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互动与情感生产:城市社区邻里共同体的建构逻辑
2023-12-04罗大蒙
[摘 要] 情感是共同体的纽带,将邻里建设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情感共同体,是城市社区邻里重建的重要命题。互动是情感共同体的生产机制,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等情感表征,均蕴含于人际互动之中,微观的人际互动筑牢了共同体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社会互动媒介,共享具有激活积极情感要素的重要价值,是情感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载体。情感共同体建设实践经验表明,共享是情感唤醒机制,能够重构邻里关系,缔造邻里信任感;共享是情感凝聚机制,能够激发公民群体身份认同意识,强化邻里团结感;共享是情感延伸機制,能够培育居民公共精神,孕育社区公共品格。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工具,积极、正向的情感共同体为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
[关键词] 邻里关系;共享空间;情感共同体;治理共同体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3.11.012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3)11-0111-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不同共有产权状态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机制研究”(20CSH093);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项目“城市社区产权结构差异与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2022AH030003);安徽大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第三批卓越博士论文培育项目”(SZYBT202203)。
作者简介:罗大蒙(1985—),男,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营造有温度的邻里社群,建设邻里情感共同体,是重建邻里关系、推动邻里复兴的关键,也是筑牢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石。邻里并不是由钢筋混凝土割裂的“孤岛”,而是以人际互动为核心构成的关系场域,健康可持续的邻里关系对城市居民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等积极情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面向人的生活体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邻里生态系统,使社区更有人情味,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的重要课题。共享、互动与情感生产是邻里共同体建构的内在机制,有利于情感唤醒、情感凝聚和情感延伸,从而缔造和孕育邻里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
一、找回情感:“孤独的城市”何以重建邻里?
邻里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邻里之中。邻里综合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天的所有活动功能——居住、工作、娱乐、交往、购物等,“在它们的中心和边界上,形成了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自然焦点和公共场所”,邻里既是生活的空间,也是交往的场域,并承载着情感的寄托和社区的记忆,“缺少了邻里的城市,无论多么美丽,都将是缺乏凝聚力和不适宜居住的城市”[1](p4)。然而,现代性的后果之一便是传统邻里关系的断裂,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组合。传统的邻里关系具有乡土性,是一个人们相互熟悉的社会空间,人在空间关系上是很少流动的,生于斯长于斯,世代而居,社区就是由亲缘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邻里间阡陌相连、鸡犬相闻,遵循着共同的礼俗、习惯、人情,交往密切,生活互助,这样的共同体生活是有机的、持久的、生机勃勃的。然而,在现代化的新型城市社区中,一栋栋高耸着的、由钢筋混凝土构造而成的居住空间变得日益私密且封闭,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邻居只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既没有工作的交集,也没有人情的互惠,虽有万家灯火,却有难以驱离的隔绝感。城市生活的孤寂,并非来自肉体,“而是联系、亲密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稀缺或不足”[2](p1)。
个体化社会的到来会导致社区衰落,社会关系网络和互赖互惠规范面临崩溃的危险。作为由陌生人构成的组织形态,城市居住社区的家户之间犹如相互隔绝的“囚笼”,虽居住相邻,却甚少交流。长此以往,社区社会结构和文化就会发生改变,社区公共生活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么,将原子化的社区重建为充满感情的关系网络以复兴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命题。社区不仅要有外观上的空间美学,更要编织好细密的邻里肌理,将社区建设成为富于情感的组织,只有如此,社区于居民而言才得以成为“意义的世界”,并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邻里重建,其目的就是要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培养对家园的眷恋,进而建构社区情感共同体,为社区治理共同体奠定社会基础。那么,在一个“孤独的城市”,应当如何重塑邻里关系,增强人们生活与交往的要素,让社区变得更有人情味呢?
