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争,是压力更是动力

2023-11-25张增辉

家长 2023年25期
关键词:过度竞争家长

张增辉

竞争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不可避免,也正是因为竞争的存在,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地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与发展。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蕴藏着大大小小的竞争,孩子在学习中也难以幸免,大到选拔性的升学考试,小到班级中的班委竞选,无不充斥着竞争。有的家长认为,过多的竞争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影响孩子的精彩童年。有的家长则持不同意见,认为竞争是让孩子不断挑战自我、奋勇拼搏的动力。竞争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福是祸,是压力还是动力,一直难以有统一的定论。然而,竞争为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完全取决于家长与教师如何引导。虽然竞争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可以让压力变成动力,让孩子在良性竞争中稳步向前。

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认知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对竞争怀有负面情绪,认为竞争是激烈、恐怖的,这种意识的形成一部分来自家长的耳濡目染,另一部分则在于孩子不够自信,将竞争的结果与自我评价过度勾连。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跟孩子强调竞争:“多考一分就能打败一操场的人!”这样的话语容易让孩子对竞争形成错误的认知,加深对竞争的恐惧感,从而在竞争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与消极心态。还有的孩子不够自信,过度关注竞争结果,认为竞争的成败能够决定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将自我评价与成败牢牢挂钩,这也是部分孩子过度重视竞争的结果,在面对失败时会反应激烈的原因。

上小学四年级的吴同学总是“输不起”,无论是哪类竞争,只要失败他都会放声大哭:“我是最差的!”“凭什么冠军不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吴同学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过度在意结果,而忽略了孩子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孩子名列前茅,父母会大加赞赏;孩子成绩落后,父母便会批评指责;孩子在课外竞赛中取得奖项,父母会喜上眉梢;孩子没有得奖,父母又会“横眉冷对”。父母的态度与吴同学的竞争结果牢牢挂钩,渐渐地,他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成功代表着优秀,失败就代表着落后。因此,他才会在竞争过程中过度在乎输赢,无法接受失败。

只有真正自信的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竞争,正视竞争的结果,学会从竞争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修正自我,勇往直前。因此,想要让竞争成为孩子的动力,家长需要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努力与进步,及时给孩子鼓励与支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在多个领域不断尝试和探索,让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与潜力。当孩子相信自己且对自己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才能够端正态度,享受竞争的过程,避免竞争对身心造成伤害。

尊重竞争对手,合理展开竞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竞争,自然也会遇见数不胜数的竞争对手,在竞争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对这些对手产生嫉妒与抵触心理。这些负面情绪如果积压过多很有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养成嫉妒、自私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然而,在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昂扬斗志,不少家长、教师会将竞争对手放到孩子的“对立面”。

学校举行体育比赛时,有的教师会让孩子喊出“三班必胜,把四班踩在脚下”的口号。校园里的辩论赛,有的班主任在给学生打气的时候会说:“把对方辩得哑口无言,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突破成绩的瓶颈,不惜让孩子将“别人家的孩子”“班级中的优等生”作为“假想敌”,还有的家长甚至会在家里贴上“打倒某某同学”的标语来激励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行为或做法究竟是在激励孩子还是在催化孩子的恶性竞争意识呢?

茵茵与萌萌是邻居,两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和小学,关系亲密无间。中考时成绩优秀的茵茵考入了市重点,而萌萌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萌萌的妈妈为了给孩子打气,处处拿茵茵与萌萌比较:“咱们中考输了,高考可不能输!”“我们一定要战胜茵茵,别让他们家看不起我们!”一开始,萌萌还会对妈妈的话一笑了之,可是渐渐地,她对茵茵的态度变了,不再热情地和茵茵打招呼,也不再和茵茵一同玩耍,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花”如今正面临友谊“分崩离析”的考验。萌萌的妈妈一开始只是希望激发起孩子的斗志,让她与优秀的茵茵竞争,却不想破坏了两个孩子之间的友谊。如果一开始,萌萌的妈妈鼓励萌萌将茵茵作为对手和榜样,让两个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互帮互助,那么是不是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呢?

没有对手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无法彰显个人能力。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竞争对手不是“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与伙伴,尊重对手,不仅是个人教养的体现,而且是良性竞争的必备条件。

把目光放长远,不计较一时成败

只要竞争就会有成败,可是有的孩子只能看到一时的成败,而有的孩子却能够透过成败看到自己的前进道路与发展方向。因此,家长与其纠结孩子一时竞争的成败,倒不如引导孩子从竞争结果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孩子明白: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却一无所获。

上六年级的天天酷爱长跑,然而每次校运动会他都会输给另一位同学。每次失败他都会气馁与沮丧,于是妈妈告诉他,不如多观察那位同学跑步的姿势与状态,分析自己究竟输在哪里。天天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自己的耐力不如这位同学,跑到后半段时总是减速明显,而这位同学却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天天利用暑假时间练习长跑,渐渐地,即使跑到后半段,天天也能够保持规律的呼吸节奏,跑出平稳的步伐。终于,在下学期的运动会上,天天成功战胜了这位同学取得了冠军。

目光放远,格局放大,是一个良性竞争者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家长要确保孩子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竞争,能够从竞争中学到东西才是上策。人生就像一场盛大的赛跑,如果过度在意每一个阶段的输赢得失,就很难在人生的赛道上保持稳健的步伐。只有乐于并心平气和地接受各个阶段的得失,积极地进行总结,我们才能够在人生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快。

竞争在成长中无处不在,想要规避竞争带给孩子的压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长能做的是帮助孩子将这种压力转化成为动力,在人生的赛道上始终信心满满,要尊重对手,不要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如此才能真正赢得人生。

猜你喜欢

过度竞争家长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感谢竞争
家长请吃药Ⅱ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