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官话片的鼻化韵及其历史由来
2023-11-29张颖杰
张颖杰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安徽方言中的江淮官话
安徽,简称“皖”,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省会是合肥市。
安徽方言包括徽语、吴语、赣语、江淮官话、中原官话等,其中的江淮官话,亦称“下江官话”[1](P24),主要分布在安徽中部,《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它划分为江淮官话的洪巢片[2](P1)。我们以该片中的定远、天长、滁州、全椒、六安、无为、舒城、枞阳市(县)和当涂、青阳、含山县城区共11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这11个方言点中的鼻化韵。
二、安徽江淮官话中的鼻化韵
一般认为,鼻化韵的形成是由于特定的发音方法,王力指出:“发元音时,气流由口腔、鼻腔同时发出,叫做鼻化元音。”[3](P611)孙宜志对安徽省江淮官话片中的11个代表点方言进行了调查,它们是:六安(孙岗镇)、舒城(龙河镇)、含山(林头镇)、滁州(担子乡)、定远(大桥乡)、枞阳(汤沟镇)、无为(泥汊镇)、全椒(二郎口镇)、天长(城关镇)、当涂(城关镇)、青阳(城东乡)[4](P12)。在孙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安徽省江淮官话片中的鼻化韵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
(一)鼻化韵的数量与分布
表1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鼻化韵的类型与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各个方言点鼻化韵的主元音不同、介音不同,所构成的鼻化韵数量与类型也有所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鼻化韵的主元音分布不均。分布范围较广的有半低前元音ɛ、前低元音a、次高前元音i、y和后元音o的鼻化韵。其中,分布最广,分布于全椒、六安等9地。其次是ã、ĩ、、,各分布于定远、含山等8地。分布范围较少的是半高前元音e的鼻化韵,分布于青阳、无为等4地。分布范围最少的是次低前元音æ、央中元音ə和央中低元音ɞ的鼻化韵,其中,只分布于含山、舒城、当涂3地,只分布于天长、含山两地,只分布于无为一地。
第二,各地鼻化韵搭配的介音不同。介音最多的是滁州,共有四个介音;有三个介音i、u、y的是青阳、枞阳、无为、含山、当涂、天长6地;有两个介音i、u的是全椒、舒城、六安、定远4地。
第三,各地鼻化韵的数量与类型不同。由于鼻化韵的主元音分布不均,各地鼻化韵主元音的数量也不同。其中,含山和无为最多,有7个主元音的鼻化韵;其次是六安和定远,有6个主元音的鼻化韵;再次是全椒、青阳和滁州,有5个主元音的鼻化韵;舒城和天长有4个主元音的鼻化韵;最少的是枞阳和当涂,只有3个主元音的鼻化韵。
加上各地鼻化韵搭配的介音不同,各地鼻化韵的数量与类型也有所区别。其中,含山和无为鼻化韵最多,共有13个;其次是青阳和滁州,各有11个鼻化韵;六安和定远有10个鼻化韵;全椒、天长有9个鼻化韵;枞阳有8个鼻化韵;最少的是当涂和舒城,各有7个鼻化韵。
