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配方馒头对T2DM患者血糖的影响

2023-12-18衡春妮赵小红鱼馨文李思敏张文成

中国粮油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麦粉糊精馒头

衡春妮, 高 彬, 赵小红, 鱼馨文, 孙 飞, 李思敏, 张文成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西安 710038)

随着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的快速增加,其医疗经济支出已给世界经济和卫生系统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饮食中膳食纤维的缺乏和体力活动的减少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可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2, 3],高膳食纤维饮食还可改善超重及肥胖患者的腰围[4]。抗性糊精(RD)是一种来源小麦或玉米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人体摄入后在小肠中水解不完全且吸收较少,大部分在结肠发酵[5]。研究发现正常人摄入抗性糊精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对结肠生态环境产生有益作用[6],抗性糊精还可改善超重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7, 8]。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小麦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馒头是生活中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方式,全粒小麦富含多种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小麦粉的加工方式决定了小麦粉膳食纤维的差异性。小麦粉中添加抗性糊精来提高膳食纤维量在国内外应用广泛[9, 10]。因此研究小麦粉中添加较大剂量的抗性糊精,即随着膳食纤维量的大幅增加,餐后血糖是否会出现更显著的降幅,以及比较常用3种配方馒头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且符合入选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5例,实验中脱落5例,富强粉馒头组1例转科(完成实验34例)、全麦粉馒头组2例中途退出(完成实验33例)、抗性糊精馒头组2例病情发生变化终止实验(完成实验33例)。

入选标准:1)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降糖药物治疗且血糖稳定;2)近期体重稳定者;3)年龄25~70岁。

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患者;3)手术、创伤、发热等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4)存在腹泻或食物吸收障碍等胃肠道疾病患者;5)严重过敏体质患者;6)妊娠或哺乳期患者;7)任何其他原因,判定为不能完成本研究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纳入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馒头制作方法

3种馒头干粉质量均为50 g,小麦富强粉即特制一等粉,全麦粉为全粒小麦碾磨制粉,抗性糊精。富强粉馒头由50 g小麦富强粉制成,全麦粉馒头由50 g全麦小麦粉制成,抗性糊精馒头由35 g全麦小麦粉和15 g抗性糊精制成,采用常规制作馒头方法。按照日常的饮食习惯,早餐体现合理搭配的原则,每组除进食实验用馒头外,实验餐还包括1袋200 mL的纯牛奶(全脂灭菌纯牛奶),150 g凉拌黄瓜小菜。3种馒头营养成分计算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11],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1.2.2 血糖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均在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由经过专业培训的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操作,早餐前统一采集患者指尖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血糖,使用Nova StatStri型血糖仪。

1.2.3 实验方法

受试者于实验前1日晚餐进食医院统一配送的标准糖尿病餐,实验当日暂停早餐的降糖药物,检测空腹血糖后立即进食实验餐,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监督进餐过程,确保患者按要求进餐,且2 h内不摄入其他食物和水。从进餐第1口开始计时,2 h后测量餐后血糖。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间隔3 d为洗脱期,洗脱期食用食堂配给的标准糖尿病餐,各组于第5、9天早餐时交换食用馒头的种类。即各组在第1天进食富强粉馒头、全麦面馒头和抗性糊精馒头的实验餐;第5天交换馒头种类,进食全麦面馒头、抗性糊精馒头和富强粉馒头的实验餐;第9天摄入抗性糊精馒头、富强粉馒头和全麦面馒头的实验餐。受试者每次进食实验餐时评估馒头的口感、饱腹感及接受程度并打分(总体满意度分值为1~4分,与富强粉馒头相比较,依据受试者的主观感受打分)评分规则:1)口感(很好4分,较好3分,一般2分,较差1分);2)饱腹感 (强3分,一般2分,差1分);3)接受程度(非常能接受4分,能接受3分,勉强接受2分,不能接受1分)。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L,QU)]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血糖差值的比较使用配对样本Wilcox秩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讨论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受试者一般资料见表2。

