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洁文化主题展馆中场所精神的构建研究

2023-12-11程心如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2期
关键词:展馆精神空间

程心如 刘 杨

在中国文化的范畴中,廉洁文化是一块精神高地,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文化建设对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弘扬廉洁文化,是今天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 · 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1]。历史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廉洁文化具有的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环境净化等基本功能始终不变,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现如今,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的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其展示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在空间内的体验感、与空间的情感联结以及展馆的场所价值逐渐成为展馆构建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展示空间的设计方法和场所精神的表达逻辑出发,通过案例分析,从方向感、认同感、归属感等方面对廉洁文化主题展馆中场所精神的构建策略展开讨论,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以实现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的综合优化。

1 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的发展现状

1.1 单一的信息传递空间

展馆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空间,是借由展品陈列、以观众的体验感知为媒介来实现传递信息的过程。但大部分廉洁文化展馆的展陈形式单一,基本以图文展板为主,无法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导致信息无法顺畅地传递,即便观众依据自身的知识储备,从展示物件中接收到了部分信息,但也只是表层的显性信息,而其他能够激发观众对廉洁文化深层次思考的隐性信息可能会被自动过滤,这无疑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浪费[2]。为了突破物载的隐性信息无法自行言说的展览困境,就需要多种传播方式和表达媒介的介入。

1.2 同质化的展陈内容

在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的建设热潮中,普遍遵循文化展示、党性教育、廉政服务的基本导向。在内容上,先是宣讲廉政文化的历史溯源和当代价值,然后通过列举古今代表人物的廉洁事迹,来阐述当地的清廉家训;在设计上,大红色、白色成为首选,辅以传统的木制材料,营造以廉为先的文化意境。这样的空间表现被形式化地不断复刻,导致当下的廉洁文化展馆缺少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既没有在展示内容和空间风格中突出地域文化属性,也没有挖掘廉洁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展馆常常出现展示内容雷同的问题。

1.3 局限的受众圈层

当前,廉洁文化展馆的受众局限于公职人员和党政领导干部,其目的是为这部分人群的“廉政教育”提供活动场所。然而,廉洁是一种社会价值,它的主体是社会大众[3],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下,人民群众的廉洁教育同样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党政人员的廉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树立“清廉为官,廉洁从政”基本官德的倡导;而人民群众的廉洁教育是廉洁意识教育,是对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学习。虽然这两者的廉洁教育有区别,但目标是一致的:通过活动式教育手段将时代发展下的廉洁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律需求,并升华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能力素质;而且传统廉洁文化中本就包含了“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两者并不冲突。因此廉洁文化主题展馆应当作为面向所有社会群体的教育场所。当下廉洁文化展馆在以“廉政、爱国”为主要内容、以陶冶党政人员的道德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还需增加对廉洁内涵其他方面的阐释,例如洁身自律、勤俭节约、公平正直、艰苦奋斗等,以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

2 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的设计原则

2.1 提高环境特质的地域性

传统廉洁文化是在中国古代特有的时空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受地域环境、文化信仰等多种因素影响。它的历史知识、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诗词、民谣、典故等形式被记载和表达的,这些文化形式又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因此,要展示廉洁文化,就需将地域文化也融入到空间的设计语言中,让观众置身于和谐的空间状态下,增加他们对廉洁文化的认同感。

2.2 增强展示形式的创新性

文物配合文字解说的展陈方式可以梳理廉洁文化的历史,但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往往以一种“意象”附加在物品上,或以一种“意境”存在于诗词中,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空间环境的营造传达给观众。例如运用多通道投影、声光电系统、VR 等技术,构建虚拟场景,把古代诗词中的廉洁意境具象化,丰富观众的观展体验,让观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诗词背后的廉洁故事,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唤起观众的心理认同感,达到文化宣传的作用。

2.3 建立空间表达的叙事性

廉洁文化的讲述是从知识到思想,再到精神的层层递进的关系,碎片化的知识点讲解是做不到的。通过建立叙事结构,可以增强整个展厅的逻辑性和结构性,观众的情绪和认知会随着叙事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比起平铺直叙的讲述方式,这种沉浸式“听故事”的表达更能够帮助观众多方位、立体化地解读廉洁文化。

3 基于场所精神的廉洁文化主题展馆构建策略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1979 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反复提及:解释空间是否具有场所精神的关键要素是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4]。方向感能够帮助观众判断自身位置以及周围环境,便于认识空间;认同感是通过空间氛围、情节的营造,帮助观众深入了解空间;最后在此基础上,激发观众内心的共鸣,从而获得归属感。

3.1 建立空间序列的方向感

空间经由人的行为和活动变成场所,人在场所中运动从而产生方向感,方向感能够帮助人把握自身在场所中的位置以及与场所的关系,表达“我知道我在哪里”的情感体验。在廉洁文化主题展馆中,方向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文化上的方向感,二则是空间中展示路径的方向感。

3.1.1 地域文化的空间表现

廉洁文化主题展馆在满足展示廉洁文化这一主要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地域文化的基本责任。这两者是可以产生一致性的:不同的地点,存在不同的廉洁故事,不同的廉洁展品,这些故事、展品本身就携带着地域文脉特征,能够与展馆地点的文脉信息相融合。

