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概念统整下思政整体性教学设计路径
——以《社会历史的主体》为例

2023-12-13向小琴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统整概念思政

■文/向小琴

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当前思政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大概念是学科内容的核心,是最能够转化为素养的可迁移的学科关键知识,必须在实践中从整体性系统上加以把握。此外,就当前高中思政学科教学内容及其实践而言,具体知识庞杂且涉及面广,在教学时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如何顺应时代要求,从学科思维层面综合且系统地把握学科理论逻辑,践行以大概念为统整的思政整体性教学成为教师需要明晰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以思政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五课第三框题《社会历史的主体》为例进行探究,以期能够给思政教师些许参考。

一、灵魂:基于内容精准分析,“确定”大概念

大概念作为学科内容结构的主干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整体性教学的灵魂所在。确定大概念是推进整体性教学的起点。就思政学科而言,大概念是学科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够揭示学科内容本质的可迁移的核心观点。

学科大概念并非绝对的,不同层级、来源的大概念共同构成了对学科本质性认识的逻辑链条体系。要推进以大概念为统整的思政整体性教学,必须精准确定提炼大概念。就当前思政整体性教学实施来看,确定提炼大概念可通过破解标题内容、抓住核心知识、探究新颖表达等形式来确定。

在实践中,从教材标题出发,深入挖掘与提炼标题内容是确定大概念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可结合课标要求,对教材上既有的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进行整体性的逻辑把握,运用学科整体性思维,确定相应层级的大概念,以此统整教学设计与实施。例如,在确定《社会历史的主体》的课时大概念时,有效分析破解单元标题、课标题和本框题所有目的核心内容,确定课时大概念为“人民遵循社会规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发展”。分清不同内在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核心要求贯彻到每一节课当中,以这一大概念为课时统领,从横向和纵向整合的视角来对具体下位概念和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加以解读,以统整推进课堂。

值得注意的是,对同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大概念确定并非一成不变。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紧扣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从抓“核心知识”层面再次确立课时大概念,从把握核心知识层面引导复习,进一步纵深把握学科内容。此外,高中思政课与时政热点紧密相连,将时政新要求新表述加以把握,也可以形成教学大概念,进而以此为统整促进学生提升关键能力。

二、关键:定位教学发展目标,“外显”大概念

目标具有评价与激励功能,定位教学发展目标是推进基于大概念的整体性教学的关键所在。通过定位发展目标,将大概念以层次化、具体化的形式呈现,为后续进行整体性教学推进提供指引。在定位教学发展目标的时候,要以大概念为统领,在深入分析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时政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学情,清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大概念“外显”。例如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整体性目标制订过程中,教师根据KUDB 原则在大概念下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清晰的教学发展目标,将本课时的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紧密融合,发挥其育人价值。这一目标设定始终围绕课时大概念,再对本框题的课标分析、内容把握及测评要求进行精准分析,明晰价值逻辑的情况下,充分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进行实践对接,按照“知道(K)—理解(U)—能做(D)—希望(B)”将课时大概念“外显”细化,从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视角对接大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要求,为学生建构大概念路径。

三、支架:推进高效过程设计,“活化”大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是整体性教学的支架,是导引学生“活化”并“建构”大概念的具体实施环节。在整体性目标指引下,推进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大活动的统一。既要设计教学整体性框架主线,又要具体创设结构化序列化的主题情境,设置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实施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深度参与课堂中逐渐“活化”并“建构”大概念。例如在《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强化学生实践参与是整体性教学下学生学习的核心机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情境+任务”深度参与探究,探讨本课时大概念下的问题,经由序列化导引,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视角强化辨析,有效“活化”并“建构”大概念。实际上,大概念并非让学生直接理解概念本身,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将大概念与情境任务深度对接,将大概念切实转化为学习任务,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参与、发现、解决、迁移的过程。换言之,需要教师在把握过程设计的同时创设有效情境,能运用多样化的素材,选用真实案例,进行贯穿式的主题情境设计。同时突出情境材料问题设置的探究性,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层层递进。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探究、师生探究中推动阶梯式的目标达成。这一探究过程,是学生逐渐“活化”并“建构”大概念的过程,实现了对概念在同一理论内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不同理论间的整合,同时也注重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整合,真正在概念把握中习得学科思维。

四、归宿:贯通持续多元评价,“升华”大概念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思政整体性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而需全面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这就要聚焦学生的真实课堂参与,通过制订综合性的评价指标,践行指向学生真实发展的整体性的多元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真实能力,在评价上需要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与生成过程。所以,应该采取表现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形式,根据不同评价的功能与特点,设定综合的多样化的具体评价指标,提升评价效度。通过量化评价可以有效观察和评估学生解决不同层次问题时的能力和素养,为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参考,有效引领学生“升华”大概念。当然,通过评价“升华”大概念需要贯彻落实思政整体性测评要求,将学科知识、语言和学科思维融合,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强化自身对大概念的整合能力、专业化的语言表述能力及运用学科思维来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评价贯穿全过程。此外,评价指向需要将“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结合,将社会生活当成整体性教学的一部分,延伸到社会课堂,让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效度。值得一提的是,贯通持续性的多元性评价,“升华”大概念,教师还要及时做好评价激励,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综上所述,以大概念为统整的思政整体性教学设计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当前一线教学实践中应大力推广的教学方式。在整体性设计实施中,通过把握其灵魂、关键、支点和归宿可以推进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实学科育人价值要求。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以探究和实践,引领学生在具体的并且不断生成的课堂整体性生态中习得“大概念”,进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的。

猜你喜欢

统整概念思政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幾樣概念店
思政课“需求侧”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