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运用

2023-11-25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机关幼儿园张国芳

家长 2023年25期
关键词:图画绘本文字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机关幼儿园 张国芳

绘本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观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的深度阅读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均能得到相应提升。绘本以生动、有趣的图画内容为幼儿科普知识,形式新颖,可以切实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实现绘本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提高绘本教学质量。

一、幼儿绘本教学的特征及现实需求

(一)幼儿绘本教学

绘本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其中的图画恰好是幼儿非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体现。因此,合理引入儿童绘本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阅读习惯,还能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图画教学,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看图说话能力。

绘本教学是一种以儿童绘本为主要材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达成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阅读绘本,为幼儿讲述绘本知识,使幼儿通过绘本学到知识,充分理解绘本中的内容。

绘本教学的三大主要特征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合理的绘本教学,可以满足幼儿阶段的阅读需求,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儿童绘本的表现力强,可以打破传统阅读中幼儿识字能力不足的限制,让幼儿在图画的世界中学习知识,以达成教学目标。并且,绘本教学的体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特征,绘本丰富的种类及主题,搭配塑料绘本、电子绘本、纸质绘本等不同材质,可以带给幼儿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在全面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后,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最符合其认知能力、兴趣偏好的绘本完成教学,以此提高绘本教学的针对性及实践价值。

(二)幼儿绘本教学现实需求

幼儿阶段的教学目标设计需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绘本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及书写欲望为主。绘本丰富多彩的图画内容及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可以有效达成上述目标,这正是幼儿绘本教学的现实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绘本中形式各异的图画、符号,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及兴趣,使幼儿在阅读过后思考,理解绘本内容,并产生主观意愿上的想法,以此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幼儿的写作动机,让幼儿在观察与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新的教育环境中,适当引入信息技术是幼儿绘本教学的必然发展路径。在传统的绘本阅读活动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幼儿的观察、思考、感知能力,并使之结合,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及思维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绘本教学融合现状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绘本教学融合的优势

首先,将信息技术引入绘本教学后,教学活动将更加便捷,能够提高绘本学习的趣味性。绘本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材料,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近年来学前教育的理想读物,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可以为教师带来更多的教学新思路,丰富绘本教学的表现形式,使绘本教学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也能提高幼儿对绘本学习的热情。

其次,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较为复杂且抽象的画面内容转变为更具象化的视频模式或动画模式,能够化静为动,改变原有的静态化阅读形式。这样一来,画面中的信息可以更好地被幼儿接受,也能够提高幼儿对绘本的理解程度。可见,合理引入动画或音频等辅助资源,能够切实提高绘本的直观性及形象性,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兴趣偏好或行为特征。

最后,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让幼儿自主完成绘本阅读。多数幼儿处于识字、认字阶段,独立阅读绘本存在一定难度,往往需要教师或家长从旁辅导。结合信息技术后,幼儿的独立阅读能力可以有所提高,能够有效减少教师及家长的压力和负担。比如,使用电子绘本,以声、像、图、文等多种形式将绘本知识展现在幼儿眼前,也能够精准地将绘本中的内容或知识点传递给幼儿,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文字发音,夯实幼儿的识字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绘本教学融合的不足

首先,目前部分幼儿园在绘本教学中缺乏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部分教师以绘本为主要材料,让幼儿通过绘本中的图画及文字完成阅读活动。此类绘本教学固然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难以体现出幼儿绘本教学的优势。部分绘本中的文字过于复杂、图画内容较为僵化,难以真正激发出幼儿的阅读兴趣,导致幼儿难以真正理解画面中想要表达的内容。此类较为单一的绘本教学形式难以满足新时代下的学前教育要求。

其次,绘本教学中的师幼互动不足,教师很难掌握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及时反馈。部分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引入幼儿绘本教学时,只是将绘本内容直接通过媒体设备展示出来,教学策略并不严谨,只是单纯利用媒体设备生搬硬套绘本内容。此类教学形式与幼儿直接阅读绘本并无区别,难以体现信息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最后,另有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绘本教学时,为了提高教学成果,会在教学中引入过多复杂的知识。信息技术的表现力及融合性可以满足教育需求,若教师在某一次绘本教学中插入过多知识点,则会导致绘本教学的内容过于复杂、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导致绘本教学抽象性变高,幼儿难以理解,不利于幼儿充分吸收并掌握本次教学的核心内容。

三、在绘本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性阅读课堂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多元化的绘本阅读活动,提高绘本教学的趣味性,让幼儿意识到阅读的乐趣。幼儿年纪较小,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此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绘本教学对幼儿的吸引力,让幼儿产生自主阅读欲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绘本阅读,促使幼儿养成阅读习惯,并通过绘本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

