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润课堂”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2023-12-04杨泉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摘 要:得益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被看重。但同时因为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一些课程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学生学到的技能相对陈旧。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亟须改革和创新。文章把“启润课堂”这一概念引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在对它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环境优化策略、课前准备策略、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后辅导策略。这些策略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能进一步推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启润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0-0041-0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高中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利用科学技术为工作和生活提供助益。“启润课堂”对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都有促进作用,更能促进高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一、研究背景

为了积极贯彻和落实“双减”政策,减少学生学业压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当前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正在不断摸索和探索一些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而高中生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互联网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依赖性,能够通过本能的自主学习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变化,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内容不实用[1]。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本文提出了“启润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启”是前提,“润”是路径,激励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结合教育实践,进行内化、反思、总结,注重自身专业化成长,在教学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从而能够真正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传授。

二、“启润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一)“启润课堂”的概念

启智润心促成长,凝新聚力行高远。“启润教育”核心在“启”和“润”这两个方面。“启润教育”的成功实施,是地方教育实践的特殊性与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启润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起作用,因此“启润课堂”是“启润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启”在这里有“启发”的意思,意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教师要充当课程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执行者,教师要依据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发展的特点以启发的形式带给学生更多启蒙、启迪和启示。同时,“启”也有“开启”的意思,强调不断开启学生的智慧和视野,实现启智、启思、启学。“启润课堂”最终的目标是让教师少讲一点,让学生的课堂自我表现积极一点[2]。其次,“润”强调的是教育中的润泽、浸润、耳濡目染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素养,与传统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有根本的区别。同时“润”也需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多元,学习主体的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激情的唤起。因此,“启润课堂”最终打开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眼界。其中,“启”是前提,“润”是路径,“学”是关键。“启”“润”是为了更好地“学”,而同时“学”也为了追求更多的“启”和“润”。

(二)“启润课堂”知识教学环节的特征

“启润课堂”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有三个主要环节。首先是感官识记性知识的呈现,这是引入课程学习内容的前提,其教学的特征主要是将知识进行呈现,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对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有大体的记忆和初步的认识。感官识记性知识是指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接受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其次是意义理解性知识,这部分教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演绎、讨论和对话等环节上。“启润课堂”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思考,最终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我素养,而不是靠被动记忆形成机械性技能。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该环节注重以教师演绎为前提,以学生讨论为重心,依托师生对话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最后是过程体验性知识,其特点主要是探究、体验和展示。对于信息化教学而言,很多技能不是通过教学就能有效掌握的,而是需要以教学为依托教会学生迁移知识,鼓励学生深入探究,通过解决问题等的体验来收获知识和展示知识。这也是“启润教育”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

三、“启润课堂”的结构和设计原则

(一)“启润课堂”的范式架构

“启润课堂”的范式架构为三个承上启下的内容。第一是问题启迪。这也是“启润课程”教学的核心。一般通过问题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散学生思维并使他们积极探讨。这也是激励学生自我思考的重要一环。第二是体悟启学。这是“启润课堂”的主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贯穿这一条主线。体悟启学强调的是课程实践,要求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找感觉,在行动中探索,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这也是

“启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第三是思维启迪。这是“启润课堂”的关键。“启润课堂”不再是传统教学意义下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是要求教师开拓创新,以拓展学生思维为关键,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3]。

(二)“启润课堂”的设计原则

“启润课堂”的设计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

“学得进”。教师运用“启润课堂”所设计的教学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呈现出来,避免将陈旧教条等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第二是“带得走”。这也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入境、入心、入脑。“启润课堂”的设计要在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遵循入境、入心、入脑的原则,使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学得会,在头脑中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在内心形成对知识的感知记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将知识带出课堂,应用于实践。第三是“用得上”。虽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历了多年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也有所更新,但課堂教学的实质较难发生变化,不少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内不研究教材,对外不洞悉学科的前沿发展,教学内容不实用。而“启润课堂”设计的原则是让学生在真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知识,这对当前信息科技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至关重要。因此,“启润课堂”的设计要考虑长远问题,能够使课程教学内容在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启润课堂”的结构呈现

“启润课堂”主要有三个结构,分别为定位、定向、定模。第一是定向,主要解决的是温故和知新问题。这要求教师能够将前后内容进行串接,将授课的基础内容设计成引学问题,供学生先行思考,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提供导航。第二是定位,主要解决的是研讨和拓展问题。教师要通过活跃课堂气氛,以小组研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研讨结束后要尽量只对共性问题做总结,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是定模,其作用是反馈和提炼。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梳理知识框架,在反馈纠正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为课程内容建立学习的框架。

四、“启润课堂”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教学环境优化策略

教学环境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应用“启润课堂”这一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教学环境上进行优化。在心理环境方面,教师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要求教师建立正确的师生交往观,将学生作为平等交往的主体,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倾向性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建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更多地去倾听学生的想法而不是进行机械式的灌输。在物理环境方面,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创设营造愉悦活泼的课堂氛围。信息技术是一项较为新颖的现代科学技术,因此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基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一些道具和软件来营造。教师应围绕“启润课堂”的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个性和需求,引导学生以

“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4]。

(二)教學准备策略

教师教学准备策略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是钻研教材。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中的隐性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选取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来进行钻研,尤其要对照“启”和“润”的概念来发掘教材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的内容。同时,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做有效拓展。第二要分析学情。“启润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充分了解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要重点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需求等情况。教师的学情分析可以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来开展。第三是要制订清晰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依据启润课程设计的三原则“学得进,带得走,用得上”,在课前对教学目标进行制订。《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也应该强调三方面的有效组合,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仅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

(三)课堂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启润课堂”的实质性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多元教学等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是分层教学。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认知差异等,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些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分层教学目标,同时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分层教学可以采用异质分组或同质分组的方法来实施。其次是多元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对于信息技术的学科概念,教师可以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提问法等,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对于操作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搭配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等。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课后辅导策略

对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启润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有效的课后练习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更加关注课后的辅导和交流。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可通过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邮件或网上聊天工具与学生探讨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相关练习,并对学生课堂上并未理解清楚的知识予以在线解答,同时也可以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课后学习策略。此外,教师通过课后辅导,能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未能延伸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补充,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拓展[5]。

五、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也在新时期产生新的变革,而“启润课堂”的提出,给信息技术教师今后的课程教学指引了新的方向和道路。今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继续不懈探索,以“双减”政策为指引,在“启润课堂”之路上执着超越、不断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概念内涵,增加思维厚度。

参考文献

[1]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37-40.

[2] 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17(2):33.

[3] 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和策略.[J].教育导刊,2017(3):48-50.

[4] 辜伟节.课程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及其建构.[J].教学新论,2010(10):57-60.

[5] 胡江倩.有效教学标准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教育,2011(10):12-13.

作者简介:杨泉(1982.2-),男,江苏启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教于启东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启东市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