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学模式的财务会计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3-12-15程会洁刘辉
程会洁 刘辉
摘 要:教育部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学”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打造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针对财务会计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高阶认知能力和训练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搭建了“2+3+3”智慧教学模式,借助多渠道教学资源实现知识面拓宽,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智慧教学;财务会计学;课堂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编号:2021SJGLX466);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编号:YJS2023AL89);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hjy22—137)
作者简介:程会洁(1991— ),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财务与会计;刘辉(1979— ),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与会计。
教育部2018年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快构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互联网+智慧教学”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迫切需要从教学理论上回应智能化发展。目前对智慧教学概念有着多元理解,需构建主客体尺度统一的实践新路径。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载体,以提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质量和效果为重点,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深度融合。
由于培养方案调整后,财务会计学课程课时不断缩减,而本课程又面临会计准则不断调整更新,存在课时不足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观念。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是靠教师来教,被动接受的多,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以往的教学更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层面的培养,对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基本学术素养的高阶内容训练较少。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服务能力不强,教师基本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在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要举新旗帜、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针对问题制定新举措,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
本课程以课题组自主研发、匹配度高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主要网络学习资源,以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业评价三个方面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紧紧抓住“45分钟课堂”这一主战场。以慕课堂APP信息化工具为武器,将2个环节的课程内容进行线上和线下的重构,让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与时代同步,打造高水平的学习课堂。采用课前、课中、课后3段式的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推行授课与研讨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多渠道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探索信息化赋能课堂的纵深发展。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开辟成績考核3个模块,实行全程学习考核。
一、实施方案
基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财务会计学的自建优质线上资源——国家线上一流课程的上线平台为中国大学MOOC,本项目在构建财务会计学智慧教学模式时运用与之相配套的“慕课堂”这一智慧教学工具。
(一)“慕课堂”智慧教学体系设计
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教师与学生在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训练的全过程沟通与及时反馈,在课程平时考核与课程试卷测试中突出可操作性和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首先构建慕课学习环境,适配慕课重新制作手机课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然后利用“打开投屏”“讨论”“点名”“问卷”等按钮,进行APP和计算机界面的同步教学。最后,通过发布“课外任务”向学生手机端推送课后作业试题和课前需要预习的在线自学视频,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教学重点进行及时、快速的调整。
(二)“慕课堂”教学资源共享库
根据财务会计学特点,重点建设课件、习题、典型案例、扩展阅读等共享资源库,具体包括建设的标准、思路及建设内容,从而加强师生互动和线上线下互动。
(三)“慕课堂”智慧教学团队
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原则,确定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教师管理、教师评课等内容。其中,重点内容为慕课堂APP的训练,构建团队成员协调配合机制,安排团队教学计划。
(四)“慕课堂”智慧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采用签到、学习视频进度、跟帖情况、网上随堂测试、作业互评、学习态度等形成性测评手段,利用“慕课堂”教学工具,全程跟踪第一阶段学习者的网上学习数据,再通过总结形成性测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考察学习态度等几个环节进行总结测评。通过设置问卷,对使用“慕课堂”智慧教学模式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听取他们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
二、智慧教学“2+3+3”财务会计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以自主开发的、匹配度高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主要线上学习资源,运用配套的慕课堂信息化教学工具,融入信息化教育理念,构建“2+3+3”智慧教学模式,以推动财务会计学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建设。
(一)线上、线下2环节课程教学内容
线上:概念、分类及简单实务处理等初阶内容;课后的知识巩固、拓展阅读、重难点的回顾梳理和查漏补缺。
线下:中、高阶知识理论体系和重难点;复杂的案例拓展;需要团队合作的研讨及翻转课堂内容。
(二)课前、课中、课后3段式教学组织实施
课前通过任务驱动法布置在线自学和预习内容,学生按照发布的学习任务单要求,利用本课题组建设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进行线上学习。
课中通过面授开展线下教学,教师运用“慕课堂”测试学生自学效果,串讲错误较多的内容;针对重难点和提升能力素质的内容,采用互动参与式线下教学。教师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两组PK式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式小组研讨和跟踪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线下教学全过程,有效促进资源共享、互动交流、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达到智慧教学的要求。
课后通过课程平台巩固与拓展相关知识,教师在线布置章节测试和作业,学生在线参加测试、讨论,完成线上线下作业(含个人作业和小组任务),批改由系统自动批改、学生互评与老师评阅相结合。
(三)成绩评定3模块
改革评价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为学情诊断、综合评价和学业规划提供支撑,实现基于数据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成绩评定由期末试卷成绩、线上学习成绩和平时成绩3模块构成:总成绩=期末试卷成绩×60%+线上学习成绩×30%+平时成绩×10%。其中线上学习成绩包括线上章节测试(20%)、线上期末测试(50%)、线上讨论交流(30%)三部分内容;平时成绩通过作业(25%)、慕课堂练习和考勤(25%)、翻转课堂(50%)进行评定。
三、实践总结
(一)信息化赋能课堂深度发展
以自主开发的、匹配度高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主要线上学习资源,利用“慕课堂”等工具,通过单个课时内技术支持的情境创设、学情分析、重难点突破、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评价反馈以及单元教学中技术支持的问题分析、持续探究、综合解决等,探寻信息化赋能课堂发展的切入点,达到混合式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
注重对学生掌握前沿知识的培养。及时根据财经政策变化,采用学生参与的场景式、访谈式教学视频录制,借助中国大学MOOC平台,实现线上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在线下课堂,教师结合最新的公司案例和学术论文,利用慕课堂教学工具提前推送任务单,将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与时俱进,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多渠道贯彻课程思政
“2+3+3”智慧教学模式注重通过多渠道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以塑造学生诚信的道德品格、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强调将德育寓于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时刻提醒学生注意防范职业道德风险,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蔡宝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理念、特质及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
[2]时军,曹晓雪.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互联網+智慧教学”背景[J].财会通讯,2022(15).
[3]马鸿霞,朱德全.器以载道与学以成人:智能化时代教学价值的逻辑理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0(4).
[4]罗生全,张雪.智慧教学概念的多元理解及新解释[J].中国远程教育,2022(11).
[5]黎琼锋.唤醒主体:高校智慧教学的实现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
[6]张秀梅,田甜,田萌萌,等.近十年我国智慧教学研究的演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20(9).
[7]程钢,杨杰,王磊,等.智慧教学环境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J].测绘通报,2021(12).
[8]宋丹,胡瑛,方正军,王宁.基于学情数据的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6).
[9]杨鑫,解月光.智慧教学能力: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能力向度[J].教育研究,2019(8).
[10]林书兵,陈思琪,张学波.从数据素养到数据智慧:教学决策的实践脉络与绩效追问[J].中国电化教育,2021(9).
责编:应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