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创新创业”融合育人模式的研究

2023-12-02李勇蕾郝魁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

李勇蕾 郝魁

摘 要: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工作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着力打造“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多维度积极探索“思创融合”创新实践理论研究、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方法路径、团队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激发教师团队创造潜能,建设好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课程融合,将思政元素、创新创业元素与学生第二课堂紧密衔接,打造既能有思政育人本领,又能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创新实践团队,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思想工作建设质量,不断把“思创融合”育人模式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助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取得高质量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人才培养质量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Li Yonglei Hao Kui

(Vehicle Engineering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35)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the innovation team and exploring the practical theory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urses and teaching system,mechanism of team construction,etc.Meanwhile,they should strive to stimulate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teachers,buil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conn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lements and students second classroom together,so as to create an innovation practice team that can not only have the 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ut also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which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 model into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and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can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practice team;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依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职业教育法》等重要政策文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高职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将思想工作教育贯彻到育人体系全过程,加强在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等课程中不断探索思政育人模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助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深入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层次调整的重要转型期,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确立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具有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承担国家和时代赋予院校的责任与使命。因此,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具有“德技双修”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积极推动“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为了把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和方针,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3]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能够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第二课堂的视野,完善“思创融合”体制机制,健全评价和支持体系,深化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等重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团队工作的引領,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内容方法手段,提升课堂教学、专业建设的思政育人实效。第二,坚持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有效衔接,创设高职育人的全域思路方法。第三,将“思创融合”创新实践的理论逻辑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向同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有机融合,以课程思政形式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四,“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建设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在修订和建设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第五,坚持以团队为核心培养更多高素质“思创融合”创新实践教师队伍,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统筹各类资源,加大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实践力度。第六,加强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的建设经验和做法,全面形成系部、院校广泛的“思创融合”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打造“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的路径方法

(一)构建科学合理“思创融合”教学体系

团队要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以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为主线,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以“思创融合”为主旨的全面系统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要有针对性的修订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梳理各专业所体现的思政点、创新点,把课程思政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4]构建科学合理的“思创融合”教学体系。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采用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成果为评价依据,持续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与改进,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激发创造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

(二)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思创融合”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构建好“思创融合”教学体系,课程是最为重要的载体。团队成员要认真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本专业特点和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以学生思想动态和创新创造能力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创新点,然后把思创点融入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这样就能使“思创融合”的过程更加细腻而不唐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例如,在进行汽车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底盘构造”的万向传动装置知识点讲解教学中,团队成员应该梳理万向传动装置的知识点、思政元素和创新点,根据万向传动装置的作用,引出青年同学在遇到困难时要努力克服,认真对待的积极乐观精神,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进行制动系统维护保养的实操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实操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积极向大国工匠榜样学习。在进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保养维护教学实操中,学生在掌握常规更换机油的操作要领和技能之后,通过学生团队讨论思考,创新发明出一种“便携式换油装置”,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发动机润滑油的排出,并且申报实用新型专利。由以上部分的思创融合案例可以了解到,在进行“思创融合”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专业技能发展需求,找到思政点和创新点,才能不断推进“思创融合”课程的建设。

(三)将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融入多维度课堂教育全过程

团队选定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作为“思创融合”试点课程,将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建设中,落实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个环节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与此同时还要将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中,通过多样丰富的第二课堂、团日活动、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系列讲堂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创新教学教育的模式,健全全方位、全程、全员的育人模式,不断拓展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方法和途径。

(四)建立健全“思创融合”创新实践教师队伍

全面推动“思创融合”创新教学团队的关键力量还是教师本身,因此要大力推动团队教师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团队“思创融合”创新实践的落地实施、见功见效。因此团队中的教师是“思创融合”实践的主力军,需要不断强化团队教师成员自身思想政治意识的提高,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创造的能力,同时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创业协会工作室等产教融和平台,利用好校内外优质的实习实训资源,定期开展教师队伍的培训交流活动,进行现场教学培训与经验交流,开展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题培训,探讨“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在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等,切实提高团队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五)完善“思创融合”创新实践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可以作为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建设水平的重要参考值。因此在“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建立运行阶段,要建立多方位的“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思创融合”创新实践评价标准,形成监督与评价运行机制,并且逐步应用推广,不断完善修正,最终推动“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建设中优秀成果的应用实践与推广。与此同时,要加强团队建设,成立“思创融合”团队建设工作小组,统筹研究,形成资金支持保障制度、政策协调配套制度、统筹各类资源制度等,有效提高团队开展工作的各项保障。

(六)加强“思创融合”创新实践研究成果的推广和示范

团队通过以上发展目标的全面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将经验成果面向不同学科体系、不同类型课程推广,持续深入树标杆、推经验,形成规模、典范、体系,形成可借鉴可应用可推广的实践研究成果,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多层次、多模式研究和实践运行,大力推广“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思创融合”创新实践团队不断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选择1~2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试点,深入提取和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创新要点,对课程教学进行“思创融合”创新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意识、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各类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思创融合”示范课,形成“思创融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经验,并总结推广到其他课程及专业。在此基础上,列出学生日常活动、第二课堂、校外实践、团日活动、志愿服务、系列讲堂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安排,挖掘此类活动的思政元素、创新创业要点,以全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形成“思创融合”计划安排的活动方案和活动指导手册,拓展“思创融合”创新实践教育全过程,积极助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宇.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网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45-47.

[2]孙文娟.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策略研究——以“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9(4):11-13.

[3]殷楠.基于创新创业与思政人才培养融合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9):98-112.

[4]谢振,邢茜.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7(7):111-113.

(责任编辑 蔚红霞)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
职教体系建设的突破与创新
基于校友视角的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基于“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改革的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独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