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文学梦

2023-11-27刘少英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9期
关键词:文学梦

刘少英

梦是人生的导航,梦是思想的舵桨,梦是前行的动力……很多人都喜欢做梦,纵然梦与现实总是有些距离。

父亲出生于1949年,如今已有七十多岁的高龄。父亲的一生命途多舛、历经坎坷,但大大小小的苦难都没能磨灭他心中的文学梦。如果说民族复兴是祖国梦,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梦,那文学探索则是父亲梦,是他时刻追寻的快乐梦。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筚路蓝缕,荆棘丛生。父亲毕生探索的文学之路也伴随着各种艰难坎坷。

一、孝敬父母,立凌云壮志

父亲是家里的第五个儿子,小名叫小五儿。

大概是在父亲四五岁时的一个冬天,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很是温暖。不大的三间土坯房子里,父亲的姐姐哥哥们都已在房子的西间睡熟,只有年幼的父亲依偎在奶奶的身旁,久久不肯入睡。

奶奶出身于书香门第,认识不少字。爷爷也上过几天学。此时,奶奶正坐在床边看《圣经》,爷爷则趴在桌上研究着“四书”“五经”。彼时,四十多岁的爷爷奶奶都戴上了老花镜,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们边看书边揉眼睛。

年幼的父亲望了望奶奶,又看了看爷爷,开口问道:“爹,娘,你们看的是啥呀?”

“娘看的是书啊!”奶奶瞅了瞅她的小儿子说。

“看书干啥啊?”父亲晃着奶奶的腿问。

“让人学好啊!”

“我也想看,我也想看!”年幼的父亲哀求道。

“都是黑乎乎的字,再说你现在也不认字!”坐在凳子上的爷爷说。

“我要看字儿!”父亲不依不饶。

“嗯,让俺五儿看看!”

奶奶把书放到父亲的面前。父亲兴奋地凑过去看,只见书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儿,好像一只只小蚂蚁在爬,根本看不清。他正想用手去摸时,爷爷便拦住了他,说道:“你外祖父给你娘抄写那本书可不容易,你可不能随便摸!”

“那我摸摸你的那本!”

父亲站起身来,走向爷爷。

“我这本也不能摸,你要是想要,让你外祖父给你也抄一本。”“等我长大了,我要写个大字书让你们看!”

年幼的父亲当时就立下了凌云壮志。

说起父亲的外祖父,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他先是考取了秀才,后来又做了私塾先生。父亲常去外祖父的私塾,看书、听课。在那里,父亲认识了很多字,知道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二、热爱读书,结深厚情谊

父亲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那时,大伯远在贵州且早已成家,二伯也出外务工,不再上学,三伯勉强读了高中,四伯是借书读的小学,而姑姑从来没上过学。因为家里穷,孩子多,父亲快十岁了,都还没有正式入学,但他的学习进度对比同龄的孩子没有被耽搁。

父亲的四哥比他大四岁,四伯每天去上学都要带着父亲。课堂上,父亲表现得倒是挺不错。四伯读书,他就声音响亮地跟着读;四伯写字,他就一笔一画地跟着写。下课了,他就看四伯的书。很多时候,他都被书里的情节所吸引,而且總觉得四伯书包里的书不够自己读。

那是一个炎热的上午,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热得大汗淋漓,下课时便找凉快的地方玩耍,只有父亲和一个叫正根的孩子待在班级里。父亲此时在看从别人书包里“偷”来的连环画《岳母刺字》。突然,一双拳头打到他身上。

“小五儿,你为啥偷我的书?”光着膀子的三孬从外边回来,发现父亲在看他的书,边动手边吆喝道。

“我……我没偷!”父亲抬起满头大汗的脸争辩道。

“嗯,小五儿不算偷,他拿你书的时候我知道!”一旁的正根说。

“他没跟我说就拿就是偷!”

一向霸道的三孬得理不饶人,说着就要夺走父亲手中的书。

“不给,我还没看完呢!”

