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因材施教”的当代教育价值
2023-12-18董楚妮
董楚妮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 712082)
因材施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当代教学与德育原则,兼具了中国优秀教育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新发展,需要新人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之一便是“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如何培养各领域所需人才,关键在于如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体现了对人才的有效识别[1],突出了人尽其“才”这一关键。孔子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实践者,宋代朱熹将其理论化、系统化,进而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随着后世中西方学者对因材施教理解的不断深化、革新、扩充,该理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真理。现代的许多学者都关注到了该理念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实践。然而,当代教育阶段“考研热门”“唯分数论”“主副课之分”等现象仍然盛行,整个中国教育都在内卷。这种情况是对个体“才”的浪费,也是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下,高质量发展的社会需要高质量的教育,而要实现高质量和高公平的教育,就需要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上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2],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全面人才。正如著名学者爱因斯坦所说:“对于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这表明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需要反复被“雕刻”。
一、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提出
(一)因材施教的前提:全面“识材”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即对学生进行多角度了解。孔子对弟子差异的认识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性。弟子们的个性因人而异。孔子对于两个弟子同样的提问“闻斯行诸?”,回答却各有不同。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3]”。而对于冉有,孔子却干脆回答“闻斯行之”[3]。因二者个性不同,回答亦有不同。第二,能力。孔子弟子,有的闻一以知二,有的闻一以知十。对于弟子问“仁”,孔子回答也是各有所异。回答颜渊为“克己复礼为仁[3]”,回答子贡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第三,特长。颜回的德行出众,宰予和端木赐等人言语了得,卜商、言偃等人文学水平较高,冉求、仲由等人喜钻研政事。第四,年龄。孔子在不同年龄段都有收弟子,其弟子年龄也参差不齐。经考据,仲由被收为弟子时年龄在7~15岁之间,颜回是30岁左右,曾参是50岁左右。
可见,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其弟子进行全面识“材”,并根据其特点展开具体指导,这也是当代人才培养应学习之处。
(二)因材施教的途径:“行教”大于“言教”
在此处,行教有两层含义:孔子采用“行”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注重对弟子的“行”施教。孔夫子“诲人不倦”,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3]”,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因此,诲人不倦,主要在其“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3],也强调了“行教”。此处的“行教”包括了四部分:首先,“行”从于心,强调表里如一。孔子认为,只有内心与行为相一致才能称之为君子。其次,“行”而有恒,强调行为的坚持不懈,赏识有毅力的人。再次,“行”知分寸,强调做事做人要“知止”。在孔子看来,“恭而无礼则劳……直而无礼则绞[3]”表明了恰当的行为是“知止”的结果。最后,“行”见于事,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在孔子看来,学“文”的目的,不只在个体精神的怡然自乐,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的效果:人尽其才
孔子的优秀弟子中最杰出的十位被称为“孔门十哲”。他们在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下,各有所成,有从教、从政,也有从商、管理、襄礼,可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子贡,擅长言辞,曾多次代表孔子与各国君主交涉,孔子根据其特点进行施教,子贡最终成为一名优秀外交家。冉有,擅长德行,曾任鲁国司寇、司马、司空等职,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德行家。冉求,他未成为孔子弟子之时,秉性不佳,后来经孔子谆谆教导,其品德、性情逐渐改善,在历史上有其率众将士抵御敌军最终大胜的记载。此外,颇有名声的学生还有任鲁国司马的子张、鲁国司寇的子夏、鲁国司空的宰我、齐国大夫的子游以及一生孜孜不倦的颜回。因而,后世以“登堂入室”来比喻孔门弟子各方面的成就,上述人等可谓是“登堂”之代表,是孔子因材施教成果的体现。
二、“因材施教”思想的后世发展
“因材施教”始于孔子,对后世的发展具有“同心圆扩大型”的影响。孟子继承其因材施教的思想,主张“教亦复述”,从性善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均本善,是环境造就了个体的才能差异。此外,孟子还提到了君子的三大快乐,其中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孟子惜才爱才的体现。
秦汉时期,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因材施教受到了众多教育家的青睐,被普遍采用,如董仲舒、郑玄、徐干等人对因材施教各有见解。
唐朝,韩愈独辟蹊径从人才任用出发,以“因材而用”的思路来看待因材施教,认为培养人才像构建房屋用的木材一样,大小长短各有用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质地”成就他们。
北宋初年,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也称“苏湖教学法”,将因材施教予以透彻实践。胡门弟子,各有才能,原因在于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分到了“经义”“治世”两斋。这种因材施教既体现分科教学的性质,又为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指导。
宋代“二程”(乃程颐、程颢)也推崇因人而教的思想。他们将其概括成“因材施教”的思想,上升到理论高度,也有了“西北东南,人才不同,气之厚薄异也[4]”的人才培养独特见解。“君子教人,或引之,或拒之,或各因所亏者而成之而已[4]”,体现了因人而教。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概括孔子教学思想时,提炼出“因材施教”四个字。这是“因材施教”这个名词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此外,朱熹主张从“人性论”出发,提出教育“必尽人之材[5]”,不仅做了理论论证,而且在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新措施。
