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2023-12-11白启华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就业竞争力高职学生

白启华

摘 要:在高职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讨论了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原则,分析如何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依托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以期助力高职院校总结经验、以史为鉴,更好地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优势作用,促进高职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技能竞赛 就业竞争力 综合素质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同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所制定的职业技能相关标准,结合生产与经营需要所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体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的竞赛活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技能人才专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我国对职业技能竞赛给予了高度重视,自2020年起国务院批准我国每两年将举办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同时各地区教育工委、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社会职能部门也对职业技能竞赛给予了高度关注,依照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颁布了地方性政策条例,以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不适应产业转型这一难题。高职教育也应紧跟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需要,优化职业技能竞赛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发展,从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

一、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创作能力的良好方式之一,在实践过程中,有效提高可视化成果转化能力,走出理论型人才培养误区,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实践型人才扩充国家专业型人才库;同时提高学生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扩充学生知识储备,促进专业素养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个方面。所谓跨职业专业能力是指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方法能力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方法创新工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社会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团队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个人能力是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相对薄弱,职业技能竞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上升空间。

(三)强化学生就业能力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运营面临较大运营成本和运营难题,因此,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成了企业家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人才是企业实现资本快速流转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裹挟下,企业的择人、用人标准较之过去发生了明显改变。在应聘人才考察过程中不仅需要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考察应聘者的职业素养。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具备技能过关、素质过硬的专业型人才。职业技能竞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养成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挫折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更契合企业择人用人的标准。学生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完成自我提升。

(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是从学生生涯步入社会复杂环境的过渡性阶段,在初入社会就业时,身份的快速转变会让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也会阻碍学生未来的社会性发展。因此,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在职业技能競赛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在职业竞赛平台,通过锻炼学生直面挫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增强其心理素养,为学生的未来择业就业提供助力。

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原则

(一)竞赛机制要具有系统性

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可以将其渗透到高职教育培训体系,利用系统性、周期性的竞赛来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职业技能竞赛并非一次性的教育工作,只有保障竞赛机制的系统性、周期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保障职业技能竞赛公平、公正、公开、合理是发挥职业技能竞赛教育功能的重要基础,职业技能竞赛需要经历选题、备赛、评选以及奖励等多个环节,需要从各个环节完善竞赛机制,助力职业技能竞赛的顺利开展,全面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教育功能。

(二)实现校内、校外竞赛的协调对接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众多且细密,想要保证职业竞赛的覆盖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竞赛,锻炼和发展自身的能力,校内资源的支撑力远远不够,需要通过校内校外竞赛对接方式来整合社会资源,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平台。同时校内校外竞赛的协调对接可以更好地保障校内竞赛的规范性,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参考校外竞赛对校内竞赛做出有效调整和优化。

(三)竞赛项目要科学分层设置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深化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但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在接受教育时因个人兴趣、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多重因素影响,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会有所不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并非以选拔尖端人才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来强化所有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分层设置竞赛项目,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如高职院校不同学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发展需求不同,可以从学年出发调整竞赛项目,更好地保障了职业技能竞赛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和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总之,高职院校需要在职业技能竞赛项目选择和调整过程中应秉承分层原则科学调节与优化。

三、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依托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

(一)注重课程建设

现阶段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覆盖职业教育课程的情况并不乐观,大多数院校表现为集中于某一项或某几项教学内容,这就导致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所起到的助力和影响较为有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课程体系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与职业技能竞赛产生深度联动,更好地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推动教学改革。

首先,无论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竞赛还是课程体系建设,其最终目的都是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快速发展。因此,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育出更多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奠定良好基础,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调整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校企联合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多机会,再实现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来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以及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的目标,进而对课程体系做进一步优化。

其次,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和调整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不同知识的实践技能体现,通过案例教学或专项实训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消化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再针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调节职业技能竞赛考察方向,使两者相互耦合,达到“1+1>2”的效果。

最后,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无法有效覆盖专业教学的所有内容,而且部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只面向个别专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和优化过程中充分考量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保障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的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中心调整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向,保障职业技能竞赛的覆盖性,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推动力。[1]