父亲正看得兴起,不想此时归还。见父亲没有还书的意思,三孬就动手去抢。父亲拿着书往后躲。二人在争执过程中,一个不小心,就把书撕成了两半。

“你咋把书撕烂了?”生气的父亲像一头小狮子一样向三孬扑去……正根赶紧去拉。这时,四伯刚刚好从外边游泳回来,一把扶住快要摔倒的三孬。

“四哥,打他,他把书弄烂了!”父亲爱书,最记恨把书不当回事的人。“人家的书人家不着急,你看看你急啥呢?”四伯一边扶好三孬一边说。最后,在大家的劝解下,三孬不但没再说父亲偷书,还把那本撕坏的连环画也送给了父亲。

从那儿以后,四伯班里的同学都知道父亲爱书如命,还尊称父亲为“小五弟”。父亲虽然只是四伯的“陪读”,但功课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甚至比四伯的同学们还要好。所以,班级里谁有什么问题总爱找父亲问。而且,班里谁有了新书,总是第一个让父亲看,谁不让父亲看,那个三孬就会批评他。每次父亲看完,还会讲给他们听。难怪当时老师们都说,小五儿都能当小老师了。后来,四伯辍学回家,父亲的“陪读”生涯也就此结束,但那个班级的成绩一直居高不下。

热爱读书的习惯不但促进了父亲和他“哥哥们”的友好关系,还让父亲的文学梦生根发芽。

三、文笔初显,任校报编辑

父亲从小到大的求学经历很是坎坷,就连上高中也是在学校极力推荐下才去上的。父亲是在离家十多里地的县第三高中就读。当时,父亲虽然整体学习成绩一般,但父亲在语文学科上表现出来的写作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班主任让他担任语文课代表,黑板报也由他负责。父亲的高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他念念不忘的。在这个阶段,父亲的文学梦得以灌溉生长。

父亲写的作文,每次都会作为范文,被老师范读。尤其是那篇名为《自力更生的我》的文章,在全校范围内出名。《自力更生的我》是一篇励志性的文章。文中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在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不靠叔婶,不靠哥嫂,自力更生地继续在高中求学的经历。每逢周日,别人家的孩子都是骑车回家,有爹娘疼着,还给孩子准备着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而父亲,每次只能步行回家,不仅要自己做饭洗衣,磨面蒸馍,缝补被褥,还要下地干活儿。父亲说,他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帮忙。虽然他的日子过得是既清贫又劳累,但只要一回到学校,打开书本,一切贫苦都变成了快乐。

“逆境出人才”,接踵而至的苦难不但没有打倒父亲,反而造就了他省吃俭用、吃苦耐劳的品德,也磨炼了他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心性,更是催生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那时的校报几乎成了父亲的专栏,父亲的名字让全校的师生如雷贯耳,甚至成了写作和励志的代名词。后来,父亲成了校报编辑,这也成为他深感光荣的事迹。在这一阶段,父亲的文学梦蓬勃生长!他在坚持不懈的文学创作中期盼自己美好的未来!

四、重视教育,做人民教师

父亲的三年高中生活转瞬即逝。因为一些原因,父亲在高中毕业后只得回到村里。父亲干农活儿确实不太在行,不是把手脚磨破,就是把工具弄坏。在田间地头稍作休息的时候,父亲也翻看着书,随身还携带着小本子,为了能及时做好笔记。他的哥嫂看见了,就打趣说:“小五儿生就爱读书,不是干活儿的料儿!”

世上从来没有白读的书。村里的小学缺少教师,老校长就亲自请父亲到学校里任教,还让父亲协助他做管理工作,因为父亲除了是高中毕业生,还能写会画、多才多艺。父亲的叔婶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感叹道:“小五儿能当上教师,这学也算没白上!”再后来,他们见了人就要夸夸自己的小侄子。

当时的农村还比较贫穷,教育思想也比较落后,村民们要么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要么上学的孩子也不够努力。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断地思索着如何能让村民知道尊师重教的意义。后来,父亲觉得榜样的力量最为强大,可以打动人心。于是,他就开始搜集附近几个村的名人事迹,进行整理,再用钢笔正楷抄写。前后共用了半年的时间,父亲才写出一整本《名人小故事》。后来,他又抄写了十本,分发给村小学的七个班级各一本,让班主任在班里每天朗读。剩下的让三个村里的大队长用大喇叭对着村民宣讲。

书中的每位名人都是经过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家乡做了很多的好事,受到人们的称赞。这样的宣传教育虽然只是杯水车薪,却真的让很多村民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孩子们的学习也有了劲头儿。

父亲的举动给全村的教育带来了希望,也为自己一辈子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这是他的文学梦第一次开花结果。从那时开始,父亲对写作更加热爱了。

