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策略研究

2023-12-10周建红

考试周刊 2023年48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健全人格高中教育

摘 要:历史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为主的综合性学科,具有人文性、客观性、逻辑性等特点,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化,掌握有关人格方面的理论知识,知晓历史人物的成与败,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激励自己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而努力奋斗。鉴于此,文章分析了人格的概念、健全人格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并就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育;历史学科;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8-0142-04

一、 引言

健全人格是一种全面成长的人格特征,它包括个体在道德、情感、智力、社交等方面的平衡发展,涵盖了以德为先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独立思考的智力能力、良好的社交交往能力等多个方面。通常认为,健全人格的核心是道德品质,强调个体诚实守信、正直勇敢、宽容友爱等,个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以道德为基准进行行为和意识层面的判断,从而正确面对挑战和困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全面推动个体的身心成长。因此,教育应从学生的人格入手,为个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 健全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相对稳定独特的集合,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特质。人格的内涵丰富而复杂,包含着一系列重要特点。首先,独特性是人格的含义基础,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生活经历、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各有不同,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个体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感知方式等方面,构成了人格的核心。其次,人格是一个相对持久的特质,虽然会受到外界環境的影响,但相对来说会保持良久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人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一种身份认同。再次,人格的一致性指的是人们在不同的行为、社交和情感领域中表现出的一致性特征,比如,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往往在工作和社交中都展现出积极的情绪,这种一致性使人能够在不同场合下更加自信。另外,人格与自我意识密不可分,它不仅是个体在行为举止上的体现,也包含着人们对自身思想、情感、行为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使个体能够认知并理解自我,从而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最后,人格是可塑的,虽然人格相对稳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在社会教化或自我努力下,通过学习历练纠正不足、趋利避害,能够逐渐迈向成熟和完善。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人格发展是一个多变的过程,这是基于人性的复杂而延伸出来的一种结论,其中教育和环境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塑造,个体能够接触到各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长见识、拓展思维,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例如,学习科学可以培养个体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学习艺术有利于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些学习经历促使个体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得到发展机遇,影响人格的形成。教育环境是个体接受教育过程中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习条件,主要包括学校、教学设施、师生关系等,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最终实现个体的人格发展。而教育方法的不同选择和灵活运用,也能够促进个体认知的进步,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除此之外,家庭环境、社交经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都对人格特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父母在子女人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温暖与支持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的不和谐也会给子女带来负面效应。社交经验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互动,逐渐形成对社会规范、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理解。

三、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塑造三观品行

三观品行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行,是个体对世界、生命和价值的看法,更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道德行为的有机整合,四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个体的精神层面和道德品质。具体来讲,世界观是个体对世界本质、存在意义和发展规律的基本认知,涉及对宇宙起源、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规律等问题的理解。人生观是个体对生命起源、价值与目的、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等问题的看法和反思,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可以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价值,指导个体在人生旅程中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和行动。价值观是个体对权利与义务、美与善、公平与正义等价值问题的判断,是人们对何为正义、何为善良、何为美德等基本品质的思考,正向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个体追求真理、推崇道义、尊重他人,并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品行则是三观在行为层面的体现,它涵盖了行为习惯、待人接物、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素质,代表着个体对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遵守。

历史是过去经验的积累和记录,它是人类了解曾经的唯一途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意味着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历史中充满了战争、冲突、压迫和灾难,这些悲剧的发生往往是人类的无知、贪婪和偏见所导致的。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辉煌的时刻和成功的经验,那些创造出伟大成就和积极变革的人物或事件,都是后辈可以借鉴崇拜的对象。通过学习历史不断认识错误和痛苦的根源,更加明智地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和决策,避免重蹈覆辙,是每一位青年学子都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二)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

目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高中时期往往是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感建立的重要阶段,但也是多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的高发期,面临学业压力、社交困难、家庭关系问题等,青少年可能产生情绪不稳定、自我否定、逃避现实等不良行为。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青少年普遍存在睡眠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缺乏锻炼等问题,肥胖、近视、体力下降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概率日益增加。此外,部分学生被同伴欺凌压迫,自尊心受损不堪重负轻生事件时有发生。种种迹象表明,解决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迫在眉睫,这需要积极的教育引导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发力。

