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开设独轮车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2023-12-10宋成哲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学生体质

宋成哲

摘 要:独轮车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集惊、险、巧、奇、美于一体,深受社会大众的喜欢。基于当前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和增强学生体质的现实需求,文章对独轮车运动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价值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独轮车运动在小学校园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独轮车运动;小学体育课;学生体质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与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独轮车运动是一项促进大脑发育、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具有竞技性、技巧性、观赏性、娱乐性等特点。小学生经常参加独轮车运动,能够提升神经系统的能力,促进前庭器官的机能,缓解心理压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小学开设独轮车课程,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满足增强学生体质的现实需求。

1 在小学开设独轮车课程的价值

1.1 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独轮车运动需要参与者在骑行过程中,对身体重心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参与者在骑行独轮车的过程中,由于要使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全身肌肉需要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长期进行独轮车运动可提升脑部对前庭器官、肌力、本体的感觉以及视觉之间的协调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控制肌肉和调整姿势的能力。独轮车运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全身关节与肌肉的各种活动能力,如增大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独轮车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增进青少年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从而提升其运动能力。独轮车运动在骑行中需要始终保持上体挺直,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坐姿,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态。因此,开展独轮车运动可以促进小学生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平衡能力的提升,从而促使小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2 锻炼小学生心理素质

长期的独轮车训练,可以培养小学生坚持不懈、坚韧不拔、自信、果敢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不断地探索自身极限,提升承受能力。独轮车是一项具有社交性的运动项目。小学生在校内外参与独轮车运动时,通过与其他参与运动的独轮车爱好者合作、交流,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独轮车运动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可以使小学生具备沉着冷静、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经常参加独轮车运动能够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因此,小学开展独轮车运动能够使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构建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独轮车别具一格的运动服饰与运动装备可以在校园里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对于学校构建特色体育项目是非常有利的。独轮车运动是集竞技、健身与表演于一身的体育项目,可以在学校运动会、大课间开展独轮车竞赛和独轮车技巧展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独轮车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学校都以足篮排、田径等体育大项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这使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掌握程度受到了限制。独轮车的比赛项目有很多,如独轮车100 米、400 米等短距离骑行,独轮车单脚骑行,独轮车接力骑行,独轮车10 千米马拉松,慢骑,独轮车技巧,独轮车场地障碍,独轮车篮球等。学校可以将独轮车运动作为特色体育项目,独轮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加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还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2 在小学开设独轮车课程的可行性

2.1 独轮车简单易学

独轮车是一种便携式的体育运动器材。学生在上学或放学回家时,可以手推独轮车行走或在场地宽阔的地方骑行。独轮车运动的专项技术动作简单,学习独轮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车型,学习独轮车技术,一般6 小时左右就可以学会骑独轮车,并且能自如骑行。独轮车运动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是其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的优势。

2.2 项目投入少且安全性高

独轮车的价格适中,学校引进独轮车的成本不高。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开展适合本学校情况的独轮车特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节约了体育场地、器材的成本。独轮车运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学生掌握了独轮车运动技巧之后,在骑独轮车的过程中,若出现身体不平衡的状况,手可以握在独轮车的座椅把手上,做好支撑,从而安全地跳到地面上,只出现车摔倒而人不摔倒或人车都不摔倒的情况。独轮车运动适合大多数学校的财政能力与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且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小学生在安全的监督与引导下,骑行独轮车不会出现身体机能发生损伤的现象,所以独轮车运动适合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

2.3 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

独轮车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的特点。独轮车运动相较于其他体育运动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参与。小学生对很多新奇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对不熟悉的器材与设备,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学校除了在体育课程中开展独轮车教学,还可以在每天的大课间与早晚操的时间进行独轮车技能展示,让更多的小学生对独轮车運动产生热情。独轮车运动能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因此,在小学开展独轮车运动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2.4 符合新课改要求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越来越注重体育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掘。独轮车运动不但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困难等优良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锻炼学生,使其拥有灵敏的反应、协调的动作、较强的心肺能力。因此,在小学开展独轮车课程,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能够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具有良好的德育价值。

3 在小学开设独轮车课程的发展路径

3.1 提高对独轮车运动的认知

目前,部分学校的教师对独轮车运动的价值认知不够全面,缺乏对独轮车运动项目更深层次的价值发掘。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短视频等方式在校园内广泛宣传独轮车运动的相关内容,开展相关的校园活动,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帮助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独轮车运动的内涵及价值,使广大师生对独轮车运动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对小学生技能训练与技能展示的过程进行录制,并剪辑成短视频,以此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使社会大众对独轮车运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师生对独轮车运动的价值认知,而且能够增强社会大众对独轮车运动的价值认同,从而促进独轮车运动的发展。

3.2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独轮车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这是制约独轮车项目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强学校独轮车专业的师资力量、提升独轮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首先,针对在职的体育教师,要增强其追求新知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独轮车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确保教师的独轮车运动相关理论与时俱进,从而保证学生正确学习独轮车。其次,要大量培养独轮车相关专业的后备人才。可以在各大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中增加独轮车项目的相关课程,不断培养高质量的后备人才。让其毕业后进入小学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满足学校师资力量的人才供应。再次,需要独轮车运动协会面向体育从业人员、体育教师及独轮车爱好者,定期举办独轮车专项技术能力与职业资格培训,从而保障独轮车运动在学校的专业化发展。最后,在独轮车教学中要将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与独轮车的项目特点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对独轮车运动的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3.3 加强学校与独轮车俱乐部的沟通合作

独轮车俱乐部的教练员普遍具有较高的专项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学校与俱乐部的合作,让俱乐部中的高水平教练员进入校园进行独轮车技能的宣传、展示及教学。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独轮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学;而且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独轮车俱乐部具有比较丰富的赛事开展经验。学校可以借鉴俱乐部举办独轮车赛事的经验开展独轮车运动会,选出学生运动员与俱乐部成员进行比赛,从而提高学生对独轮车训练的热情。俱乐部的教练员在学校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不同于俱乐部的教学问题。在与学校体育教师的共同探讨下,可以摸索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独轮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发展。因此,加强学校与俱乐部的沟通合作是小学开展独轮车课程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独轮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运动,具有良好的育人价值。在小学体育课中开设独轮车运动切实可行。在此过程中,需要提高社会大众与学校师生对独轮车运动的认知,提升学校独轮车教師的教学能力,从而保证独轮车运动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顺利开设。开展独轮车特色课程,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动我国体育课程深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川. 高校开展独轮车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民营科技,2010(5):80.

[2] 董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独轮车教学开展策略[J]. 新课程,2021(46):135.

[3] 陈云鹏. 我国独轮车运动发展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8,37(11):980-984.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课学生体质
黔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昔阳县中学武术操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我的体育课堂站位表
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研究
小学务实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探讨与实践措施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上好一堂小学体育课
发挥学校体育优势,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浅谈我国校园足球计划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及发展现状
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创新
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