五、善良坦率,成天作之合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由于爷爷奶奶早亡,家庭贫穷,父亲一直没有娶妻。父亲二十三岁那年,一位学校的女同事走进了他的视线。这个女老师经常从自己家带来好吃的,偷偷地放在父亲的办公桌里。父亲虽喜在心中,但迟迟没有任何表示,原因是他怕自己家境贫穷,不能给姑娘幸福。后来,他觉得自己一直不表态也对不住姑娘的心意。于是,他给姑娘写了一封感恩书信。

他首先感谢姑娘的无私帮助,再说明自己一贫如洗的家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姑娘的喜欢。虽然只是泛泛之语,但这封书信给姑娘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这封书信文笔优美、情真意切,既能看出小伙子才华横溢,也能说明他的善良懂事和坦率担当。

自古门当户对婚姻成,而姑娘的家境富裕,又是独生女,姑娘的父母知道以后自然是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姑娘就把那封书信让自己的母亲过目,还让自己的父亲到学校去打听小伙子的为人。最终,姑娘的父母还是拗不过自己的孩子,答应了这门亲事。

父亲二十四岁那年,在没有聘礼和宴席的情况下,他把姑娘娶回了家。从此,父亲不再孤苦伶仃,和姑娘—我的母亲开始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六、文风独特,做门对生意

父亲工作认真,母亲勤俭持家,婚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虽然有上大学的机会,但父亲此时有了学校和家庭的牵绊,只得放弃了考试,虽然有点儿缺憾,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文学梦。

当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父亲为了维持一大家人的生活,放弃了教师工作,边种地边做起了小生意。但看书和练字的爱好,他一直在坚持。他把《养猪帮手》《苹果树的修剪》《挂面的制作》《对联大全》等书籍都放在床头,有空就看,有了心得就动笔记下。

卖门对是父亲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个生意。写门对总是要等到入冬时节,有时天太冷,墨汁冻成一坨,他就拿到煤炉旁继续书写。父亲做的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内心。他的五个孩子从小都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热爱学习!

父亲书写门对时,孩子们也都来帮忙:大闺女最会咬文嚼字,就负责编辑小门对上的文字;二闺女对做生意有兴趣,走街串巷卖门对就是她的任务;画画是三闺女的拿手好戏,门对上加个小装饰非她莫属;小闺女最喜练字,就帮着写写车马“保平安”“出门见喜”等简单的吉祥话;小儿子总爱跟在二姐后边,大声地叫卖……全家拧成一股绳,将小生意做得其乐融融!这不但能补贴家用,也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亲的门对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粉妆玉砌天地美,春回大地老少乐”,横批“喜迎春节”,写的是雪后新年的美好;“紫荆花开喜迎香港回归,中国统一万众笑逐颜开”,横批“我们是一家人”,寥寥数语便让村民们知道了香港是属于中国这片土地的;“奥运强国振民心,体育健将更出彩”,横批“中国威武”,庆祝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

父亲的门对,通俗易懂又不失新意,总能赢得乡亲们的赞誉。看到自己的文字傳到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春节的喜庆和快乐,父亲甭提有多开心了!

七、尽职尽责,宣党政国策

父亲能写会画、和睦乡邻。父亲五十五岁那年,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推荐下,父亲担任了村宣传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以文字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让村民自治方案深入人心,让村民明白在党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发家致富的前景。

父亲就任后,配合镇政府的工作,自己编写大字标语,“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同奔致富路”“一勤遮百丑,一懒毁所有”“开动脑筋甩开膀子干,大人小孩腰间缠万贯”……父亲把标语写得极其富有感染力。

除了书写大字标语,父亲还自编宣传单,发给每家每户,做到人人皆知党的好举措。当自创宣传页发放到每个村民的手里后,父亲再一遍一遍给大家讲解,真是尽职尽责。看着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父亲心里乐开了花儿,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八、匠心独运,扬勤俭家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有了新的需求,悼念故人、刻字立碑的风气又渐渐兴起。父亲又对刻碑入了迷,毕竟写字练笔是父亲多年的兴趣。父亲先拜师,再看书,用心琢磨,反复练习,不久就掌握了碑文的雕刻技艺。

最初,父亲先为自己的父母雕刻了一座功德碑。碑文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撰写,叙述了父母生养他们兄妹六人的艰难,赞美他们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又总结了他们短暂又伟大的一生。那年的清明节,父亲邀请自己在全国各地的亲人欢聚一堂,在他们共同生活的老宅的后院,为爷爷奶奶立下了功德碑,教育大家要继承前辈光荣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父亲雕刻的碑文匠心独运,赢得了很多人的赞扬。他的名字很快就被传遍了十里八乡。后来,有人问父亲为啥不改成电脑刻碑,那样钱来得又快又省事,父亲笑笑,回答说:“我的爱好排第一,挣钱还是次要的。”在父亲心里,挣钱永远比不过自己的兴趣!

