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感悟与诗意的和谐同构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初探
2023-11-22张诗画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路小学山东省青岛市
■ 张诗画 (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路小学/山东省青岛市)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华,诗词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适当提升教学层次及高度,逐步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及支持力度,了解这一重难点教学板块的育人要求和价值。与学生共同感悟诗词之美,深入了解诗词的深邃诗意,进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真正实现感知美、理解美和创造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学生的自主感悟为切入点,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深入领悟诗词的诗意,实现个人感悟与诗意的和谐同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足,能够结合个人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分析、大胆探索,主动领悟诗词中所潜藏的深刻含义。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模式符合大势所趋,有助于纵向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整体的师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质量不够理想,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对诗词教学不够关注,个人的诗词素养有待提升,停留于教育浅层。导致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不够理想,无法深入感悟诗词的意境。教师的教学指导对策比较简单和僵化,评价内容生硬,只要求学生自主默写古诗以及背诵古诗,忽略审美引导。严重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想象力不够理想,无法深入领悟诗词的内涵以及意境。
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要求
在稳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诗词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离不开诗词。教师需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以及心理状态积极调整教学路径,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我国优秀文化的凝练之美,进而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不再过度依赖于外界。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和理解是第一步,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压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深入浅出地诠释诗词之美,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和领会,确保学生在深入思考诗意的过程中掌握诗词学习的核心和技巧,进而实现高效吸收和活学活用。
1.诠释诗词之美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不足,在学习诗词时感觉无从下手,学习能动性不足。为了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教师需要适当放慢教学节奏,主动诠释诗词之美,鼓励学生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自由发散、自主探索,深入领悟诗词中的美感以及诗意。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比重有所提升,涉及许多含义丰富的字词句,大部分的诗词内涵比较深远。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展开想象,深入领悟诗词中的深刻境界和内涵。整个感悟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思想认识为基础,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产生更多直观的感受,品味诗词中的深刻意蕴。与散文和小说相比,诗词的意境更为深远,字词句的搭配非常巧妙,具有诸多的艺术价值。教师则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诗词的创作技巧,以诗词意境分析为基础,在简单解释字词句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零散知识的有效串联,让学生的思想感悟更加完整和深刻。
2.感悟诗词之美
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诗词的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教师可以主动尝试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对策,生动直观地展现诗词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够在感悟诗词的过程中自主体会空灵的思想境界,感悟不同形式的艺术之美。在组织语文诗词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注重因势利导,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全面诠释诗词之美,生动表达诗词中的深刻内涵。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感悟,领略诗词的非凡之美,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火花。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多媒体为载体,全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能够主动被诗词中的空灵境界所感动,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主动发挥想象力,站在诗词作者的视角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自主理解和大胆感受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品质有所提升,学习效率较高。为了避免学生浅尝辄止,教师需要注重适当放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放松身心,深入感受诗词的内涵以及美妙,开阔个人的视野,扩大思维空间,实现深入感悟、自主品味和大胆探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会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学生二次加工,突破课堂的局限,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深入品味和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积累丰富的认知经验,主动了解诗词之中所描绘的情境,在展开联想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感悟和丰富的情感。
3.深入思考诗意
从宏观的视角上来看,小学语文诗词的教学主要以描写具体的内容为核心,实质的内涵比较深远,如果无视深入感知,就会导致诗词教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难以全方位展示作者的感受和思维。教师需要以强化学生的诗意思考为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和意愿。让学生在大胆思维和探索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留下深刻印象,主动品味和感知诗词中的深刻意境。学生对诗词中诗意的思考最为关键,教师可以围绕诗意化的语言运用情况,让学生能够将目光聚焦于诗意化的基本内容上,鼓励学生站在诗意的视角自主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大胆迁移,形成良好的诗意思考能力,全面了解作者的真实感受以及所表达的核心思想。这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确保学生主动结合已有的知识实现自主迁移。
三、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策略
1.深入了解意境