2.2 进食不同种类馒头实验餐后血糖的变化情况

受试者进食不同种类馒头的实验餐结果见表3,各组之间空腹血糖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全麦粉馒头组和抗性糊精馒头组与富强粉馒头组相比较,餐后2 hPG均显著降低(P<0.05)。干粉均为50 g的全麦粉馒头和抗性糊精馒头与富强粉馒头相比,提供的膳食纤维量明显增加,其中抗性糊精馒头的膳食纤维含量最高。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率与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关系密切,膳食纤维在胃中形成黏性溶液并延缓胃排空和肠道中葡萄糖的吸收速率[12, 13],富含膳食纤维的药食同源馒头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餐后2 h血糖[14],富含燕麦纤维的馒头和抗性淀粉馒头均有改善健康人群餐后血糖的作用[15],添加菊粉和抗性糊精的奶粉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16],添加抗性糊精可提高T2DM女性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17],基础研究证实抗性糊精可通过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18]。研究发现全麦粉馒头和抗性糊精馒头与富强粉馒头相比,均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还发现餐后血糖降幅并不与食物中的膳食纤维量存在正相关,即膳食纤维增加到一定剂量后,餐后血糖的降幅将不会继续随着膳食纤维量的增加而增加,为糖尿病患者选择口感更好、更加经济、营养更全面的全麦粉馒头提供了参考。

表3 进食3种馒头的实验餐FPG和2 hPG的变化

2.3 进食不同种类馒头后2 hPG与FPG的变化量情况

以FPG为基线,用2 hPG减去FPG的值(Δ2 hPG),作为进食不同种类馒头后血糖的变化量,结果如表4所示。进食3种馒头后,全麦粉馒头组及抗性糊精馒头组的血糖变化量均显著低于富强粉馒头组(P<0.01)。全麦粉馒头组和抗性糊精馒头组之间的血糖变化量(Δ2 hPG)没有统计学差异。从制作工艺上全麦粉为小麦颗粒整体研磨后所得;富强粉为小麦颗粒整体研磨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掉全部的麸皮、部分糊粉层后获得的精小麦粉;抗性糊精则是由淀粉用特定的工业技术按照一系列的提取处理并精炼加工而成。故全麦粉较富强粉营养价值更高,对小麦的利用程度更高,且更有助于降低患者餐后2 hPG。和抗性糊精相比,全麦粉具有生产工艺更加简单,获取更加容易,特别是价格更加低廉等优势,因此在日常生活的可及性和性价比上全麦粉馒头具有更好的推荐性。

表4 进食3种馒头的实验餐后Δ2 hPG的变化量情况[M(QL,QU)]

2.4 不同种类馒头口感、饱腹感和接受程度情况

受试者对不同种类馒头的口感、饱腹感和接受程度进行打分,结果如表5所示。3种馒头的口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全麦粉馒头和抗性糊精馒头与富强粉馒头相比,口感得分较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饱腹感和接受程度上,没有统计学差异,且二者的能量也较富强粉馒头低。因此,推荐使用全麦粉馒头和抗性糊精馒头作为T2DM患者更优质的主食选择。此外,抗性糊精作为一种低热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酸热稳定性和食用安全性好,结合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血糖和调节血脂等多种有益的作用[19, 20],可在小麦粉制品中广泛推广应用,以增加T2DM患者日常饮食中的膳食纤维。

表5 不同种类馒头的口感、饱腹感和接受程度得分情况(x-±s)

3 结论

本研究主要通过进食不同配方馒头实验餐来观察T2DM患者餐后血糖的变化,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选择提供更好的参考。结果显示受试者进食不同种类馒头的实验餐,各组之间空腹血糖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全麦粉馒头组和抗性糊精馒头组与富强粉馒头组相比较,餐后2 hPG均显著降低。进食全麦粉馒头及抗性糊精馒头的餐后血糖变化量,均显著低于富强粉馒头。全麦粉馒头组和抗性糊精馒头组之间的血糖变化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富强粉馒头的口感要好于全麦粉馒头和抗性糊精馒头,3种馒头的饱腹感和接受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全麦粉馒头和抗性糊精馒头较富强粉馒头,对餐后血糖稳态的维持效果更好,是理想的主食选择。抗性糊精在代谢方面的多种有益作用,将在糖尿病患者饮食中更广泛的普及。研究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选择,为馒头生产厂家的原材料选择以及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特别是主食的选择提供参考。

由于研究仅为1次干预,长期食用不同馒头对血糖、对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将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麦粉糊精馒头
全麦粉营养及生产工艺展望
低吸湿性交联麦芽糊精的制备方法
“馒头办”没了吧?
朋克养生:可乐加“泻药”
糊精丁二酸酯对水泥水化历程影响的研究
全麦粉营养功能成分分析评价
买馒头
全麦粉对油条面团和油条质量的影响
半个馒头
燕麦糊精脂肪替代品在低脂奶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