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诏安县中山路骑楼街的改造设计研究

2023-12-11李沁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2期
关键词:诏安中山路骑楼

李沁雨

骑楼在中国的诞生,源于19 世纪初东南亚英属殖民地,如新加坡、槟城、香港等华人地区即已酝酿发展,并藉由殖民地统治的影响以及海外华侨的力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诏安县的政治区划虽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但是地理区位靠近潮汕,也属于岭南的一部分。经过设计组对诏安骑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信息的挖掘,发现同汕头小公园骑楼片区有一定的相似性,也逐渐发现城市形态和街道形态的变化根源和过程并非纯粹是城市规划的结果[2]。

1 诏安县的历史街区系统

诏安县的建城史的过程,主要可概括为“元代建城,明代西拓,清代重建,民国拆除”。

从元代至民国初年,城内街巷维持着最初建城时的“一横一纵”格局;民国二十七年城墙因抗战需要拆除,建国后平整墙基,并修筑为环城路,近代城墙拆除改变了城内封闭的街巷体系,形成“一横数纵”的街巷格局系统。2018年8月31日,诏安县前街—东门中街—中山东路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2 诏安县骑楼街道系统

由于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以及随年份上涨的水位,1966 年通济桥改为水泥桥,这直接导致现在的诏安县中山路地势为东高西低,受地形影响,靠近通济桥头的建筑一层变为负一层。中山东路两侧的历史建筑多为骑楼建筑,骑楼街东起桥头往西约300 m 的历史风貌保存较好,但许多立面构件面临年久失修的问题,一些门窗构件不符合传统历史风貌,部分新建建筑则破坏了街道系统的整体风貌。

中山路骑楼街道系统上整体业态的布局沿袭过去,首层以商业为主,少数二层用作仓库,大部分因年久失修荒废。纵观中山路的骑楼风貌形制由东往西逐渐消失,廊下空间被各个店铺占用,无法实现骑楼遮风避雨的主要功能。街道系统里的照明系统目前也不符合甲方需求,需要在建筑立面增加泛光。从2020年政府出具的《诏安保护规划》中,可知诏安中山路骑楼街上建筑的的层高和结构。

3 诏安县骑楼街改造设计的策略体系

3.1 设立诏安骑楼建筑风貌分区体系

从保存较好的骑楼段来看,骑楼建筑系统的立面分为三段式:首层柱廊—中段楼层—顶部拦河及屋面。一般廊下空间净高为3.85 m,中段约6.7 m。女儿墙的设置根据气候的独特性,在建筑立面顶部采用拦河构件,少数出现装饰复杂的神龛形制。

以诏安县骑楼的立面价值要素为依据,来划分骑楼建筑风格。虽然诏安县骑楼的建造是受上级直辖市漳州的指挥,但其风格形制更贴近汕头市小公园的骑楼建筑风格。原因在于,早期诏安县与潮汕地区商贸往来频繁,不少潮汕商人移居至诏安,在带来新思想、新技术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因此诏安县骑楼与汕头骑楼建筑风格更为贴近。

根据《诏安保护规划》,并结合现场调研情况将按立面价值要素体系给整个项目路段分为4 段:传统骑楼风貌段,约300 m,具备优秀的历史价值特征和较好的传统骑楼街区风貌,以市场、百货等商业为主;公共建筑段,约400 m,有大量体量较大的公共建筑,如工商银行、新华书店、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等,多为1990 年代新建的建筑物,与传统骑楼风貌不相协调,但能够体现其时代特征与公共性;普通骑楼段,约300 m,主要为民居自建房等,骑楼廊下空间断续,且多数建筑为瓷砖贴面,风貌难以协调;非骑楼段,约100 m,在中国移动公司往西,不再出现廊下通道,建筑尺度差异明显。对骑楼街进行风貌分段有利于后续对整体街道设计、单体建筑设计时针对不同分段制定适合的立面设计导则。

