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来苏集》“胃为三阴外蔽”探微*

2023-12-19詹晓庆茹清静褚栩霞范益辉吴亚琴姜宏伟马伟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柯氏中土厥阴

詹晓庆 茹清静 于 媚 褚栩霞 范益辉 吴亚琴 姜宏伟 马伟明

1 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2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3 慈溪市中医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柯韵伯,浙江慈溪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其疏注《伤寒论》的重要著作《伤寒来苏集》所蕴含的“以六经立法,以证统方”的学术思想开后世“辨证论治派”先河[1]。叶天士评价其疏文曰“精而不乱,深得其味”。柯氏关于《伤寒论》六经传变规律的见解颇为独到,其中关于三阴受邪传变过程中,所提及的“胃为三阴外蔽”的学术观点,与仲景注重顾护胃气思想十分契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发微。

柯氏在总论六经传变规律时认为,六经随分布部位不同,见证之期不一。太阳经部位最高,故一日发;阳明经次之,二日发;少阳经又次之,三日发,并依次三阴经见证之期,分别为太阴四日,少阴五日,厥阴六日。然三阳受邪和三阴受邪后传变途径不尽相同,三阳受邪,生热传于表,此为三阳之传也;三阴受邪,循序入藏,藏气实而不能容,则流于府。府者,胃也,胃土居中,邪气入胃则无所复传。又结合《伤寒论》第270 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2]138。柯氏认为此条文中“能食不呕”是“胃气有余”的表现,胃气有余故三阴不受邪也。缘此柯氏提出三阴之不受邪者,全藉胃为之蔽其外也,若胃气有余,三阴不受邪;胃气虚,病邪深入三阴经为患,胃气亡,水谷不入而死[3]10。柯氏认为三阴受邪,全系于阳明胃,然其论述不甚详尽,笔者基于《黄帝内经》邪中于阴的传变规律,并结合《伤寒论》相关条文,进一步阐发柯氏“胃为三阴外蔽”如下。

1 三阴受病,胃腑是邪气传变途径的关键环节

关于三阴受邪传变的记载,《素问·邪气脏腑病形》有曰“中于阴则溜于腑”[4]484,又曰“中于阴者,常从臂䯒始,夫臂与䯒,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4]484。此处臂䯒为三阴经循行之处,亦为三阴皮毛之分部。结合《素问·缪刺论》[4]307关于邪气循经络脏腑传变的有关叙述,笔者总结三阴受邪路径大致如下:邪气首先客于三阴有形之皮部(臂䯒),舍而不去,则入于孙脉,留于孙脉不去,则入络脉,亦留而不去,则入经脉,自此三阴经始受邪,三阴经脉,属脏络腑,其分布内连于脏,外散于肠胃,若脏气虚,则为直中,若脏气实,邪不能入,归之于腑。柯氏认为腑者,胃也,又《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4]479。故胃者,概指胃肠。阳明胃土居中,万物所归,病邪所入,无所复传。胃腑作为三阴受邪最终环节,胃气的虚实盛衰关乎三阴病受病与否及预后转归。

2 胃气盛衰决定了三阴能否受邪及三阴病预后转归

2.1 胃气盛,三阴不受邪,或受邪易解:具体如下。

2.1.1 三阴不受邪:阳明居中,病邪所入无所复传,胃阳强盛,而不见呕吐下利之症,可知三阴不受邪,正应《伤寒论》第270 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2]138。又可见证于太阴病篇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141。此乃太阳病误下入里,胃气亏虚,不能御邪于三阴之外,故见腹满时痛之太阴病证;若胃气强盛,太阳之邪归属于阳明之腑,而见腹大实痛之阳明里实证,故加用大黄下阳明实邪。胃阳强盛,邪不入三阴,或归于阳明胃腑。入胃腑者,其治多用下法、清法。仲景在三阴病中所论及的承气汤证、白虎汤证即属此路传法。

