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主题式阅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2023-12-13何彩娥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笔者文本课文

■文/何彩娥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总是执着于课文,学生的所得就是极为有限的。只有让学生大量涉猎,才能丰富学生知识,锻炼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从主题式阅读的运用展开分析,旨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精选阅读主题,筛选阅读素材

主题阅读是以特定主题及阅读素材为基础的阅读模式,想要提高主题阅读的质量,教师必须谨慎选择阅读主题及相关素材,可以从学生的成长、学习特点及教材内容等方面选择。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都可以作为阅读主题参考,这些单元主题是由教育专家联合制定的,其中收录的课文和学生的成长、学习特点非常契合,如有的主题与“尊敬父母”相关,有的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有的重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共8个单元,涉及的主题有校园生活、秋天的美景、童话、预测、观察、自然风光、大自然、爱。秋天的美景这个主题下的课文除了三首古诗外,还有三篇较为简短的课文,如《秋天的雨》。这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展现了秋天的美,有的表达童真童趣,有的表现秋天的成熟和收获,有的呈现了秋雨的灵动。在教学本单元主题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组秋日风情的图片,让学生围绕“美丽的秋天”展开联想。接下来,笔者以该主题为出发点,为学生拓展了课外阅读素材,如《美丽的秋天》《我爱秋天》《三峡之秋》及《五花山》等。这些素材洋溢着满满的秋意,且与单元主题完美契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独特韵味。

在筛选主题阅读素材时,笔者非常注意素材的难度和篇幅问题,且其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中享受主题阅读的快乐,从而将阅读深入下去。

二、制订阅读目标,提高阅读成效

主题阅读涉及多篇文本,而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5 分钟,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如此紧凑的时间里教师是很难高效完成主题阅读任务的。因此,在制订主题阅读目标时,教师可从三维目标出发,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在主题阅读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清晰的表述,让学生明确阅读时需要完成的任务、应该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题阅读效率,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一文主要讲述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这是一篇经典的神话故事,学生特别感兴趣。因此,笔者以“美丽的神话”为主题,在班级中组织了主题阅读活动,为学生拓展了《哪吒闹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阅读素材,并为学生拟定了如下的阅读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故事中每个人物的特殊经历,体会这些神话人物具有的精神及品质;(2)了解神话故事独有的特点,从生活化的角度思考神话故事的内涵,体会生活和神话之间的差距,了解神话故事所运用的夸张表现手法;(3)分析神话人物,感受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阅读目标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还能够让学生沉浸其中,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在阅读中获得成长。

三、紧扣阅读主题,设计教学流程

如果将阅读主题比喻成“窗口”,那么该主题下的所有文本素材便是“景”,只有通过“窗”,才能看到“景”。所谓主题阅读就是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展开的阅读活动,“主题”便是阅读活动的精髓所在,脱离了主题的文本,就不能称其为主题阅读了。因此,在组织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应紧扣阅读主题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流程中充分感知主题的深刻内涵。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又能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例如,笔者根据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 单元的内容在班级中开展了“美丽的大自然”主题阅读活动,要求学生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镇》《富饶的西沙群岛》等。笔者对具体的教学流程进行了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在阅读以前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如搜集与小兴安岭、海滨城市及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等。其次让学生精读文本,这是整个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笔者围绕这些文本设计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设计了随堂练习活动,如选取文本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仿写,还抛出了一些有趣的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如你最喜欢去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等,这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后,笔者对主题阅读活动进行了总结。如此一来,既完成了整个阅读流程,又加强了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可见,在组织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单元主题的内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主题阅读活动才算是圆满的。

四、促进学生交流,深刻剖析主题

在主题阅读活动中,交流环节是极为关键的,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学生阅读推荐素材后,教师可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班级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在互动环节中,教师可以将主题素材中的1~2篇文章作为精讲内容,并通过提问、话题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文本对话。学生在交流中深刻剖析主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主题内涵,这样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文本素材的理解。