情感是维系共同体的纽带,“重建共同体的强烈诉求,归根到底也就是对重建共同情感纽带的热切希望”[3](p74),有学者断言,“共享的情感纽带”是“真正的共同体的决定性因素”[4](p6)。只有拥有共享的情感纽带,社会成员才能真正体会到价值和尊严,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意义感。那么,这种情感连接的共同体如何在社会中产生呢?情感共同体生成的纽带或机制是什么呢?学界注意到情感生产的社会机制。国外有学者指出,情感是嵌套在社会背景中发生的,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互动是情感唤醒的方式[5](p72-73)。“互动仪式是情感的变压器”[6](p160),情感能量由充满情境性情感的符号所传递。国内学术界一方面将情感作为一种治理范式,围绕“作为治理手段的情感”和“作为治理对象的情感”两个维度展开了诸多探讨[7](p139)。另一方面围绕情感回归,分析了社区情感的生成路径。如有的学者从日常生活和特殊事件情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社区中的情感生产,注意到人际互动对情感生成的意义[8](p164)。有的学者探究了结构性情感、情境性情感和自我关联性情感的再生产过程[9](p32)。有的学者则从社会心态的情感生成、群体心理的情感维持和个体情绪的情感疏导三个层面构建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情感机制[10](p131)。
情感作为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如何建立一种互动机制以激活情感反应,从而促进情感共同体形成,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现有研究虽然注意到情感在社区治理中的价值,并探讨了情感生成和情感治理的相关议题,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界通常将社区作为情感生产和情感治理的场域,缺少邻里观照,相较社区而言,邻里才是居民生活、交往的日常空间,是构建情感共同体最具可能性的载体。二则互动是情感生产的具体机制,但是互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一定的介质作为纽带,何种互动媒介有利于情感唤醒和凝聚,学界却未能予以探究。基于此,以邻里为场域、以互动媒介为载体,探究邻里情感共同体的构建逻辑,是本文的核心论题。
二、城市社区邻里共同体建构的“互动—情感”分析框架
情感是共同体的内核,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以积极情感为纽带能够有效增进共同体的内聚力和向心力。作为社会建构的产物,情感在社会互动中产生,情感的生产和凝聚有赖于互动的强度和频次。缺乏互动过程,人与人之间难以形成较为亲密的情感关联,共同体便是松散的和虚幻的。因而,要重构或复兴城市社区邻里关系,需以情感为纽带、以互动为机制,着力建构一种具有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的情感型共同体。
(一)情感共同体的表征: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
共同体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社会就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出现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情、友爱、联系紧密且守望相助的生活社群,建立在各种形式的感情、情绪或传统基础上,它传递了友爱、快乐、和睦等生活价值,给人带来了温馨的感觉。有学者明确指出,共同体是一个如家一般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在其中,“我们能够互相依靠对方”,它为我们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提供了安全,因而共同体是“一种我们将热切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11](p2)。
情感既是共同体的表征,也是共同体建构的纽带,能够给人情感慰藉的共同体才是符合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在期盼的。情感是把人们联系起来的黏合剂,它对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有温度的居住社区应是积极情感的生成场域,情感能够将原子化的个体拧成一个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氛围是充满温度的、相互体恤的”[12](p1),而不是冷冰冰的和相互算计的。情感疏离是社会治理难题产生的一大根源,如何增进情感回归、破解情感失序是学界亟须回应的问题。社会团结有赖于彼此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一种生活体系,形成了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而社会团结的加强也进一步促使人们之间结成更为紧密的关系。社区建设就是要以情感为纽带,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感情和温度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社区共同体的首要意义即表现为情感共同体,它试图复兴人与人之间那种更为亲密、更为温暖、更为和谐的纽带。
情感共同体具有三个鲜明的内在表征,即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三者互为一体,相互递进,共同构成了情感共同体的衡量维度。
