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商环境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

2023-12-04侯冠宇

理论月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营商环境中国式现代化

[摘 要] 营商环境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基于系统理论与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厘清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影响路径主要有“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驱动型和“政府关怀”驱动型,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考虑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与制度环境等因素,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策略,最终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3.11.010

[中图分类号] F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3)11-0085-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21ZD07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财政—金融结合视角的近代中国金融业态演进研究”(22BJL007);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实践专项项目“数字素养、正规就业与工资性收入”(Z2022BSCX07)。

作者简介:侯冠宇(1996—),男,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以及创新能力对各领域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工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国和地区关注的核心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1](p29)。国家相继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并连续五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旨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国内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还能为各地区调整发展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深入研究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于当前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首先,突破传统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局限,解决因果关系中的并发性、非对称性、多重等效性等问题,深入、系统地剖析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机制。其次,从系统理论和组态视角出发,构建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揭示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经验和因果关系,有助于全面理解营商环境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最后,重点关注地区差异对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分析,为各地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发展策略,实现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对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多元视角对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营商环境包含多种要素,如政府效率、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市场环境等[2](p141-155)。在对营商环境中的诸多要素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3](p1-16),各要素分别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共同促进经济发展[4](p110-128)。

首先,市场公平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降低市场准入壁垒[5](p70-75)。这有助于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够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激发创新和投资积极性[6](p63-78)。通過竞争,企业能够更好地发现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7](p129-140),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关怀和政府效率则体现在政府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服务[8](p130-135)。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科技创新支持等,为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9],还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10](p168-172,208)。

其次,改善公共资源供给、法治环境[11](p124-134)、开放程度和信用环境等方面同样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效应[12](p21-32)。公共资源供给的改善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13]。健全的法治环境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14](p57-67),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从而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15](p94-104)。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助于建立信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16](p179-183),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7](p85-99)。

地区差异方面,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在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提升路径上存在差异,这源于地区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开放水平和制度环境等诸多方面。有研究指出,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开放的市场,倾向于依靠市场力量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18](p1732-1748)。中部地区在营商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方面,更多依赖政府关怀、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和法治环境的协调联动[19](p45-50)。西部地区则需要政府发挥更大作用,来弥补开放程度、信用环境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20](p3-25)。

综上所述,当前学界在分析工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要素的计量分析,很少关注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导致对工业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动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其次,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少关注工业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这可能会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驱动因素及其交互效应的理解不够全面。第三,已有研究在探讨工业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方面相对薄弱,鉴于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框架

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交互效应及其因果关系构成了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从上述分析来看,营商环境包含政府角色、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三个一级指标,且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各自的二级指标,如政府关怀、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社会信用、法治环境、市场竞争公平程度、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诸多要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政府角色通过调控政策和公共资源供给塑造了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信用和法治环境,影响着企业行为和投资决策;市场环境则通过市场竞争公平和市场开放程度等要素,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态势和创新氛围,进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构建,则采用发展效应、发展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与人力资本六个维度,分别反映工业发展的经济性、合理性、先进性、可持续性、深度和潜力。研究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驱动路径,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其间复杂的因果关系。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构建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阐述营商环境各要素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揭示各要素的共生、竞争与发展如何影响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方法选择

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是介于案例导向(定性)与变量导向(定量)之间,旨在揭示复杂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集合论和布尔运算作为方法论基础,探究不同前因条件组合如何带来结果的变化。较之传统Logit模型、交叉表检验等将结果变量处理为分类变量的方法,QCA方法通过对变量的集合编码从而在案例间进行比较,这使其分析复杂因果关系问题更为便捷[21](p1-9)。

依据集合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划分为清晰集、模糊集与多值定性比较分析,分别称为csQCA、fsQCA和mvQCA。本研究采用fsQCA方法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QCA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将前因要素和结果变量转换为集合数据,不同于csQCA和mvQCA,fsQCA进一步将变量标定为成员归属度,即在0—1闭区间内连续变化的模糊集变量。第二,我国各省份的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是连续变量,fsQCA的连续范围编码方式适用于本研究。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并发性、非对称性、多重等效性问题,符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第三,基于这一方法能够更深入地总结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经验,为揭示因果关系的“黑匣子”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我国各省份制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样本和数据

