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导学设计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作用之探究

2023-12-10姚承辉

考试周刊 2023年4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运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故事有特殊情感,教师借助故事做导学设计,组织学生在倾听、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深度学习,增强学习效果。教师有意识推出一些灵动性、新颖性、趣味性小故事,势必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引发学生展开积极思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故事导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8-0138-04

一、 引言

小学生对故事情有独钟,这是教师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学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主动渗透故事内容,学生反馈更为主动,教学引导效果也会更为显著。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注意作好素材整合、情境设计、活动组织、训练创新等设计,让学生有更多接触故事内容的机会,在对接性思考过程中完成学科认知成长。故事导学作用毋庸置疑,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参与故事信息搜集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故事的讲述,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 整合故事资源,调动课堂积极因素

教师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故事资源,能够给教学带来更多信息支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大多围绕教材内容作设计和操作,教学显得平淡无奇,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融入一些故事信息,让学生结合故事学习教材内容,形成生活对接思考,学生会积极响应,其助学效果也会更为丰富。

(一)针对生活搜集故事

教辅材料、网络信息、课外书籍等,都属于故事重要来源渠道,教师要作好整合处理,挑选最为适合的故事内容。如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师要求学生课前作预习准备,搜集生活中关于“课余生活”的小故事,在課堂上作展示交流,对课余生活的巧妙设计作重点推介。学生对这样的预习任务比较感兴趣,都能够主动进行搜集整合处理。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故事讲述热情很高。有学生讲述课余时间玩游戏的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有学生讲述课余生活郊游的故事,向大家介绍郊游的见闻,对郊游获得的学习体验作重点推介,还有学生讲述课余时间与家长进行亲子阅读的故事,在图书馆、书店等地方,阅读了很多有趣的图书,掌握了很多知识。教师设计预习任务中渗透故事内容,给学生提供故事搜集的机会。学生对课余生活最为熟悉,讲述课余生活故事自然更有真切体验,其参与主动性更高,在讲述展示过程中形成学科认知也会更为深刻。教师借助预习任务设计机会推出故事讲述活动,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对促进学生学科认知成长有重要作用。

(二)针对教材筛选故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从教材中筛选出一些故事信息,通过集体讨论故事,建立一些学习认知。学生对故事内容比较敏感,而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蕴含一些故事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整合教材信息,寻找一些故事线索,针对性提炼一些故事素材,都能够形成学习契机。如教学“选举产生班委会”,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活动园”栏目,并针对这个案例创编一个故事,在班级作讲解,模仿设计思考问题。学生进入阅读环节,很快就有了创编思路,开始构建故事结构。有学生这样讲述:班级要选举班委会,王晓鹏有些为难了,因为几名候选人都与自己有一些特殊的关系,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一个是同桌,一个是好朋友,一个是学习成绩第一名,还有一个是邻居……你能为他想出解决的方案吗?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教材有一些故事素材,教师科学设计,让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和编辑,为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三)针对自己讲述故事

教师执行教案时,要适时引入一些故事内容,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也能够引发学生深思,其调动作用会更为突出。如教学“班级建设人人有责”这部分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介绍自己的一些表现,为班级管理带来的帮助。学生开始还有些拘谨,教师推出一些典型作重点发言,学生参与展示,主动性逐渐建立,课堂讲述进入良性互动环节。有学生这样讲述:值日小组有分工,我每周都能够主动完成值日任务,还会帮助其他成员。如教室内和卫生区打扫和保持,小组合作气氛和谐,值日效果显著……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故事作点评,从更多角度作分析。教师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学习故事,将学科学习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学生在主动讲述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其他学生在具体评价中获得学习力量。学生能够讲述自己的正能量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做广泛互动交流,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学生对自己表现建立信心,这是教师组织的结果。

三、 创设故事情境,渲染课堂活跃气氛

学生对故事有特殊兴趣,教师要作好故事推介时机的选择。为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可以示范讲述故事,也可以借助媒体展示故事,还可以让学生讲述或者演绎故事,都能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