幼儿的行为特征多受兴趣影响,常有各类无意识行为,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调动其积极性。为此,教师需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利用其生动、形象的表达特点,配合各类色彩、视频、背景音乐等,将静态化的绘本以动态形式体现出来,为幼儿营造更加真实的阅读情境以及阅读氛围,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趣味性,给幼儿带来更多姿多彩的体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各项感官,在优化绘本教学形式的同时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以《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儿童绘本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阅读绘本的内容,了解整体的故事走向及全部情节,再为幼儿制作符合绘本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当幼儿阅读到“狐狸出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媒体设备,播放具有紧张感、神秘感或者较为激烈、刺激的音乐,利用背景音乐,营造多元化的阅读情境与氛围,调动幼儿的情感意识,使幼儿沉浸在绘本的故事情节中。在音乐的氛围渲染下,幼儿会对后续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以暂停绘本阅读,让幼儿想一想后面的情节会怎样发展,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在组织好语言后举手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本次绘本教学中,教师选择了合理的辅助手段,利用背景音乐渲染了阅读的氛围,也通过问题情境的创建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思考能力,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绘本教学的融合,使幼儿在整个阅读行为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专注力,提高了绘本阅读教学的实际成果。

(二)突破绘本阅读的难点

幼儿年纪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在学习或阅读过程中受到的限制较多,思考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较为有限,抽象性的绘本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年龄特征以及当前的阅读能力,积极引用信息技术,将此类抽象化的知识或概念转化为具象且形象的视频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绘本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或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让幼儿真正理解绘本中传递的信息,或使用动画、视频等模式,让绘本更加简单生动、形象易懂,以有效突破绘本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绘本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深度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的感性思维、深度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部分幼儿对阅读的概念及认知并不正确,认为读书就是“读”而已,不具备边读边想的能力。还有部分幼儿在阅读时,常常出现跳读、不按顺序阅读等情况。有些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挑绘本中的图画内容看,并不关注文字表达。而绘本的图画又具有跳跃性特征,导致许多幼儿不能够理解画面的含义,从而不了解绘本的情节走向。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幼儿的阅读方式有误,未掌握基础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技巧。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必须对幼儿做出正确引导,让幼儿明确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合理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具,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合理认知,帮助幼儿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以《兔子先生去散步》儿童绘本教学为例,本书文字较少,画面内容丰富,部分识字基础较好的幼儿会寻找绘本中的文字内容,另一部分幼儿则更喜欢观看画面,忽视文字内容。教师需让幼儿将文字及画面整合在一起,既要带领幼儿欣赏绘本中的画面,又要让幼儿了解绘本中的文字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将绘本内容导入媒体设备中,制作成PPT课件,将绘本的文字与画面拆分开来,由教师主导绘本阅读进度。具体而言,首先,为幼儿播放绘本中的图画,带领幼儿详细观察画面中的故事情节。其次,点击画面,让文字呈现在画面之上,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文字,完成绘本阅读。最后,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说一说通过这幅图画及文字阅读,发现了怎样的故事,有哪些体会,让幼儿尝试独立总结画面的中心思想,引导幼儿在阅读中思考,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制定多样性教学目标

在绘本教学中引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绘本内容的拆分与重组,带领幼儿反复、多次地品味绘本中的内容,对绘本进行更加细致且深入的解读,发掘绘本中潜在的多元化教育价值。信息技术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开展多次绘本教学,将绘本教学拆解成不同的教学活动,提高绘本教学的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PPT 或动画效果展示绘本,引入美术教育、图画教育、音乐教育及语言表达教育等;将绘本画面制作成定格动画,提高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开展绘本插画鉴赏活动,带领幼儿分析绘本中的图画表现力及绘画方法,以此提升幼儿的美术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寻找符合绘本氛围的各类音频或背景音乐,让幼儿在阅读中欣赏音乐,体会音乐之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组织谈话活动,让幼儿结合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设计交互式绘本课堂

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特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对阅读活动的限制,帮助教师设计互动、实践、阅读完美融合的绘本课堂。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通过记录功能构建具有交互性的绘本阅读课堂;借助AI 互动、视频播放等形式提高幼儿对绘本阅读的积极性;为幼儿建立智慧云课堂,打造更有实践教学意义的绘本教学等。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幼儿绘本阅读的过程会更加顺畅,阅读体验会更加丰富。

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绘本中的图画内容与文字内容拆分开来,分别录入电子白板中,让幼儿尝试调整画面的顺序或改变绘本中的文字,形成一个全新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绘本的认知及解读会更加深入,想象力也会得以提升,能主动尝试编写故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儿童绘本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阅读资源,内容以大量图画及少量文字为主,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能够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将信息技术与绘本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幼儿绘本教学活动的质量,也能改变绘本教学的传统结构,构建更加多样化、更具趣味性的绘本阅读课堂,提升幼儿的综合水平,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图画绘本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绘本
绘本
绘本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