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戏剧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2023-11-30王兴刚王莉娅

华章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王兴刚 王莉娅

[摘 要]近年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较为广泛的文化失语现象。对此,国内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议。然而,以中国戏剧为研究焦点并探究其对文化自信培养作用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中国戏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容忽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究将中国戏剧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无疑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戏剧;文化自信;英語教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1]。坚定文化自信才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因此,探索如何将中国戏剧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不但有助于传递英语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可见,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想落实这一任务,就要解决课程思政工作与各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问题,即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高校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课程思政方面同样肩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其中就包括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二)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涵盖了对自身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认识和肯定。只有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国家和民族才能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实现自身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有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激发民族的精神力量,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觉悟与价值观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至关重要。通过培养年轻一代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有助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大学生比较容易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排斥本民族文化,迷失自己。这种心理其实很大程度是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所导致的。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化自信引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增强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大学生可以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在不断学习与成长中实现个人成长。在面临外部冲击和挑战时,拥有文化自信的大学生能够以坚定的信念和自信的姿态去应对、去探索、去创新,并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只有深入了解、坚守本民族文化,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自我。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养料,大学生才能真正地实现长远发展。

二、大学生群体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分析

(一)中国文化失语现状

长久以来,高校英语教学都比较重视“目的语文化”,比如,热衷于介绍英国的莎翁戏剧,却忽视了“母语文化”。这就导致高校英语教学中出现了比较普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辽宁省10所高校5000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的调查研究为例,数据显示近20%的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3]。此外,在一项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的实地调查研究中,有67.2%的当代大学生认为身边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使其不能很好地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可见,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失语的现象,这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本国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十分不利。这不仅意味着年轻一代在国际交流中失去民族文化话语,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利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二)文化失语现状产生的原因

母语文化在英语教材体系中缺位。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多数英语教材都会选择英美名家所著或报刊里的文章作为课文。相对来说,英语教材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明显不足。这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更愿意将英美文化视为文化学习的主体,漠视中国文化的独有魅力。

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环节中缺乏。作为英语教学的主导者,英语教师在输出本国文化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民族文化缺位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英语课程中对于母语文化部分的融入不够,应该加强。此外,高校英语教师普遍缺乏文化自信教育方面整体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培训,这也导致文化自信方面的教育很难落实到实践之中。

母语文化在英语评价体系中缺失。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往往更多注重语言技能的测试,忽视了对母语文化表达能力的考查,这样很容易削弱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据数据统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语篇场域中,以美国为主语篇的占比高达83.7%[5]。由此可见,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中的缺失现象比较严重。

三、中国戏剧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一)有助于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部分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戏剧文化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理念。传统戏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传承,包含了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和深刻内涵。因此,了解并欣赏中国戏剧文化有助于学生培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文化的一种认同和归属感。一般来说,文化认同感可以通过个人经验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而形成。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戏剧文化对于学生认同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具有积极作用。戏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现象。学生通过舞台表演、角色扮演和剧本创作等戏剧形式,能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逐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二)有助于大学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故事。那么什么是中国故事?它是能够反映中国优秀文化,展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一切故事的总和。中国戏剧对外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扬中国文化最直接、高效的文化载体和实现路径之一[6]。以赵氏孤儿中的“孤山寨”选段为例。这一选段中,赵盾被南方匪首韩世忠悬赏通缉并围追堵截。为了保护身边的人,赵盾身披铁甲,手持双刀,像猛虎一样对抗敌人。他展现出了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勇气和精神,最终化险为夷,杀退了强大的敌军。通过观看和分析这个选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坚强勇敢的主题,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增强其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能力。将戏剧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表达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深度,使其能够向世界传递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四、中国戏剧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

(一)教师不断加深理论认知

由于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着文化的传输者的角色,因此,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知识,优化自己的理论结构。目前,能够指导中国戏剧融入英语教学的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包括:跨文化交际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情境教学理论等。跨文化交际理论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需求。将其融入英语课程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此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中国戏剧涉及音乐、舞蹈、文学、表演等多个方面,将其融入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教学理论也为中国戏剧融入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背诵,缺少情境营造和互动交流的环节,容易使学生产生学得快忘得快的现象。而情境教学注重情境营造和真实语言交际,将语言学习置于更具真实性、互动性及功能性的背景中。这样,可以为学生打造更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提高学习效能。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高校英语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到英语教材中适合融入戏剧文化元素的内容,完成中国戏剧文化的无声融入。以《大学创新英语综合教程2》的第3单元为例,其主题是“Opera and Drama”。文中正好介绍了中国戏曲中的脸谱,这就是一个不错的融入点。中国戏剧脸谱是表演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分为青、红、黄、白、黑、紫、绿、金、银九种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与特点。比如红色象征忠诚、勇敢,通常出现在忠烈、义士类的角色如关羽、岳飞等人身上。绿色代表放荡、豪放、不拘小节,通常出现在曹操等人身上。中国戏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寓意深远且多样化。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观察这些特点,了解中国文化和戏剧艺术的精髓。

(三)不斷优化课程设计

教师要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完成中国戏剧文化的融入。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任务导向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活动安排上,可以设计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也可以组织戏剧欣赏与讨论活动等。在融入中国戏剧元素的过程中,任务导向性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分组完成课堂角色扮演活动,或者组织小组间的竞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实现教学场所与时间空间的灵活性。总之,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将中国戏剧融入英语教学中,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除了第一课堂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如学生可以参加中国戏剧文化节、戏剧表演大赛、戏剧配音比赛、戏剧翻译比赛等活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词汇、语音、语调、语法、语用等综合语言知识,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团队能力等非语言能力。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其幽默、讽刺、悲欢离合的剧情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深入地了解中国戏剧文化,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体验,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戏剧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结束语

在坚决落实课程思政整体大背景下,将中国戏剧文化引入高校英语课堂,不仅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认同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有助于利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讲好中国故事。要实现戏剧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良好融合,做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教师需要提高理论知识、挖掘教材元素、优化课程设计,此外还需要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不仅仅能够激发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张敏.加强问题意识提升主体素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公关世界,2020(14):5-7.

[3]郝桂荣,李本智.大学生文化观现状及树立文化自信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31-34.

[4]程为民,熊建生.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基于国内十余所高校7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68-71+87.

[5]潘莉,古越.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缺失问题及其矫正策略:基于教科书和四六级考试真题的文本分析[J].青年发展论坛,2019,29(5):39-46.

[6]裴玺.文化自信语境下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研究:以梅兰芳赴日公演为例[J].四川戏剧,2022(11):45-47.

作者简介:王兴刚(1986— ),男,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石油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王莉娅(1958— ),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石油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戏剧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研究”(WY2022029-C)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