例如,在组织“哲理性寓言故事”主题阅读活动时,笔者为学生筛选了《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纪昌学射》《自相矛盾》等素材。在讲解《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时,笔者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问道:“这个农夫为何不去干农活,而是守在树桩旁边?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了吗?”接着,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与组员讨论刚才的问题。小组互动后,笔者组织学生集体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在互动过程中,有的学生说这个农夫之所以守在树桩旁边,是因为曾经遇到了一个撞在树桩上的兔子,他以为每天都可以这么走运,所以干脆不去做农活。但是这样的运气不可能每天都有,所以农夫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让原本可以产粮食的地逐渐荒芜。此时,笔者继续问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后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即便有也是偶然事件,人还是应当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现实。”笔者讲完这个寓言故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阅读其他相关的文本。这样一来,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刻领悟单元主题的内涵,还能够提升自身阅读能力。

主题讨论是整个阅读活动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在课堂中,教师可围绕一两篇素材进行精讲,并向学生示范互动的相关流程,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阅读剩余的素材,并在阅读中完成互动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领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鼓励实践拓展,强化阅读效果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实践拓展是最后的步骤,但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这一步,导致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主题阅读的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阅读多篇文本那么简单,而是让学生借助阅读加强实践,在实践中领会主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融入实践,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主题阅读的领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不同主题阅读活动时,应围绕主题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保障实践的效果。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文章先写沿途所见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然后写内洞,最后出洞。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笔者设计了“走进大自然,融入自然风景”这一阅读主题,并组织了不同形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自己喜欢的景区的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后加上一些真实的图片信息,完成一篇精彩的游记,并将景区介绍给身边的朋友,可以向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真实见闻,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拍摄一个10 分钟左右的视频,并在视频中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可以将视频发送到朋友圈,比一比谁的视频拍得最好。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旅游经历制作一幅手抄报,展现祖国的壮丽河山。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对阅读主题的领悟和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主题阅读的认识,教师可以从主题出发,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主题,在实践中感知主题,在实践中领悟主题,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增强师生互动,引导主题感知

主题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拓展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认知。由于小学生语文素养有限,他们在阅读这些文本时,很难捕捉其中的深意,经常停留在浅显阅读层次上。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教师一定要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主题阅读实施过程中,应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频次,密切关注学生整体状态,了解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程度,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在学生情绪波动的第一时间加以正向引导,这样才能提升主题阅读的效果。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一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在讲授这篇课文时,为了提升主题阅读教学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更多互动环节,使师生有更多机会交流、沟通。提问是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借助提问顺利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掌握了学生对主题的把握情况。“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认为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分析这一类课文?其阅读要点是什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对主题有哪些认识,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提出问题后,笔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进行了引导,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认识。有的学生只针对《搭船的鸟》这篇课文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收获,笔者提醒学生要从整个单元分析整组课文的内在关联,可以以《搭船的鸟》为代表进行具象分析,这样才能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有的学生在分析课文主题时比较浅显,认为人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热爱自然生命,但本单元的主题不只限于此,而是让学生放眼于自然,认真观察自然之美,感受观察事物的奇妙之处。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对单元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非常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单元主题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更深层次把握单元主题,深入理解单元主题的内涵。

七、促进家校合作,拓展阅读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想要实施主题阅读,除了坚守课堂教学阵地以外,还需要家庭的全面支持,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家长的监督与陪伴更重要。大多数教师只关心主题阅读教学的方法,却忽略了学生有2/3 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对学生的阅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拓展家校合作渠道,将主题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学生在亲子阅读中掌握主题阅读的精髓,感受主题阅读的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校共育是新型教育模式,在实施主题阅读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家长的监督与陪伴作用,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感受到主题阅读的魅力。

在家校合作背景下,笔者采取了如下策略实施主题阅读:首先给学生预设了一些阅读主题,如走进美丽的神话世界,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主题阅读素材,如《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等,然后与家长共同商量阅读周期,由家长监督、陪伴孩子阅读,并与孩子进行读后感交流。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同制作阅读书签、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进一步加深孩子对主题阅读的理解;其次组织家长交流会,让家长互相推荐一些经典书籍,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让孩子在互相交流中增强阅读感悟。家长的引导和督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还能够有效拓展主题阅读的内涵。

综上所述,主题阅读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实施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不仅要精心选择主题、素材,还要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及流程,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并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主题的领悟,这样才能提高主题阅读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应精心研读新课标,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有效引入主题阅读,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让学生畅享语文的魅力,让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

猜你喜欢

笔者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