本研究以我国的30个省(市)及自治区作为样本,从发展效益、发展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两化融合与人力资本六个维度构建工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22]。从政府关怀、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社会信用环境、法治环境、市场公平程度与市场开放程度七个方面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23](p63-7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营商报告》《中国知识产权年鉴》《中国政商关系报告》《中国省市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考虑到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为避免数据单一性問题,参考Zhang(2020)[24](p1422-1435)、苏屹(2017)[25](p771-781)等学者的做法,将结果变量与上两年的条件变量均值相匹配,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表2所示。

(三)测量和校准

在定性比较分析中有两种校准方法,即二元校准法和基于模糊集合的校准法。二元校准法以0和1为标准,0代表“完全不属于”该集合,而1代表“完全属于”该集合;基于模糊集合的校准法则将0到1连续化,以代表隶属程度的不同。测量记录的是客观性变化,校准记录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有效性”变化,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均可视为独立的集合,案例在诸多集合中均有隶属分数。为此,本研究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变量进行取值分布,确定“完全隶属”“交叉点”“完全不隶属”三个“锚点”[26](p74-79)。将每个变量的3个校准点分别设定为样本数据的95%、50%和5%分位数[27](p155-167),校准结果如表3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单个条件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单个条件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判断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间是否存在必要性关系。在QCA的运行结果中,一般将一致性高于90%的条件变量认定为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即结果的发生必须要有该条件或条件组合的存在。基于QCA 3.0软件,从一致性和覆盖率两方面对单一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是否可以构成必要条件进行测度。借鉴杜运周(2017)[27](p155-167)、程建青(2023)[28](p80-97)、侯冠宇(2023)[29](p28-38)、王婉(2022)[30](p124-128)等学者的做法,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同样对单变量缺少状况(带~符号)的结果进行分析检验。根据表4可知,单一变量的一致性指标均小于构成必要条件的临界值0.9,说明单一变量无法有效解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条件组态的充分性分析

经过单变量必要性分析后,组态分析是揭示多个条件构成的不同组态引致结果产生的充分性分析。如果将条件和结果分别看成不同的集合,多条件组态分析就是探究条件集合是否为结果集合的子集。组态的充分性分析的衡量标准仍然是一致性,一般认为充分性的一致性水平不得低于0.75。频数阈值的确定需要依据样本规模而定,一般中小样本频数阈值为1即可,而大样本则需要大于1。表5展示了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7个前因变量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组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组态共有4条路径。营商环境中的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和市场公平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展效益、发展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两化融合与人力资本等方面。其中覆盖度为43%,总一致性为95%,且单条路径的一致性与总一致性均大于0.95,说明这4条路径是当前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

QCA方法具有因果不对称的特征,导致营商环境对高工业发展水平与非高工业发展水平前因变量组态的不同。对比表5中高工业发展水平组态和非高工业发展水平组态发现,引致高(非高)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应组态条件变量具有非对称性特点。

1.高组态结果分析

组态H1:一致性为0.966,原始覆盖度为0.319,能够解释31%的样本案例,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是核心因素,这些因素对发展效益、发展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两化融合与人力资本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如安徽省政府通过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高效执行政策和提高政策制定质量等手段,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组态H2:一致性为0.986,原始覆盖度为0.283,能够解释28%的样本案例,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依然是核心因素,法治环境则作为辅助条件。如在四川省的典型案例中,除了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外,法治环境的完善也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为企业提供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

组态H3:一致性为0.967,原始覆盖度为0.252,能够解释25%的样本案例,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仍是核心因素,法治环境继续作为辅助条件。如在湖北省的典型案例中,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的优势得以发挥,同时,法治环境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工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等目标。

组态H4:一致性为0.954,原始覆盖度为0.279,能够解释27%的样本案例,政府效率作为核心因素,政府关怀作为辅助条件。如在云南省的典型案例中,政府效率表现在政策执行、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优化,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关怀体现在关注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发展支持等方面,这种关怀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四个组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法治环境和政府关怀作为辅助条件,同样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营商环境的优势,为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低组态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共有3条低组态路径,总一致性为0.857,总覆盖度为0.438,能够解释43%的样本案例。通过对比三种低组态,发现政府效率不足是形成低组态的主要原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低组态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较低,或者这些地区在工业高质量发展构成要素(发展效益、发展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两化融合与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发展程度较低。实际上,低组态反映的是营商环境在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不足,以及在具体路径中存在障碍和阻塞。

组态L1:原始覆盖度为0.293,唯一覆盖度为0.004。在这个组态中,政府效率不足是主要原因,以黑龙江省为典型代表。其政府效率不足可能表现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行政审批流程烦琐等方面,这些问题阻碍了工业高质量发展。

