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2023-12-02史凤云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职业教育

史凤云

摘 要:职业教育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做好谋划设计,建立与城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

The Abi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Serve the Urba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hi Fengyun

(The Humanities and Artist Design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5)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attern.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further deep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do a good job in planning and design,establish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dapted to th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contribute wisdom and strength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urban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urba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ability improvement

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助力作用,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问题。

一、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的现状

(一)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协同错位

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往往是动态、即时的,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基于行业产业发展的角度,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准确定位,不断适应和满足城市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产业适应性快、校企融合度高的优势专业和专业群。但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仍然存在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足的情况,一些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亟需的专业设置较少,导致专业服务和提升产业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新兴专业不成熟。虽然院校紧随市场变化进行了设置,但对其专业内涵的把握还有难度。如大数据专业,各个学校以自身的特色为依托进行开设,其侧重点则可能大不相同,或偏重理论、或偏重应用,或偏重学科交叉等。二则,新兴专业发展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同时投入较少,导致出现配套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不到位的情况。再者,新兴专业的岗位需求虽然数量很可观,但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产业岗位群,对招生和就业存在较大影响,很难形成吸引力。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整合的过程,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盲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院校专业和专业群的建设。

(二)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够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形式之一,社会普遍认识到企业和学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虽然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但普遍而言,企业往往只注重一般性的工作经验的培养,对于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则常常缺乏长远规划。同时,由于政策、法律、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深层次人才培养合作还不足,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合作等方面的联系较为浅层次,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

(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形势依然严峻

从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依然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据了解,很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在传统的制造业就业,而对于在互联网行业、传媒娱乐、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意愿则比较强烈,因此造成很多高技能崗位后继乏人。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逻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院校应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储备。新修订的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开展本科教育,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科教育将打破现状,破解专科学历的天花板,让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能够有机会进入企业一线,从事高技能岗位工作,使其能够逐步提高待遇、增强获得感。同时,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多从事技能教学的老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落实专业实操性的技能实训任务,也直接影响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高等教育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实践路径

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高技能人才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随着职业教育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职业院校应当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深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强化政府主导,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政府统筹谋划,创新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对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能够有效推进职业院校的优势,从而深入推进其高质量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政府应结合城市发展实际,进一步做好城市高等教育的统筹谋划,将其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根据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制度引领、示范创建、模式创新等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相融合。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城市发展中的整体格局和重点产业形态,积极牵线搭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对接重点、优势产业,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科技创新策源等功能。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实际,转化优势资源进入职业院校教学体系,通过政策环境、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有效弥补职业教育的资源性结构缺陷,促进职业院校取得突破性成绩,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实现高质量服务城市发展。

(二)强化校企校际联合,促进集群联盟协作协同

职业院校要立足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助推形成政校行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对接城市发展战略,发展多元主体参与的校企合作,探索符合产业链、人才链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和双元制改革,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优势,开发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项目,建立全面多元的技术技能培养体系,打造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产教融合深入、育人效果明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奠定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实际的基础。同时加强校际联合发展,克服自身在战略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强化开放多赢的校际集群联盟合作关系,借助城市科技创新,建立智慧校际联动机制,逐步打破现有的协同“壁垒”,形成校际共生协同的良性关系,统筹城市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调整、人才队伍建设和设施资源投入等,建设基于院校特色和集群功能的城市职业教育产业群,进一步整合城市职业院校资源,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强化校际融合力度,不断寻求人才培养协作机会,共建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建立高效、常态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强化合作内涵,扩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深度,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智慧交互平台,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共享渠道,确保共享共建能落地生根,将现有的职教资源利益最大化。

同时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合理调配,发挥场地、设备、人才的最优化作用。

(三)面向城市产业结构,培养“高精尖”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应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准确定位办学导向,清晰定位就业层次,坚持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城市发展特点和需求为目标,面向优势、特色产业,科学合理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建立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的联动机制,致力于实用、能用、好用的人才培养。应积极面向城市产业结构,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教学实际与生产过程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尤其要积极对接城市高精尖产业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补足产业链短板,培育创新技术产业,打造特色人才引育品牌。同时以高质量的城市发展为努力方向,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注重德育引领,突出诚信、敬业的素质培养。在此基础上切实提升城市“幸福感”,优化城市就业体系和人才引进培育機制,建立符合营商环境、智慧创新的人才培育平台,使人才能够感受到真切的“存在感”“获得感”,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四)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找准特色发展定位

在双高建设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要顺时而动,瞄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全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点,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实现自我突破。尤其是优质职业院校,要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辐射带动的发展氛围,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职教特色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培育特色品牌,逐渐形成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程宇,袁洪艳.顺“市”而为: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的行动逻辑及实践策略——2016 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综述.职业技术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35-38.

[2]陈昌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服务城市转型发展.教育与职业[J].教育与职业,2017(22):5-7.

(责任编辑 陈润梅)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职业教育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的优化路径研究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