3.2 设立诏安骑楼建筑风貌评级体系

在保存真实历史遗存、尊重街区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对中山东路两侧的建筑立面进行整治,坚持以“修旧如旧”的理念修缮维护历史建筑,整治新建建筑,统一店招风格,保持街道民国时期的风貌特色。针对上述风貌分区与建筑的5 类分级,提出3 种对应的策略办法:对A 类历史建筑与B 类传统风貌建筑,采取修缮为主、修旧如旧的措施;对C 类风貌协调建筑与D 类一般建筑,采取改造为主、风貌协调的措施;对E 类欠协调的建筑,采取重点改造、提升形象的措施。

3.3 诏安骑楼街的改造设计策略

诏安县骑楼街的设计策略,需从骑楼风格与价值要素分析出发,项目修缮与改造工程的参考对象,应从实践在保护与活化前沿的城市中选取。与本次项目对标的有广州恩宁路骑楼街、汕头小公园骑楼街、香港澳门新马路、海口骑楼街。吸取优秀案例经验,本次活化策略分为3 点:第1,微改造、渐进式。项目方案已完成,整条街道分段设计,工期也分段缓慢而有序进行,项目不追求速度、要求质量。在施工时现场会持续返回意见,项目组也会根据实时情况对细节进行调整。第2,政府主导,后续引导当地居民出资配合。政府首先拨款对沿街骑楼的一跨进行修缮,期望激活该街道的商业功能,对骑楼内部暂时无法提供活化,骑楼产权所有人如愿意自行出资维护和活化利用,政府后续于政策上会给予居民极大的自主经营支持。第3,局部更新。选取中山路骑楼街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示范点进行活化:中山东路桥头、林厝市场、巷道口。

4 诏安县骑楼的系统改造设计

4.1 街道立面系统设计

整个骑楼街项目的立面改造系统设计,遵循前文3.3 节制定的3 个活化策略体系。针对屋面、立面修缮、结构、廊下的空间等部分,每栋骑楼制订相对应的构造做法表。重点修缮的主要工作集中于骑楼街起始路段前300 m(传统历史骑楼示范段),后面800 m 路段主要控制立面天际线,修补协调骑楼街连续立面,需要施工时再根据现场每栋自身的情况进行细微调整。

拦河属于骑楼纵三段的一部分,也是骑楼风格的判断元素之一。其分为矮墙栏板、条形类、方形琉璃类、立柱神龛式、神龛牌匾混合式和几何线条式,大部分是混凝土制,仅有少数含绿色琉璃构件,修复时补齐破损构件,清理空鼓的外皮,做好防水重新上涂层。

檐板,现场大都出挑约50 cm。出现露筋、底部有几何花纹损坏,部分坡屋面檐口破损、瓦屋面渗漏。对于上述问题采用檐板加固、修复破损檐口、重做防水、坡屋面涂上深灰色仿石漆。

墙身,表皮原有水磨石、水刷石、拉毛批荡、各色乳胶漆、瓷砖贴面。清洗墙面污损、修补墙面破损,对后改的瓷砖水泥墙和瓷砖贴面进行清理,如无法恢复到原状的,则选用符合街道整体立面色彩的乳胶漆、真石漆进行掩盖。

几十年的风霜,中山路骑楼街的建筑历经更迭,许多楼宇都已被洗去原有的外立面,受生活环境的压迫,也由于早期缺少政府的指引,业主自行换上了他们认可的表皮。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有的骑楼剥开现有表皮,下面叠了好几层材质。选出现有骑楼街所包含的颜色,经过反复比对与确认,制作了用色指引图。

4.2 建筑廊下空间系统设计

系统从公共空间的便利性出发,廊下空间遵循“政府主导,引导居民配合”的活化策略进行疏通、设计。因为骑楼首层通廊空间,是在有限的街道空间设置的人行道,符合南方地区的地域性特色建筑,属于联系店家与行人交往的公共空间,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人均占用封堵廊下空间,骑楼失去了其使用意义。

考虑到现代人使用骑楼建筑时的便利,如图1 所示,项目设计中的另一要点是需要重新设计空调机位、管线安装、排水等功能。廊下空间的设计包含廊下天花的设计,呼应原有的建筑特色,重新设计图样、重新做灯影花;搭设桥架,收纳管线,避免发生意外;按照规定,预留廊下招牌点位,并在招牌旁预留空调外挂机位,合理地排布空调外机是为了避免造成廊下的空间空气冷热不均问题,减少对建筑的损坏;对店铺门的样式进行统一设计,在廊内铺设条砖、整合廊内及路面高差不均问题,统一路面外部排水沟的设计,创造干净整洁的路面。

