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运用多模态语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23-12-11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语篇模态思维

◎ 朱 频

一、多模态语篇和思维品质的相关理论

(一)多模态语篇的定义和特点

多模态语篇是指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语篇,如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这些媒体形式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传达信息,增强语篇的表达力和理解性。它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多模态语篇中,不同的模态形式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文字可以提供详细的描述和解释,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事物的外观和特征,音频可以传递声音和语调等信息,视频可以呈现动态的场景和行为等。通过综合运用多模态语篇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提高信息的表现力和理解性,增强记忆效果。

(二)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工具,也是使思维外显的手段。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都是思维的过程,且都能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两者不可分。学习和使用语言需要借助思维,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语言(尤其是外语)则可以丰富思维方式,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而思维品质的发展又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托语言能力发展来提升思维品质。

(三)在听说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定义了思维品质及内涵、学段目标。教师应该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开展深入的文本分析与解读,挖掘学科育人点,基于文本分析优化问题设计,鼓励并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制造认知冲突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在听说活动中发展思维品质,主要通过语言实践。如听力训练活动可以培养的思维品质包括:①预测信息的能力;②归纳信息的能力;③快速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④根据信息做出判断推理的能力;⑤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能力。

(2)在口语表达的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如:①创设平台,多管齐下。课内课外,多种渠道;听与说结合,读与辩结合,视听和会话结合,个体和合作结合等。②基于标准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得体表达的能力、搜索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合作共享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深度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二、听说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9BU3 Going plac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为例进行说明。

(一)语篇分析

Unit 3 Going places 是Module 2 Recreation and entertainment 三个单元中的第一个单元。是以信的形式由一个女孩Wendy 讲述了她在上海度假的事情,主要是描述了上海的四个景点:People’s Square,the Bund,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the Chenghuang Miao area。本节课的主题为关于上海的采访和地点信息的描述,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内容,本课在听力部分使用了两个语篇。第一个语篇是一则访问,访问者通过对四名游客进行访谈,从不同方面了解他们对于上海旅行喜好的不同看法,如购物、气候、名胜、环境等。第二个语篇是一段电话录音,主要内容为关于上海当地风景名胜旅行信息的提问与回应。

电话录音主要呈现了为获取旅行目的地相关信息的提问与回答。这些功能性语言包含询问相关信息的表达方式,例如, 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get in? Can I buy tickets online?Are there any guided tours? Where is the(park/museum/ attraction)exactly? 另外,功能性语言也包括提供相关信息的表达方式。例如,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Tickets are( )for adults and( )for children. Children under(five)are free. There are also discounts for groups.

Speaking部分通过帮助学生归纳目标词块,如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about a place called ...,... is a marvellous place等,并通过呈现一段含有以上目标词块的段落向学生展示如何对旅行目的地进行简单介绍。

通过这些听说语篇的输入,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了解不同对象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景点,设计有主题的旅行路线等。依托提升学生通过询问与回答获取有关旅行目的地信息的语言能力,从而帮助他们丰富思维方式、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三、多模态语篇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运用适切的多模态语篇,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情境教学等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以多种模态形式呈现的信息可以为学生的语言输入拓宽渠道,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关注视觉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培养观察与辨析能力

多模态语篇的输入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进行辨析,以9BU3 Going places 一课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为例(见表1),在给学生播放询问景点信息的对话音频前,先给学生学习任务单(见表2),上面有记录Speaking Focus 的表格,包含了询问信息和提供信息的关键句型,从而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评价和利用的能力。因此,在听说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与辨析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

表1 课堂教学活动1 内容

表2 学生学习任务单

通过帮助学生归纳目标词块和对话框架,包含了询问相关信息的表达方式,例如,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get in? Can I buy tickets online? Are there any guided tours? Where is the(park/ museum/ attraction)exactly? 另外还有功能性语言也包括提供相关信息的表达方式,例如,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Tickets are( )for adults and( )for children. Children under(five)are free. There are also discounts for groups.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观察与辨析来运用这些目标词块去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听力教学中,通过图片和文字(见表3),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情境;在口语教学中,通过介绍、说明、演讲等口语形式,让学生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表3 课堂教学活动2 内容

通过图文语篇的输入,如上海动物园、上海航海博物馆、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的图片以及例句等,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句式结构,如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about a place called .../...is a marvellous place. / It is not expensive to get there/get in. / Take the underground to ... and then.../I’m sure you would enjoy a trip to ...等,从而可以运用语言能力,有逻辑性地描述地点(景点),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丰富相同主题的各类信息,提升归纳与推断能力

利用多模态语篇,既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又能够丰富教学方式。例如,在听说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可以使用音频+图表,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获取信息,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见表4)。学生一边听访谈录音,一边在表格中记录下相关信息,通过两种模态的结合运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对信息进行归纳与推断。

表4 课堂教学活动3 内容

指导学生通过听访问者对四名游客进行访谈的录音,从不同方面了解他们对于上海旅行喜好的不同看法,如购物、气候、名胜、环境等,从而进一步对获取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与推断,为后面的运用做好铺垫。

又如,在教授Electricity 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视频,让学生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家用电器的名称,这样会更加直观有效。

(三)采用实际问题创设教学任务,培养批判与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启发式的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思维拓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听说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还可以通过调查访谈、角色扮演或小组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教材语篇内容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上海一日游的毕业旅行计划(见表5)。从确定主题到选择景点,从时间安排到公共交通,从景点信息获取到各类费用预算,学生分工合作、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语言能力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从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5 课堂教学活动4 内容

通过多模态语篇的输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通过访谈了解同学们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景点;通过对话询问景点的相关信息;通过地图设计更加合理的旅行路线等(见表6)。依托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表6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它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在各个小组设计好上海一日游的毕业旅行计划之后,进行交流与评选。继续采用实际问题创设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对照学习任务单,分别从主题是否贴切,安排是否合理,语言是否正确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思考与建议

每种模态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对模态的选择是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教学目标确定的。虽然同一模态,在不同教学阶段或不同语境所起的作用不同,但总体看来,不同教学模态在语篇中所承载的意义表达功能是相对明确的。每堂课都可能涉及多种模态,包括语言模态,听觉模态,视觉模态,以PPT 为载体的模态组合(包括图片、文字、声音、音乐和视频等)。但课堂的主模态还是语言本身,包括所有的文字、口语、字幕等,其他模态皆起辅助、烘托、强化和补充作用,和语言一起构建主题意义。

每种模态组合,在课堂教学中分别具有不同意义的潜势,都能实现特定的意义和交际目的。所以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模态的选择不是选择单一的模态,而是选择模态组合。教师在选择模态时应以增加正效应为准则,充分发挥文字、图像、教师体态、音频和视频等不同模态的优势,并保证彼此间的适配性,尽量避免模态间的相互干扰和抑制。

总之,多模态理论主张多种感官并用,多模态教学的设计、选择、搭配和运用很好地辅助和促进了听说教学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内化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多模态教学设计思路,把内容重新解码和编码,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生动化,通过可视化的图表、图像、视频、游戏、虚拟场景和角色扮演等多模态语篇教学,给学生以全方位多感官充盈的体验,激发学生多层次的联想,提升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篇模态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