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探讨
2023-12-04刘莉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深入推进,高中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要以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善于自我提升和优化,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深入研究学生的求知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从而促进高效课堂构建,使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教学;核心素养;师生关系;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0-0014-03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以教代学”
的模式,将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使教与学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指引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切实提升。高中教师应明确自身定位,优化师生关系,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课堂服务,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先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意义,再论述教与学方式具体的转变策略,以期提升高中教学水平。
一、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一)教与学方式转变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很多高中教师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能力。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难以真正投入其中,学习压力也会逐渐增加。但当教师做出转变后,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巩固,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时会切合学生实际,并根据学生的反饋做出及时调整,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积极配合教师,让课堂气氛更加热烈[1]。
(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
如今,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出严格的要求,对教学师资、教学评价、培训研修等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方向,才能够扎实推进高中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新形势下,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引起广泛关注,要求学校突出育人方式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并因地制宜推出“一校一策”,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发展自身个性。在改革期间,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有效解决了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为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使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一)以培训为先导,更新教师理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带来学习指导,提高高中教与学的整体质量。如今,高中教师队伍在培训上仍然有所欠缺,很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培训。久而久之,教师的思想和能力就会出现下滑趋势。所以,在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以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塑造教师发展新动能,帮助教师凸显教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一,应强化对教师的岗前培训。学校应以问题为导向,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多个方面以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建立灵活的培训模式,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尤其是对于一些刚进入高中任教的教师,可以让他们了解多种新颖的方法,自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创新精神。
第二,应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日常教学,
教师能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不灵活、教学思路不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熟练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现今,电教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有些教师不擅长运用,为此学校应建立长期培训机制,加强对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推进数据、资源互联互通。
第三,应坚持终身成长观念,鼓励教师提升学历,
接受更加专业的教育,形成全过程的教师培养体系。同时,学校还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使教师主动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鼓励教师教研,突破变革困境
教研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有些教研活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反而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学校应追寻有价值的教研,从教研工作的本质出发,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学需求,通过专家引领、经验分享、联动教研等多种方式,突破教与学的困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给课堂教学带来新变化,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
为了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内容,高中学校应定期邀请教研员到校进行指导,让教师在交流会上各抒己见,互相讨论教学问题,在不断质疑和释疑中成长,鼓励教师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思路,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开创全新的教学局面。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新理念践行于课堂之上。例如,高中学校可以每年开展一次教师基本功培训展示活动,让教师都能够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实现卓越发展。学校可以将教师分为新入职教师、35岁及以下年轻教师、35岁以上非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等四个梯队,不同的梯队搭配不同的培训内容,主要从教师教学能力、师德建设、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满足教师的多元化需求,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体。近年来,全覆盖教研成为热门话题,其主要内容是建立联动教研网络,让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教研网络中的一员,发挥自身优势,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注重兴趣激发,改变学习生态
1.创设悬疑情境,提高听课效率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逐渐成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对枯燥的知识感到厌烦,无法进入最佳的听课状态。所以,高中教师要锐意改革,坚持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提升听课效果。悬疑情境是高中生非常喜欢的,要求教师通过提出疑问的形式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从中获得新启发和新思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大屏幕展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疑问,或者鼓励学生自己提问。当学生在悬疑情境中尽情自主探究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拓宽知识面,学会共同讨论、分享,促使自身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改编情境,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养成自主求知的好习惯。
2.强化学习动机,化被动为主动
在新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方向,高中师生教与学的最终目标都应落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上。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要转变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用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在课下主动地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同伴的带领和影响下,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当学生完成思考探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形成“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学成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对于思维处于发展时期的学生而言,生动形象的事物更有吸引力。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将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上,借助生动的视听材料讲解抽象的理论,为学生营造直观化的学习环境,加深学生的理解
和感悟,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应用所学知识,进而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四)增加教学实践,增强互动效果
1.引入课内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活跃身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教学要求,教师应广泛开展实践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第一,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思政的渗透,深入挖掘学科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提升见识,在课堂上享受成长的快乐;还应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思政拓展,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收集更多的思政知识,丰富实践活动类型,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二,教师应善于组织制作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具,一方面向学生渗透节约意识和环保思想,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好感度,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当学生参与进来后,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积极配合教师,将校本教材设计得更加完美,使所学知识呈现系统化。而且当学生发现自己提供的素材被收录进校本教材后,他们的成就感也会增强,乐于与教师一起学习和研究。
2.引入课外实践活动
由于高中生的思维和身心都已经趋向成熟,他们能够参与的实践活动是非常丰富的。高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调研,分析学生的喜好,据此设计形式各异、引人入胜的实践活动,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展现出当代学生的风采。研学活动长期以来都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要根据教学安排,带领学生开展主题式的研学活动,将学科知识贯穿其中,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与专业人员沟通和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礎[4]。研学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获胜的学生会得到奖励。研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书写研学报告,认真总结学到了哪些知识,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调查类的活动,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展开社会调查,从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五)创新评价机制,促进目标升华
评价在高中教与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让学生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科目标的实现。但是,有些教师对评价的重视不足,所给出的评价存在片面性、机械性、短效性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无法形成知识网。为了展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与学的要求,教师需要创新评价机制,将评价巧妙地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做到即时评价,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他们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促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另外,教师要确保教学评价的长效性,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将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并且将评价结果列为评价三好学生的依据,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还可以引入线上评价,使学生耳目一新,
打通线上督导“最后一公里”;还可以利用线上投票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及时收集评价数据,
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也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制作成微视频,发布到互联网平台上,接受大众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接受评价,使教学活动完善运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旨在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高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建立起知识网络,丰富学生的认知和素养。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段明阳,王燕.宏观教学在高中教与学方面的启示[J].作文教学研究,2015(6):181-182.
[2] 安富军.新课程下高中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研究[J].学周刊,2019(15):40.
[3] 朱海江.浅谈新形势下高中师生关系建设[J].启迪与智慧(上),2022(10):5-7.
[4] 吴国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68-69.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2〕GHB147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莉(1981.6-),女,甘肃民勤人,任教于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