展馆的展示内容可以分为物品陈列和空间表现2 个方面:第1,空间中围绕“廉洁”主题陈列的文物、图组、复刻模型等,是为了告诉观众,他们身处于一个讲述廉洁文化的场景中;而展馆的空间格局、环境色彩、装饰构件等,可以用来表述和传达展馆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第2,在空间界面的设计上,运用色彩和材质的搭配来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感,展现地方文化的生活特色,其中在色彩的使用上要注意大面积选用一到两种凸显地域文化的颜色,小面积穿插其他色彩作为点缀,以保证空间的审美性和统一性;还可以从传统建筑、纹样、文化中提取元素,通过解构、重组等手段进行处理,使其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穿插在整个展示空间的装饰设计中。例如,英国 V&A 博物馆中的欧洲主题展区,空间顶部的设计就采用了拱形结构,将古希腊雕塑庄严的形象氛围带给观众。空间中的天花板上绘制了具有欧洲宗教文化的绘画,墙面和门窗的设计细节都赋有欧洲装饰特色,结合空间流线动向和灯光的应用,体现出欧洲文化复兴时期的主题氛围,将欧洲文化展厅与其他展厅明确区分。

3.1.2 叙事场景的路径设置

空间叙事常常被应用于文化展馆的设计中,它能将难以理解的文化精神转化为让观众沉浸其中的直观感受。廉洁文化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它无法完全且具象地在展馆中被呈现出来。

首次,在设计时需要对廉洁文化的要素进行提取、整合、概括、重组,再把这些展示信息放置到不同的空间场景中,形成一条叙事线;其次,为了便于观众解读,还需要将场景编排成一个“故事”文本,预设好听故事的路径,搭建起观展的方向感,确保观众接收信息的连贯性和延续性,辅助他们层层深入地理解廉洁主题,加深观众与展示空间的情感联系,由此增强观众对廉洁文化和场所地点的认同感。例如,浙江博物院“非凡的心”特展,展览采用“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将完整的古琴文化分成本体、衍生、流转3 个层次阐释,包含了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制作与演奏、馆藏古琴解读以及古琴演奏区4 个场景,每个场景在叙述时都把相应的文化意义融入其中,在叙事框架下贯彻了主题。最后,展览是把廉洁文化和廉洁文物从特定的时空背景里独立出来并放置在当下的空间中,缺失了原本的文化语境。设计具有情节性的空间环境,营造历时感,通过特定的意向或事物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受能够调动他们观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观众接收和解码展示信息。例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互动展厅,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文物、文献中记载的乡镇历史和生活场景重现在观众眼前,并结合其他多媒体技术模拟昼夜更替及晴雨变化,让观众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多角度了解展品及展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如图1 所示。

图1 “因运而生― ―大运河街肆印象”互动展厅(来源:网络)

3.2 激发空间环境的认同感

认同感是在人产生方向意识的基础上,又与场所建立了一层情感关系,它表达的是“我接受并且喜欢这里”的情感体验。廉洁文化主题展馆中认同感的激发是让观众对展示主题产生理念信仰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既是对主题的认同也是对自己的认同,从而产生依赖和情感归属,进而持续不断地探索展馆。

3.2.1 光的运用—激发反思情感

夜里,月光从关不严的门缝里斜斜地照进来,铺了一床的银白。再难过,新婚之夜也要有所行动的。李石磨这个时候可不憨,上去先抓住了表姐的手。李石磨的手心潮湿,呼气都粗了。他把表姐拉进怀里,慌乱地掀表姐的衣服。

光线是展馆搭建视觉感的基础,它除了把空间照亮,让观众感到舒适,还能拉近与观众的身体和心理距离[5]:通过强度、大小、形态的变化烘托空间氛围,使人获得更加丰富的空间感知,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由于廉洁文化主题展馆本身具备的教育性和宣传性,使得激发观众的反思情绪成为其空间构建的目标之一,为此就需要在部分展示空间中营造肃穆感和冥想品质,让观众产生从了解知识、到自我思辨、再到精神认同的情感变化,而空间中光的运用正好能有效地把握这一节奏。例如,柯布西耶设计的圣皮埃尔教堂中,运用点光源,在顶面设置了一方、一圆2 个采光筒,打破了空间的封闭性,将天光引入室内空间,与灯光交汇,带给观众秩序感和威严感。穹顶的光洒落在空间一角,带给观众感官上的刺激,触发进一步的感悟和思考。再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主厅的正面墙由混凝土浇筑而成,被狭窄的十字分割,自然光从缝隙穿透而来,延伸至空间的每个角落,呈现出强烈的精神启示意义。