信任感是情感共同体的价值之维。信任社會“是一种团结互助、共同计划、开放、交换和交流的社会”[13](p5)。我们在寻求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会形成“内心中的道德习惯和道义回报”,而这些习惯与回报则构成了“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14](p13)。共同体形成的前提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基本道德原则的遵守,即社会成员是可信赖的和诚信的,是值得交往和深入互动的。在任何情况下,信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信任在互动框架中产生,互动既受心理影响,也受社会系统影响”[15](p6)。在人类交往行动中,人们更倾向于信任熟悉的世界,熟悉世界的交往经过了多次的相互检验,可以减少未来世界的复杂性,大家可以“墨守成规”,而无需处处花费心思。
团结感是情感共同体的秩序之维。相较于碎片化社会的冷漠、疏远和遗世独立而言,基于情感的共同体社会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维系,并用友善的眼光欣赏他者和邻里。情感是社会黏合剂,它能够有效修复社会裂痕,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团结感,强化社会整合,激发道德品质。社区情感共同体能够产生情感连带效应,在社会互动中,个体会相互关注,形成成员身份的感觉,并强烈体验到共享的情感,这不仅会使大家形成亢奋的情绪,而且也会强化身份认同和社会团结意识。情感共同体昭示着人们对共同情感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不是基于忠诚的依附,而是平等基础上的和睦相处,邻里是可亲近的而非疏远的,是友善的而非冷漠的。情感共同体可以有效化解社会戾气、怨恨和不满,改善社会关系,传递积极的情感能量,从而维系良性的社会秩序。
公共性是情感共同体的意义之维。如果说个体化社会奉私人利益为圭臬,那么共同体社会则是以公共性为旨归的。共同体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选择在共同的规范下生活,遵循公共规则,维护公共利益,秉持公共关怀。个体对公共性怀有深刻的情感,他们不再满足于自我私利的追寻,而是要过一种公共生活,自觉地将个体性统合于公共性之中。公共性赋予他们意义感和价值感,个体的尊严镶嵌于公共品格之中,他们在公共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公共情感成为人群的纽带,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行动和承诺具有他人导向性,人们关注自我,也关心公共。在公共生活中,“各不相同的、复杂的社会群体注定要发生相互的联系”[16](p22),原先陌生的邻里变得熟络起来。这种建立在公共性基础上的情感关系,使社会关系网络更有意义,公共的价值系统得以建立,公共秩序也得以形成。
(二)互动:情感共同体的生产机制
情感蕴含于人际互动之中,是人际关系的产物。脱离了人际关系,情感便无所依附。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习得了情感词汇,并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如果说以家为单位组建的血缘共同体的情感是原始的、自然的,那么工业社会时期的“族阈共同体”和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合作共同体”[17](p1),其情感生成则更多带有人为建构的元素,是在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互动比率增加对情感增强和情绪感染具有积极效应,人们的情感就是来源于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增强的情绪体验。互动具有情感唤醒和情绪生成的作用,“人们在互动时,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并且人们共同的动作也更加同步化,表现为某种节奏。这种节奏的同步增强了兴奋、互动中的注意集中,并因此使互动者体验到高强度的情感”[12](p61)。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就是高度的人际互动与高度的情感连带结合在一起,给参加者带来高度的情感能量[6](p79),进而引起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交换理论也深刻表明,互惠的人际互动具有强化人际关系、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的作用,是唤醒和增强积极情感的动力。作为情感共同体的基底,微观的人际互动主要在三个方面筑牢了共同体的情感基础。
一是促进外生情感的内部化。在个人主义时代的陌生社会,血缘之外的情感在本质上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外生性的情感之所以有利于构建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正在于基于互惠的人际互动实现了外生性的内部化。围绕情感建构而开展的互动活动,会激发人们的情感知觉,在身体和心理上形成身心图式,促进情感的内化。
二是促进私人情感的公共化。情感具有迁移性,即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可以移情到另一对象身上。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够有效激活人的身体系统,并唤醒对他人和社会的评价。互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个体之间的情感关联,更是为了增强个体对集体的情感眷恋,使个体之间的积极情感转移为对公共社会的良性认知,孕育个体社会的公共性。