组态L2:原始覆盖度为0.316,唯一覆盖度为0.041。在这个组态中,政府效率缺失仍然是关键原因,以海南省为典型代表。海南省在政府效率方面的不足可能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从而影响工业高质量发展。

组态L3:原始覆盖度为0.231,唯一覆盖度为0.104。在这个组态中,政府效率同样是重要原因,以山东省为代表。山东省政府效率不足可能使企业在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工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三个低组态路径均表明,政府效率不足是这些地区营商环境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政府效率对于改善这些地区的营商环境以及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高低组态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高低组态,研究发现低组态并非高组态的简单对立面。实际上,低组态并不直接意味着营商环境或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而是揭示了营商环境在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潜在的短板。这表明在某些方面,例如在政府政策、政府效率、市场准入等方面仍需加强,以提升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低組态的存在强调了营商环境在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地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同的瓶颈和挑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政策调整和优化。这也体现了地区间营商环境和工业发展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此外,这种非对称性特征进一步凸显了营商环境推动工业发展的前因条件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由此可见,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政府政策、市场准入、信用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工业经济在营商环境的推动下持续稳定发展。这种综合性思考将有助于各地区更好地理解工业发展的现实挑战和潜在机遇,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图2)。

(1)“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驱动型路径

根据不同组态的核心要素条件及特点,总结第一条驱动路径为“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驱动型(H1、H2、H3),该路径强调政府在决策执行、行政审批、优化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效率,以及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政府效率和市场公平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该路径以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为核心因素。政府效率主要体现在高效执行决策、简化行政审批及优化政策制定等方面;市场公平则强调公平竞争、公正监管和市场准入等,凸显政府与市场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协同作用。例如安徽省秉持“工业强省、创业富民、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2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十位,在“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位居全国第三;同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第七,中部地区第一。为提高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性,安徽省致力于构建以高效政务服务为支撑的发展生态,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落实制造业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推广项目集中会商、区域评估“标准地”、要素“周转池”等经验,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已建成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实施降成本“20+10+20”政策包,累计减税降费4108亿元,提升工业企业利润率至6.05%。

四川省则致力于完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市场主体在其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中享有全面的法律服务。通过实施重点项目法律服务“1+1”专项行动,省级政府部门共同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统筹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监管”“一网公开”和“一网协同”四大专区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遵循“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强化质量和效益导向,发挥创新与融合的驱动作用。在发展过程中,注重集群集约、绿色低碳,实现统筹协调与重点突破。积极推进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和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5+1”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在质量、效率和动力方面实现全面变革,推动地区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湖北省致力于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并改革要素配置。在发展理念、项目选择、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全面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建立价值导向体系、实施千项精品工程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并鼓励企业创新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同时,大力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清理优化审批事项,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为改善中介服务,实施全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超市”并完成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或与主管部门脱钩。湖北省着力改革要素配置,创新资金保障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保障市场上有需求的企业获得贷款支持。加快推进省担保集团公司改革,建立覆盖全省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壮大省再担保集团公司实力,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增信能力。这些措施有助于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促进湖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政府关怀”驱动型路径

第二条驱动路径可被总结为“政府关怀”驱动型(H4),该路径突出政府在关心民生、支持企业发展、扶持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和民生的关注有助于塑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政府关怀驱动型路径的核心因素是政府效率,辅助条件则为政府关怀,体现在关注民生需求、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和保护弱势群体等方面,强调了政府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和民生导向。

以云南省为例,在“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工业发展经历了重大转型,形成了以烟草和能源为双重支柱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推动。云南省依托绿色能源优势,专注于产业链延伸,坚定技术装备、环保及智能化水平领先的发展取向。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和提升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支持,吸引绿色铝、绿色硅等产业链下游加工项目集中发展,构建以绿色铝、绿色硅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云南省也着力创新民族事务,鼓励各民族群众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确保流动人口公平享受城市服务,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全面融入社区和城市生活。另外,云南省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科学规划和组织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持续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沿路、沿河湖、沿集镇的“三沿”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实施林长制,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强化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优化林草生态系统结构。

4.驱动路径总结分析

第一,政府效率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驱动型路径还是“政府关怀”驱动型路径,政府效率均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这表明政府在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制定合理政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以及高效执行政府决策等方面。