2.1.2 三阴受邪易解:病邪循三阴皮部、孙络、络脉而来,入三阴经为病。然胃阳强盛,虽三阴受病,但多见向愈之证。例如《伤寒论》太阴病篇第270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140。此条为太阴中风,寸脉微而不格于上,尺脉涩而不盛于下,土气来复,其脉见长,长为气治,知其病欲愈。第278条“太阴病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141。柯氏认为[3]223,七八日为太阴经气行尽,阳气来复之期,太阴中见热化,不须治之,仓廪腐秽自去,其病向愈。厥阴病篇第332 条[2]157:“厥利当不能食,反食以索饼,不暴然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第339 条[2]159:“伤寒热少微厥,若见小便利,色白者,知厥阴之邪藉少阳输转而出,若欲得食者,为胃气和,其病愈。”少阴病篇第287条[2]145:“少阴病七八日,虽见下利,然手足温,脉紧转微者,胃气来复,中土之气和也,故下利必自愈。”第288条[2]146:“少阴病下利自止,手足温者,虽身恶寒蜷缩,其为可治,因四肢为诸阳之本,禀于胃气,土气复,故可治。”第362 条[2]163:“少阴负趺阳,脉有胃气,其病为顺。”以上为三阴受病,若见胃气和,其病易治或自愈。

2.2 胃气虚,三阴深受其邪:胃气虚,不能纳运水谷,病邪深入三阴经为患,其症多见吐逆、下利,如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少阴病“欲吐不吐、自利而渴”、厥阴病“饥而不欲食、下之利不止”等。若胃气衰亡,常见水浆不入、下利不止等危重死症。

2.2.1 胃气虚衰,邪入太阴:脾胃居于中土,脏腑相连,经脉互相属络,胃虚则脾虚,所谓“胃家不实即属太阴病也”[5],故太阴病常见胃虚上逆之症,其提纲条目第273条所谓“腹满而吐,食不下”即是,若下之,土愈败而胃愈逆,甲木不舒,痞郁于胃口,出现胸下结硬[6]。又仲景为太阴病证治立法,示苦寒“大黄、芍药”以为戒,体现顾护胃气的重要性,详于第280 条[2]142:“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此胃家虚可知也,设当行通因通法,用大黄、芍药等寒凉阴药时,应减之,以其人胃气虚弱,若重用阴药,胃气亡而不守易动故也。”意在指出太阴病用药需顾护胃气,忌用寒凉。

2.2.2 胃气虚衰,邪入少阴:少阴主枢,上火下水,其交济全赖于中土之气而达于四旁,胃气绝,常见阴阳离决之危重症,如少阴病篇296条[2]14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此乃中焦胃气虚衰,水火不交于中土,上格则吐,下脱则利,阴不得阳为燥,阳不得阴为烦,气绝于外者故四肢逆冷,而成死证。又如第309条阴阳不济,烦躁甚欲死者之吴茱萸汤证;第316 条阴阳相格,脉微欲绝之通脉四逆汤证;第315 条阳格阴脱,下利不止之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皆为阴阳相格、胃气衰败之重证。除此又有中土衰败,水气不治,而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或咳、或利、或小便不利、或呕之真武汤证。

2.2.3 胃气虚衰,邪入厥阴:厥阴风木主气,其寒热胜负转换,决于胃气也。胃气存,则热多于厥,能食、利易止,若胃气虚衰,则见厥多热少、呕吐、哕、下利等症,甚至除中、脉绝、真脏脉等危重症;如厥阴病篇第380 条“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2]166。此条为伤寒误治,大吐大下伤其胃气,又因极汗损其阳,中焦虚寒,复与之水,水气上逆而致哕证。又如第332 条、第333 条中所论及凡厥利者,或伤寒脉迟,又彻其热者,若反能食,除中,必死。除中者,中气除而外去,胃气亡也。又有第362 条、第368 条、第369 条,厥阴脉绝,不还者,或下利,脉反实者(真脏脉),则死。皆中土衰败,胃阳之气不至手太阴,而见死脉。胃气虚衰,除以上哕、除中、脉绝等症外,还有吐逆、下利不止等阴盛格阳之重症,如第359 条寒格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第370 条里寒外热之通脉四逆汤证,第377 条、第378条浊阴上逆之吴茱萸汤证。

3 结语

外邪沿皮毛、孙脉、络脉、经脉、脏腑循序入三阴为病,胃气作为邪正相争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决定着三阴病的预后转归。胃气强,三阴不受邪,或受邪易解;胃气衰,外邪深入三阴为患;胃气亡,则见水浆不入、吐利不止、烦躁欲死、四肢厥逆等危重症候。纵观柯氏基于中医经典提出的“胃为三阴外蔽”观点,实则是仲景重视顾护胃气思想的充分体现,其不仅为临床医生诊疗三阴病提供思路,同时也丰富了仲景以六经为基础的辨证体系。

猜你喜欢

柯氏中土厥阴
基于柯氏模型评价思维导图在规培护士临床思维培训中的应用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
柯氏模型在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游走“中土世界”——皇后镇以东
游走“中土世界”——瓦纳卡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