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023-11-30肖巍潘婷婷
肖巍 潘婷婷
[摘 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各个高校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课程思政教育逐步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核心。文章将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意义和现存问题,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策略,以便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扎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混合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
(一)教学资源丰富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借助互聯网教学系统和APP等诸多手段,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开辟线上教育途径,积极推广优秀教育资源,让学生借助线上学习模式,便可以掌握思政知识和英语知识。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展现出线上与线下的价值,真正实现了“1+1>2”,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
混合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激发起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身主观能动性。无论是大学英语教学还是思政教育,都更加倾向培养学生内驱力。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开展的教学工作,转变了传统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教师辅助与引导价值,鼓励学生展现内驱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自觉理解英语知识,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让大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并探究大学英语知识当中的课程思政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便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需要学生自主参与,才能够在教师统筹协调、学生自主参与当中,获取良好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率较高
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应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还能够充分展现出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真正让学生在课程思政背景之下,夯实知识、强化思想道德观念。混合教学模式还能够充分展现出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价值,借助多媒体等诸多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习步调,自主自觉地进行知识学习,充分展现出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课件内容进行复习、重复温习,切实有效跳出时间空间的局限,强化大学英语学习效率[1]。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教育当中的核心,尤其是在当前世界交流日渐加深的当下,大学英语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大学英语课程当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人文思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践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思想价值观念,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契合自身学习的线上学习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对英语知识、思政思想进行深化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践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向学生传递大学英语知识,还可以将英语构架体系、跨文化思维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认真努力的对大学英语知识构架进行深入化理解,强化学生对外国文化、外国语言的理解感知能力。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在开展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时,应该践行英语核心素养当中的各项教育要求,将思政教育元素引入到大学英语课堂当中,实现思想政治内涵与英语知识紧密衔接,最大程度上展现出英语知识应用价值,从多个维度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理解能力,真正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实现[2]。
(二)有利于践行“立德树人”教育要求
正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大学对人才培养教育,不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当中,更要培养有志向、有远见、有抱负的青年人才,才能够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人才基础。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在夯实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的同时,真正将德育因素纳入到大学课堂当中,借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方式,定期向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推送相关德育知识,真正让德育知识和正确思想价值观念贯彻到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当中。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大学英语教育水平展现着高校综合教育力量,所以必须要借助大学英语教学优势,让学生在新时代教育下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现存问题
(一)缺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缺乏顶层设计,很难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特点,做好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从客观角度上来看,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一般是“隐性教育”,并且很多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想教学时,都是逐步总结经验,因为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相对较为模糊,很难将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紧密结合,这就促使相关课程思政统筹教学不到位。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未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并且教学工作不成体系、教育内容琐碎,都影响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融合不到位
课程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之间融合不到位,课程思政相关思想很难真正落实到大学英语课程当中,很容易出现教育“两张皮”现象。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进度相对较为紧张,呈现出“时间紧、任务重”的教学窘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相对欠缺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大学英语属于应用性相对较强的课程,教学资源也相对丰富。但是,课程思政教育兴起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并且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具备一定的分散性,学科之间的界线相对模糊。显性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教材等诸多资料当中,但是课程思政教育资源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知识,并且需要教师团队自主进行搜集分析,这就使得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因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相对欠缺,所以很难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形成本土化的素材,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对稳定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3]。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策略
(一)教学目标融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该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内容紧密结合,切实让学生在强化大学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之下,高校应该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上,持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对重点英语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在强化英语交流能力的同时,强化思维能力和研究水平,强化学生情感价值引领。此外,还应该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让学生在增强民族自信的基础上,对他国文化进行正确看待。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该致力于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融合,从而稳定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4]。
(二)教学模式融合
在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持续创新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该充分把握当前教学发展趋势,展现出混合教学模式的价值,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紧密结合。借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契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时,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融合,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一,课前线上自主学习。高校教师应该搭建起完善的线上互联网教育平台,将大学英语知识内容和相关人文道德教育课件上传到互联网平台,这样学生便可以自主自觉地开启线上互联网自主预习,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大学英语重点知识和相关人文素养知识、德育知识。在课前,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考核内容,对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潜在的学习困难。其二,课中线下授课。针对线下授课来说,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重点,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和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大学英语教学知识、潜在的德育教育内容向学生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传授,让学生可以形成英语学习框架。借助微课、小组合作学习、情境创设等诸多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堂教育当中的德育知识内涵,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逐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三,课下实践参与。课下实践参与注重借助各类活动、各类实践项目等,让学生既可以对课堂当中所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复习,又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实践、课堂活动当中,强化自身的人文观念和文化自信。为此,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校内、校外英语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中外文化交流会议”“国际赛事志愿者”“中华文化宣传周”等诸多实践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中华文化宣传、中外文化交流当中。真正让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当中强化民族自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强化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5]。
(三)教学内容融合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展现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价值,实现教學内容深度融合。为此,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课本内容,关注社会和中华传统文化、社会时事热点、校本文化等诸多角度,深入挖掘大学英语课本内容当中的思想政治,构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融入课程”双向课堂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潜力,各个单元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校园生活、国际交流、家庭生活、爱情友谊等诸多内容。为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该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当中的思政元素,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感知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依托时事热点让学生对国际形势进行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引入到课程思政教育当中,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知识的理解水平。例如,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进行英文表达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在大学生的参与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循序渐进将显性教育因素和隐性教育因素紧密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强化核心素养,实现教书育人目标[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具备更多教育优势,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水平决定了高校的育人质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时,必须要深入挖掘高校英语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大学英语课程的各个环节当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应该契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创新高等教育工作新局面,加强对原本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桑凤琴.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兰州大学大学英语(3/4)课程为例[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4(1):90-94.
[2]刘璐.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实践研究[J].现代英语,2022(8):5-8.
[3]李思言.“多平一体”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3):62-63,20.
[4]陈瑜.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21(32):30-31.
[5]高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55-157.
[6]周利娜.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上),2021(12):204-205.
作者简介:肖巍(1981—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财经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潘婷婷(1982—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财经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本科。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财经学院2023年度科研项目: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XJYB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