三是促进消极情感的积极化。人际关系的区隔是造成人情冷漠和情感疏离的社会根源之一。在人与人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的社会,人们的情感体验更偏向于消极和负面,冷漠、怨恨、愤怒等负性情绪趁机左右了人们的心理空间,致使负性情感积聚和社会戾气增强,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人际互动就是要打破人际区隔,使人们由隔阂状态走向情感融合,推进个体深度社会化,唤醒正向情感意识,传播积极情感能量。
三、邻里情感互动的媒介:城市社区共享建设及其情感功能
互动作为一种情感生产机制,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发挥作用,共享便是扮演人际情感互动角色的重要介质。作为一种价值形态,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共享便长存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维系共同体延续的重要作用。共享是一种情感互动媒介,是对人际交往模式的重新编码,并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具有重塑功能。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是人际情感互动和社会关系建构的场域。在居住空间中,共同体应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脱离日常生活的显然不是共同体;不嵌入不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共同体也难以建立起來”[18](p8),只有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会让人们形成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与信任感。社区不只是原子化个体的机械组合,更应该是有着密切生活联系的有机共同体。面向居民日常生活的共享,不仅更易于拨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神经,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也能够让人们形成共享、互助和参与的习惯。建立在共享基础上的情感共同体搭建了通往社区邻里生活共同体的桥梁,它以共享的方式将邻里连接起来。社区共享型情感共同体在原子化的陌生人社会中,为人们营造了邻里互动的日常生活场景,它使邻里关系超越了职业与阶层的束缚,相互间建立起守望相助、患难相恤、出入相友的睦邻友好关系,培育了人们情感上的互赖、行为上的互动和关系上的互嵌。
(一)城市社区的邻里共享建设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社区更新行动中,共享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理念。一方面,邻里闲置资源循环利用,解决了社区公共服务的“最后一百米”难题。另一方面,共享的独特体验,重构了邻里的交往机制和关系模型,型塑了健康且有温度的邻里生态系统。因而,共享被认为是解决社区生活问题的根本所在,是面向未来的城市社区生活模式。
围绕塑造生人变熟人、陌邻变睦邻的新型邻里关系,我国许多大中小城市,如成都、长沙、厦门、佛山、江门、达州等,以邻里共享为抓手,积极整合辖区党建资源、活动阵地、办公设施、运动场所、文化设施、公共服务等社会公共资源,将闲置场所进行功能化共享改造,打造为邻里共享空间。城市社区的邻里共享空间主要由三个物理层面构成:一是社区层面的共享空间,以打造综合型的社区共享服务主阵地为主要内容;二是小区(片区)层面的共享小屋,主要以建设共享工具屋和“好物漂流”为主;三是楼栋共享驿站,主要以信息共享为主。社区共享空间实现了实物器具、人力资源、技能服务等方面的共享,对邻里互帮互助、邻里交往和融洽邻里关系等具有较为显著的成效。如江门的社区共享空间将社区资源分为物品、知识、技能、场地、志愿服务、互助基金、公益活动等模块,面向市民免费共享,实现了资源与需求的自动匹配。共享内容并不限于实物器具,也包括闲置人力资源和知识技能资源。如成都市吉福社区的“共享奶奶”平台,形成了长者照顾双职工家庭子女、双职工家庭为长者提供关爱回馈服务的老小志愿者互助模式;长沙鼓励社区居民以工作坊的方式开展知识共享,满足邻里知识需要;上海的共享技能社区建设,让居民自己当老师,互相传授技艺,从而打破了陌生的邻里关系。邻里之间互惠互利的共享模式,不仅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且架起了邻里之间联络沟通的桥梁,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邻里共享的情感生产功能
共同体本质上是包含着共同感情的社会关系,而邻里是地方共同体的天然基础,“睦邻社会行动的实质仅仅在于,它是在困难情况下实践的经济上的兄弟会”[19](p587)。也就是说,睦邻关系的建立,其意义不仅在于邻里间的互赖和互助,更在于“唤起超越了功利目的的情感型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以感情为纽带的共同体关系。情感主要有三个重要表征,即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共享的情感互动功能便主要通过对信任感的缔造、对团结感的强化和对公共性的生产等方面得以呈现。