(二)完善选拔机制

高职院校开设职业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展示并检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竞赛提供的平台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但由于竞赛的专业覆盖面相对较小,无法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选拔机制,提交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的教育价值,促进整体学生专业素养发展。

首先,选拔机制要以层层递进为原则,展开职业技能竞赛进行内部选拔,以班级为单位,到以系级、年级为单位,再到以校级甚至省级、市级为单位,这种层层递进的选拔方法可以更好地筛选出尖端人才,让学生在比赛中不断成长,同时也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的参与度并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在选拔机制调节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竞赛项目的难度来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的覆盖性,例如设置基础层职业竞赛、普通层职业技能竞赛和提升层职业技能竞赛,同步推进竞赛开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建议以及自我定位来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同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竞赛项目的奖励机制也应有所不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及教师所提供的指导科学选择参赛,避免学生为了获取最终胜利而选择较低难度的竞赛项目。[2]

最后,除了需要考量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的个性特点,通过调节选拔机制保障职业技能竞赛的覆盖性、全面性和针对性外,还需要从竞赛角度调整选拔机制,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选拔流程,明确选拔制度、考核标准,做好信息公示,让各部门、教师以及学生能全面了解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选拔流程、选拔标准、选拔制度。

(三)做好竞赛指导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偏重理论知识储备,缺少实践锻炼,导致学生在竞赛中常表现平平,找不准创作方向,无法有效解决自己在创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竞赛指导工作。

首先,教师的竞赛指导应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为中心,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竞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需要以鼓励式指导为主,分析学生在创作以及参与竞赛中的优势、特长和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同时应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竞赛表现存在的欠缺,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教师在竞赛指导过程中应明晰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性格特点确定指导方向、指导标准,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技能竞赛发展目标,保障竞赛指导的针对性。[3]

最后,教师在竞赛指导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教师过多介入会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此,教师在竞赛指导过程中应逐步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做好个性化竞赛指导工作,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四)构建双师型队伍

教师个人能力与素养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息息相关,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需要经验丰富、能力突出教师的指导,因此加強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沟通的桥梁。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实践工作缺乏了解,通过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交流能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帮助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4],教师则可以从理论知识层面指导企业技术人员。

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中顶岗实习,从工作岗位的实际出发,明确不同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要求,分析学生存在的欠缺和不足,进一步优化调整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考核内容,力争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在职业技能竞赛开展过程中可以建立一支由教师队伍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共同组成的新团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竞赛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问题。

(五)与企业实现技术合作

高职院校的教育周期相对较长,但市场经济下,现代技术与设备更迭速度快,高职教育容易出现学生能力素养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这会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无法有效应用于实践,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成本去与岗位磨合,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同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需要与企业开展合作和交流,了解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主要生产技术以及企业所用设施设备及其操作要点、使用性能、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向。通过加强与企业技术合作交流来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让学生的能力素养更契合企业的用人择人标准。[5]

此外,还应加强学生与企业专业人才的沟通和交流,从实践性角度出发弥补自身实践存在的不足,让企业的专业技能人才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指导,让高职学生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理论。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和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程建设、选拔机制优化、竞赛指导、双师型队伍建设、与企业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的教育价值,助力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文燕,刘进,姜维,等.技能竞赛视野下高职学生技能培养问题与建议——以参加“银行业务综合技能”赛项为例[J].才智,2023(13):45-48.

[2] 杨坤芬.职业技能竞赛视角下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优化措施[J].知识文库,2023(8):165-168.

[3] 黎志涛,曾险峰.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育人改革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3(2):49-56.

[4] 何先应,王微,唐琳.面向“三教”改革的职业技能竞赛反哺教学实践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52-55,70.

[5] 陈磊,李春华.职业技能竞赛与课程改革相融合的研究——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3(1):66-70.

(责任编辑:王绍林)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就业竞争力高职学生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指导的高职院校教师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职业技能竞赛对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