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传统节日 助力“润心育德”

2023-12-13任洁峰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粽子传统节日幼儿

■文/任洁峰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蕴藏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主流观点之一,幼儿园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这一教育资源,将节日文化与德育教学融合,让幼儿在学习、体验节日文化、习俗及活动中逐渐感受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与生动趣味,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陶冶幼儿的文化情操,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润心育德”的教育目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简要阐述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德育中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节日环境,在布置中丰富认知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氛围不仅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因此,在进行传统节日教学时,教师不妨将其融入到环境创设中,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逐渐了解节日文化、背景及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体验古代人民的文明智慧,从而更好地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春节来临前,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刻地感受春节的欢乐气氛,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环境布置,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如在长廊上组织幼儿悬挂大红灯笼,让幼儿自己书春联,并粘贴在教室门上;还可以提供一些手工材料,让幼儿自主制作窗花、爆竹等节日物品。有的幼儿裁剪出了年年有余的窗花,有的幼儿裁剪出了家家团圆的窗花,还有的幼儿制作了象征节节高的爆竹等,这些都代表了幼儿对新年的美好祈愿。经过幼儿的精心装扮,整个教室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整个环境创设的过程不仅有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幼儿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印象。再如,元宵节来临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布置猜灯谜的活动场景,让幼儿自主创作“元宵花灯”,编写“元宵灯谜”,然后将灯谜贴在花灯上悬挂起来,在班级元宵晚会上和幼儿一起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灯谜猜对的越多,幼儿就能获得越多的奖励。在这样充满节日特色的活动中,幼儿不自觉地就了解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明白了元宵节“为亲人祈福,向亲人表达思念之情,体现孝悌之义”的节日内涵,让幼儿更加懂得感恩的意义。教师通过环境创设的方式,为幼儿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增强了幼儿的生活体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领悟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收获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开展多样活动,在体验中润泽心灵

课堂活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能更加深刻地体会节日的独特氛围,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氛围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润泽幼儿心灵,培养幼儿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主题活动,体会文化底蕴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也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以传统节日为主线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挖掘节日背后的风俗习惯、文化寓意,这样既能丰富幼儿的情感,润泽幼儿的心灵,还能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体会节日文化的深层底蕴,树立其优秀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端午节来临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策划“趣味过端午”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经典的历史故事以及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其强烈的爱国精神,端午节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而设,并告诉幼儿端午节有包粽子、赛龙舟、悬挂香包等习俗,其背后的寓意都代表着人们对伟人的追思和对生活的美好祈愿。随后,教师引导幼儿开展第一项活动“包粽子”,可分发给幼儿一些彩泥作为工具,让幼儿用彩泥制作粽子馅和粽子皮,再捏成一个完整的粽子,幼儿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不仅感受了动手操作的乐趣,也加深了对包粽子这一习俗的印象,粽子包完后,教师为幼儿分发一个真正的粽子,让他们仔细品尝粽子的美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幼儿讲述一些有关粽子的典故,让幼儿体会粽子中所包含的浓浓爱国情和追思情。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龙舟”模型,教师先播放龙舟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利用剪刀、胶水、硬纸板等材料,自主设计和制作龙舟样式,幼儿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了解赛龙舟习俗的来源和寓意,还能更好地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在互相评比中进一步强化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教师利用主题节日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包粽子、制作龙舟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渐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文化,感知端午节的文化寓意,激发了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角色扮演,激发情感共鸣

角色扮演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着强烈的扮演欲,他们时常会自发地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看似是幼稚的玩闹,实则非常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发展。介于此,教师在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不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对节日故事的演绎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目的。

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组成表演小组,自主选择一个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可以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经典寓言故事,由幼儿自主编写表演剧本,分配人物角色,制作表演道具,排练表演内容等,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最终完美地将故事呈现出来。比如,有的小组表演了中秋节的典故“嫦娥奔月”的故事,整个表演过程都非常精彩,幼儿将嫦娥对月宫的向往之情表达得十分准确,让全班幼儿都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还有的小组表演了端午节的典故“屈原投江”的故事,让其他幼儿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无奈、悲哀的情绪,也体会到了主人公满满的爱国情,看完不禁令人潸然泪下,幼儿的表演活灵活现,十分精彩。这样的活动,既促进了幼儿间的交流,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加强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古人智慧和传统美德。

三、融入一日生活,在日常中培育品格

传统节日的显著特点就是“一年一度”,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每个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将其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并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切的活动方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体会到传统节日的乐趣,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收获更加生动、欢乐的幼儿园生活,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