图1 诏安县骑楼剖立面分析图(来源:项目团队自绘)

4.3 街道重点空间设计

重要节点系统的设计,贯彻“微改造、渐进式”的活化策略进行3 处节点的设计。常青[3]提出“对于新建部分,摒弃仿古骑楼与街区内老骑楼时空混淆的设计选项,沿长堤路段的骑楼外滩,代之以可与老骑楼形成类比关系的新骑楼。”

通过适理的改造手段,设计出骑楼历史街道极个别特殊性的节点,利用其影响力辐射周边区域,使骑楼建筑形制得到可持续发展。

除了沿街的骑楼立面和廊下外,本次整治有意识突出了各支巷巷口的整治,注意街道风貌和氛围向纵深方向的延伸[4]。根据诏安古城原有牌坊及街道宽度,设计团队选取桥头、近桥头的林厝市场入口、马厝巷3 处示范点设计如下牌坊、顶棚、门楼为重要节点改造对象。因为历史变迁,与中山东路相连的许多道路上,分布着许多县城内重要的文物与历史建筑,虽然本次项目范围只有一条骑楼街的项目用地,但考虑到这条街道靠近诏安古城原城墙,并且其作为政府对老城规划中的一个要点,在设计中要呼应基地内的其他信息。节点系统的设计之一是桥头牌坊,用白色钢丝这种材料编制轻盈、半透明的效果,强调主入口,以此从桥头向西过渡。在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社交性外部空间形态是“广场”;而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模式是“街”[5]。

图2 所示为骑楼活化后的效果图,图表达的主要内容是街道的天际线经过休整控制后,形成了联系的骑楼立面,浅灰色系的立面使得整体骑楼立面风格统一,突出骑楼恢复特色山花和连续拱窗的特别之处。经过修复改造后的诏安中山路,展示廊下空间恢复通行功能后的浓厚的商业氛围。设计团队后续还补充了中山路长300 m的历史示范段修缮前后的立面效果对比表,分为Ⅰ、Ⅱ、Ⅲ段进行展示。立面清晰地表达了诏安骑楼的建筑信息:骑楼的面阔大多为3 ~4 m 之间,少数低于3 m,或是在4 ~6 m 之间;骑楼首层柱廊高2.8 m,2 ~3 层高6.5 ~8.0 m。

4.4 泛光照明系统

泛光照明系统采用“微改造”的策略,分为外立面系统和廊下空间系统两部分进行:第1,外立面照明以暖黄光色为主,从上至下依次是:拦河和山花装饰部位安装射灯、柱身射灯、檐下及窗套部位的洗墙灯为主;第2,廊下的空间可布置安装吊顶灯、梁下装饰灯、店铺立面入口左右的店招灯箱等。结构加固系统也按照“局部更新”的活化策略,设计结合甲方提供的危房鉴定报告,及现场勘探状况进行加固。

5 结语

通过骑楼建筑改造设计的“三性”思考,提出针对性地保护、适应性地活化、阶段性地活化为主。岭南地区骑楼建筑保护与活化策略,应该做到发扬建筑与文化特色,针对性地保护;有效地进行价值评估,适应性地活化;构建公平的社会组织平台,阶段性地活化构建公平的社会组织平台,阶段性地活化。

骑楼建筑改造设计的“三级”模式。岭南地区的骑楼建筑改造设计工作应从:街区肌理、骑楼街道、骑楼建筑空间,分三级着手进行。同时对应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微改造”、“活化结合运营主体需求”三种模式为主。

相比于常规建筑,面对骑楼建筑改造设计时,不仅应贴合设计任务书,满足使用功能需求,设计者更应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在地性及建筑类型的特殊性。

猜你喜欢

诏安中山路骑楼
诏安慢生活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来一碗“猫仔粥”
骑楼人家
台湾同胞的诏安乡愁
“中山”符号空间化下的中山路
骑楼的故事
革命火种——纪念中共诏安支部成立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