第二,市场公平对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驱动型路径中,市场公平作为核心因素之一,体现了公平竞争、公正监管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对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三,法治环境和政府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影響。在“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驱动型路径中,法治环境作为辅助条件出现,这说明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助于提升工业发展质量。而“政府关怀”驱动型路径则强调政府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和民生导向。

第四,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政府政策、市场准入、信用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确保工业经济在营商环境的推动下持续稳定发展。因地制宜对政策进行调整优化,更好地发挥营商环境在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政府效率、市场公平、法治环境和政府关怀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工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三)不同组态替代关系分析

运用组态视角与QCA方法进行整体分析和案例间比较,可以进一步解释影响结果的重要条件之间的组态效应,挖掘产生合意结果的多重组合路径,提供可落地的实践策略。上文表5中,原始覆盖度是某一组态影响结果的总覆盖度,唯一覆盖度则是除其他组态外,仅此组态影响结果的覆盖度。当两个或多个组态有重叠的要素时,其原始覆盖度可能相似,但它们的唯一覆盖度有所不同,这说明路径之间的要素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对不同组态的替代关系进行分析。

1.组态H1与H4对比分析

基于H1与H4的实证结果与案例情况,发现政府效率是共同的核心因素,H1的案例体现出技术进步驱动型发展,强调对企业创新、技术研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关注。相对而言,H4则以政府关怀驱动型发展为核心,强调政府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和民生导向,体现在对民生需求的关注、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等方面。虽然关注点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替代关系。例如,政府关怀可能通过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和优化创新环境,间接推动技术进步,实现路径要素的替代。

2.组态H2与H3对比分析

基于H2与H3的实证结果与案例情况,发现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与市场公平是共同的核心因素,H2的案例突出市场需求驱动型发展,强调消費升级、市场准入和产业链优化等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H3关注的是资源环境驱动型发展,强调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虽然这两条路径在目标和手段上有所区别,但它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替代关系。例如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的共同作用可能使得企业在满足消费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实现路径要素的替代。

3.组态L1、L2、L3对比分析

基于L1、L2、L3的实证结果与案例情况,发现组态L1着眼于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此种模式往往以规模扩张和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较少关注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组态L2政府效率的不足可能导致企业发展受到制约;组态L3使企业在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工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对比分析高组态H1—H4以及低组态L1—L3,研究发现不同组态之间存在要素的重叠、替代、互补和协同关系。这表明在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绿色转型。因此,在实践中需综合考虑多种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空间情境差异分析

我国各地区在要素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开放水平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异质性明显,因而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存在差异[31](p1-12)。为此,根据通行标准将区域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将95%分位数、50%分位数和5%分位数作为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的3个锚点重新校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结果,探究不同地区的差异化提升路径,结果如表6所示。M1—M3(Middle)表明,中部地区在市场公平的情况下,政府关怀、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法治环境的协调联动可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W1—W3(West)表示,政府角色发挥作用可以弥补开放程度、信用环境的不足,进而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在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组态分析后,未发现东部地区的特定路径。可能的原因有:一是东部地区作为我国最早开放和发展最快的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业体系和营商环境,其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难以通过组态分析捕捉到明显的新变化或模式。二是数据可能在东部地区的特定维度上分布较均匀,组态分析无法完全捕捉到东部地区的所有特征和模式。中、西部地区对比来看,中部地区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而西部地区更强调政府的角色以弥补其他要素的不足。中、西部地区在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提升路径上存在差异的现实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素禀赋差异。中、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从而导致工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不同。这些差异在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路径上亦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相较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在市场公平条件下,中部地区能够更好地利用政府关怀、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以及法治环境的协同作用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然而,西部地区则需依靠政府角色的发挥来弥补开放程度和信用环境等方面的不足,以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开放水平与制度环境差异。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这也对营商环境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产生影响。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在制度环境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特征,进一步影响了营商环境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的路径选择[32](p115-124)。

综上所述,中、西部地区在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开放水平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共同导致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提升路径存在差异。为此,各地区应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促进工业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提升QCA研究结果的稳定性,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调整PRI阈值,借鉴学者已有做法[33](p23-28),将PRI一致性阈值从0.8调整到0.85、0.90进行QCA分析,调整PRI后的高组态路径核心条件与上文保持一致。第二,替换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重新测度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并作为结果变量。第三,重新分类条件变量,将政府关怀与政府效率合并为政府角色因素,将市场公平与开放程度合并为市场环境因素,在高组态中,核心要素条件与上述分析结果保持一致,且是实证分析高组态路径的子集,证明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因篇幅所限,结果不在正文中展示。

