中职生打交道最多的是班上的同学和老师,他们最头疼的就是与同学相处的问题。所以,学校每周一会拿出第一节课,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突出的心理问题,设置不同的心理班会主题。学校还根据“班级心理状态晴雨表”反映的问题,推行多彩心理班会课。例如,一年级以“有你同行,快乐成长”“搭建心的桥梁”“你好,朋友”等心理班会来解决中职生的人际交往困惑;二年级以“我想和父母说“”爱的语言“”爱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等来解决中职生的亲子关系问题;三年级以“考前心理辅导”“闪光的期待”等来解决中职生的学习和就业心理问题。

(4)廣播律动,创设温暖情境。学校广播站开设了《心灵之声》栏目,每周播出两次,向中职生普及“三助意识”:即自觉提高心理素质,以抵御心理危机侵扰的自助意识;面对心理困扰时,能及时向外界或专业的心理机构求助,以尽快解决问题的求助意识;掌握一定的危机识别知识,对周围陷入心理危机或存在自杀危险的同学能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助人意识。学校广播站还围绕学生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生命意识等方面的困惑,优选并朗读心灵能量小故事、学生自创心理美文,启发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

(5)家校联动,共架沟通桥梁。学校建立了家校联合制度,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适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线上主要是学校建立“家校共育”微信群,并由学校心育团队的教师在群里面为家长解答疑虑,提供育孩建议;线下是学校面向各年级家长定期举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以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不定期组织“家长大课堂”活动,通过网上讨论和咨询的方式,让家长围绕“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青春期孩子沟通技巧、中职生对友谊的认识、帮助孩子改善人际关系”等内容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家校联合教育的作用。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了解什么样的人会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充分说明,学校了解什么样的学生会出现问题,比了解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更重要。边远山区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在心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要高度关注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在多方面做出努力和调整,以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2]刘倩云.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6):198-199.

[3]孟虹.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职业,2019(13): 30-31.

[4]林立宁,刘紫曦,余锦棠等.中职生心理安全的问卷初步编制及现状调查[J].心理月刊,2022,17(15):14-17+31.

[5]吴福寿,张立志.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师源性心理伤害探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04):135-139.

[6]叶纯菁.新形势下中职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3):21-23.

[7]蓝艳.对焦虑的中职生做心理辅导的方法和会谈内容[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02):7-9.

Explor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Unhealthy Psychology am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and Exploration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Li Yihua1, Guo Lifang1, He Jia2

(1.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in Guido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Guidong 425500, China; 2. Guidong County No.2 Middle School , Hunan Province, Guidong 425500,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som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specially in remote mountainou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hich undoubtedly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seriously affects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article uses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on-site visits, and inspections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from soci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school factors, and subjective factors of students. This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Key words: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family factors;schoolfactors

猜你喜欢

家庭因素心理干预中职生
受教师欢迎的幼儿家庭因素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多子女家庭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个案研究
关于家庭因素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的调研
关于家庭因素对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影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