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和班级建设中的应用

2023-11-30吴欢

华章 2023年6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新生班级建设

[摘 要]为促进新生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研究者随机抽取了广州某高校83名新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主题为“团结协作、助人自助”的单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结束后,研究者发放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随机抽取了部分成员进行访谈。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新生对本次团辅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达到了100%,活动促进了新生的入学适应,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班级建设

入学适应是大学生从高中向大学过渡时必然面临的课题,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适应良好对新生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职业发展与个性成长至关重要[1]。不同学生的入学适应期有所不同,短则1个月,长则1年。面对艰难的适应期,如果能够及时对新生进行科学引导和干预,就能有效缩短其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身心全面发展[2]。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和生长空间。班级同学是大学生重要的人际资源,加强同学间的联系,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集体的滋养中成长[3]。团体心理辅导以活动为载体,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教育意义,适合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对于学生适应不良等问题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灵活,带领者可以将班级作为一个“团体”来开展工作。在团体活动中,学生可以轻松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更容易找到和自己情况相似的伙伴,在陌生的大学环境中收获新的友谊。大学生多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活动,每个宿舍是一个独立的小团体,宿舍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壁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多采用随机分组,这种分组方式能够有效打破团体之间的壁垒,增加不同团体成员间的沟通,对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有一定的促进效果[4]。因此,在班级教育管理中也可以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相应的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形成自尊、乐群、互助等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体与班级团体共同成长[5]。

综上所述,研究者设计了时长120分钟的单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旨在提升新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班级凝聚力,搭建新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促使其尽快融入班集体并适应大学生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州市某高校新生83人,其中男25人,女58人。

(二)工具

自编团体满意度问卷,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包括7个项目,分别是对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场地、组织过程、团体氛围、团体收获以及团体整体满意度的评价,采用1-5级计分,分别为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第二个部分设置了关于团体收获与改进意见的开放式问题。

(三)团体方案

1.方案简介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设计了时长120分钟的单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包括团体准备、团体初创、团体工作和团体结束四个阶段。团体准备阶段,通过自我介绍和暖身游戏拉近成员间距离,促进自我开放和彼此认识,调动成员参与热情;团体初创阶段,带领者利用乐高玩具将成员进行分组,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团体工作阶段,设计了“团队有我更精彩”和“没有你,我怎么办”两个主题活动,层层递进,引导团体从组内协作到组间协作,逐步打破组内、组间的隔阂,打破宿舍之间、男女同学之间的隔阂,促进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与合作,有效提升团体凝聚力;团体结束阶段,包括团体成员分享感受和带领者总结两个部分。一是带领者鼓励成员挖掘经验,分享感受,相互祝福,留下美好记忆;二是带领者总结。

2.活动内容

(1)理财高手

活动目的:活跃团体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促进异性成员间交流。

活动规则:女生代表1元钱,男生代表5角钱。成员需按照团体带领者的指令,迅速凑齐他提出的“金額”,如团体带领者的指令为2元钱,则需要1个女生和两个男生迅速抱团,组成一个“2元”的临时小组。落单的同学要接受一个“小惩罚”,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表演一个节目。

注意事项: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可适当进行3至4轮;男女生代表的金额可根据班级男女比例进行调整。

(2)乐高找伙伴

活动目的:明确小组内的共同特征,初步建立小组成员的归属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活动规则:每个成员拿出进场时自己选中的乐高,仔细观察,并在其他团体成员手中找到与其相似的乐高,拥有相似特点乐高的成员组成一个小组。小组确定后,成员需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出组长、组名、口号和团体契约。此外,带领者也可以引导小组成员将组内所有乐高拼成一个完整独特的造型。

注意事项:乐高事先准备好,依团体人数预备数量,其中任一颗都能找到与其相似乐高。在寻找小伙伴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团体成员,不管他们的乐高是否是最相似的,当下找到的伙伴都是乐高伙伴;乐高相似性不局限于颜色和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深层次的特点,以团体成员自身的理解为主。

(3)团队有我更精彩

活动目的:促进组内协作,增加小组成员交流,进一步增强归属感。

活动规则:小组成员发掘自身优势和资源,共同创作出一幅主题为“不惧困难,直面挑战”的绘画。

注意事项:带领者注意引导每个小组成员投入绘画创作中,为团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没有你,我怎么办

活动目的:促进组间协作,引导团体成员进一步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在共享资源的过程中体会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活动规则:每个小组在游戏开始前都会领到一个工具袋和一张任务书,小组成员需要用多种工具完成相应的任务。但各组无法完全依靠自己工具袋中的工具完成任务,需要各组相互帮助。任务完成后,各组将成果贴在展示板上。

注意事项:团体成员需在寻求帮助和给予帮助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能使用语言交流,但可以用肢体动作进行沟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维护现场秩序,带领者可以限定各组每次只能派一个成员外出借工具,当然也可以通过规则的變换,让同学直观感受团体协作和统一步调的重要性;在本活动的总结中,团体带领者的解说要点有三:一是肯定小组内成员各负其责的高效性;二是引导同学注意把握占有资源与分享资源的平衡;三是带领团体成员在分享中觉察和感受自我价值,肯定自我存在。