1.共享与邻里信任感缔造。信任感是由社会建构的,它形成于与社会具有密切关系的情境之中。共享提供了邻里互动的场景,是联通邻里交往的桥梁。作为个体情感生成、唤醒、强化及运用的符号,共享是一种信任生产机制,能够有效营造邻里互赖互信的情感氛围,基于物品、技能、活动的共享关系,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关联,为邻里提供交往、交流的媒介和纽带。共享对邻里信任感的缔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共享能够建立熟悉关系,熟悉是信任的前提。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际熟悉度会影响信任水平,在一般情境下,熟悉群体的信任水平高于陌生人群体[20](p135)。与陌生人相比,人们天然地更加愿意信任在生活或工作中有更多交集的熟悉人,因为熟悉熟知易于给人带来安全感。共享的过程增加了邻里交往的频次,熟悉的邻里关系在多次的共享互动中得以建立起来。二是共享能够在邻里间形成心理契约,增强彼此信任度。共享具有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互惠性,无论是技能还是物品方面的邻里共享,均带有得到回馈的期望。共享建立在互惠基础上,共享空间为邻里互惠提供了平台。随着共享型交往的深入,互惠关系建立起来,情感逐渐得以积淀和递进扩展,邻里信任也得以凝结和稳固。邻里由陌生的和个体化的关系,变成了熟悉、互相关心和互赖互信的关系,邻里之间信任感在共享交往中得以增强。
2.共享与邻里团结感强化。集体团结是情感唤醒的重要目标,基于共享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团结感。一则,共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模式,邻里在共享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社群生活的温情,增强家园认同意识,促进邻里友善和睦。温情脉脉的社区会带来家的温馨感,更利于塑造个体的家园情怀。而人情冷淡的社区,居民难以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也难以与邻里建立起较为紧密的情感关系。共享模式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培育一个具有情感温度的居住社区,人们既得到了资源共享的便利,也强化了社区归属意识。二则,共享也具有情感整合的重要功能,能够有效打破城市匿名性带来的区隔,将居住相近的个体联结起来,提升邻里关系的紧密度,从而有效强化社区凝聚力,推动睦邻友善的邻里关系重回城市社区。共享是共同体认同的基础,邻里资源、技能等方面的共享,实际上就传递了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人们在心理与情感上逐渐形成“我们”的意识,邻里不再是陌生的他者,而是共同居住且情感互联的共同体。居民小区也不再仅仅是睡觉的场所,而是生活和交往的家园。
3.共享与邻里公共性孕育。让社区回归公共性是人民城市建设和社区精神培育的方向。邻里共享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和共享性,它既是资源共享的集成空间,也是社会资本的培育空间。共享机制可以打破居民间及居民与社区间的物理阻隔,激活社会行动网络,既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孕育和成长,也有利于公共规范意识、公共关怀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志愿服务精神等社区公共精神的积累和弘扬,进而锻造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一方面,实践是培育公民公共性的学校,参与是公共性养成的重要机制。邻里共享实践,不仅搭建了居民参与和互动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它孕育和锻造了居民的公共关怀品格。人们所关心的不再仅限于个体的私密空间,而是逐渐延伸到对公共空间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另一方面,在共享过程中,居民自发形成了许多民间草根组织,如“志愿帮帮团”“共享奶奶服务队”等,既激活了社区闲置人力和物力资源,也培育和传递了志愿精神,彰显了公共品格。邻里的互助和友谊网络,发展着社区社会资本,创建了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在邻里间达成共识。居民在自愿共享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具有教化和慈善功能的自治共同体,邻里得以成为公共的表征,为社区治理筑牢了基础,从而营造了一个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区治理秩序。
四、邻里共享型情感共同体生成的实践逻辑
邻里和社区是建构人们生活的砖石,从现实意义上说,我们直接生活其中的物质空间,就是联结我们生活的社会和生物范畴的桥梁。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在群居生活中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在社区设计中配置更多的供邻里共同使用的载体,“只要有了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场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变得亲密起来”[21](p1)。邻里共享发挥着人际互动的媒介作用,提供了陌生的邻里间交往、沟通、联谊的界面和场景。共享既吸附了社区的闲置资源,也磁吸了邻里间及其对居住区的依恋与认同。共享是社区邻里新型关系建构的符号载体,能够让原本松散的、具有原子化特点的陌生人在社区空间关系中彼此逐渐发生关联,相互认知而熟悉,多个片段性的交集连贯起来展现出邻里情感共同体的整体图景。作为社会互动的媒介机制,共享有效激活了积极情感,邻里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等积极情感要素被唤醒,一种共享型情感共同体被建立起来。