(一)利用问题讨论故事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学生生活高度对接,教师故事选择要注意贴近其生活认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广泛关注,在故事解读的过程中完成思维启动。在教学“学会沟通交流”这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学阶段推出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两位同学迟到了,迟到原因都基本相同。老师询问第一位学生迟到原因,这位同学支支吾吾说不出,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第二位同学将迟到原因归结成几个方面:首先是路上出现大范围堵车现象;其次是起床稍微晚了一点,导致准备时间缩短了。老师听完这位同学的解释,感觉情有可原,没有太多责怪。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最终达成共识:这是缺少沟通造成的,主动解释很重要。教师顺势引入新课内容。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从反面作引导,对缺少沟通造成不良后果角度进行设计,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学生对故事内容很感兴趣,其思维顺利启动,在互动交流中建立学习共识。这个故事带有生活气息,具有更强真实感,学生心理触动较为强烈,说明教师故事讲述是比较适合的,其助学效果更为突出。

(二)利用媒体展示故事

教师借助媒体手段展示故事内容,能够将故事进行立体化处理,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其助学效果会更为突出。如教学“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画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这些动画视频都是讲述汉字的故事,趣味性十足。如利用图画的方式演绎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学生观看兴趣极高,对文字起源留下深刻印象。如文字猜谜故事,学生对故事情节更有热情,都能够主动进入猜谜环节,课堂互动气氛热烈。如纪晓岚和乾隆关于“虫二”的猜谜故事,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纷纷展开讨论。教师借助媒体推出一些故事信息,为学生学习开阔了眼界,其调动作用更为突出。学生对字谜故事有更高认同感,都会主动展开思考和热议,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设计,利用字谜故事作调动手段,展示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媒体展示故事有自己的优势,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自然,教师适时作好引导,为学生顺利进入故事讨论创造条件。故事有情节,带有趣味性,学生对此比较敏感,教师将教学内容渗透其中,设计一些思考问题,或者借助故事启迪学生,都能收获预想效果。

(三)利用演绎感悟故事

教师设计一些故事演绎任务,让学生参与演绎活动,能够对学生多种感官带来触动,其调动作用会更为突出。如“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推出一个特别的展示活动:师生合作,表演一些古代科技发明。第一个故事,教师介绍鲁班发明锯子的过程:传说锯子是鲁班发明的,他进入山林寻找木材,被带有锯齿的茅草割破了手臂,于是产生灵感,发明了锯子……与教师合作的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推演,利用一些模拟动作进行对应展示。第二个故事,水碓是利用水流力量自动舂米的机具,据记载,浙江一带,水利资源比较丰富,聪明的农民发明了这个机械,大大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操作效率。因为当地盛产水稻,舂米便成为重要的农活了。水碓可以日夜不停地运作,农民舂米不再发愁,这个机械解放了生产力……学生利用动作作演绎展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要求学生展开思考:这些古代科技发明,不仅体现中国人民的智慧,还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机会。你还能够列出身边熟悉的古代科技发明吗?你如何理解这些发明的社会价值?学生展开对应思考和讨论,学科学习渐入佳境。

四、 推出故事活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故事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作精心筛选,让学生在故事讲述、故事解析、故事讨论、故事评价中完成学科认知构建。

(一)组织学生讲述故事

故事呈现形式众多,教师要对故事活动设计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在深度故事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如故事演绎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行创编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其助学效果会更为丰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展示活动,这是比较适合的教学设计,学生对此有更强主动性,其启动效果也会更为丰富。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故事素材信息,讲述因为烟酒和毒品造成的一些悲剧故事。学生借助多种信息展开搜集活动,很快就占据更多故事信息。在讲述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分组轮流展示,组织学生倾听、讨论故事内容,发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在倾听故事后,都能够结合故事内容,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个性学习认知。如有的家庭,因为有人沾染上了毒品,最后倾家荡产,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学生对此做客观分析,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借助生活故事讲述机会展开深入思考,对故事内容和后果作理性分析,自然接受相关教育,让学科教学目标顺利落实。故事是鲜活的,对学生形成的心理冲击是显性的,其教育效果也显著的。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故事讲述活动,能够形成丰富调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在自我教育中完成思想成长。