历史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特点,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本质,形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这种认知逻辑的培养对青年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比如,教学中国古代文化时,学生通过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学、艺术、哲学和科技等方面的伟大成就,感受到自己国家的独特之处和历史的丰富性,尊重欣赏各个地区的传统习俗,了解历史上辛勤劳动的农民、勇敢战斗的士兵、富有智慧的学者等各类人物,看到古人历经苦难、努力为社会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激发对自身潜力和价值的认识,形成积极自信的态度,为实现个人和集体目标付出努力。此外,还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这种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对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政府出台了《教育现代化203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种种政策均指出了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学生不仅要在专业技能上有过硬素质,还要具备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者要注重提高人才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高中存在“唯分数论”的倾向,即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学校和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追求升学和职业发展的最佳机会,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变成“应试机器”。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升学压力,学生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这种长期且高强度的学业压力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学生只能放弃自己喜爱的兴趣项目,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可能导致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立足时代要求的教育应该突破“唯分数论”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

四、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一)明确目标,深化认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是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材料,设计评价和反馈机制,掌握教学的方向和重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于学生来讲,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意愿,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为什么需要学习以及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这节课中,教学目标设定如下:首先,让学生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物质决定意识”,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物质基础及其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教学中引入适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战国时期的分裂和混乱局面,以及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必要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分析和比较不同时期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地方政权的影响,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演变过程;教学中强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其背后蕴含的“家国一体”的观念,即国家利益与个体利益密不可分,个体应为国家的统一发展负起责任,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个体关系的思考,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国家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创造出一种具体的环境或场景,再将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地融入这一环境中,有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學习,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这种情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创建,比如,引入相关的教育资源、展示多媒体资料、设置实际问题或任务。创建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场景,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时代,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情境,加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理解记忆。

例如,在“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这节课中,采用创设情境、活用各种教辅资源的方式,为学生带来一次生动的“人物传记”课堂。利用图片展示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封面及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插图和文字,了解李时珍对草药的研究和分类,深化对李时珍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的认识。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李时珍研究中药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采集、研究和制作草药的场景,体验医学研究的艰辛和细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讲述李时珍所具有的奉献精神,向学生传达李时珍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让学生思考给后人带来了哪些启示,如坚持不懈的精神、对患者的关怀等,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三)讨论学习,主动思考

讨论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方式,不仅有信息的传达,也有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回应。通过讨论,人们能够分享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而促进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共享。讨论中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意见,通过互相倾听和辩论,可以使各种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从而促进信息的全面和多元化。这是学生拓宽思维广度和深度的一次绝佳机会,对学习、沟通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相关知识时,可以将“古代中外防疫措施”“古代中外医学成就”等作为探究主题,围绕主题筛选一些案例,借助网络搜集材料,使这些案例更加直观且有吸引力,为学生展开讨论式学习活动奠定基础。为了维持讨论式学习秩序,营造人人参与、平等交流氛围,教师可以制订一些规则,如“每人至少分享自己的一个看法”“每人至少发言2次”“鼓励辩论”等,确保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耐心倾听、彼此尊重、友善表达,从而拓宽视野,强化文明互鉴理念,达到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目的。

(四)剧本创作,身临其境

剧本创作是一种活动,其通过把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故事转化成戏剧形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剧本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场景和角色设置,以现代人的方式再现历史原貌,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相关的因果联系。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这节课中,教师先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再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深入研究孔子的思想,并让学生以此为依据自主编写一部以孔子为主角的剧本。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充分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如仁爱、孝道、礼仪等,根据这些概念来构思剧情,塑造角色的性格和言行。学生应通过对话和情景的描述展示儒家文化的精髓,让观者对儒家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需要扮演好教学的指引者这一角色,剧本完成后,组织指导学生表演,演绎剧中精彩的对白和场景,使学生通过观看、讨论,得到启示和反思。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体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价值,且台下师生的参与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五、 结论

人格的健全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正直的品性、勇敢的精神以及廣阔的胸怀,历史教育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展开全面分析,从人类智慧中寻找启示,从历史名人的道德行为中汲取力量。展望未来,相信在教师的引导关怀下,学生们不仅会成为有见识、有责任心的公民,更能成为具备健全人格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周冬春.高中历史教学中责任教育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3(24):54-56.

[2]邓一帆,刘天逸.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8):67-69.

[3]张国斌,万雅静.“四新”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与思想政治学科融合教学的内容思考:以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J].教学考试,2023(34):44-47.

[4]刘忠骅.厚植家国情怀 勇担时代使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3(21):76-78.

[5]王欣桐.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导学的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3(21):47-48,51.

作者简介:周建红(1977~),男,汉族,甘肃平凉人,白银市第九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健全人格高中教育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