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康复分析
2023-12-06阴瑞兰黄琳徐丽红
阴瑞兰 黄琳 徐丽红
(1.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2.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心力衰竭是心脏代偿能力明显减退,不能有效地将静脉回流的血液排出,以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无力、呼吸困难及水肿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1]。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常规饮食限制水钠摄入给予利尿剂和强心剂后心力衰竭仍难以控制者,是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结果。该类患者心力衰竭预后不佳,且死亡率较高。
现临床上常采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神经内分泌药物等治疗方法。常见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包括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等药物。缬沙坦是常用的抗心力衰竭的药物,具有防止心肌纤维化、防止心脏扩大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将其作为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沙库巴曲缬沙坦主要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扩张等治疗目的,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
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比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康复效果,从而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本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21 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中的顽固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临床资料无缺乏;排除标准:肾、肝功能不全且重要器官障碍者;伴有恶性肿瘤者;对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无禁忌证者;表达能力异常。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缬沙坦治疗,n=59)和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n=62)。对照组男28 例,女31 例,年龄53-81 岁,平均年龄66.18±5.39岁,病程1-6 y,平均病程3.10±1.36 y,心功能分级:Ⅱ级:10 例,Ⅲ级:38 例,Ⅳ级:11 例。观察组男33 例,女29 例,年龄55-82 岁,平均年龄67.81±5.27 岁,病程2-6 y,平均病程3.74±1.62 y,心功能分级:Ⅱ级:11 例,Ⅲ级:39例,Ⅳ级:12 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停用所有护心类药物,完善相关检查,予以监测血糖血脂、血压、饮食建议(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药物指导(药物不良反应、告知家属及患者按时服药)、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两组予以不同治疗方法,均连续治疗1 m。
对照组患者口服缬沙坦(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52,规格:80 mg)80 mg进行治疗,每天一次。
观察组患者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0342,规格:100 mg)进行治疗,开始用药时,前1 w 药量维持在50 mg,病情严重时,在第2 w 开始时可增加100 mg,每天两次。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6],心功能分级提高2 级,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心功能提高1 级,且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为有效;心功能分级未提高,且临床症状未消失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3.2 心功能
治疗前1 d 及治疗后即可采用超声心动图改良的 Simpson 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 末端脑钠钛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LVEF<40%可诊断为心衰,LVEF降低提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分数升高提示左心室功能状况改善。若NT-proBNP>1500 ng·L-1,提示心衰可能性大。
1.3.3 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压、肾功能损伤以及高钾血。两组治疗后电话随访6 m,每 m 随访1次,根据治疗后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每 m 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后根据随访记录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或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对照组临床总疗效率为57.62%,观察组临床总疗效率为83.87%,对照组总疗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2.2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改善心功能
对照组LVEF 显著低于观察组,NT-proBNP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心功能指标比较(±SD)
表2 心功能指标比较(±SD)
注:两组间比较,bP<0.05;与治疗前比较,aP<0.05。
?
2.3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且经随访统计显示,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复发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经过优化内科治疗消除诱因及并发症后,且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更严重者,且该疾病死亡率高,预后差。有研究报道,顽固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均有一定影响[3]。因此,针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方式,对其改善预后、控制疾病进展具有一定意义。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药物之一,具有减轻心脏负荷,改善预后功效,包括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本研究显示,观对照组LVEF 显著低于观察组,NTproBNP 显著高于观察组;说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增加其射血分数,抑制心室重构,保护其心脏,进而增加心力衰竭患者存活率[4]。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疗效优于缬沙坦治疗。究其原因,沙库巴曲是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增加体内内源性利钠肽,起到扩张血管、利尿作用,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5]。另外,药物安全性及复发发生率低是治疗方案有效、可行的前提,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降低复发发生率。
综上所述,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疗效优于缬沙坦,可改善其预后,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