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诏安慢生活

2021-08-27周育民

闽南风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活

周育民

时常在傍晚时分,坐在梅园路建设银行对面的“诏安老菜脯粥店”里,点上一碗青尾虾菜脯粥,透过玻璃橱窗望着窗外人来人往,感受着诏安人特有的怡然自得的“慢生活”节奏。

诏安人的“慢”,体现在饮食上,可以是慢熬细炖、不计时间成本的精挑细选,就像眼前的这碗“老菜脯海鲜粥”,据说选用的海虾是刚刚离岸的甲洲青尾虾,以慢火熬制出来的筒骨汤做底味(之所以选用筒骨熬制,诏安人的说法也是因为比起猪头骨、排骨,猪筒骨熬出的汤更加清甜鲜美),还要加上诏安本港的鲨鱼、马鲛鱼、花蛤、鱿鱼、海蛎,还有猪肉糜、猪心、猪腰、虾丸……放入砂锅里,连同封藏30年的老菜脯剁成末一起生滚,大火快煮20秒就出炉了,讲究起来,分秒不差。

诏安人用自己的聪慧,充分结合了福建广东两省的饮食习惯和食材特点,以诏安人特有的慢节奏,制作出了许多只有到了当地才可以品尝的美食。正如粥店墙上所挂的一句话:“宁愿人等粥,不让粥等人”,正是以诏安人的特有表达方式告诉我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也许是温润的自然气候与厚重的人文积淀,造就了诏安人温柔、悠然且怀旧的性格。中山路是最浓的烟火味,在这条贯通全程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就感觉热闹非凡,到处都有,仿佛在瞬间看到了过去的回忆,羊肉、狗肉、甜汤、牡蛎煎、四果汤、肉制品、水饺、各种名号的凉茶,各种各样的老字号,你会发现这里真的是饮食的天堂。徜徉街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注意周围的风景,慢慢地走下来,一切都是风景,婉转的小巷,透着美好和精致。坐下来点上一碗商厝楼甜汤,听一听邻里百姓家长里短,感受诏安话特有的轻柔,悠然自得,享受着一份祥和平静。

诏安人讲话的语速都比较慢,特别是诏安女人,说起话来轻声细语,让人如沐春风,连哭的声音都让人感觉悦耳动听。在老家有一种说法,说男人讨老婆就要娶诏安女人,为什么呢?因为诏安女人说话柔软纤细,好听,而民间的说法,声音柔软而甜美的女人,是有福气之人。朋友曾经揶揄我,在诏安生活,娶个诏安老婆,晚上回家,炒几个菜,配上小酒,要是一个人觉得闷,可以叫上夫人,用力拧她大腿,让她哭出声音,不啻是装上一台收音机,开关按钮操之在手。虽然是玩笑,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诏安人的休闲,诏安人“慢”生活的惬意。

长期以来,“慢”一直是诏安人挥之不去的标签,也曾饱受诟病。办事效率不高、喜欢按部就班、庸懒散拖普遍……“慢”也成了詔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掣肘。好友曾经说过一件事,他在诏安买了房子,找了几个诏安装修师傅,赶着要在春节前入住。气人的是你越急人家越不急,隔三差五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今天说是家里过节,过几天说是先人忌日,再过几天又有什么说起来也不重要的日子……每次请假多则四五天,少则也要两天,问他干么要请假那么多天,回答的也都是请客或者为请客准备东西的事,工期一拖再拖,最后新房也搬不成了,朋友说起这事,满是无奈。怪不得很多在诏安工作的外地人特别感慨诏安的“年节”怎么这么多。我想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诏安人“慢”生活,懂得劳逸结合,懂得享受。

说起“慢生活”,大家往往会想起意大利人Carlo Petrini于1986年提出的“慢食运动”。受其启发,自1999年意大利又兴起了一股“慢城运动”,这一运动从欧洲席卷全球,并逐渐发展出一系列“慢”的生活方式,在21世纪成为“慢生活”理念为世界各地所流行。

如果你在诏安,你稍有嗔怪诏安人的“慢”,诏安人会耐心地、慢条斯理地、引经据典地、咬文嚼字地告诉你很多有关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慢”生活方式——苏轼“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的悠然淡定;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隐逸自在;杨万里“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清新闲适等例子,谁叫咱们是文化之乡呢。

国学大师林语堂曾经讲过,“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中国人之爱悠闲,是经过文学的熏陶和哲学认可的。”他在《生活的艺术》中认为,慢生活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东方哲学,也将是国人今后的生活方式。

诏安是一个慢生活的地方,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淳朴的诏安人依旧保持着悠闲生活的心态,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富饶的土地到处都是“长寿元素”——硒,这里民风淳朴,生活闲适。慢,是文化熏陶下的一种生活品质,诏安的书画艺术文化在人们枯燥平淡的生活上增添了一抹色彩,给予人们更多美的享受,也让诏安人更有着诗书气自华的韵味。

诏安人的“慢”,慢出了境界。

猜你喜欢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爱生活,爱思考
社保让生活有底了
生活感悟
创意给生活带来了快乐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