例如,传统的清明节人们一般都会进行扫墓、祭祖等,或者会结伴去户外踏青、游玩。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清明节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在晨读环节向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让幼儿了解“清明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且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前一天,又称寒食节,这个节日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历史伟人—介子推,在这一天,人们只吃冷食而不做热食,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扫墓、祭祖,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还会用艾叶做成青团等食物。”当幼儿了解了清明节的文化背景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有关清明的古诗词,增长幼儿的知识面,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待到午餐时间,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熟悉的与清明节有关的民间典故,让幼儿在倾听、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度过一个有趣、愉快的午餐时间。在户外活动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公园踏青、放风筝、玩蹴鞠等,一起感受春日的美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到烈士陵园去体验扫墓,向幼儿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让幼儿由衷地产生敬仰之情,并在他们心中植入爱国主义的种子。

通过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传统节日的趣味、韵味以及育人价值,使幼儿逐渐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以节日“润心”,以文化“育德”。

四、利用游戏元素,在玩乐中感悟精髓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园教育中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利用游戏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仅充分贴合了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需求,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欢乐的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丰富他们的节日体验和知识储备,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活跃课堂氛围,发挥育人功效。

例如,教师围绕传统节日的典故、习俗、饮食习惯等内容开展“你画我猜”的游戏,两人为一组,要求一名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进行肢体表演,另一名幼儿则根据表演动作猜出卡片内容,规定时间内猜中次数最多的小组胜出,即能获得奖品奖励。比如,当卡片上出现“劳动节”字样时,负责表演的幼儿就要做出能代表劳动节的动作,另一名幼儿则要快速猜出这一节日;当卡片上出现“吃汤圆”字样时,负责表演的幼儿就要做出吃汤圆的动作,或是用语言说出“元宵节”这个节日,另一名幼儿就可以联系动作和节日名称准确猜出“吃汤圆”这一元宵节习俗。幼儿在游戏中既巩固了传统节日知识,也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再如,在端午节期间,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赛龙舟”的户外体育游戏,幼儿可分成几组,每组都有序排成一排,由一名幼儿排在第一位戴上有龙角的发箍担任龙头,一名幼儿排在队尾用围巾绑在后腰担任龙尾,其余幼儿作为龙身,手握竹竿,共同变身为一艘英武的龙舟,几组龙舟随着教师的一声令下共同出发,开始比赛,从起点到终点,最齐、最稳、最快的小组获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体验到了赛龙舟游戏的乐趣,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端午节习俗的印象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围绕传统节日开展接龙游戏、抢答游戏或搭积木游戏等,趣味游戏遇上丰富的节日文化,让幼儿在玩乐中汲取了知识的营养。

五、借助家园共育,在互动中增进亲情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助推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的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和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教师不妨借助家园共育的阶梯,设计有效的亲子互动活动,在亲子合作中逐渐加强家园之间的互动,深化亲子之间的情感,建立更加良性的亲子关系,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样也能更好地深化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发挥传统节日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中秋节来临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共同开展“喜迎中秋,欢庆团圆”的亲子互动活动。很多幼儿会对月饼十分感兴趣,他们好奇月饼是如何做成的,月饼的馅又是怎么包的。借此,教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自制月饼”的活动,教师先请一位擅长做月饼的家长上台演示月饼的制作过程,然后,再给大家分发一些制作月饼的工具和材料,如面粉、月饼模具,在制作过程中家长要充分听取幼儿的建议,询问幼儿想要什么样的模具。有的幼儿喜欢卡通模具,有的幼儿喜欢爱心模具,还有的幼儿喜欢花型模具,家长可以依据幼儿的喜好和幼儿一起设计月饼外观,这样一来,不仅能充分了解幼儿的喜好,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让亲子合作更加顺畅。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家长要和幼儿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家长和面皮,幼儿制作馅料,然后再一起将馅料包进面皮中,最后附上模具,放进烤箱烘烤,最终大家都制作出了美味的月饼,家长和幼儿吃着自己制作的月饼,你一口,我一口,别提有多开心了。手工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上台为大家表演节目。他们有的讲述了中秋节的相关典故,有的表演了中秋节相关的温情故事,还有的朗诵了中秋节的经典诗词,每一个节目都非常精彩,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不仅让家长和幼儿更加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让他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亲子时光。通过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巧妙地渗透其中,不仅拉近了家园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家园共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还丰富了幼儿的节日体验,使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到了传统节日的育人价值。

正如著名作家郭沫若所言:“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在幼儿园德育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能更好地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还能丰富幼儿的学习历程,开拓幼儿的文化视野,培养幼儿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发展铺垫坚实道路。因此,教师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开展多元化的节日活动,让幼儿逐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真正收获“润心育德”的教学效果,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猜你喜欢

粽子传统节日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好吃的粽子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