(二)鼻化韵与鼻音韵尾的配搭
各个方言点鼻化韵的数量多少与当地的语音系统有关,尤其表现在与前鼻韵尾-n与后鼻韵尾-ŋ的配搭上。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鼻化韵与韵尾-n/-ŋ的配搭
从表2可以看出,各方言点的前后鼻音韵尾略有不同,鼻化韵与前后鼻音搭配的主元音也有所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各地前后鼻音韵尾略有不同。在安徽省江淮官话片中,青阳、当涂等8地的前鼻韵尾-n与后鼻韵尾-ŋ共存,而枞阳只有前鼻韵尾-n,滁州、含山只有后鼻韵尾-ŋ。
第二,主元音与前后鼻音的拼合数量和类型不同。整体来看,在安徽省江淮官话片中,半低前元音ɛ、前低元音a、央中元音ə、次高前元音i、y和后元音o共六个,都能与前后鼻音韵尾拼合,具体到各方言点则数量不一。与前后鼻音拼合的主元音最多的是天长,共6个主元音;其次是当涂、舒城,各3个主元音,当涂可拼合的主元音是ə、o、y,舒城则是ə、i、y;再次是青阳、无为、定远、全椒、滁州,都拼合2个主元音ə、o;最少的是枞阳、含山、六安,只拼合ə。
第三,与前后鼻音搭配的主元音分布不均。与前后鼻音搭配的主元音中,央中元音ə与前后鼻音的搭配最多,11个方言点都有;其次是后元音o,分布于青阳、无为等7地;次高前元音y,分布于当涂、舒城、天长3地;i只分布于舒城、天长2地;半低前元音ɛ、前低元音a只分布于天长1地。
第四,主元音与鼻化韵、前后鼻音的配搭以相互补充为主。最明显的是央中元音ə,在青阳、当涂等8地中,都只搭配前后鼻音,而无鼻化韵。在天长、滁州等7地中,o只搭配后鼻音-ŋ,再加上介音-i-,复韵母io只与后鼻音-ŋ搭配。天长有鼻化韵iã,同时有后鼻韵母aŋ、uaŋ,从介音的配搭上相互补充;另外,天长的主元音i、y只有后鼻音iŋ、yŋ。从主元音与韵尾的配搭关系层面来看,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天长与前后鼻音拼合的主元音是最多的。
除了枞阳、滁州两地,其他方言点都有同一主元音既有鼻化韵又搭配鼻韵尾的情况。青阳、当涂等6地都有,也有ŋ;天长、含山既有、,又分别各有ən、uən和əŋ、uəŋ;天长既有iaŋ,又有;舒城既有ĩ,又有n。这反映出语音系统仍在不断的演变中,不是所有的-ŋ/-n都演变为鼻化韵,从而呈现出参差的-ŋ/-n和鼻化韵共存的景象。这是由于语音演变具有发展性与不均衡性,语音系统虽然变化缓慢,但仍旧是一个活系统,正如何大安所说的“语言是一个不断变动的结构”[6](P1)。因此,安徽省江淮官话片的鼻化韵会表现出整体的系统性和局部的不均衡性。
三、安徽江淮官话中鼻化韵的历史由来
江淮官话片中的鼻化韵,主要来源于《广韵》的宕江曾梗咸山深臻八摄。为了更系统全面地探究鼻化韵的历史由来,我们以全椒方言为例,通过隋唐的《广韵》音系、元代的《中原音韵》音系、清代的《五声反切正韵》音系、现代汉语音系,观察这八摄从中古到现代的历时演变。其中,《广韵》音系[7]和《中原音韵》音系[8]都以张玉来的校订为准,《五声反切正韵》音系以孙华先的校订为准[9]。
(一)全椒方言的韵母系统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坐落在安徽省东部,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和江苏省会南京之间,处在江淮分水岭之南,总面积1568平方千米。孙宜志曾以二郎口镇为调查点,对全椒方言进行了调查,该县方言共有39个韵母[4](P20)。全椒方言的韵母系统,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全椒方言韵母系统
