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提升独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2015-07-08缪盾吴竞钱卢莹沈佳虹
缪盾 吴竞 钱卢莹 沈佳虹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调查独立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分析独立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了解独立院校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着手,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独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59-02
1 前言
中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年达到一个比较辉煌的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以新的办学模式和新的管理机制承建的独立本科院校也逐渐受到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的认同和广泛关注[1]。如今,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已经进入更深层次的建设,教育部也提出未来教育的重点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同度。在全国生源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只有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才能做到“招得来”和“送得顺”。所以独立院校的着力点也应放置在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然而独立院校相对母体院校有更多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根据独立院校的学生特点及培养要求,寻求适合的提高人才质量的方法。
2 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
独立院校的招生分数线目前基本在三本和二本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
1)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见识广,想法多,有明显的优越感。
2)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偏科现象严重,尤其是数学、物理和英语基础薄弱,且对这些科目的学习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
3)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学习不刻苦,投入精力不足,无学习目标。部分学生自律性差,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较差,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聊、网游、手游等虚拟世界中。
4)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在进入大学之前,教师往往看重“优秀学生”,对于中间或中下游的学生缺少关注,而他们中绝大多数都进入了独立院校,入学后需要独自面对学习、生活、感情的各种问题,心理困扰比较多,对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大。
5)承受压力、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差,有严重的攀比现象。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一般比较好,独生子女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成长过程很顺利,遇到压力、挫折,通常选择逃避或求助父母,没有直面的勇气和能力。甚至有些学生沉溺于父母的关爱和保护,连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也不完全具备。由于经济比较宽松,学生花钱很随意,常以拥有名牌衣服、首饰、电子用品为豪。
3 独立院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及人才去向
独立学校招收的学生,显然与一本学校招收的学生是有差距的,因此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也是有区别的。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和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特征,结合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定位,保证人才质量。在转型的大潮中,独立院校一般定型为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毕业后绝大部分会走上各行各业的一线岗位,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需要有更强的务实能力和过硬的技术技能;与高职学生相比,又要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和再深造的基础。
4 以学生为中心,从三个层面协同提升人才质量
学校层面:明确办学理念
首先,深入了解学校所处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经济特色和未来发展规划,明确人才定位,确定专业方向。独立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初期基本照搬照抄母体院校,随着学校的发展,必须逐步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并制定配套的课程体系。
其次,要树立多样化、个性化、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观念,摒除千人一面的教育观。学生不是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学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和教育,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既要尊重成才过程的规律,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
再次,学校要加大教学建设投入,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设备先进齐备、学术氛围浓厚、言论相对自由的校园环境。通过大环境的感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逐步引起良好的学习心理和行为,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
教学层面:明确培养方式
1)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避免教书训人。在教的过程中并非将单纯的专业知识灌注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传授专业技能和思路,注重引导教学,激励思考。在育的方面要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将学生原有的优点、特点发掘并进一步深化。
2)教师要了解学生毕业后需要什么知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工作、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保障本科知识能满足学生毕业后1~3年的工作需求,并具备一定的继续深造的知识基础。
3)在教学的方式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课内有互动、课外有交流的生动模式,培养学生探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形式。
4)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实习以及教师个人的科研、教改和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实现人才和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和魅力,争当实训项目带头人,拓展构建校内、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及竞赛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并且通过实践活动挖掘学生自身优势或发挥专业特长,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度和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5)构建覆盖整个大学生涯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结合大学生学业规划、专业发展前景、社会环境、商务礼仪等,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
6)建立大学生毕业会考模式。大学实行单科结课考试,没有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遗忘规律。毕业设计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涉及系统知识的每个重要方面,若在毕业前组织会考,使学生有系统复习、梳理重组知识的动力,也使学生在就业时更有信心。
学生层面:明确学习意识 很多学生在高考后顺推式地进入大学学习,从高压式管理的中学进入轻松自由的大学,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意识。一些学生不明白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什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正确的学习方式、持之以恒的学习意志,最终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可自拔[2]。
1)强化学习意识。古人云:“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要改变学生“大学是玩玩的”的观念,树立起无处不可学的观念。
2)制定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清楚毕业后的去向,并以此为导向制定学习总目标和每一年的阶段学习目标,定期对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估,不断自我反省激励。
3)调整学习方法。一位教育界的名人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3]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而独立院校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较弱,通常习惯沿用中学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进行学习,高度依赖学习材料或教师指导,导致无法适应大学学习,从而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在大学,学生应学会提问式学习方法、多路径学习方法。大学学习节奏快,涉及知识面广,学生要多带着疑问去探索,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唯一,学生不仅要依靠课堂获取知识,还要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讲坛讲座、名人校友交流等方式获取和提炼知识。
5 结语
独立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重视培养对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对象为核心,制定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培养方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教学来达到培养的目的。同时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也应积极改变学习意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如此才能有效提升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伶俐.如何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2):1-7.
[2]陆根书.优化学生学习经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J].复旦教育论坛,2007,5(2):8-11.
[3]刘小强,蒋喜锋.学生学习视野中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012(7):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