(一)情感唤醒:关系重构与信任感缔造
情感泛指人的一切感官的、肌体的、心理的以及精神的感受,任何个体都处于情感之中,情感体验赋予个体以意义,没有情感,个体也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不过,情感具有内隐性,它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予以激发和唤醒。情感是“人们对某种特定的生理唤醒状态的命名与词汇标签”[5](p2),情感的唤醒是社会化过程的结果。微观的人际互动是情感唤醒的基础,“如果人们在互动中满足了自我、他人以及情境的期望,通常会体验到中等强度的正性情感”[5](p75);反之,則会体验到一种或多种负性情感。
邻里意味着患难时的相互依靠,“邻里是典型的扶危济困者,因而邻里关系就是一种博爱关系”[19](p585)。共享机制有利于强化邻里信任关系,推动信任基础上的邻里互动结构的形成。如广东省佛山市集中打造的共享工具屋、共享客厅、共享书屋、共享玩具、共享出行等一系列邻里共享形式及其活动体验,在解决居民一时之忧的同时,也搭建了让邻里聚拢和互动的平台,形成和睦亲邻、守望相助的邻里文化。作为人际互动的具体机制,共享的过程给人带来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了人们对人际交互的期望,进而唤醒了邻里基于信任的正性情感。邻里共享机制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依托共享物理空间、共享生活设施、共享生活工具、共享文化娱乐资源等共享内容,重构了邻里的社交模式和人际关系。
邻里共享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即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栖居地,邻里不仅为人们提供住所,更重要的是,它还在社区居民间建立了共生关系,并为之提供社会支持。生活在私有意识之中的个体蜷缩在孤立的巢穴之中,通常难以信任他人并与他人建立互动关系。他们对世界充满否定性评价,陷入一种不信任的状态,既缺乏安全感,也找不到心理归属。情感共同体则将社区视为关系性存在,个体并不总是栖居于私有意识深处,而是将自我看作是共同体中的一员,在“我—他”关系模型中,既编织着自我的有界世界,也会走出躯壳,向他人分享物质、心灵与情感。人与人之间是互赖互信互惠的,个体对他人和社区充盈着肯定性评价。在这种社会建构的关系单元中,人们生活在一个“可以信任、他人的所言所行我们又可以依赖的友善的、心地善良的人群之中”[11](p4)。
人类的个体行动是嵌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而信任构成了社会关系运转的基础和条件。在陌生的世界中,需要建立互动的结构,不断消减相互的匿名性,以避免因盲目信任而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邻里共享正是这样一种在熟悉的陌生人中建立信任的互动关系。共享缔造信任,信任在共享的互动行为中产生。建立在共享与互助基础上的社区共享型情感共同体,既培育了居民对社区的信任,也加强了邻里间的信任。
(二)情感凝聚:群体认同与团结感强化
情感凝聚是“个人与他人因共同追求某种信仰和行为而形成的一种团结”[22](p1017),是以亲密情感和深度交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关系纽带,它体现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人际关系中存在的积极情感凝聚的程度可被用以指称情感团结。情感具有粘连社会成员的作用,是防止群体分化的关键力量。群体团结理论认为,群体成员的互动性越强,资源交换越紧密,群体团结感也会越强。而群体认同是团结性情感和凝聚力生成的必要条件。情感作为一种群体身份认同机制,在互动情境中,人与人之间会形成依恋的感觉。当依恋感觉增强时,群体身份认同意识也会随之发生和增强。反之,依恋感觉弱化,个体便会产生“我是谁”的身份迷失感,并体验到消极情感,进而会促使人们与群体的分离,“因此降低整个网络的统一性和团结感”[12](p188)。因而,培养群体身份认同意识便成为凝聚积极情感和强化群体团结的关键机制。
为了更好地融洽邻里,塑造小区居民的身份认同意识,凝聚积极情感能量,四川省达州市配套开展了一些小型的节庆活动、居家会客、生日宴会、学习阅读、作业辅导、儿童助托,常态开展“小区亲情重拾计划”“家风故事会”“邻里百家宴”“趣味运动会”“睦邻活动周”等共享系列活动,引导居民走出家门、融入院落、亲近邻里。例如,达州市将每年的农历八月中旬确定为“睦邻周”,以小区或楼栋为单位开展文艺展、旧物置换、“百家宴”、厨艺赛、手工秀等联谊活动,组织捐赠、置换、互购、义卖等活动,着力解决“同住一栋楼、相遇不相识”“一墙之隔老死不往来”等典型“城市病”,逐步构建邻里熟人社会,重塑了邻里凝聚力和团结感。
共享机制将邻里视作一个生态系统,在居住空间中,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等构成了统一的整体,相互交互和影响,并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充满活力的动态场所中,邻里共享模式重构了邻里的交往空间,使居民回归邻里,开始注重规划个人在邻里间的互助与友谊网络,以维持可持续的健康社区生活。邻里共享在满足我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营造了共同的生活场景,群体成员身份意识逐渐形成,邻里之间的情感认同更加强烈,成为具有亲密交往的共同体。共享机制以日常生活的良性互动和资源共享的方式在邻里间形成了联谊力和团结感,这种情感可以穿透邻里的围墙,形成归属感和眷恋感,既激活了情感资源,释放了情感能量,也孕育了共同体意识,促进了基于共享的情感共同体的生成。