明代,陆王心学代表人物王守仁,把“心理”的观点融入因材施教,赋予因材施教一个全新的阐释,即通过教学不但能够使人学习知识,发展人的道德理性,而且有利于成就个体的独立人格。“因人而施,质异也;同归于善,性同也[6]”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就学习者的主观个性,完成个人独立人格,这是对于孔子思想的跨学科发展。后续仍有大量学者对这一原则进行发展性解释,包括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
根据上述对因材施教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得知,因材施教在各位学者的发展下不断系统化、清晰化。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是具有动态性的教育命题。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具有“因人而教”的性质,这符合我们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此外,这一教育理念也体现了历史性、发展性、独特性、包容性等特点。
三、“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学生观: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慧眼识才。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性格、需求、兴趣等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三全育人”的要求,更加强调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积极性不再高涨如初、部分学生假性参与等现实教学中正在发生的情况,教师应积极思考并结合实际应用教学策略。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可以采用合作小组、讨论小组、互助小组等方式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这些方法有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授人以渔,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师观:教学相长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7]”教师应主动实施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被看作权威,扮演着灌输者和教导者的角色,面对学生,尽管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其价值,但教师很难客观地“识才”,从而难以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认知,转变为引导者和示范者,以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叶澜教授曾说过:“新课堂要求教师捕捉和判断学生的各种信息,然后重新组织课堂,以促进特定情境下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捕捉、判断、重组”突出了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掌握新的教学技术,以创造更加多彩的课堂。这使他们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灯塔”,成为真正关爱学生的老师,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三)心理观:重视人格教育
虽然因材施教中包含的人格教育自王阳明的“心学”之后正式成为一派,但其实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所体现。孔子及儒家一贯的主题是修、齐、治、平。其中修身是根基,孔子提出内“修己”,外“安人”,更是强调了个体人格培养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所有的不良行为、品德问题都可以归于人格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也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三观,塑造健全的完整人格,这是当下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应该共同达成的目标。
(四)道德教育:“德”“才”兼备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肯定道德教育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与“才”,在因材施教中也得以体现。孔子最为看重的是学生的德行,也极其重视自身的德修,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吾日三省吾身”,表明“德之不修……是吾忧也。”学古通今,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重知轻情、重智轻德等现象导致学生知情割裂,变成一个个只会学习的“机器”。“立德树人”,先以“德”立,才能树“人”,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这对当代道德教育有以下启示:首先,“明德”而后“亲民”。作为教育者,应该先重视自身的德行,重视自身修养定有“不言之教”。其次,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孔子有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原句引申意为教师教育学生,用道德加以引导,制定适当的班规用以整顿,会使学生有廉耻、敬畏之心。最后,教师面对不同学生道德发展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德育方式。
(五)教育与科技:个性教学模式
在人工智能大背景下的时代,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人才培养更需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Chat GPT的问世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这是一个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具备绘画、编程、撰写论文、活动设计、翻译等多种能力,甚至可以像真人一样与操作者对话。一些教育学者担心新技术的出现会对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论文撰写、考试作弊设备防不胜防、学生的作业依赖智能选择“不劳而获”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应该利用好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那如何协调IT技术与教育人才之间的关系?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个性化教学模式,通过构建AI赋能和产教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四、结束语
经典的理论是常提常新。为了最大程度地挖掘儒家“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我们必须考究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细节,以及后世对因材施教的发展,使当代人才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石。始于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以人为出发点,顺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对“生何以成人、何以成才;师以何教人、以何为师”首创式地展开教学,帮助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注重生本、师长、心理健康、德育,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教育与科技的新融合。这不仅是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推动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传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