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土资源的小学美术课堂构建策略探析

2023-11-30姚文钦

新教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乡土资源美术教学

姚文钦

【摘 要】本文对基于乡土资源的小学美术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资源 小学 美术教学 课堂构建

我国幅员辽阔、物资丰富,不同区域间的地理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造就了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环境等不尽相同。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乡土资源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这不仅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审美意识,还能在乡土资源的引导下感知家乡美,知晓生活区域的魅力,进而促使其家乡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得以不断提升。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结合乡土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美术教材已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还不能完全考虑到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需要。受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地区地理条件、区域经济条件、教学资源因素的制约,美术教材中编撰的课程会出现与实际教学情况不符的问题。有鉴于此,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小学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把地方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中,一方面可以让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众多本土资源的加持下,更好地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充实教育的内容,获得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的、直观的素材;另一方面,对本土资源的灵活利用,也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由此可见,开展具有乡村特点的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减少教学中教学资源的运用,减缓相应的压力,而且可以加强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乡村地区美术元素的加持下,不断拓展自身对于美术知识的见解,并在美术资源获取和运用中强化其美术素养和美学水平。此外,此种教育形式的运用,还能让地方美术资源在校园美术教学的引导下,发展出自己在新时代的特点,进而站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美术文化的基础上,强化美术教学的生命力,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基于乡土资源的小学美术课堂构建策略

1.融合生活资源,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融合乡土资源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对地方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中去,激发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对祖国、民族和社会生活产生一种强烈的热爱。在美术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去搜集有关的素材,如瓷器、陶器、木器等祖先留下的传统工艺品。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工艺、构造方面的研究,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起教师对学生的较为枯燥的讲解来说,此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更具意义。在进行这些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促使其感悟在原本普通的乡村生活中,隐藏着一种深刻的特色文化藝术。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新鲜感和亲切感,以此激发出学生对这些事物的探究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当地文化遗迹中,通过对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讲解,促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深入探究美术,进而运用、学习和发扬地方艺术,感受我国光辉的艺术历史,使学生自觉地树立起国家、民族意识,提高爱国情怀。与此同时,从周围获得的素材对学生来说也更为亲切,从而对故乡有了依恋之情。

以湘美版三年级上册《我是生活小主人》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生活生产用品,引导下学生观看它们不同的形状和独特的设计,并以此进行美术的创作,促使学生感受劳动人民创造的在果,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进行知识的分析以及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物件所反映出的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以及其自身散发出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此时,学生会根据教师给予的教学资源,感悟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其更好地探究生活中的美感。此外,教师还可将当地的人文景观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发和应用某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俗习惯、节日活动、重要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民间传说与神话,以及故乡人物的精神面貌等。如在进行湘美版四年级上册《新年吉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家乡风土人情,促使其在此种美术教学资源的引导下,提升自身对地方文化的认知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丰厚的民族文化产生自豪感。

2.利用自然资源,强化学生认知自然美。

农村区域中蕴含着大量的土壤、动物和植物等资源,这些都是城市里没有的。此类自然资源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在实践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发掘和利用,根据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意识,将本土自然资源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例如,教师可把农村的自然风光当做良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让学生就地取材,在体验故乡风情的同时,学习如何对现有的素材进行重新处理、重新使用,从而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以湘美版五年级下册《家乡美》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对于家乡自然景观的了解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家乡的大美风景绘制到画作中,促使学生初步感受、绘制出绿色的麦田、蓝色的天空、黄色的乡村道路。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比如用绿色来表现生命与希望,用红色来表现成熟与富裕。如此可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色彩去体验生活,去描绘生活,用不同的视角去展示周围最普通的自然风景。此种对家乡自然风景的学习,能强化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对美的理解,进而强化其自身表现美的能力,使美术教育更加多姿多彩、富有生机。

3.开发建筑资源,促使学生感知乡土文化。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于运用绘画形式进行风景的展现,但是并未将建设类的美术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中,因此这类资源便被学生所忽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更好地运用乡土资源中的建筑资源,教师可增加其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引导学生改变观察视角和思维视角,用第三人的角度来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不同的建筑所组成的社会环境进行观察,并对不同的建筑所展现出的社会信息进行解释。此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能提升学生对人文背景与社会信息的感知,达到促使学生对家乡建筑资源的多视角审视与挖掘的目的。

以湘美版五年级上册《家乡的古建筑》为例,教师可以出示西南地区的吊脚楼图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吊脚”这一独特的构造特点和理念,促使其知晓此种建造方式是就地取材的结果,并与当地潮湿的气候和多蛇多虫等因素密切相关。此种将建筑、人文、自然、美术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形式,不仅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知晓人文知识,还能感受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美感。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让学生对自己所熟知的房屋形状或楼宇特点展开绘画,对各种建筑中所可能使用到的建筑材料进行考虑,然后再使用手中的卡纸、剪刀、双面胶等,来制造出像窗户、屋顶、阳台这样的建筑的构成部分。此时的教学可以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进行各个部分的制作,并将各个部件拼凑在一起,让整个建筑恢复到最初的样子。然后用画刷给它涂上颜色。将三维建模技术与颜色的应用方式相结合。透过美术表现方式,学生既能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来,又能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从实践中提炼出来,使其不断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感。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引导,在拓展教学资源的同时,使学生能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自身对家乡的热爱,升华热爱祖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史玉宝.探析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的艺术性运用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36):121-122.

[2]孙红.浅谈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2):257-258.

[3]庄艳红.小学美术课堂如何渗透本土文化——以惠女服饰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21(34):91-92.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乡土资源美术教学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