四、研究结论与现实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系统理论和组态视角,构建了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其影响因素、驱动路径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综合指标体系呈现了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出市场公平、政府关怀、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法治环境、开放程度和信用环境等各要素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影响特征。

第二,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非对称性和多重并发特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类型包括“政府效率与市场公平”驱动型、“政府关怀”驱动型。三种低组态驱动路径与高组态驱动路径形成了非对称关系。对高、低组态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营商环境中,不同路径可能存在要素的重叠与替代关系。这说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与互补作用,进一步提供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政策指引。

第三,地域差异对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产生影响。对比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及其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炼各地区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上存在的差异化提升路径,而这些差异源于地区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异质性。

第四,根据地区特性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对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需充分考虑自身的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和制度环境等特性,形成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进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持续且高质量的发展。

(二)现实启示

第一,优化和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需要明确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体现在市场公平性的增进、政府关怀与效率的提升、公共资源供应的优化、法治环境的完善、开放程度的扩大以及信用环境的提升等方面。

第二,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应充分关注不同要素间的协同关系,挖掘各要素的互补与替代作用,释放各要素在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潜力。这一过程将形成更有效、更高效的营商环境,为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

第三,地区特点对于制定针对性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地区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须基于自身的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开放水平和制度环境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地区间协同发展和工业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研究展望

第一,拓展研究领域。未来可以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行业和地区在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从而为各地区和行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二,关注微观层面的研究。本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企业和个体层面,探析营商环境要素在不同层面上的作用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细化的依据。第三,未来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类型的新颖的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如网络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等,从多角度、多层次揭示营商环境与工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杜运周,刘秋辰,等.什么样的营商環境生态产生城市高创业活跃度?——基于制度组态的分析[J].管理世界,2020(9).

[3]车明佳,赵彦云.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及指数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

[4]陈太义,王燕,等.营商环境、企业信心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2018年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的经验证据[J].宏观质量研究,2020(2).

[5]张邦辉,万秋兰,等.在线政务服务的营商环境优化效应探析——“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J].中国行政管理,2021(4).

[6]杨兴全,张可欣.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基于规制行政垄断的视角[J].财经研究,2023(1).

[7]李泽,何培旭,等.关键资源获取、新产品创造性、战略地位优势与新服务产品开发绩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7).

[8]邢会,王飞,等.政府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19(17).

[9]Aubert J E. Promoting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M]. Washington D C:World Bank Publications, 2005.

[10]侯冠宇,虎琳.我国区域政策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4).

[11]段葳.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改进研究[J].理论月刊,2021(9).

[12]李建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营商环境法治观[J].法学论坛,2022(3).

[13]Wang X Y, Wang Q.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Green Finance on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Resources Policy, 2021, 74.

[14]刘权.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的行政法治化之道[J].社会科学辑刊,2023(2).

[15]彭波,林志刚.当前形势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意义、问题及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19(5).

[16]谢繁宝,樊瑶.营商环境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2(8).

[17]王婷,田盈,等.信用环境与企业经营发展——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22(3).

[18]彭荣熙,刘涛,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差异及其产业结构解释[J].地理研究,2021(6).

[19]于卓熙,李思琦,等.我国营商环境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与收敛性[J].统计与决策,2022(19).

[20]涂正革,程烺,等.中国营商环境地区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7).

[21]杜运周,马鸿佳.复杂性背景下的创新创业研究:基于QCA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3).

[2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9—2020年中国工业发展质量蓝皮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23]侯冠宇.营商环境对就业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23(5).

[24]Zhang M L, Li B Z, Yin S.Configurational Paths to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Interplay of Innovation Elements Based on a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pproach[J].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2020(12).

[25]苏屹,安晓丽,等.人力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门限回归[J].科学学研究,2017(5).

[26]劉畅,吕荣杰.劳动力技能结构优化组态路径研究——基于QCA方法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21(3).

[27]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

[28]程建青,刘秋辰,等.创业生态系统与国家创业成长愿望——基于NCA与fsQCA方法的混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3).

[29]侯冠宇,熊金武.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计量与QCA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

[30]王婉,范志鹏,等.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2(3).

[31]蒋正云,刘庆芳,等.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格局特征及演化机制[J].经济地理,2023(6).

[32]侯冠宇,熊金武.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fsQCA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8).

[33]熊金武,侯冠宇.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省域动态QCA分析与提升策略[J].统计与决策,2023(17).

责任编辑(见习)   倪子雯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营商环境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