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6-12-20韩小强
摘 要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课程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合理、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及学生课程参与自主性不强等现象。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如何借鉴当前大规模开放课程的优势,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大规模开放课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近年来,大规模开放课程的悄然兴起给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改革方向。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思想、教学评价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从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曙光。由于技术和教学方法的限制,传统课堂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大规模开放课程不是传统课堂的结束,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延伸,高校课程教学应采取传统课堂为主,开放课程为辅的教学模式。
1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从2010年开始,知名高校的开放课程逐渐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中,部分高校甚至开发了专用的开放课程平台,由此引发了通过视频开放课程学习的风潮。2014年,网络上开放课程的数量比去年多了一倍,学习者的数量近1800万。2015年我国大学开放课程的发展已经从学习借鉴步入了建设实践阶段,呈现出以自主学习、合作共享等优势特征。按开放课程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今后的开放课程要着重实现的便是如课堂教学中能够自由交流的功能,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视频开放课程的阶段。
2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优势
2.1 课程体系多元,利于学生学习。
大规模开放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与常规授课不同,它的课程设置更为灵活,课程框架稳定,内容设计合理,课程时间利于自主学习,为网络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高校名师发布在网络平台的视频课中,可以查看布置的作业和课堂笔记,能够促进学习有效展开。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开放度高。
通过大规模开放课程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免费获取来自名牌大学的资源,不受时间、地点、学习工具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及需求选择多元化的开放课程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完全自主学习。大规模开放课程主要的学习形式就是通过话题的讨论展开学习,所有学习者都可以互相进行交流,提出疑问,寻求解答,从不同的观点中获得启发。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班学生,教师讲,学生记”的“封闭性灌输式”课程教学模式。
2.3 教学理念先进,培养方式多样。
通过大规模开放课程可以实现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有指导的探索研究式学习的转变,学生有机会接受尽可能广泛的学术熏陶,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现代教学技术,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合作和探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夯实自己的基础。
2.4 课程受众面广,课时时限性弱。
大规模开放课程是高校名师录制的课程,是一种可以共享的网络资源,所有的学习者都可以参与学习,给学有余力且积极进取的学习者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网络便可以学习重点高校知名教授的课程。并且,课程经由录制后,在课程有效期内能够持续使用该资源,对自己有所帮助。
2.5 课程参与自主性强
学生在进行学习大规模开放课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进行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充。
3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3.1 名师授课,形成优质教学资源。
大规模开放课程是由重点高校的知名教授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他们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都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巨大的知识储备量。首先,在知识量上给了学生能够信服的基础,知名教授不必为了评职称及科研项目而花费太多的时间,能够静下心来为教学付出更多的精力;其次,弥补了区域差异引起的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其能够通过借鉴知名高校的教学方法改善本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再次,录制课程期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可以将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使教学过程更加游刃有余,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积极探索,逐渐向培养具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3.2 建立机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从国外经验来看,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不同机构的整体、协同发展,是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是开放课程良性发展的保障,促进学校、企业单位、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共同推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尽快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并能确保每项政策方针落实到位,实现学校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便能够使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也会加大教学质量提升的效率。
3.3 创新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大规模开放课程展现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科目上,能够突破专业限制,开放部分优质课程作为试点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使其视野变得更为开阔,开发出更为现代化、人性化的教务管理系统,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且有据可查;在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接受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组织结构上能够变得更为具体,学习内容从系统性、完整性向个性化、碎片化过渡;在教学方式上,逐步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向线上学习、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3.4 全面考核,教学评价多元化。
首先,从单一的成绩评价变为多元化评价。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做到有新意,不失真,有计划,易实施,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的卷面成绩、协作能力、实践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其次,从学生的每一门课程进行评价变为以一个学生各个学科的综合成绩进行评价。将各科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使其目标一致、团结一心,共同培育每一个学生。再次,从单纯的学校评价变为由网络平台通过广泛搜集学习者对授课教师的综合评价,可在课程中、课程结束时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在教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积极借鉴突显时代特色和满足学习者现实需求的学习形式,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其自身独有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相信将逐渐对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方法和手段起到长期深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志,2013(04):67-75.
[2]罗学东,罗文旭.多伦多大学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110-112.
[3]范建丽,方辉平.后MOOC时期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5(12):88-92.
[4]马红亮,Stephen Powell,傅钢善.引入国外开放课程构建网络学习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1(09):68-74.
作者简介
韩小强(1980-),男,汉族,甘肃省临洮县人。现为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与网络教育。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