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写作特色 落实语文要素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12-12赵靖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导入

文|赵靖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第3~5 自然段,能从中找出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2.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3.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嫩红、嫩绿、均匀、重叠、空隙、一顺儿。

(指生读词)这些词让你想到了什么?(爬山虎的叶子)

2.过渡:就是我们上节课跟随叶圣陶爷爷去认识的爬山虎的叶子。

3.请你用这些词说说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师:透过文字,我们不仅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也从中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的观察——(生:细致)。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跟随叶圣陶爷爷学习观察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关键词导入,既复习旧知,又引出作者观察的细致,为落实语文要素做铺垫。】

二、探究脚的秘密

1.认识爬山虎的脚,聚焦第3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读了这个句子,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子?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2)带着疑问,默读第3 自然段,找出中心句,圈画关键词,你能先解决哪个问题?

(3)生汇报,并说理由。(板书:样子、颜色、位置)

(4)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根据文字准确画出爬山虎的脚呢?(板书:观察细致、表达准确)

【设计意图:用画一画的方法来学习本自然段,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验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爬山虎如何爬,聚焦第4、5自然段。

(1)请你运用找关键句、圈关键词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看看有哪些收获。

预设:①“触着墙“”没触着墙”——关注变化。②关注动词——重点通过将“巴”换为“贴”“挨”,体会用词准确。

(2)观看爬山虎向上爬的视频,感受观察的连续。(板书:连续)

(3)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作者观察得仔细和连续?

预设:“后来”“逐渐”。

关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观察是连续的,才会发现细微变化。

(4)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写爬山虎的叶子呢?

师:爬山虎爬满了墙壁,所以最先看到的自然是叶子。叶子在墙上重叠,不留一点空隙,即使是这样,作者也依然能观察到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可见作者的细心,以及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学,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理念。从准确的动词运用,感悟作者表达严谨,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连续。】

三、拓展延伸

1.出示银杏叶的图片(不同季节、不同颜色)。

银杏叶在我们这个城市十分常见,如果让你观察银杏叶,你会观察它的哪些方面?

2.叶圣陶爷爷观察爬山虎的叶子,发现了嫩红、嫩绿颜色的变化;观察爬山虎的脚,看到了脚的变化。你认为银杏叶的变化会有哪些呢?

3.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想要将这些变化准确地记住,就需要我们做好观察后的记录。(出示资料袋)仔细阅读资料袋,观察记录有哪些形式?你会选择哪一种?

4.提示:记录时要注意用词准确,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老师多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尝试进行观察记录,资料袋给了范例,用好例子,事半功倍。】

四、小结

本单元的习作是要我们写观察日记,要想写好观察日记,就需要做好观察记录。以大组为单位在班级内开展“种豆芽”活动,连续细致观察本组豆芽的生长情况,做好观察记录,并写观察日记。

猜你喜欢

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导入探讨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导入的策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
如何打造有效的小学管理工作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