3.2.2 互动装置— 发挥警示作用

人的不同感官之间,存在着“听声类形”“观形觉声”的转换机制,这种机制叫做感官的“联觉”功能。

在展示空间中,“联觉”功能是加深观众生理上亦或心理上体验感的关键[6]。互动装置利用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将观众与周边环境进行连结,产生短暂且强有力的惊奇感和好奇感,形成记忆点,再借助自我理解,强化这种记忆。“警示”就是观众在廉洁文化主题展馆中需要形成的记忆点,利用互动装置,让观众在真实的感官体验中思考廉洁文化的重要性:从对当下廉洁文化的社会价值的解读,引申到对自身廉洁修养的审视,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感知力和行为约束力。例如,天津“廉润初心”展中,有一个展示空间名为“如履薄冰”,当人们踩在地面上时,会感受到冰面破碎的效果,警示做人应当像走在薄薄的冰面上一样,要时刻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两侧展板上是暮夜却金的杨震、约己爱民的诸葛亮、正义直谏的魏征、铁面无私的包拯和克己奉公的海瑞五人的廉洁故事。

3.2.3 数字技术—营造廉洁意境

以VR 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逐步成为文化展示的新载体,也是当下展示空间中营造文化意境的重要手段。“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独特遗产,不仅是一个诗学概念,更包含了文人的人生理想和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7],古人就常把他们对廉洁的描述、赞美和认同写在诗词中,附于绘画里,好比苏轼所写的“菊残尤有傲霜枝”,借由菊花赞美有廉洁风骨的友人。借助数字技术,这一文化意境就可以被立体化地呈现出来:通过声音、光线、电波等要素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虚拟空间,用直观生动的实境形象来具体化诗词中的廉洁意境,突破观众与文字之间的疏离感,提升他们对展览主题的理解。例如,“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的第三个单元,打造了一个沉浸式“香雪”书房体验空间。真实的“香雪”是养性殿西暖阁的一间书房,由乾隆皇帝亲自参与营造,以白石依墙堆砌出山景,表达“仰观香雪海,坐觉太虚宽”的精神意趣;同时窗外竹林掩映,屋内梅花松枝装点,自然交融成一个意与象的空间与意境,借此来隐喻表达文人的精神追求。展览用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新媒体技术还原了“香雪”书房的意境,通过将非物态化的文化精神转化为物态化的艺术形象的方式,让观众从内心触摸到“书房”的真谛如图2 所示。

图2 “香雪”书房(来源:网络)

3.3 营造空间氛围的归属感

随着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的改变,廉洁文化展馆在保障基本展陈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向着开放便利的方向发展,成为城市居民的精神停靠驿站。馆内是展现廉洁文化的艺术美,馆外是契合城市需求的生活美,从单一的文化展馆变成一个可以融入生活的泛在空间,让观众在享受文化的同时,又能创造自我价值,提升人们对廉洁文化展馆的场所归属感。

3.3.1 丰富展馆服务功能

目前,大部分选择去展馆参观的都是游客,本地居民很少,这就使得展馆处于一种脱离周边环境,独立存在的状态。多功能的融合有利于增加展馆与城市空间的联系,与周围居民的联系。可以适时推出一些特展和活动,吸引附近居民主动参与,提高展馆的参观率;又或者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设置一些休憩空间、学习空间、娱乐空间等,引领居民跳出沉闷乏味的日常生活,增加展馆的使用率。例如,苏州博物馆西馆,它集成了多个常设展厅、特设展厅、游客休憩区、礼品区以及特有的国际展厅、苏式生活体验馆和儿童探索馆,空间功能丰富,既包含了文化属性,也满足了城市公共生活需要。

3.3.2 挖掘社会教育功能

展馆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就决定了它的教育对象是全体人民[8],但由于它在宣传方式上的局限性,以及对社会边缘群体存在偏差,使得部分群众觉得自己与展馆之间存在距离。虽然许多地方的展馆已经发现了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学活动,但大多都是针对学生、公职人员等社会优势群体,例如,老年人、文化能力较低者其实已经在无形中被排除在外了,这就违背了展馆教育的人文性和全面性。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廉洁文化主题展馆要具有归属感,就要让它和它宣传的廉洁文化真正地走进人民的生活,让展馆所承载的廉洁精神“活起来”。在今后的发展中,展馆可以定期与不同的社区进行交流合作,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例如,为学生提供线上教育资源,远程学习空间等;为老年群体编排讲述廉洁文化的戏曲故事;又或者开展一些能展现廉洁精神的公益活动,呼吁社区居民共同参加,诸如此类。要充分发挥展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让廉洁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一方面是扩大廉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廉洁文化的创新发展。

4 结语

现今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廉洁文化主题展馆建设,但展馆不只是作为文化展示媒介的存在,它也担负着文化传承以及社会教育的责任。根据展馆的自身特点,运用展示设计手段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让观众受教育、受启发是现阶段的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而场所精神的价值在于能把廉洁文化的意义通过多维的空间媒介更好地传达给观众,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以场所精神为理论指导,启示我们可以从观众的角度来构建展示空间,拉近廉洁文化与观众的距离、展现廉洁精神、激活文化价值。除此之外,有效的信息传递是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的价值基础,而构建贴合社会需求的场所精神则是它的外延。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不仅要顾及廉洁文化主题展馆的个性,而且要考虑其所处环境的共性,从地理位置、空间功能等方面着手,使其能够融入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向着灵活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展馆精神空间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