为了强化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教师需要从意境着手,让学生能够主动品味诗词的意蕴和意境,了解诗词的辞藻之美,进而掌握适合自己的诗词学习对策和技巧。诗词意境和情境的分析及研究不容忽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核心素养。教师则需要加大气力,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对策,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生动直观地展示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其中意境分析比较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以及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需要结合意境的基本概念了解诗词作者的主观思想以及个人感受,将其与古诗的情境相结合,深入品味其中的艺术境界。诗词的具体含义分析是第一步,为了扫清学生的认知障碍,教师需要留出整块时间与学生共同朗读诗词,强化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认知,积极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分析意境所表达的具体内涵。动态意境和静态意境都比较常见,教师需要围绕动静结合、静中含动、动中带静的意境表现手法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审慎判断,全面拉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品味能力。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夜书所见》时,教师则可以围绕诗词动静结合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根据诗词的关键词,自觉品味诗词中的意境和氛围。风声、江、舟、孤灯以及顽童呈现了动态的景色,实质的动态意境比较明显。篱落和夜晚则代表着凄凉的夜景,呈现了作者的惆怅之情。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品味,了解古诗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够主动体会诗词的意境之美,借助教学情境减轻学生的理解压力,确保学生深层次品味其中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古诗教学的重难点,在自主赏析和朗读古诗词时,学生能够透过诗词了解诗人的真实情感,实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了解诗词中的具体场景以及意境氛围,进而准确品味诗词所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始终保持较强的学习热情和高涨的想象。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长相思》时,教师可以围绕板块式教学模式,从“更”字着手,让学生能够实现流畅品读,了解其中的韵律美。在讲解词义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利用注释了解文章的主旨、诗词的大致含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深入感知“千帐灯”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感悟自主完成小练笔任务。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模式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确保学生能够对诗词的内涵之美有一个全面的理解,逐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2.精准朗读诗词
小学语文诗词文字比较凝练和简洁,内涵非常深远,要求比较严格。教师需要结合诗词的文字特征以及深刻内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主动提炼关键字,了解其中的含义,进而进一步感悟诗意,实现深度思考和大量感知,逐步掌握诗词学习的技巧及核心。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山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诗词所描绘的秋景,教师则可以结合白云、人家、红叶等关键字词,面向学生自主分析诗人的词句运用技巧,鼓励学生静下心来朗读诗词、深入品味和感知作者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喜爱之情。很多学生大受感悟,能够结合个人的学习经验,在深入品读的过程中实现深层次思考,主动发挥想象力,不再停留于诗词的浅层含义,深层次地了解诗句的内涵。学生会从“晚”字着手,了解当时诗人的意境以及所看到的景象,其中枫叶与晚霞遥相呼应,所呈现的意境非常深远,诗人也流连忘返。而有的学生从“生”字着手,认为“生”字呈现了一种动态之美,说明山相对较高。在深入品味和大胆发言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比较足,语文思维非常的活跃,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深入感悟能力,教师则需要适当拔高教学难度,让学生从单个字着手,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主动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深刻情怀,始终保持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在独立思考和审慎判断的过程中自主分析诗词的基本内涵,避免过度依赖于教师,真正实现感悟与诗意的和谐同构。
3.巧妙借助诗眼
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品味诗词魅力时,教师可以以诗眼为切入点,借助诗眼来让学生主动品味诗词的情感以及内涵。诗眼主要是指诗词中流露情感的诗句,是诗词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只有强化学生对诗眼的理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则需要着眼于诗眼这一教学重难点,积极尝试现代化的诗词教学对策和手段,围绕诗词的字面含义和深刻内涵,让学生自主感悟诗词的意象之美,进而深度理解古诗的核心内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诗眼提升学生的判断力以及审美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望洞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反复拼读,然后引导学生站在诗人的视角主动分析诗人当时的深刻情感。在调起了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可以结合“望”字让学生各抒己见,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学生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比较有限,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黑板板书、理论讲解以及播放PPT的过程中生动展示作者所描绘的洞庭湖的朦胧之美,让学生能够主动体会诗人的豁达和开朗。
4.拓宽想象空间
在古诗词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存在似懂非懂的问题,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停滞不前。之所以存在这些矛盾,主要在于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存在时空距离,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对此,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逐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以及水平,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想象和拓展应用的过程中掌握诗词学习的核心,真正实现深入感知、大胆品味。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夜宿山寺》时,教师则可以先让学生深入品读相关的诗句,了解诗人的夜游经历,然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真实想法。从诗词中的夸张修辞手法着手,让学生展开联想、身临其境及自主感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能够对古诗中比较简单朴素的语言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更好地感悟诗人当时的豪放之情以及赞美之情。
为了实现感悟与诗意的和谐同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尽量避免急于求成,抓住诗词教学的核心,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古诗的深刻含义。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感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