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3-11-22辛帅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 辛帅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一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明显提升了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在今年4月刚刚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中也再一次对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进行了突出强调。那么,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该如何利用这部分内容来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上述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基于以上缘由,本文对现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社会和个人意义的分析,同时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内容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实施改进建议。
一、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时代需要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珍贵结晶,其中的种种优秀精神、品格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不断的交流、碰撞,对于中国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在此种各类文化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其意义也更应该被重视。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每一学段的要求中都明确提到了在落实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当下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与强调。所以,对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充分挖掘与有效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回应促进学生素养养成的个人需要
核心素养是相关部门在2014年明确提出的当代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在其中提到了学生应具有人文底蕴这一素养。而语文课堂以及教材中所承载的种种人文知识,无疑是丰富学生人文底蕴、人文积淀的重要资源,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更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要求以语文教学和学习培养的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方面素养。其中的文化自信就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教师只有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其价值,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于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从而回应学生个人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的需要。
所以,对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断深入挖掘、使用正确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养成、提高与发展有着积极且正向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内容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讲授法,而在教师一味地讲授时,身处课堂之中的学生是作为一种被动接受状态的个体而存在,当所有的知识无须任何思考、加工,直接以“成品”状态一股脑地呈现给学生时,学生就会放弃进行自主思维与创新,而是以机械背诵的方式去记住这些内容,并在作业、考试等评价中将其再次呈现出来。这种对于讲授法的过多使用,是与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所强调的学生要自主学习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而长期处于此种讲授、灌输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就会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是只需要背诵就可以完成的,并在这种僵化而又机械的学习中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以及对学习内容积极探索的主动性,这无疑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二)传统文化内容教学不够深入
在当前课堂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是过于简单、流于表面的。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一课为例,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依旧仅停留在对诗句表层含义的解读以及为学生生硬指出诗歌所蕴含的作者情感,这种教学并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温儒敏在相关部门举办的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四、五、六年级)使用培训会上曾提到,应该引导学生们对诗歌等的吟味和理解进行更深层的分析并进行掌握,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对古诗词艺术的欣赏,而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现状显然与此种理想状态相去甚远。
(三)对传统文化内容之于学生个人意义的挖掘不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多次提到应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来引导青少年树立起坚实的理想信念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讲解通常仅停留在知识的记忆与保持层面,而并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悟此种内容对个人的影响、去领会学习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师对传统文化内容之于学生个人意义的挖掘是不充分的,也是与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相契合的。
三、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改进传统教法,坚持多样学习方式
在许多教师看来,课堂中讲授法的使用可以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但是此种被教师“牵着走”的学习方式却是不能真正发展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和新课改中都明确提到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将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类学习方式灵活运用于课堂,才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在传统文化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首先,在教学前,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主查找资料。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已经有足够的能力独立进行资料查阅,而通过自己动手查阅、学习到的知识往往是可以更牢固地被记住的。
其次,在教学中,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主表达、去合作,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例如在新课教授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前所查到的资料与同学们进行分享,查到不同资料的学生可以进行相互补充,此种做法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其更加专注于课堂。除此以外,小组合作也是语文课堂中值得采用的方法,例如在遇到较难或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对话交流,每个学生在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时除了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并展开讨论,从而横向拓展自己的思维,也正是在此种思维的不断碰撞中,学生更容易有所收获。
最后,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采取“必做加选做”的形式。将必须要进行巩固的基础性知识作为必做项,而将拓展性、探究性作业作为选做项,学生可以以兴趣为导向选择相应的自己想去完成的作业。例如,在学习过《古诗三首》后,教师除了布置背诵、默写这类常规的、每个学生都必须牢固掌握的作业外,还可以布置“自己创作一首有关传统节日的小诗”“画出诗中之景”“为诗人做个‘名片’”等拓展性作业,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这样的作业设置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从不存在一概而论的定法。而语文作为一门极富人文性、创造性的学科,更应当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属于自己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抛弃固定思维、刻板教学模式,而将目光放在学生身上、放在创新的一方。
(二)创设丰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课程实施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到“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存在于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从来不是纯理论的“死”知识,我们也不该将这些内容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中,而是应该将它们展现在课堂活动中、应用到现实生活里,并在一次次的语文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
1.开展文学创作活动
在语文课程中,写作作为一直以来的学习和教学重难点,对于师生形成了不小的困扰,一提到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不少学生感到“无话可写”。而当前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重视写作与阅读教学的联系是在对于写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中所提到的,所以在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2.表演展现教材内容
以课本剧的形式对教材中所出现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表演与展示,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有效形式。在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中,往往会使学生更加注意到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更多细节,并形成对此部分内容更加牢固的记忆以及其中所蕴含价值观的更深刻感悟。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明确的人物和情节,是比较容易进行课本剧创作的。当教师把创作的空间交给学生时,他们就会更加投入于本篇课文并更容易走入人物的内心深处,从五位壮士的英勇举动中体会到当时战争的艰难、残酷以及每位英雄心中浓浓的爱国之情。
(三)合理补充延伸,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其中的人文底蕴素养具体包括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而语文课堂无疑就是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培养人文情怀的一个重要场域。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课本中已有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与延伸,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更多的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虽然有些教师也会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例如增加一些需要背诵的课外古诗,但是教师对于这部分补充内容的态度是需要转变的,一味地布置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机械背诵,只能让学生勉强应付考试,而这些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等传统文化思想是并没有真正为学生们所积累、所内化的,这种对于人文积淀的忽视也并不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这些补充的古诗进行进一步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历史厚重感,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不过是冰山一角,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的合理延伸拓展,是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四)遵循量力原则,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部编版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在对“如何教好古诗词的课”的建议中提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教材中的课后题进行发挥。所以,在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遵循量力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课后题难度,借此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回应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思维能力素养要求的有效通路。由于量力性原则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们的教学设计理应是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而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即设置一些难度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需要其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与驾驭的题目。例如,在《古诗三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歌的画面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感情以及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结合起来分析,这就将此练习提升到了对抽象思维进行训练的阶段,是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五)提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弘扬继承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思想相互流通,青少年作为发展中的个体,更容易在多种多样的文化迷失自己,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侵害。为了增强青少年抵御外来不良文化风气的能力,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教师就应该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充分的利用,并在此过程之中培养起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在语文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在每次进行完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后,有意识地提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点明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意义、对于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从而将传统文化内容提升到学生心目中一个更高的地位,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内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种教学策略的实施也可以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总之,站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仅要感叹于它的浩瀚,更应该将其中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继承。正处在发展中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加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掌握、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教育途径,其中的语文课更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教育者就必须带着更为开放的目光、更为积极的态度,去合理开展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