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同胞的诏安乡愁

2017-04-18沈绿

党建 2017年4期
关键词:云林台胞寻根

沈绿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位于闽粤交界处,与台湾海上距离仅170海里。诏安享有“书画之乡”的美誉,同时拥有丰厚的客家、闽南文化资源,全县人口不到70万,但祖籍诏安的台胞人数多达120万。回乡探亲,深感两岸有着深厚的宗亲文化,一脉乡情把两颗心连在一起。

自明代以来,诏安先后有39个姓氏客家人东渡台湾,后裔主要聚居于台湾云林县的二仑乡、仑背乡、西螺镇等地,被通称为“台湾诏安客”。可以说,两岸各有一个诏安,血脉相连。2017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刊发《福建:台胞寻根客家年》一文,生动描述了台胞回诏安寻根过年的故事。寻根台胞是台湾云林诏安客家文化馆的首任馆长李碧圆。回乡探亲期间,我和她有过一次交谈,她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台湾云林县的客家人95%以上都是诏安籍,但大多数人从未回过诏安,不过在云林的诏安人还是热衷于穿客家旗袍、唱客家山歌,推广诏安客家文化,还建起了云林诏安文化馆,作为寄托乡愁的落脚点。

李碧圆和姐姐李碧瑛今年第一次在祖籍地过春节。除夕之夜,她们唱起了自创的客家山歌《丰收》。这首原创的客家歌曲还在台湾第29届元宵灯会上首次公演。

诏安祠庙甚多,各姓氏宗祠有近百个,包括沈氏、李氏、王氏、陈氏、许氏、林氏、张氏等。“台湾诏安客”同样非常看重宗谱世系的传承,许多姓氏族人专门派代表来到诏安,把迁台支派世系家谱与祖籍家谱对接,台胞循着家谱在诏安探访宗亲的事例也不罕见,一谱在手,血脉相连。

漳州市专门出版过《漳州与台湾族谱对接指南》,并开设了漳台族谱对接网站。在自明朝起的四次迁台高潮中,漳州至少有500个以上自然村98个姓氏向台湾迁移。台湾现有的2300万人口中,祖籍福建的约80%,祖籍漳州的占40%以上,而祖籍诏安的超过5%。台湾多位政要人士祖籍地均为诏安。每年到诏安祭祖的台胞,少则三五百人,多则近千人。

李碧瑛专门在诏安租了房子,用作学习中国画。像她一样,专门在诏安长期租房、定期居住研习书画的台胞还不少。吸引他们的,不仅是乡音乡情,还有诏安的艺术氛围。

詔安自古研书习画成风,从唐代至今,一脉相承,代有发展,形成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诏安画派”。诏安画派在台湾影响深远,有两个人厥功至伟:一个是清代的谢琯樵。咸丰年间,谢琯樵旅居台湾,对台湾书画艺术的勃兴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影响延续至今。他的画被勒石悬于台湾历史博物馆等地,台湾出版的《中国书画》一书将谢琯樵与赵孟頫、董其昌、吴昌硕等并称。另一个人,是当代大师沈耀初。他自幼在诏安习画,1948年迁居台湾,1974年被台湾画学会授予最高荣誉“金爵奖”。1986年,沈耀初携多年积蓄和毕生书画回到诏安,兴建沈耀初美术馆。

诏安于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现有中国美协、书协会员22人,书画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诏安话里有个专有名词叫“闲间”,意思是谁家有一间闲置房间,即可成为周围喜好书画和民乐人士的固定聚集地,供大家雅聚,切磋技艺。这些“闲间”俨然成为一个个小型的艺术馆和文化中心,墨香琴韵,从中氤氲开来,不仅吸引乡里齐聚,也吸引了海峡对岸的同好者,在诏安驻足流连。

画中寻乡音,琴里觅旧梦。许多台胞返乡寻根,亲身感受到茶香、墨韵、乡音、族谱间延续的骨肉相亲、文脉相连的因缘,可触可感、不绝如缕。 (责任编辑:武淳)

猜你喜欢

云林台胞寻根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问源,把知识教得有理有据
欧美人也爱“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