(二)《五声反切正韵》简介
《五声反切正韵》的作者是吴烺(1719—1770?),字荀叔,号杉亭,全椒人,系吴敬梓长子。吴烺15岁之后随父亲移居南京,时而返回全椒;后因仕途需要,于33岁开始往返于京城、南京、扬州和全椒之间。《五声反切正韵》卷首署乾隆昭阳协洽且月,即乾隆二十八年六月,因此,一般认为该书成书于1763年,属清代中期韵学著作。该书包括六个部分:“辨五声第一”“论字母第二”“审纵音第三”“定正韵第四”“详反切第五”“立切脚第六”。作者吴烺简化韵图,用纵音替代字母,用位定音代替反切定音,用“辨五声”“详反切”来“定正韵”,以展示“天籁之音”。
关于《五声反切正韵》所反映的音系性质,学界有不同观点。李葆嘉将它看作是南京官话音系[10](P108);李新魁、麦耘将它视为江淮方言的代表之作,认为是以金陵为中心的“江南”官话音系,同时羼杂其他方音[11](P192);黎新第认为,《五声反切正韵》的音系基础是南方系官话代表——江淮官话(下江官话)[12];孙华先认为,它的基础音系是南京方言,并且受到异时异地语言的影响[9];陈贵麟则将其基础音系定为江淮官话洪巢片[13]。
曹祝兵认为,《五声反切正韵》描写的是实际语音,其音系基础为当时的南方官话,该南方官话以南京方言为标准、以江淮官话为基础方言,同时掺杂有其他方言特点,如安徽全椒方言[14]。我们采取曹祝兵的观点,将《五声反切正韵》作为代表清代全椒方言音系的韵书。
(三)宕江曾梗咸山深臻的历时演变
从隋唐《广韵》音系中的宕江曾梗咸山深臻八摄,到元代《中原音韵》音系,再到清代《五声反切正韵》音系,直至现代全椒方言音系,可以窥见从中古到现代全椒方言鼻化韵是如何经过历时演变而来的。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宕江曾梗咸山深臻的历时演变
(四)宕江曾梗咸山深臻的演变规律
通过观察表4,可以获知宕江曾梗咸山深臻至现代全椒方言历时演变的规律,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入声韵尾-p/-t/-k先弱化,后变为统一的塞擦音韵尾-ʔ
王力指出:“入声韵尾-p/-t/-k在没有消失以前,大约是经过先合并为韵尾-ʔ的阶段,这也是发音部位的转移,从唇、舌尖、舌根转移到喉头去了。”[3](P603)具体来说:
隋唐时期的江摄开二觉ɔk,宕摄开三药iɑk、合三药iuɑk,唐摄开一铎ɑk、合一铎uɑk,元代、清代都无韵尾-k,现代元音央化,形成了-ʔ韵尾,有ɐʔ、uɐʔ、yɐʔ、əʔ、uəʔ韵。
隋唐时期的臻摄开三质iet/jet、合三术iot、开三节ɨt、合三物iɔt、开三迄iət、合一没ɔt、开一麦ət,元代、清代都无韵尾-t,现代元音央化,形成了-ʔ韵尾,有əʔ、iəʔ、uəʔ、yəʔ韵。
隋唐时期的深摄开三缉iep/jep,梗摄开二陌ak、开二麦ɐk、开三昔iæk、开四锡ek,曾摄开三职iek、曾开一德ək,元代、清代都无韵尾-k,形成了-ʔ韵尾,有əʔ、iəʔ韵。
隋唐时期的山摄开三月iɐt、合三月iuɐt、合一末ɒt、开一曷ɑt、开二辖ɐt、合二辖uɐt、开二黠æt、开四屑et、合四屑uet、开三薛iæt/jæt、合三薛iuæt/juæt,元代、清代都无韵尾-t,现代形成了-ʔ韵尾,有ɐʔ、iɐʔ、uɐʔ、yɐʔ韵。
隋唐时期的咸摄开一合ap、开三叶iæp/jæp、开四帖ep、合三乏iɔp,元代、清代都无韵尾-p,形成了-ʔ韵尾,有ɐʔ、iɐʔ韵。