(三)情感延伸:邻里关怀与公共性生产
情感共同体以“个体、群体之间的情感归属以及社会层面的公共性重构为特征”[23](p94),由个体化走向公共性是情感共同体的价值依归。个体化社会的后果之一是“公共人的衰落”。在个体化社会重塑公共性,最为重要的便是培育公民的公共关怀意识,公民有了公共情感,便为社区公共精神回归和公共性生产提供了公民资格条件。具有公共情感的个体通常会将基于血缘的亲属情感或基于友谊的朋友情感延伸至公共領域,扩展为对陌生的他者的博爱之情。邻里共享空间便是一个公共情感培育场域,居民在关心自我的同时,也学会了关怀他人。共享文化在社区传播,居民逐渐形成了公共关怀的惯习,主动参与共享行动和小区治理,激活了邻里共治资源,调动了更多力量办好“家门口的事”。如昆明市星宇社区的“助益帮帮团”、厦门市前埔社区的“爱心帮帮团”、武汉市新荣社区的“志愿帮帮团”等,吸引了绘画、书法、舞蹈、计算机、医疗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加入,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技术难题,推动邻里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成都市的吉福社区、宁波市的清泉社区以老人和小孩互相照顾为切入点,组建的“共享奶奶”服务队,吸引了一群热心公益的退休老人加入,她们利用空余时间开展照料托管孩子、辅导作业等公益服务,陪孩子们聊天、游戏、读书、做作业等。
情感是邻里共享的动力,具有邻里归属感的居民更乐于参与邻里共享活动,有利于共享文化的形成和公共关怀意识的培育。共享型塑了社区和邻里认同,培育了居民对家园的眷恋和邻里情感。情感既是他人动员的媒介,也是自我动员的机制,情感的累积会推动自我由观望向行动转向。情感与行为之间会形成互动,情感驱使行动,居民拥有社区生活的情感,才能做出让居住家园更舒适的努力,只有对社区有心理依恋的居民才能意识到邻里互动的价值,并具有更强烈的社区参与动力。邻里不应该仅仅是住人的地方,可持续的邻里景象应该是有吸引力、安全和健康的,未来的邻里将会是开放、多样、平等、相互联系的场所,它能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美的体验,而只有当地人有了意愿和精力,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邻里复兴。人是社区生活的核心,共享理念对社区生活的嵌入,为邻里社会交往提供了愉悦的体验,使社区社会生活具有了更强的吸引力。
具有良好邻里关系的社区,会形成良性循环,使得社区内部关系和组织结构得以再生产。共享型情感共同体建设能够在社区邻里间注入和睦、共享以及社会交流的氛围,既可以此“建立初级组织的认同感,保护个体免于城市生活的孤独之苦”,进而“促进社区未来发展,增进邻里友好感情”[24](p26),也可以深度激发邻里潜力,推动邻里公共事业进程。因共享而生成的公共情感能够形成涟漪效应,对邻里圈子产生同化,居民以能够参与邻里共享过程为荣耀,进而扩散了公共精神,让公共关怀成为社区生活的新时尚。
五、继续讨论:从邻里情感共同体到社区治理共同体
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工具,积极的、正向的邻里情感共同体是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基座,具有缔造邻里信任、强化社会团结、激活公共精神的重要价值。情感共同体的三个维度,即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与治理效能之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以情感为媒,可有效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并重塑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25](p6)。具有较高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情感的社区及其居民,更易于传递和催生社区参与意识,能够有效撬动和整合沉睡的社区治理资源,激发民众的主体性和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从而与政党及国家力量一道构造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鉴于此,如何推动邻里情感共同体迈向社区治理共同体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方面,要以共享为媒介,着力锻造邻里公共精神。邻里既是生活和交往空间,也是自治的微观单元,邻里的治理状况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共享为邻里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提供了具体媒介,将陌生邻里连接起来,营造了守望相助的邻里生活场景。社区治理共同体依赖于对社区邻里资源的聚合和各方主体的积极参与。邻里虽小,却是汇聚多元社会身份和多种技能人才的聚落地,无论身处何种地位和身份,都是隶属于某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或业主,也都是参与小区治理的主体力量。只有让小区居民在共享实践中培育起公共精神,社区治理共同体才具有公民基础。因而,要推动邻里共同体迈向治理共同体,需要进一步健全邻里共享制度规则,锻造公共品格,激发民众参与动力,培育社会资本,汇聚共治力量,从而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合伙人”。