活动导入小故事:路边有几个卖吃食的小贩,因为天一直在下雨无生意可做。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都饿了,于是卖烤饼的吃了一块自己的烤饼,卖西瓜的吃了自己卖的西瓜,卖辣香干的开始吃辣香干,卖杨梅的也只好吃杨梅了。雨一直下着,由于他们彼此不说话,四个小贩就这样一直吃着。结果,卖烤饼的吃得口渴极了,卖西瓜的吃得肚子胀极了,卖辣香干的吃得辣极了,卖杨梅的吃得酸极了。试想一下,要是他们能凑到一起,把各自的食物分给其他人吃,那该是一顿非常好的午餐。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任务说明书:剪一个8.5厘米×14.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面粘半张圆形纸片,并用铅笔在圆上写下你们小组的名称和小组成员的名字,然后将它们粘到展示板上。最后,你们需要将空信封交到助理手中,任务到此完毕。注意,每个小组的信封里都有一些物品,如固体胶、铅笔、尺子、剪刀或是一张圆纸片,但每个信封里的物品均不足以完成任务。因此,为了完成任务,你们需要与他组分享彼此的材料。你们可以和他组协商,但只能以非语言的形式完成。

(5)分享总结

活动目的:引导成员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团体经验和感受,团体带领者协助组员处理未完成事件和分离情绪。

活动规则:团体成员围坐成同心圆,依次分享感受和经验,并填写收获反馈表,最后合影留念。

注意事项:所有成员均遵循肯定、倾听和自愿原则。

(四)研究程序

团体结束后回收团体满意度问卷,并随机抽取部分成员进行访谈。

(五)数据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  果

(一)满意度问卷结果分析

以满意度量表中“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两个选项的百分比之和代表满意度(n=83人)。团体的整体满意度为100%,活动内容的满意度为100%,活动时间的满意度为100%,活动场地的满意度为95%,团体氛围的满意度为99%,组织过程的满意度为100%,团体收获满意度为99%。

(二)访谈情况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对部分成员进行访谈。团体成员对本次团辅活动的反馈普遍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活动趣味性强,能够有效调动团体成员参与热情;二是活动有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了彼此的认识和交流;三是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助人与被助的温暖和快乐,收获了新的友谊。

三、讨 论

(一)活动有效性分析

综合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情况分析,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较好地达成了既定目标,有效促进了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激发了新生的合作和大局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有利于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活动之所以起效,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活动形式新颖。团体心理辅导不同于传统的讲座和授课,和体育课上开展的素质拓展也有所区别。因此,参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新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提升投入度。

2.活动设计合理。本次团辅活动的设计紧紧围绕新生入学适应和班级建设两大关键词,从暖身、组建团队、主题活动到结束团体,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不仅给新生搭建了彼此熟悉和沟通的桥梁,更是通过活动的巧妙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团队协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建设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3.带领者经验丰富。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带领者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职心理教师,接受过专业培训,团体带领经验丰富,控场能力强,这也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活动存在的不足

团辅活动结束后,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复盘,并结合团体成员的反馈,总结本次活动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1.活动场地受限。本次活动中,83位团体成员对活动场地的满意度最低,仅95%。主要原因可能是团体辅导室部分灯光损坏,照明条件不佳,导致5%的同学对活动场地不甚满意。

2.活动效果有限。本次活动仅面向大一新生开展了单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虽然活动收获了广泛好评,基本达成了既定目标,但活动效果可能是即时的,难以对学生产生深层次持久的影响。

3.活动创新性不够。本次团辅活动中的部分内容如名字故事、理财高手、主题绘画等活动比较常规,创造性有待提升;且在活动设计时,未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针对性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改进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成长成才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全局性、系统性、分层次的布局和安排,这充分体现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大背景下,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计划: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地建设,配备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室,提升辅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在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2.针对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设计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研究表明,系列团辅产生的效果更加深远持久。此外,需要做好团辅活动的前后测工作,科学评估辅导效果。

3.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如通过党团日活动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

4.围绕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党建、团学、资助、就业、体育等,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

结束语

入学适应问题是每个新生共同面临的课题,适应是否良好关系到其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发展,科学引导和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新生缩短适应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生活动的一种创新形式,能够有效促进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也可以创造性应用于班级建设中,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雷辉,周瑗.大学新生适应性与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5):102-105.

[2]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25(4):128-130.

[3]张平,王培,杜玉春,等.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以某工科院校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6):98-102.

[4]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素质训练手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黄宗芬.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缘起,生成与提升[J].江苏高教,2020(9):89.

作者简介:吴欢(1996—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广州商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团体心理辅导。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辅导大学新生班级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浅谈职业学校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