2.前鼻音韵尾-m/-n和后鼻音韵尾-ŋ的相互转化
王力指出:“m是唇音,n是舌尖音,ŋ是舌根音,发音部位相隔较远,由于同属鼻音,发音方法相同,所以能够互转。”[3](P602)具体来说:
隋唐时期的臻摄开三真ien/jen、合三谆ion、开三臻ɨn、合三文iɔn、开三殷iən、合一魂ɔn、开一痕ən,到元代合流为真文韵ən、iən、uən、iuən,清代iu合为y,于是演变为əŋ、iəŋ、uəŋ、yəŋ,现代臻摄开三真ien/jen分化为ən,开一痕ən演变回ən,合三谆ion、合三文iɔn、合一魂ɔn分化为ən、uən。
隋唐时期的深摄开三侵iem/jem,到元代前元音央化为əm,清代韵尾转化,演化为əŋ、iəŋ,现代又分化为ən。
隋唐时期的梗摄开二庚aŋ、合三庚iuaŋ、开二耕ɐŋ、合二耕uɐŋ,到元代元音高化为əŋ、iəŋ、uəŋ、iuəŋ,清代iu合为y,于是演变为əŋ、iəŋ、uəŋ、yəŋ,现代开二庚aŋ、开二耕ɐŋ、合二耕uɐŋ分化为oŋ,合三庚iuaŋ分化为oŋ、ioŋ。
隋唐时期的梗摄开二庚陌aŋ、开二耕ɐŋ、开三清iæŋ,曾摄开三蒸ieŋ、开一登əŋ,到元代合流为əŋ、iəŋ,清代不变,仍为əŋ、iəŋ,现代又分化为ən。
3.产生鼻化韵
王力认为,鼻化韵“一般是从带鼻音韵尾的元音发展来的,其发展过程应该是韵尾鼻音影响元音使之鼻化,起初元音鼻化后仍带鼻音韵尾,后来韵尾鼻音逐渐短弱以至于脱落,才变为鼻化元音。”[3](P611)具体来说:
隋唐时期的江摄开二江ɔŋ,宕摄开一唐ɑŋ、开三阳iɑŋ、合三阳iuɑŋ、合一唐uɑŋ,到元代合并为江阳aŋ、iaŋ、uaŋ,清代不变,现代宕摄开一唐ɑŋ、合三阳iuɑŋ分化为鼻化韵ã、uã,江摄开二江ɔŋ、宕摄开三阳iɑŋ分化为鼻化韵ã、iã、uã。
隋唐时期的臻摄开三真ien/jen、开三殷iən,深摄开三侵iem/jem,梗摄开二庚aŋ、开三庚iaŋ,开二耕ɐŋ、开三清iæŋ、开四青eŋ、合四青ueŋ,曾摄开三蒸ieŋ,到元代合并为əŋ、iəŋ、uəŋ,清代演变为əŋ、iəŋ、yəŋ,现代梗摄合四青ueŋ演变为鼻化韵ĩ,臻摄开三真ien/jen、开三殷iən,深摄开三侵iem/jem,梗摄开二庚aŋ、开三庚iaŋ,开二耕ɐŋ、开三清iæŋ、开四青eŋ,曾摄开三蒸ieŋ分化为鼻化韵ĩ。
隋唐时期的臻摄合三谆ion、合三文iɔn,深摄开三侵iem/jem,曾摄开三蒸ieŋ,到元代合并为əŋ、iəŋ、uəŋ,清代演变为əŋ、iəŋ、uəŋ、yəŋ,现代分化为鼻化韵。
隋唐时期的山摄合一桓ɒn,到元代元音高化为on,清代分化为an、uan,现代分化为鼻化韵、、。
隋唐时期的山摄开一寒ɑn、开三元iɐn、合三元iuɐn、开二删ɐn、开二山æn、开四先en、合二删uɐn、合四先uen、开三仙iæn/jæn、合三仙iuæn/juæn,到元代合流为an、ian、uan,到清代分化为ien、yen、an、uan,现代合三元iuɐn分化为、,开一寒ɑn、开二删ɐn演变为,合二删uɐn分化为、,开四先en演变为ĩ,合四先uen分化为ĩ、,开三仙iæn/jæn分化为ĩ、,合三仙iuæn/juæn分化为ĩ、。
隋唐时期的咸摄开一覃am、开一谈ɒm、开二咸ɐm、开二衔æm,到元代合流为am、iam,清代分化为an、ien,现代咸摄开一覃am、开一谈ɒm演变为,开二咸ɐm演变为ĩ,开二衔æm分化为ĩ。
隋唐时期的咸摄开三盐iæm/jæm、开四添em、开三严iɐm,到元代合流为iɛm,清代高化为ien,现代咸摄开三盐iæm/jæm分化为ĩ、,开四添em、开三严iɐm演变为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