另一方面,要以情感为纽带,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情感是一种柔性治理机制,更加关注治理中的“人心”“感知”“情绪”作用,通过情感联结、情感动员和情感塑造等促进善治目标的达成。作为一种情感生产机制和情感依托的载体,共享有利于孕育社会认同、积聚情感能量、柔化社会关系、铸造情感共同体,进而提升治理效能,缔造善治格局。情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互动是情感生产的机制,情感在微观的人际互动中产生。通过人际互动,可以促进外生情感内部化、私人情感公共化和消极情感积极化。因而,要让邻里情感共同体成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基底,需要面向人们的生活场域,以共享—互动唤醒和激发信任感、团结感和公共性等积极情感能量,从而将邻里情感转化为一种治理要素和治理机制,进而建立起共享—互动—情感基础上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凯尔博.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M].吕斌,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英]奥利维娅·莱恩.孤独的城市[M].杨懿晶,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3]成伯清.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J].南京社会科学,2011(1).
[4]McMillan D W, Chavis D M. Sense of Community:A Definition and Theory[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6(1).
[5][美]乔纳森·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M].孙俊才,文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6][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孙璐.社區情感治理:逻辑、着力维度与实践进路[J].江淮论坛,2020(6).
[8]田先红,张庆贺.城市社区中的情感治理:基础、机制及限度[J].探索,2019(6).
[9]文军,高艺多.社区情感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10]郭根,李莹.城市社区治理的情感出场:逻辑理路与实践指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11][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寻找安全[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2][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法]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M].邱海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4][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郭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5][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李继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17]张康之,张乾友.共同体的进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8]王春光.社会治理“共同体化”的日常生活实践机制和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21(4).
[1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卷[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20]范红霞,马逸群,等.人际熟悉度影响信任水平的情境效应[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3).
[21][日]山崎亮.社区设计: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M].胡珊,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2]龙春凤,柴寿升.情感凝聚对目的地居民亲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多重中介作用模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8).
[23]杨慧,吕哲臻.个体化视域下乡村社会情感共同体重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2).
[24][美]特里迪布·班纳吉,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超越邻里单位:居住环境与公共政策[M].李丽,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5]潘小娟.基层治理中的情感治理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1(6).
责任编辑 杨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