(二)组织学生模拟故事

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故事,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感知体验的机会,学生进入故事情节,对角色作深入研究,对故事内涵形成直觀感悟,还能够培养其良好观察思考习惯。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介绍经常参与的公共活动有哪些,学生会想到图书馆、商店、广场、公交车、街道、社区、电影院等场所。教师要求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在这些公共场所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学习小组以哑剧的形式作直观展示,看哪一个小组表演更真实到位。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展开交流和讨论。教师深入学习小组,与学生一起研究演绎方案。课堂演绎环节,学生表演都比较真切到位,对乱扔垃圾、大声喧哗、随便插队、吸烟等乱象作形象展示。教师对学生表演情况作归结,要求学生从演绎中形成反思,自己在公共场所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发生,学生都能够自觉对照,逐渐建立正确行为意识。教师组织学生现场表演,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模拟故事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认知。

(三)组织学生改编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学生演绎故事,都能够形成难得学习契机,如果能够对故事演绎形式进行升级处理,让学生主动进行故事创编操作,势必对学生形成冲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改编故事,不是为提升其习作和表演能力,而是建立深刻思想认知。如教学“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部分内容,教师先引导学生展示生活中见到的公共标志,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如交通标志、公共标语等。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讲述一个故事:有一个小伙子,开车特别快,不会轻易礼让行人。有一天,他开车出门,正好遇到堵车,他见缝插针地朝前跑,结果一不小心,撞到了一辆豪车,他将车卖了也不够赔偿人家的……这个故事很真实,请你将故事情节改编一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进行改编设计,故事结果发生重要改变,由原来的悲剧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喜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改编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公共秩序有新的认识,对不遵守公共秩序造成的后果有更深刻的反省。故事改编只是教师的一个创意设计,便为学科教学带来不一样的形塑效果。

五、 丰富故事训练,建立课堂成长亮点

道德与法治学科训练设计时,教师推出故事化的训练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更为顺利。解读故事内涵、创编故事内容、讲述生活故事、搜集故事信息等,都属于故事性训练形式,教师要作好创新处理,让故事发挥重要助学作用,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在深度思考和互动交流中完成学科认知构建。

(一)对接生活介绍故事

教师有意识对文本内容作深入研究,找到故事融合点,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处理,势必带来更多学习动机。如教学“中华民族一家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介绍熟悉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结合旅游经历,讲述新鲜的故事。学生大多有这方面的经历,自然能够积极响应。如介绍蒙古族特点时,学生讲述了蒙古族人敬酒、篝火晚会、吃全羊的内容,其故事特点比较鲜明,感染效果比较突出。也有学生介绍蒙古族骑马射箭的游玩内容,将一些互动细节作重点推介,将课堂学习带入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画面,要求学生作细致观察,讲述少数民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再度展开对应梳理,讲述更多相关内容和情节,课堂展示学习气氛热烈起来。教师对学生学习训练情况作归结,从更多方向进行纠正,确保故事训练顺利展开。教师组织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学生对生活化的故事展示活动更有感觉,其训练效果也会更为丰富。教师对学生讲述情况进行点评,给学生带来更多展示信心,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对接社会评价故事

教师借助故事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通过学生搜集故事、讲述故事、评价故事,让学生深潜其中,展开深度思考,自然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如教学“富起来到强起来”,教师在课堂导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并要求学生对接生活,搜集一些社会故事,准备作讲述和评价。如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其童年使用的童车,都保存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童车作比较,可以归结出历史发展的轨迹:祖父的童车是木头做的,连车轮都是木头的,看起来就非常笨拙,坐上去也不舒服。父亲的童车大部分是塑料制作的,虽然比较灵活,但很不坚固。孙子的童车是电动的,而且带遥控指挥的,显得非常高级。从这些童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推出社会故事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从学生讲述评价情况能够看出,教师故事教法应用是比较高效的,学生反馈及时,思想触动显著,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故事教学获得巨大成功。

故事助学效果显著,教师要作好教学设计和组织,对教学情境作故事化处理,让故事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成功调度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学习促进动力。整合故事资源、创设故事情境、推出故事活动、丰富故事训练,都能够对学生多种感官带来冲击,教师借助故事展开助学设计,让学生在倾听、讲述、讨论、内化故事的过程中完成思想成长,形成健康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黄雅芳.巧用绘本故事,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J].新教师,2021(4):82-83.

[2]孟一琼.妙用故事绘本,实现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4):20-21.

[3]刘诗思.探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學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文理导航,2021(2):90-92.

[4]唐亚.“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1(29):3-6.

[5]陈芬.故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1(24):67-68.

作者简介:姚承辉(1977~),男,汉族,福建武夷山人,福建省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