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3-12-04刘小琴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教育策略

刘小琴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对每个人的心理状况,特别是对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基于此,文章从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和加强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策略,积极调整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战胜心理障碍、增强“战疫”的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后疫情时代;教育策略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控制,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应急调控机制的建立健全,学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回归正轨。然而,在三年抗击疫情期间,部分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干扰。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中,相对封闭的环境不利于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且小学生活泼爱玩,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而社会各界对疾病的持续关注和学生活动空间的急剧收缩,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情绪表达、行为习惯、学习动力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认知能力方面,因全球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某些居心叵测的人试图通过互联网挑起事端,有些网友则道听途说、夸大其词、以讹传讹,以至人们难以分辨与疫情有关的消息。小学生的判断力较差,往往会对新闻报道的判断出现偏离。在情绪的表现上,小学生容易出现恐慌、焦虑的情绪,例如对自己和家庭的健康过度担心,一旦打喷嚏、咳嗽,就会立刻联想到新冠肺炎,家中的每一件东西都要进行彻底消毒,所有的东西都要用酒精进行清洗;在居家网课期间,学生对网课模式不能够完全适应,且自律性较差。由于缺乏监督者,学生难以按时有质有量地完成教师在课后布置的任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不开学,商场关门,给学生带来了不便。即便开学,学生也在为自己的学习发愁。尤其是身处疫区的小学生,更容易出现沮丧、低落的情绪。从行为习惯上看,由于长时间的家庭隔离,一些学生对电脑、手机等设备上瘾,这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睡眠质量。在学习发展上,学生时代形成的好习惯一旦被破坏,想要改掉是非常困难的。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在上课时,难以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复课之后又漫不经心,功课马马虎虎,结果是学习成绩滑坡,学习效率降低。就人际交往而言,虽然学生跟家长相处时间较长,但是其思想、作息及行为等存在不同,很可能会使两代人产生冲突,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此外,长时间不能与同学、朋友见面交流,也会造成学生与对方的关系疏远,即便是在班级里,也有一些学生习惯了居家生活,会对学校生活感到不习惯,拒绝和别人沟通,由此引起人际关系的矛盾。

二、后疫情时代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学生目前所面对的种种心理问题中,教师不能坐视不理,除了在学校开设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外,教师还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排除消极情绪、早日恢复正常学习与生活。

(一)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战胜疫情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在抗击疫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疫情很快被控制住了,生产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充分显示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的优越性,树立了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散发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对他们健康的心理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对此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牢牢把握“三好”“三观”,培养学生正向、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针对小学生活泼爱玩的天性,教师在举办“学党史,强信念”的主题班会后,可以以手抄报竞赛和黑板报比拼为载体,宣传抗疫英雄、时代楷模等,在学生中宣传优秀共产党人和爱国爱党精神的典型人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家国情怀深深根植在班级学生心中。

通过许多鲜活的例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所想所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许多为了人民奋不顾身、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感人故事: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抗疫前线,就像一面引领人们的旗帜,是这次战“疫”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李兰娟院士一直奋战在前线;有无数的白衣天使、武警、社区服务人员、货物驾驶员、环境卫生工人,以及数以万计的共产党成员和志愿者,面对危险时,用自己的热血保护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他们是最美丽的逆行者。透过一系列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英雄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有的只是普通人的挺身而出。教师以无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例,强化了学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使他们了解到“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含义,避免滋生恐慌情绪,培养了学生的勤奋精神,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树立了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使学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学生愿意继续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

(二)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家校配合,精准把握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生个人成长的进程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开展的基础土壤,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对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小学生中首要的心理问题还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当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焦虑而引起的。由于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是在家中度过了漫长的学习时光,特别是留守儿童,在家里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家长的陪伴,难以制订既科学又高效的学习计划,但由于缺少积极学习的驱动力,往往是在新学期开始时或者在课程结束后匆忙完成作业,短时间内很难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他们同样对自己的学业感到恐惧,担心成绩不理想,这样会受到教师和父母的批评,从而产生一种焦虑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漠不关心,忽略了對子女的思想感情教育,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子女身上,强迫他们读书,认为优秀的学业表现才是最重要的,不鼓励子女参加各种形式的项目;部分家长由于长时间外出工作,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因此在家中可能会对孩子过于纵容,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而有些家长却忽冷忽热,在好的情况下,对子女百依百顺,在情绪低落时,就会严厉地训斥,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会让学生的情绪更加紧张,从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里,许多学校实施了网络教学模式,并坚持“停课不停学”的原则,使得网络教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在线学习,教师可以有效地应对学生居家学习问题,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家长有效的监管,他们在网络环境中表现不佳,在学习和在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将焦点集中在网络游戏上,导致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沉迷。因此在返校后,学生在短期内仍然会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导致与现实社会脱节而产生心理问题,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不利。

因此教师需要精准把控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做好家、校双线并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项名为“我要告诉你——孩子”的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可以以书信或者短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表达他们的关心。家长也可以把工作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有个更好的认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爱。

同时教师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开展“我要跟你说”这个活动,旨在鼓励学生通过画画、书写信件和制作贺卡等多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把内心的所想表达出来,这样家长能够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想法,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症下药。例如,小杨同学写信给母亲,说自己以母亲为榜样,以后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与母亲一起战斗,守护他人的生命;有的学生采用了最近流行的手势舞,鼓励其他人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传递正能量。家庭与学校的良好協作、紧密配合,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家长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让家长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内心动态,则让他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也能让学生的心态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会释放压力,丰富课外活动,塑造健康心态

后疫情时期,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外出活动空间,但仍然具有消极情绪,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教师可以先从释放学生的内心压力入手,使学生直面自己的内心,把压力全部释放出来。消极的情绪,如厌倦、紧张和焦虑等,都是人在压力下的正常心理反应,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越是抗拒、压制,就越容易被情绪所支配。所以,当学生出现了消极情绪或不良的心理状况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鼓励学生不必逃避恐惧,也不必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对自己的家人、朋友敞开心扉,多倾诉,可以和好友视频聊天,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以消除心里的郁闷。对于不擅长交谈,性格比较内敛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用绘画和日记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此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学有专长,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丰富学生的内心,在处于后疫情的当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必不可少,加之“双减”政策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性时间越来越长,对此教师可以在原有的英语、体育和美术等基础课程之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倡导学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课程内容,例如在体育课堂中,添加花式跳绳、快乐陀螺等展示活动,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细致的计划制订,并进行合理规划,在分配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时,要确保电子产品不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推荐一些有意义的网络课程或电视节目,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储存知识,向着健康积极的心态出发。

三、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已由纯医学领域向教育及社会各领域延伸。许多研究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带来的生理损害也许会在短期内愈合,但心理上的创伤通常需要随时间、环境和心态等因素而缓慢恢复。总而言之,新冠肺炎疫情带给学生的心理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普及化、多元化、个性化和科技化,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具体路径进行。学校、家长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努力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和谐的校园和家庭环境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健康的成长,使学生不仅具备科学文化知识,还拥有高尚的品德、积极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毛琦. “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2022(35):23-24.

[2]李亚兰. 新冠疫情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62-163.

[3]赵超. 后疫情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 甘肃教育,2021(24):26-29.

[4]江洁,蔡群青. “后疫情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控与疏导[J]. 中国德育,2020(24):36-39.

[5]马月萍. 新冠疫情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策略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60-161.

(责任编辑:孙晓林)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教育策略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