九、传播智慧,建立阅览室

“小康路,共致富,致富路,书为主”,在物质日渐富裕的农村,人们的精神享受又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父亲经过和村两委商量,决定在村委大院建立一个免费阅览室!

建立阅览室,书籍是大事。父亲首先把家藏书籍全部捐献出来,包括学生学习专用、写作绘画、种植养蚕、名人传记、交通安全和养生娱乐等。即便如此,这些也远远不能满足村民所需。于是,村支书又找出《党的生活》《父母必读》《农民365计》等报刊,村民们也都纷纷捐出自己的藏书,再加上新购的一部分,阅览室的图书数量已达万本有余。

书籍有了,父亲逐一登记书的名字,然后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再把每类书的内容简介、适宜人群都分别写在一张卡纸上,粘贴到书架上。编辑每类书籍的内容简介是最费功夫的,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耐心是完不成的,父亲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整理完。最后,他亲自书写并张贴了一副“小康路上多读书成长飞快,农村生活齐奋斗幸福未来”,横批“欢迎来读书”的门对,迎来了阅览室的开门大吉。

白天,老年人在这里看棋牌娱乐书,有时还要和父亲摆起棋盘,“杀”上几个回合;下午放学,小朋友都先到这里看一会儿书,再回家;晚上,年轻人较多,共同研究科学致富之路。父亲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真是其乐融融的一个书香世界!“守着阅览室,真是学东西!”“长到老,学到老,时刻充电才最可靠!”父亲的心得体会很是深刻,读书、写作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的生活,甚至他的生命!父亲此时的文学梦早已成长为一棵挺拔高大的巨树,等待下一次的开花结果。

十、回首往昔,编梦想之书

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父亲也不落后,他决定把自己的文学梦推向高潮,为自己写书,给他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父亲要写书也并非难事,因为从他会写第一篇文章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小至内心的喜怒哀乐,大到改变命运的决策,他都会用心记录。一张不够规则的碎纸片,都能被他写得密密麻麻的;废弃的香烟盒被他展平,正反面都写上字……这些文字碎片,大多是即兴而作,字体和格式都是随心所欲,有的纸张早已破烂、字迹模糊……

父亲翻看着自己写下的记录了他大半辈子的文字碎片,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失去父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艰辛;大哥回家探亲,二哥结婚的喜悦;三哥、四哥做上门女婿的心酸,唯一的姐姐远嫁山区的委屈;高中毕业后,开“东方红”拖拉机的胆怯;担任大队长的荣光和操劳;中年得子的狂喜;大女儿考上滑县师范学校的激动;二女儿婚姻不幸的哀叹;两个小女儿在大城市安居乐业的幸福;儿子家装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小孙子胖嘟嘟的,十分可爱……还有感激妻子的不離不弃,感谢乡亲的无私帮衬,感恩党好政策的诗篇……

父亲根据情况把所有的碎片化零为整,分成两类,按时间顺序编写两本书。《我的大半辈子》是纪实类文章的书名,《酸甜苦辣都是诗》则是抒情类文章的书名。目前,父亲的自传《我的大半辈子》仍在创作中,纪实散文《酸甜苦辣都是诗》则还在进一步整理中。

父亲的文学梦,是一个努力了大半辈子的梦。他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梦。

梦是生命的延长,梦是精神的天堂,梦是激情的燃烧……

祝愿我的祖国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必将实现!也祝愿我的父亲坚持不懈的文学梦会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

文学梦
文学梦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形态研究
阅读史、文学梦与“少年”散文的生成
评语激发我的文学梦
梦与文学的联姻
探寻“乡下人”背后鲜人为知的秘密
浅谈文学梦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塑造作用
我的文学梦
文学梦激我搏一生
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